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7年级上册第12课《纪念白求恩》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书设计
不远万里,以身殉职
国际主义
精神
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
号 召

自己的事业

对工作极端
白 求 恩
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 的精神
负责 对同志极端
热枕
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医术高
全 党 向 白 求 恩 学 习
明、精益求精
思维导图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你需要一个祭坛来祭献自己, 给永存的上天一份美好而炽(chì)烈的祭品,你需要 耗尽生命! 然后像一只凤凰, 从欢愉的毁灭中获得重生, 以干净、纯洁和自由的新面目展翅飞翔。
——白求恩给玛丽安·斯科特的信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 但只要有这点精神, 就是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纯粹的人, 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结合吴孟超的语言,谈一谈吴孟超是一个怎样的人?
吴孟超医术高超,虽年事已高,仍热爱工作、关爱病人、 乐于培养后进、希望为医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才华和毕 生精力,是一个德艺双馨的医学专家。
3.从表达方式方面比较《纪念白求恩》和《大医仁心》 。
从表达方式方面比较《纪念白求恩》和《大医仁心》 。
《纪念白求恩》夹叙夹议,以议论为主。 《大医仁心》以记叙描写为主,以议论点晴。
纪念白求恩
毛泽东
1、知识与能力: (1)初步掌握议论文的三要素 (2)把握分析议论文的方法 (3)理解并背诵经典名句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诵读、自主、合作和探究,感知课文内容,分
析议论文三要素,感受语言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共产主义精神,学习白求恩精神
,做白求恩式的人
一、导入新课
偶像
• 他是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 著名的胸外科医师。1938年到中国工作 ,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
贡献,他曾经说过,手术台就是我的阵 地,他就是——白求恩。
• 以身殉职 ( )
• 狭 隘(

• 拈轻怕重 ( )
• 见异思迁 ( )
纯 粹(

热 忱(

派 遣(

鄙 薄(

• 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 满腔热忱:心里充满真诚和热情。忱,情意。 • 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儿也不关心。 • 麻木不仁: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文中指缺乏热情,对
我不能不信。我查了一下有关吴老的统计资料,仅2010年,他就主刀完成手术196台。他主攻肝 脏外科以来,已主刀完成14000多台肝脏手术。按每天平均两台算,他得连续工作7000多天。换算 一下,是得连续工作20年呀!
接下来,我就特别想弄明白:他,吴孟超,得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过中央军委授予的“模 范医学专家”称号,为何还要让自己如此辛苦?为何不歇息歇息,享享晚年之乐?
大医仁心 周大新 我想,你应该见过年近90拄杖而行的老人。你在乡村或城市的街头看见他们 ,可能会投去惊喜或羡慕的一瞥:嗬,老寿星! 我猜,你可能也见过年近90仍能劳作的老人,他们或在田头薅草,或在家中 做饭,你看见后会很意外:天呐,90岁了还能干活?多精神的老人! 可我估计,我若是告诉你,有一个近90岁的外科医生,仍能上手术台为病人 做肝胆外科手术,有时一天还能做3台时,你一定会皱起眉头对这话表示怀疑: 太夸张了吧?给我讲神话? 我当初和你一样:不相信!因为谁都知道,外科医生要能做到术前准确诊断 ,术中做得精致,术后治疗得当,并不容易,其最佳年龄是36—60岁。开腹做 肝胆手术是大手术,一个近90岁的老人怎么可能还去做这样的手术? 今年2月下旬,我到了上海第二军医大之后,提出的第一个要求是:去东方 肝胆外科医院看吴孟超做手术。我心中想的是:我一定要看出个真假来! 那一天早饭后,我在一位医生的带领下,到医院手术准备处领取了一套消过
他站的是主刀的位置,看来他是真的要亲自为病人做手术。
他双手伸进病人的腹腔进行探摸,他的眼睛并未看触摸部位,好像全凭手的 感觉……
他的一只手朝器械护士这儿一伸,一把手术刀已准确地放到了他手中
……
有血喷出来,他威严地说了句什么,喷血骤然停了…… 他把一块血乎乎的东西放到了托盘里。陪我的医生低声告诉我:已切下病人病变的胆。
品读记叙,了解白求恩的故事
记叙,用文字叙述。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 常见的表达方式之一,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 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 和交代,在写人记事类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了解白求恩的故事
如果你是一位享有盛誉的胸外科医生,受邀到一个 硝烟四起、炮火纷飞的国家开展医疗援助,你会有哪些担 忧?内心会陷入怎样的挣扎?
四、品读议论,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学习白求恩______神
学习他的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 学习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学习他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学习他的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 学习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学习他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不负责任 拈轻怕重 喜欢自吹 冷冷清清 漠不关心 麻木不仁
吴孟超继续探手在病人的腹腔里忙,他的动作纯熟而有把握。他下命令的样子像极了战场上掩蔽部 里的指挥员,简短、清楚、有力。他的全程表现和全部动作,像极了一个50多岁的外科医生。一个 人一下子显得年轻了几十岁,这真是神了!
又一个病人被推了进来。吴孟超走近前去,亲切地摸了一下病人的脸,轻声说:“别害怕!”那 病人微微一笑,回答说:“有你在,我啥都不怕。”十几分钟以后,第二台手术又开始了…… 眼见为实。一个近90岁的老人在这天上午为两个病人做了肝胆手术,耗时3个多小时,而且都非常 成功。
他说:我是一个外科医生,我的岗位是手术台,只有在手术台上,我的心里才踏实,才舒服,才
痛快;再说,做手术时,和年轻人在一起,有时说说话,聊聊天,我很开心;还有一条,我们外科 医生要想多带出好学生,必须上手术台;最后,是有好多病人希望我亲自给他们主刀,他们信任我 ,我不能辜负了他们。只要我还能干,就坚持做到最后,如果有一天我真的倒在手术室里,倒在工 作岗位上,那我会感到幸福……
默读文章,理清思路
第1段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2段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3段重点句是:“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 术精益求精。” 第4段重点句是:“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
了解白求恩的故事
用波浪线勾画人物的关键信息
国籍 身份 年龄 援助目的 工作经历 与“我”交往 结局
“他双手伸进病人的腹腔进行探摸,他的眼睛并未看触摸部位 ,好像全凭手的感觉……”
体现出吴孟超医生丰富的经验,高超的医术,严谨的工作态度 。
勾画吴孟超进手术室后有两次描写到他的神态,说一 说有什么作用?
“眼中浮起严肃郑重的神色。”“老态一扫而光,一副昂 然冷峻之色。”
准确地反映了吴孟超对工作严肃认真、投入工作时精神抖 擞、自信沉着、全神贯注和忘我工作的状态。
偶像的力量
每个人将全部身心安置 在最好的状态, 变成一缕柔纱, 与千疮百孔的世界 温暖相拥。
布置作业

