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温州市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2分)
1. (2分) (2016高三上·上杭期中) 设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常温常压下,18g重水(D2O)所含的中子数为10NA
B . 100℃时,1L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0.2NA个H+
C . 71g氯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一定失去2NA个电子
D . 室温下,14gN2和CO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2. (2分) (2019高一上·吉林期中) 下列液体中,不会出现丁达尔现象的分散系是()
①鸡蛋清溶液②水③淀粉溶液④蔗糖溶液⑤Fe(OH)3胶体⑥肥皂水.
A . ②④
B . ③④
C . ②④⑥
D . ④
3. (2分)(2018·兰州模拟) 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 . 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线路板上的Cu:2Fe3++Cu=2Fe2++Cu2+
B . 向CuSO4溶液中加入Na2O2:2Na2O2+2Cu2++2H2O=4Na++2Cu(OH)2↓+O2↑
C . 稀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 Fe+4H++NO3-=Fe3++NO↑+2H2O
D . 用Na2CO3溶液浸泡锅炉水垢:CaSO4(s)+CO32-(aq) CaCO3(s)+SO42-(aq)
4. (2分) (2015高一上·河南月考) 下列变化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 . Na2SO3→SO2
B . HCl→Cl2
C . H2SO4(浓)→SO2
D . KMnO4→O2
5. (2分) (2019高二下·慈溪期中) 下列实验操作或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将NaNO3和KCl的混合液加热并浓缩至有晶体析出,趁热过滤时,可分离出NaCl晶体
B . 溶剂蒸发的速度越快,或浓缩后的溶液冷却得越快,析出的晶体颗粒就越大
C . 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时,需要向海带灰的浸取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和过氧化氢溶液
D . 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实验中,点样后的滤纸需晾干后,才能将其浸入展开剂中
6. (2分) (2016高二上·江阴期中) 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 1一氯丙烷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CH3CH2CH2Cl+NaOH CH3CH═CH2↑+NaCl+H2O
B .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2C6H5O﹣+CO2+H2O→2C6H5OH+CO32﹣
C . 乙醛溶液中加入新制碱性Cu(OH)2悬浊液并加热CH3CHO+2 Cu(OH)2+OH﹣CH3COO﹣+Cu2O↓+3H2O
D . 向小苏打溶液中加入醋酸:CO32﹣+2CH3COOH═CO2↑+H2O+2CH3COO﹣
7. (2分) (2018高二下·山东期末) 依据表中所给信息,结合已学知识所作出的判断中,错误的是()序号氧化剂还原剂其他反应物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①Cl2FeBr2FeCl3
②KMnO4H2O2H2SO4O2MnSO4
③KMnO4HCl(浓)Cl2MnCl2
A . 反应①中的氧化产物不一定只有一种
B . 反应③中浓盐酸既表现了还原性,又表现了酸性
C . 由反应①③可推知:氧化性:KMnO4>Cl2>Fe3+
D . 由反应②③可知:生成相同体积的Cl2和O2 ,消耗KMnO4的量相同
8. (2分) (2018高一上·台州月考) 用下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正确的是()
X Y Z
A水单质纯净物
B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氧化物
C电解质化合物纯净物
D化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
A . A
B . B
C . C
D . D
9. (2分)铜与过量的浓硝酸反应,当有0.2mol硝酸被还原时,参加反应的铜为()
A . 0.05mol
B . 0.1mol
C . 0.2mol
D . 0.04mol
10. (2分) (2018高二上·沈阳开学考) 下图为直流电源,为浸透饱和氯化钠溶液和酚酞试液的滤纸,为电镀槽.接通电路后发现上的c点显红色.为实现铁上镀铜,接通后,使c、d两点短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a为直流电源的负极
B . c极发生的反应为2H++2e-=H2↑
C . e电极为铜板
D . f极发生还原反应
11. (2分) (2016高一上·秦安期中) H++OH﹣=H2O表示下列哪组离子反应()
A . Cu(OH)2与H2SO4
B . Ba(OH)2与H2SO4
C . Ba(OH)2与HCl
D . KHSO4与Ba(OH)2
12. (3分) (2017高二上·宜宾期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pH=2的硫酸溶液中c(H+):c(OH﹣)等于2:1,稀释100倍后二者的比值几乎不变
B . 由水电离的c(H+)=10﹣12mol/L的溶液中:K+、Ba2+、Cl﹣、Br﹣、一定能大量共存
C . 1.0×10﹣3mol/L盐酸溶液的pH=3,则1.0×10﹣8mol/L盐酸溶液的pH=8
D . 某温度下水的离子积为1.0×10﹣12 ,若使pH=1的H2S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两者的体积比为10:1
13. (2分) (2019高二下·大庆期末)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NaCl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Na+与Cl-
B . 溶于水后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是酸
C . 氯化氢溶于水能导电,但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
D . 硫酸钡难溶于水,所以硫酸钡是非电解质
14. (3分) (2017高一上·黑龙江期末) 将1.12g铁粉加入2mol/L氯化铁溶液25mL中,充分反应后结果是()
A . 铁有剩余
B . 往溶液中滴入无色KSCN溶液,显红色
C . Fe2+和Fe3+物质的量之比为6:1
D .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
15. (2分) (2016高一上·远安期中) 若20g密度为ρ g•cm﹣3的硝酸钙溶液里含1g Ca2+ ,则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 mol•L﹣1
B . mol•L﹣1
C . 2.5ρ mol•L﹣1
D . 1.25ρ mol•L﹣1
二、非选择题: (共4题;共37分)
16. (8分) (2017高一上·台州期中) 根据图1给出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玻璃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①~④中,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是________(填仪器序号).分离溴水中的溴应先选择装置________(填Ⅰ、Ⅱ或Ⅲ序号)
(3)图2为学校实验室买回的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现欲用此硫酸准确配制浓度为0.18mol•L﹣1的稀硫酸210mL.
