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积累综合练习一单元真题模拟试卷(16套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积累综合练习一单元真题模拟试卷(16套试卷) 特别说明:本套试卷搜集了考点及专项复习练习知识点,内容详尽全面,仅供参考。

全套试卷共16卷
人教版六年级积累综合练习上学期小学语文一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①)人教版积累综合练习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一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①)
人教版六年级积累综合练习上学期小学语文一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②)人教版积累综合练习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一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②)
人教版六年级积累综合练习上学期小学语文一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③)人教版积累综合练习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一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③)
人教版六年级积累综合练习上学期小学语文一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④)人教版积累综合练习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一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④)
人教版六年级积累综合练习上学期小学语文一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一)人教版积累综合练习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一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一)
人教版六年级积累综合练习上学期小学语文一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三)人教版积累综合练习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一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三)
人教版六年级积累综合练习上学期小学语文一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二)人教版积累综合练习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一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二)
人教版六年级积累综合练习上学期小学语文一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四)人教版积累综合练习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一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四)
人教版六年级积累综合练习上学期小学语文一单元真题模拟试
卷卷(①)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练习(40分)
1. 我是拼音小能手。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旅行央求告诫安慰
2. 多音字组词。

应yīng______yìng______ 难nán______ nàn______
3. 辨音组词。

强qiáng ______qiǎng ______jiàng ______
薄bó______báo ______
弹tán______ dàn______4. 对汉字的描述有错误的是()
A .“谧”字的字义是“安静”,所以可以组词为“安谧”。

B .“邀”是半包围结构,共十五画,第九画是横折钩。

C .“蕴”是上下结构的字,音序是“ Y”。

D .“躯”是形声字,“身”是形旁,“区”是声旁。

5. 写出反义词。

可爱—______ 珍贵—______ 仇敌—______ 隐没—______
6. 形近字组词。

暖______ 炉______ 饥______
缓______ 护______ 机______
7. 解释下列词语。

①曾经
②喷香
8. 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平平安安
②悉心照料
9. 我写的更漂亮。

陀螺旋转晕眩聚集
10. 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这部电影使我感动得流泪。

②说起地道战,谁都承认是个奇迹。

11. 下列不能反映桑娜一家人“穷”的是( )。

A .桑娜的丈夫为了一家七口人的生活,竟然在如此恶劣的天气里冒着危险出海打鱼,清早出去,深夜未归
B .桑娜的丈夫出海打鱼只是一种乐趣,寻求一种刺激
C .桑娜自己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二、阅读理解(30分)
12. 作文。

大自然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以色彩斑斓的美景点染我们的眼睛,灿烂我们的心情,丰富我们的感受……你有过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经历吗?试借鉴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写一篇文章来描述自己的感受。

提示:可以写自己的家乡,也可以写自己曾经游玩过的风景名胜。

注意表达自己的感情。

13. 熟读《示儿》,完成练习。

《示儿》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号称______,他的诗通俗易懂。

诗中“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一句中“元”的意思是______,“但”的意思是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的爱国热情。

14. 口语交际
这么多年,究竟帮助了多少学生,阿里木已经记不清了。

可以这么说,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处处都有阿里木资助过的对象。

这位“草根慈善家”还拿出积蓄,在贵州大学与毕节学院设立了助学金。

据说每串羊肉串可以赚3毛钱,阿里木迄今捐出了15万元,相当于烤了50多万串羊肉串。

读了上面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三、写作(30分)
15.习作: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如今的日子甜得流蜜,我和妻子合计一下,决定出国旅游一趟,辛辛苦苦几十年,也该风光风光了。

可令我们犯愁的却是:娇小的“莉莉”。

我们出国旅游十多天,没人照顾,请别误会。

“莉莉”并非是我们的女儿,而是一只纯种的“松鼠狗”。

它金黄色的绒毛,闪闪发亮,晚上还摇头摆尾地钻进我们的被窝里。

此刻,妻子抱着小“莉莉”,抚摸着它的头说:“我们出国十多天,没人照顾它,准饿死。

”小家伙好像也知道我们此刻正在做“重大决策”似的变得格外乖顺听话。

②妻子抱着“莉莉”走来走去,苦思冥想,突然惊喜地来到我的身旁,说:“有办法!”我一边听着一边点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③晚上,我们带上水果点心等东西,抱着小“莉莉”去探望母亲。

