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自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自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米德认为,自我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社会经验与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个体能够从社会群体中其他成员的特定角度,或从其所属社会群体中的一般角度来看待自我。

儿童玩耍、游戏的过程是其获得自我的过程。

在玩耍过程中,儿童通过创造不同的想象性玩伴,扮演不同的角,儿童的人格得到初步的发展。

这种角扮演是儿童通过大脑想象成为他人的过程中,获得的角态度和角反应。

这让儿童获得了“概化的他人”的观念,使其行为举止及各种表现,能够考虑他人的态度、社会群体的观念和整体期望等,并逐渐成为社会中具有自我意识的成员。

在这一过程中,父母、朋友、老师都是影响个体自我发展、人格成长的“重要他人”。

“重要他人”对个体的态度和评价,会逐渐形成个体自我的重要部分。

摘自:乔治·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21年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