①除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外,此实验还需要的主要仪器上图有无提供?________(填“有”或“无”),如有,在下面横线上填写仪器序号(填①、②、③或④序号),如无,则填写需要怎样的主要仪器:________.
②所量取的浓硫酸体积为________mL.
③下列操作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
A.用相同装置配制过0.10mol/L的硫酸溶液后,未清洗即进行此实验的配制
B.移液时未对烧杯和玻璃棒进行洗涤
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D.颠倒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但未加水至刻度线.
17. (5分)工业生产过程中处处体现化学变化的无穷魅力,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下列变化.
(1)在FeCl3溶液蚀刻铜箔制造电路板的工艺中,废液处理和资源回收的过程简述如下:向废液中投入过量铁屑,充分反应后分离出固体和滤液;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石灰水,调节溶液pH,同时鼓入足量的空气.FeCl3蚀刻铜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鼓入空气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在提炼时首先用NaOH溶液溶解,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工业上制得 NO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氮氧化物(NO和NO2)污染环境,若用Na2CO3溶液吸收NO和NO2(两种气体体积之比1:1),可生成CO2和一种盐.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18. (4分)在一次学生实验中,学生用铝片分别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发现:铝片与稀盐酸反应现象非常明显,而和稀硫酸几乎不反应.这和教材中“铝能跟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说法不一致.为排除因试剂变质等因素造成的影响,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重新进行下列实验,验证是否存在上述现象.实验用品:仪器(略,凡是实验需要的都有)
药品:3.0mol/L盐酸、1.5mol/L硫酸、3.0mol/L硫酸,相同大小的铝片(纯度>99.5%)
实验过程:往三支相同的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的铝片各一片,再往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 3.0mol/L盐酸、1.5mol/L硫酸、3.0mol/L硫酸,观察反应进行到1、2、5、15、20分钟时的铝与酸反应的情况.结果如下:
通过上述实验可知,无论是用1.5mol/L硫酸还是3.0mol/L硫酸,均无明显的现象,而3.0mol/L盐酸与铝片反应的现象却十分明显.
(1)写出铝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2)反应1~15min内,铝与盐酸的反应速率逐渐加快,其原因是________.
(3)根据以上探究“铝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差异的原因”,你能对问题原因作出哪些假设或猜想(列出两种即可)?
假设一:________
假设二:________.
19. (20分)(2016·宜春模拟) 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第一步反应是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CO2而析出NaHCO3 ,该反应可表示为:NH3+Na Cl+CO2+H2O═NaHCO3↓+NH4Cl
已知NaCl、NaHCO3、NH4Cl如下温度的溶解度:
今在40℃时,向434g饱和食盐水中通入44.8L(标准状况)NH3 ,再向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求:(1)可析出NaHCO3多少克?
(2) NH4Cl能否析出?
(3)若降温至10℃,可析出NH4Cl多少克?
(4)降温至10℃时,若要析出更多的NH4Cl晶体应采取什么措施?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2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
考点:
解析:
二、非选择题: (共4题;共37分)答案:16-1、
答案:16-2、
答案:16-3、考点:
解析:
答案:17-1、答案:17-2、
答案:17-3、考点:
解析:
答案:18-1、答案:18-2、答案:18-3、考点:
解析:
答案:19-1、答案:19-2、答案:19-3、答案:19-4、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