母亲独自一人住在河对面,由于我们工作忙,离得也算远,而母亲又习惯独居一处,因而我们一般都是“逢年过节”,左拎一包,右提一盒,回家探望老人家,连邻居见了也赞誉有加,我则免不了有点飘然自喜:口碑不错!
④回到家里,母亲正在看电视节目,我把东西放下,便直截了当地向母亲说明来意:“我们打算出国旅游十来天,这只
小家伙就有劳您来照顾了。

”据说母亲小时候让狗咬过一次,从此以后就没养过狗。

而这次为了出一趟国门,只好让老妈勉为其难了。

母亲听了十分爽快地说:“行!这小东西就放在这里吧,保证一日三餐有肉吃!放心吧。


⑤我们一边看电视,一边闲聊。

老妈也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我们出外游时要注意安全,就好像小时候学校组织郊游的前夜一般,反复强调:药品、日常用具、御寒衣服都应带齐,尤其是必须把钱放好,放妥当!
⑥突然间,母亲不说话了,双眼直勾勾地盯着电视画面。

原来此刻正播放电视专题“古稀老人,携母万里游”,讲的是哈尔滨的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头儿,骑着三轮车携带百岁老母亲,从北到南,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

母亲看着看着,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嘴角微微地颤动着。

此刻,我看着电视,心里真不是滋味:古稀老人尚能携母走南闯北,看风景,而我们今天却为了图自个快乐,居然斗胆让母亲去照顾“宠物”。

相比之下,我顿时感到无地自容,为人之子,亏你想得出来!
⑦母亲用手背擦了擦眼角,慢悠悠地站了起来,从衣柜的角落里掏出一只淡红色的小布袋,走到我面前,从袋子里拿出一千块钱,递给我说:“这钱是你们平时给我的,我没花,你们把它带上,路上用!”
⑧此刻,我又能说什么呢?母亲这一千块钱,就像鞭子一般一下一下地抽着我。

我有的只是自责。

我用眼睛狠狠地瞪了妻子一下,只见妻子也羞愧地低下了头,抱起“莉莉”轻声地说:“我们走吧。


⑨母亲说:“太晚了,把小东西放下,你们回去吧。

”妻子并没有把小“莉莉”放下,而是内疚地说:“妈,不用了,我们再想法子安顿它。

”母亲觉得有点迷惑不解,她一边说一边把钱“强行”塞进我的口袋里。

⑩我拉着母亲的手,说:“妈,这只狗我们另外设法安置。

把你的身份证拿给我。

”母亲从枕头底下拿出自己的身份证,问道:“你要身份证干嘛?”
⑪拿起母亲的身份证一看,粗心的我这才留意到妈今年已经75岁了,我心里一酸,嗓门有点哽涩:
⑫“妈,给你办护照,我们一起出国旅游!这钱我帮你保管,留着到了国外再花。


⑬“一起?我?一个老太太?”
⑭我坚定地点点头:“我们一起出国旅游!是我们三个人一起去!”这回轮到母亲半天也说不出话来了,喃喃自语:“出国?出国旅游?”眼角流露出光彩……
1.(1)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2)第②段中的“有办法”指的是什么办法?在这里为
什么不直接把办法写出来?
3.(3)第⑦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对表现人
物有何作用?
4.(4)文章多处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来揭示主题。

请你列
举两处,并说说其作用。

人教版六年级积累综合练习上学期小学语文一单元真题模拟试
卷卷(②)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练习(40分)
1. 按拼音写汉字。

guāi qiǎo tuō xiéyáo lán wéi qún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 看拼音写词语。

dòng jiāng qiáng jiǎo kǎoéhuǒchái gěng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3. 我是拼音小能手。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鬻誉吾

4. 给划线的字注音。

深渊满腔卡
住列强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5. 写出反义词。

可爱—______ 珍贵—______ 仇敌
—______ 隐没—______
6. 写近义词。

开拓______ 气魄______ 俊秀______
醇美______ 灿烂______ 清香______
7. 解释下列词语。

①察觉:
②毫不理会:
8. 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画蛇添足
②赐给
9.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密集______ 伟大______ 惊恐万状______
10. 按要求从课文《我们爱你啊,中国》中找出词语。

描写自然景观的:
课文写到的特产:
11. 下列不能反映桑娜一家人“穷”的是( )。

A .桑娜的丈夫为了一家七口人的生活,竟然在如此恶劣的天气里冒着危险出海打鱼,清早出去,深夜未归
B .桑娜的丈夫出海打鱼只是一种乐趣,寻求一种刺激
C .桑娜自己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二、阅读理解(30分)
12.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

