让诗歌在歌声中飞翔——谈诗歌教学的有效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诗歌在歌声中飞翔——谈诗歌教学的有效途径
初中语文新“课标”提出了:“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的新理念,我认为就是要致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由应试教育向
素质教育转变,就是要营造愉快的氛围,向45分钟要质量。
为体现这一教学理念,在诗歌教学中我打破了诗歌教学墨守成规的几部曲——分析意境、情感、大意、背诵,采用了用歌声教授诗歌的教学方法,通过对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的
尝试教学我得到了以下几点启示:
一、用歌声教授诗歌可诱导学生的情感参与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教学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更明确指出:“没有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沉重的负担。
”音乐就能达到这个目的,因为它是一种特殊的而富有表达力的语言,不论对任何人都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和亲近感,在歌声中学生的情感容易被唤起。
我在上《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课时,当我低沉缓慢,富有情感的歌声一停,学生马上能告
诉我,作者要表达歌颂总理的伟绩和思念总理的情感。
他们说在歌声中,他们好象也在俯身
对总理倾吐,联想到总理在祖国大江南北辛勤工作的场景,自己仿佛加入到了寻找总理的行列,体会全诗的意境,脑海中出现了总理鞠躬尽瘁的高大形象。
不需老师点拨,学生的情感
完全参与进来了,与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学生的情感在歌声中得到了熏陶。
二、用歌声教授诗歌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最怕做阅读题,其原因可能就是老师包办代替太多,造成学生理
解能力低下。
使用这一方法后我感觉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很大。
在歌声中,学生只要有情感
的参与,要正确理解诗意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我在教《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诗时,当
我教他们唱了一遍后,他们就能说出它的结构是询问——呼唤——寻找——应答——思念。
能
较准确地说出每节诗的大意及使用的修辞手法,还能根据不同语境解词,我又在其它诗歌教
学中做了实验,都收到同样的效果,在歌声的感染中学生的理解能力上了一个台阶。
三、用歌声教授诗歌有助于学生记忆力的提高
现行《大纲》规定学生背诵的内容多,而以往学生在背诵时花时多,效果差且易遗忘。
采用
歌声教学后他们当堂就能背诵,而且遗忘概率低,其实会唱就能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背
诵既提高了效率又战胜了遗忘,而且还无枯燥乏味单调之感,符合人的记忆规律。
总之,我认为用歌声教授诗歌符合新“课标”提出的新理念。
它能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综合
素质,不失为诗歌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