本文叙议结合,叙述简明扼要,议论精辟深刻。请
自立观点,选取具体事例,运用叙议结合的方法写一
个片段,150字左右。
自主完成课后“思考探究”“积累拓展”部分习 贰 题。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记叙——工作时的白求恩
(1)判断句式有什么特点? (2)把它改成肯定句,比较一下。比较哪一种形式更具有感染力 ? (3)把它变成反问句,试试。再比较一下,为什么不用反问句呢 ?
拓展——工作时的白求恩
在中国不到两年的时间里; 建立了一所医疗培训学校; 写作和翻译了三本教科本; 共行军3165英里; 徒步穿行400英里; 共做了762个手术; 检查了1200名伤员; 拒绝了每月100元津贴。
毛主席写本文是为了号召大家学习这种精 神,积极抗日。抗日战争早已过去,白求恩也 已逝世70多年了,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 天,作为21世纪国家建设的主力军,我们还需 要白求恩精神吗?谈谈自己的认识。
拓展阅读,感受偶像的力量
1.默读《大医仁心》一文,并说一说对题目的理解。
题目高度赞扬了年近90岁的吴孟超医生不仅医术精湛,同 时还具备了一颗仁慈善良之心。
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 精益求精:好了还追求更好。 • 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文中指不安心工
作,事业心不强。迁,改变。
默读文章,理清思路
默读课文,用横线勾画出领起句、过渡句 、总结句等关键语句,再参照关键语句的意 思归纳各段内容要点并分析段落之间的关系 。
要求:(四“不”三“到”) 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 心到、眼到、手到。
因为语言障碍,白求恩无法与中国同事沟通,能与 之交流的一个人就是董越千,白求恩曾怅惘(chàng wǎng)地对小董说,自从到了晋察冀边区,他感到自 己变得又聋又哑。
在长达八个月的时间内白求恩读不到报纸,听不到 广播,他说:“我想了解一些时事,美国的总统还是罗 斯福吗?英国的首相是谁?法国换共产党执政了吗?”
一个90高龄的老人! 一个罕见的老人!
2.品读细节,感受吴孟超的大医仁心
(1)观其行 勾画出吴孟超进入手术室后的工作描写,说一说有什么作用?
(2)察其色 勾画吴孟超进手术室后有两次描写到他的神态,说一说有什么作用 ?
(3)听其言 结合吴孟超的语言,谈一谈吴孟超是一个怎样的人?
勾画出吴孟超进入手术室后的工作描写,说一说有什 么作用?
我们都感到他回不来了。 我们了解那里的情况。如果没 有现代医疗设备,他这样年龄的人无疑是自断生路。
--伊夫林 ·柯克帕特里克 我只有一个条件,如果我回不来了,你们要让人知道诺 尔曼·白求恩是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牺牲的。
--白求恩
记叙——工作时的白求恩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 没有一个不佩服, 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 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 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 无不为之感动。
—— 约·诺里斯
毒的隔离服。随后,走进了手术医生的换衣间。这时,我看见了吴孟超。和照 片上的他相比,他失去了伟岸和威武,真实的他原来就是一个身材不高、体态 偏瘦的普通老人。
我朝他点头致意,他也朝我点头笑笑,他一定已经知道我们的来意。
我注意他换衣服的动作,不慌不忙,有条不紊。但那动作里也有老年人特有 的那种“慢”。
换好衣服的他向手术室走去,我急忙跟上。他走路的动作让我略有些意 外:两脚迈得很快捷。
进了手术室,他一边跟大家打招呼一边掏出手术专用的眼镜戴上,又麻 利地戴上手术手套,然后走到墙前去查看病人的CT片子。这片子他已经看 过多次,昨天他还亲自去B超室为病人做过B超检查。
他走向手术台,眼中浮起严肃郑重的神色。我注意到他双脚踏上了一个 约20厘米高的木台。陪我的人附耳轻声告诉我:他身高只有1.62米,那木台 是为他特制的。站在手术台前的他和在换衣间的他有了明显的区别:老态一 扫而光,一副昂然冷峻之状。随着他的眼神改变,手术室里的气氛也骤然一 变:一股紧张弥漫开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