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

她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

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

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

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__人们说__谁也不知道__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__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__
1.(1)给最后一自然段加上标点。

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__人们说__谁也不知道__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__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__
2.(2)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小女孩的幻想______是美好的,______这个幻想是不能实现的,______她幻想的地方实际上不存在,______她只能活活冻死街头。

3.(3)小女孩渴望留住奶奶的心情是非常急切的。

请在文
中找出最能体现这种心情的词语。

4.(4)“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
幸福中去。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3. 《最后的姿势》句子品读。

“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

”这句话从哪三个角度描写了地震发生时的景象?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14. 查字典。

“瘪”按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读______。

三、写作(30分)
15. 习作:仔细读课文《赤壁之战》第一自然段,说说这段讲了什么?
人教版六年级积累综合练习上学期小学语文一单元真题模拟试
卷卷(③)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练习(40分)
1. 我是拼音小能手。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旅行央求告诫安慰
2. 把成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负______顽抗 ______
悲愤欲______ ______
与世长______ ______
3. 照样子,写词语。

①自作自受(ABAC式) ____________
②心惊肉跳(形容非常担心、害怕的词语) ______ ______③浏览(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 ____________
4. 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尼尔斯一口气爬到松树顶上。

②我们一致同意你和我们待在一起。

5. 词语巧搭配。

______的笑容 ______的脸 ______的声音
______的警告 ______地看着田地 ______地站在那里
6. 把诗句补充完整,并写上作者名字
1.(1)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__。

______
2.(2)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

______
3.(3)______,此花开尽更无花。

______
4.(4)__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

______
7. 按要求写句子。

①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

(用划线的词语造句)
②汹涌澎湃的海浪像______一样拍击着海岸。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句子补充完整)
③仿照句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白桦林摇曳着身躯和手臂,仿佛在向我们低吟浅唱……
8.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1)索溪峪的山,是天然的美,是野性的美。

用一个或
者两个词来概括这种美是一种惊险的美,也是一种
______的美,还是一种______的美。

2.(2)《山中访友》一文,作者说山中的一切都是他的朋
友,他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他都跟谁打了招呼: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文章大量运用了______ 的手法,从而看出了作者和山中的“朋友”有着______。

3.(3)《草虫的村落》和《山中访友》的作者分别是______、
______。

9. 给句子中加横线的词注音
他的骨架子是细竹枝,肌肉和皮肤______是隔年的黄稻草。

稻草人非常尽责任。

要是拿牛跟他比,牛比他懒怠______多了,有时躺在地上,抬起头看天。

她当时昏过去了,后来就落______了个心痛的毛病,常常犯。

10. 《示儿》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大诗人______,诗的题目的意思是:______
11. 下列不能反映桑娜一家人“穷”的是( )。

A .桑娜的丈夫为了一家七口人的生活,竟然在如此恶劣的天气里冒着危险出海打鱼,清早出去,深夜未归
B .桑娜的丈夫出海打鱼只是一种乐趣,寻求一种刺激
C .桑娜自己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二、阅读理解(30分)12. 根据课文《画蛇添足》填空。

楚有祠者,赐其______卮酒。

13. 我读书,我积累。

请用一段话(60字左右)向大家推荐你最近读的一本书。

14. 口语交际
这么多年,究竟帮助了多少学生,阿里木已经记不清了。

可以这么说,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处处都有阿里木资助过的对象。

这位“草根慈善家”还拿出积蓄,在贵州大学与毕节学院设立了助学金。

据说每串羊肉串可以赚3毛钱,阿里木迄今捐出了15万元,相当于烤了50多万串羊肉串。

读了上面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三、写作(30分)
15. 习作:写出读《爱之链》后受到的启示。

人教版六年级积累综合练习上学期小学语文一单元真题模拟试
卷卷(④)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练习(40分)
1. 看拼音,写词语。

①那个jī fū______白皙的小男孩儿站在稻田里,手里拿着一把chén diàn diàn______的dào suì______。

②寒风中,我duō suo______了一下,quán suō______在墙角,爸爸点燃了一堆干柴,我凑过去hōng kǎo______dòng jiāng______的手。

2. 比一比,再组词。

戚______ 权______ 诧______ 眩______
威______ 杈______ 姹______ 炫______
3. 我是拼音小能手。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誉吾

4. 用钢笔描红。

涕巫洛蓟裳妻须
5. 词语搭配恰当的一组是()
A .访问朋友巧妙的办法一片片岩石
B .弹奏小曲优良的音韵一缕缕云雾
C .倾吐欢悦无字的歌谣一阵阵山风
D .参观亲戚清凉的山泉一首首小诗
6. 形近字组词。

