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方法
发布时间:2021-04-20T02:41:15.166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21年1期作者:白玛多吉洛松群培刘恭喜[导读] 有关建设单位必须要针对边坡稳定和滑坡治理予以足够重视,做好相关治理工作。
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热地质大队拉萨 850000摘要:边坡稳定性和滑坡问题是地质灾害治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也是引发安全事故的因素之一,有关建设单位必须要针对边坡稳定和滑坡治理予以足够重视,做好相关治理工作。
关键词:地质灾害;边坡稳定;滑坡治理
地质灾害是受到岩土层异常变化等因素所产生的突发灾害,这对边坡结构的稳定性产生直接影响,从而给周边人类生产生活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因而有关建设单位必须要做好边坡稳定和滑坡的治理工作。
一、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边坡稳定性问题
(一)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 1.岩土及岩体结构性质特征
具体表现在来两个方面:一是,岩土性质的影响。
一般来说,边坡中都会带有大量的水矿物和黏土矿物,不仅会带有不同层状结构岩石,还存在具有泥质填充物类型的破碎岩石。
这些岩石若受到侵蚀影响,则势必会影响边坡稳定性,造成滑坡问题的发生[1]。
二是,岩体结构会对岩石本身的完整性产生直接影响,出现岩体完整性不足问题,会发生抗剪强度下降问题。
2.外部浸水对边坡产生的影响
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区域出现滑坡问题主要集中于降水严重的时间阶段,这主要是受到水库蓄水初期和落水期间的影响[2]。
水流比较强烈容易引发岩体松动,同时受到大量水流冲影响,也会对岩体边坡稳定性产生极大的影响。
3.地震的破坏影响
边坡岩体一旦受到地震等自然灾害影响,也会容易发生松动现象。
区域性的震动问题导致岩体松动发生,进而严重影响岩体结构的抵抗力,引发岩体结构发生断裂,导致滑坡问题发生。
若是受到比较强烈的震动,会给岩体结构带来更大的破坏。
4.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
在影响边坡稳定性因素中,最为常见的就是人为因素。
随着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加快,特别是铁路和公路工程都开始在山区进行,而在此地区中开展作业,很容易影响边坡稳定性[3]。
具体工程建设中涉及到的边坡和坡脚开挖缺少合理性与科学性,会直接影响边坡稳定性。
另外,选择的不合理开挖爆破方式也会对岩体稳定性产生影响。
(二)边坡稳定性计算与边坡支护
关建设单位在针对滑坡治理中进行边坡稳定性计算时,必须要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结合各个稳定系数代表情况进行,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1 稳定系数情况
边坡支护需结合具体施工情况,在本次边坡治理中,支护施工总设计长度在251.6m,具体设计过程中,按严格按照原则进行,并参考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所示:
表2 边坡上岩土主要技术参数
二、关于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滑坡治理方法
针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的滑坡治理方法,建设单位可从以下几点进行:
(一)桩间板工程
相关人员在进行桩间板施工作业中,首先要以边坡挡土墙实际情况为前提,如图一所示。
对桩间挡土板厚度和高度进行相应的设置,确保桩间板以推板形式埋入在地下深度,处于桩中间位置[4]。
结合要求,选Φ14HRB400级的螺纹钢,在实际应用中可将其作为横向受拉主筋。
此外,根据工程施工需求,科学合理设置间距。
图1 边坡挡土墙
(二)连接梁工程
在应用中,连接梁功能主要就是对挡土墙的重力予以承担。
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对梁的宽度和厚度进行设置,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梁身混凝土强度符合工程标准[5]。
通过对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的详细了解,施工人员要特别注重钢筋加工安装,确保模板表面清洁度和平整度符合要求。
另外施工人员还要根据混凝土浇筑标准,在开展混凝土浇筑作业期间,切实做好养护工作,促使混凝土强度达到质量要求。
(三)挡土墙施工
根据设计情况和施工现场具备的条件,需要技术人员精准确定尺寸,并对地基以开挖方式进行处理。
针对挡土墙砌筑环节,相关人员可通过分层砌筑方式进行,期间要确保各层横缝厚度的均匀状态,同时对砂浆的水灰比也要根据标准进行,完成填筑饱满工作[6]。
对于没有进行凝固的砌层,不可以对其进行震动。
对石块和条石挡土墙选择材料上,要做到平整,且各个石头的厚度要保持200mm以内。
在墙体后方地面,需要确保横坡为1:5的比例。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相关人员首先对基底填方进行适当的处理,之后还要再次进行处理。
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避免填方沿着原先地面发生滑动问题。
对于挡土墙施工示意图,可以下图为主:
图2 挡土墙施工示意图
(四)组合梁技术
组合梁这种方法在具体使用中需要工作人员将薄层岩体作为梁。
对梁未进行锚固期间,很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层间抗剪力低、自身重量等,造成单个梁发生变形或弯曲等问题,进而使得上下缘处于受压状态。
针对这种情况,及时进行锚固,将其形成组合梁。
在这之后,若出现岩体之间相互挤压,会增加各个层间的摩擦力,从而实现挠度增加的目的,从根本上提高整体组合梁的抗弯强度。
对于锚杆还要将其埋至岩体内部,这样可进一步提高组合梁的整体性。
(五)采用混凝土抗滑结构和抗滑桩
相关人员在进行滑坡灾害治理工作中可选择混凝土抗滑桩,在缓解滑动倾角发挥相应作用,且所需成本也比较低。
因而作为处理边坡治理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
关于抗滑桩,主要通过一个柱形构件穿过滑坡体并深入到土层内部中,以此对滑梯滑动力进行有效阻挡。
在具体应用中,一般在滑坡前缘周边进行抗滑桩设置,这样做能够对边坡进行稳固。
但是在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做好抗滑桩位置的测量工作,经过多次测量,确保位置精度。
另外,在开挖桩点之前,还要选用十字定位的方式对位置进行有效控制。
在完成抗滑桩作业后,施工人员需要利用极坐标方式进行确认。
针对存在较大滑坡的边坡,建设单位要加强对抗滑桩的设置。
实践证明,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有效提高岩体抵抗滑坡的能力,还在加强稳定性上发挥重要作用。
结语:
在整个地质灾害治理工作中,边坡稳定和和滑坡是问题发生的主要因素,建设单位必须要有足够的认知,做好治理工作。
在开展相应的灾害治理工作中,首先要对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其次结合实际实施相应的治理方法。
以此能够在根本上解决边坡滑动问题,减少事故发生。
通过本文分析,建设单位在灾害治理工程处理技术上可从桩间板工程、挡土墙施工、组合梁技术、采用混凝土抗滑结构和抗滑桩等方面入手,以此能够切实提高地质灾害治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魏金花.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方法[J].西部资源,2020,(3):28-30.
[2]陈思权.刍议我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J].世界有色金属,2020,(9):169-170.
[3]孙勇.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对策[J].写真地理,2020,(26):6. 10.12215/j.1674-3733.2020.26.005.
[4]向小伟.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方法[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9,34(2):179-180.:10.3969/j.issn.2095-5391.2019.02.078.
[5]李嘉磊.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方法探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9):100-101.
[6]田星.浅析矿山工程施工中地质灾害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方法[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6):1940.
10.12159/j.issn.2095-6630.2020.16.1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