祠______ 赐______ 饮______
侍______ 易______ 吹______
7. 将词语按感情色彩进行分类。

勾结团结煽动乱七八糟对答如流
慈祥嘴脸顽强自不量力以身作则
褒义词:______
贬义词:______
8.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1)索溪峪的山,是天然的美,是野性的美。

用一个或
者两个词来概括这种美是一种惊险的美,也是一种
______的美,还是一种______的美。

2.(2)《山中访友》一文,作者说山中的一切都是他的朋
友,他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他都跟谁打了招呼: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文章大量运用了______ 的手法,从而看出了作者和山中的“朋友”有着______。

3.(3)《草虫的村落》和《山中访友》的作者分别是______、
______。

9. 抄写词语。

薄纱精致火柴微笑
10. 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我们都举手赞同。

②这件事一定得去他办。

11. 下面一段话有两处语病,找出来修改。

①我国南方有一个美丽的城市——香港。

②她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世界的东方,被各国人民誉为“东方明珠”的美称。

③夏天的香港是风景优美的季节,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在这里尽情地享受南海之滨的美丽风光。

二、阅读理解(30分)
12. 读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乖巧______ 哆哆______ 缩成______
13. 课文《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为什么要以“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为题吗?这本书女孩子不能读吗?
14. 根据课文《自相矛盾》填空。

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______。

”又誉其矛曰:“______。


三、写作(30分)
15. 习作:仔细读课文《大自然的文字》想一想
建筑工地上挖出了一块灰色的石头,你只知道这不过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可在懂得大自然文字的人看来,它并不普通。

它是石灰石,是由碎贝壳造成的。

大家都知道贝类是海洋里的居民,可见在远古时代,现在是城市的这块地方曾经是一片汪洋。

建筑工地上挖出的由碎贝壳变成的石灰石告诉我们什么?
人教版六年级积累综合练习上学期小学语文一单元真题模拟试
卷卷(一)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练习(40分)
1. 看拼音,写字词。

①巴lí______街头上演中国“时装秀”,整个活动现场的气氛欢乐róng qià______。

②近年来,我国各行各业kāi tuò______创新,取得了累累shuò guǒ______。

③金融危机的来临,让许多依赖出口的企业yōu______心忡忡。

④肖邦将自己的mǎn qiāng rè xuè______化成音符,写下了著名的《革命练习曲》。

2. 多音字组词。

处chù______chǔ______ 扇shān______ shàn______
3. 我是拼音小能手。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祠者
卮酒有余饮酒
4. 品句子,巧解答。

1.(1)变魔术,改句子。

①您是国王,您答应的事情怎么可以反悔呢?
改成陈述句:______
②汉斯对国王说:“想要我给您指路并不难。


改为转述句:______
③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能给她一点温暖的火柴。

缩句:______
2.(2)破折号的作用主要有:①表示后面是解释说明的部
分;②表示意思的递进;③表示意思的转折;④表示声
音的延长或中断。

结合语言环境,说说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

在句子后面填上正确的选项。

A七彩的颜色构成了大自然的美景——彩虹。

______
B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总之,美丽而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______
C我们深情地呼唤:周——总——理—— ______
3.(3)说说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①她的脸上满是皱纹,倒像个风干的橘子,哪里会露出笑容来呢!______
②他想到将来田里的情形,想到主人的眼泪和干瘪的脸,又想到主人的命运,心里像刀割一样。

______
③稻草人帽子依旧戴得很正;扇子依旧拿在手里,摇动着,发出
啪啪的声音;并且依旧站得很好,直挺挺的,位置没有动,样子也跟以前一模一样。

______
④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______
5. 想课文,巧解答。

①“奶奶!”小女孩儿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______、______、______一样,就会不见的!”
②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______。

③______,终亡其酒。

④通过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许多童话和寓言故事。

其中,稻草人的______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尼尔斯骑鹅历险记》告诉我们______;《刺猬汉斯》的故事让我们明白______;《自相矛盾》和《画蛇添足》分别讽刺了______和______。

6. 把诗句补充完整,并写上作者名字
1.(1)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__。

______
2.(2)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

______
3.(3)______,此花开尽更无花。

______
4.(4)__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

______
7. 解释下列词语。

①誉②莫
8.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疾驰______ 悲愤______ 勉励______ 欺凌______
9. 根据课文《我们爱你啊,中国》内容填空。

“当灿烂的太阳______,帕米尔高原依然是______;当北国还是______,南疆早已______。

啊,我们爱你,中国!”从这节中可以感受到______。

10. 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尼尔斯一口气爬到松树顶上。

②我们一致同意你和我们待在一起。

11. 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那只大虫被武松使尽气力按定。

②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二、阅读理解(30分)
12. 阅读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选段,回答问题。

“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

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1.(1)句中的两个“曾经”指的是______。

2.(2)两个“幸福”的意思是:
①第一个幸福的含义:
②第二个幸福的含义:
13. 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载歌载舞(A.zǎi B.zài)______横行霸道(A.héng B. hèng)______
瞭望(A.liàoB. tiào) ______ 负隅顽抗(A.ǒu B. yú) ______ 14. 查字典。

“燃”按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读______。

三、写作(30分)
15.习作:读课文《养成读报的好习惯》,说说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人教版六年级积累综合练习上学期小学语文一单元真题模拟试
卷卷(三)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练习(40分)
1. 给下列划线字标注正确的读音。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喷香香喷喷暖和和面
2. 查字典,写词语。

望: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_,再查音节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__画。

第三画的笔画名称是______,这个汉字是______结构。

“望”的字义有:①看,往远处看;②拜访;③希图,盼;④名望,声誉。

下面句子中的“望”字应选哪种解释?(只填序号)A我们到学校去看望了老师。

______B她是音乐学院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

______C直到主人的背影都望不见了,他才知道这警告是无效的。

______D公主听说国王回来了,喜出望外地跑过来迎接他。

______
3. 按要求回答问题。

1.(1)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
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这
句话中出现了两个“幸福”,你是怎样理解它们的含义
的。


2.(2)“奶奶!”小女孩儿叫起来,“啊!请带我走吧!
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_______(填空)
一样就会不见的!”
4. 翻译句子。

①“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②“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

5. 用钢笔描红。

肖咏握
忧烛卡黎
6. 词语模仿秀。

①例:滚滚春潮(AABC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例:载歌载舞(ABAC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例:街头巷尾(带反义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中的“忽传”二字表现出什么,诗人“涕泪”是因为什么?
8. 对号入座。

收复收回
①我国在1997年______了香港的主权。

②民族英雄郑成功______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因为……所以……只要……就……即使……也……
③______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______我国政府绝不允许任何人分裂台湾。

④______全国军民万众一心,统一祖国的大业______一定能实现。

⑤______远在他乡,______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

9. 《一夜的工作》主要从周总理的______和______这两个方面,为我们刻画了周总理的崇高形象。

文中两次出现“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是采用______的手法,抒发了______(作者)______的感情。

10. 《穷人》主要采用环境描写、语言描写和______的方法,写出了桑娜和渔夫______的品质。

11. 填关联词,并指出关联词的类型。

孩子______你走到哪里,______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啊!______二、阅读理解(30分)
12. 读寓言两则《画蛇添足》,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画蛇______ 饮酒______ 把酒______
13. 课文《姥姥的剪纸》记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会总结吗?
14. 读课文《我们爱你啊,中国》想一想,“啊,我们爱你,中国!”这句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三、写作(30分)
15.习作:读课文《为了五美元的礼物》,说说这五美元的礼物是什么?为什么要送这个礼物?
人教版六年级积累综合练习上学期小学语文一单元真题模拟试
卷卷(二)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练习(40分)
1. 按拼音写词语。

qún dōu quán liè
围______ 裤里
______
______着______缝
jiāng yàn rán chú
冻______ 火______ 擦______ ______窗
2. 多音字组词。

应yīng______yìng______ 难nán______ nàn______
3. 照样子,写词语。

①自作自受(ABAC式) ____________②心惊肉跳(形容非常担心、害怕的词语) ______ ______
③浏览(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 ____________
4. 为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幸福中去。

第一个“幸福”是指______
第二个“幸福”是指______
A.过新年了小女孩就能获得幸福。

B.小女孩临死前,处在幻觉中,这是幸福的。

C.小女孩死了,就幸福了,彻底离开了充满寒冷、饥饿、痛苦的现实社会。

D.小女孩小时候和奶奶在一起的生活是幸福的。

5. 诗《示儿》中最能表达渴望收复中原的诗句是:______。

6. 请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7. 课文《稻草人》中稻草人感情变化的过程是()。

A .心痛——着急——高兴
B .高兴
——心痛——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