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礼仪知识(15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餐桌礼仪知识(15篇)
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我们总要写作各种各样的文档,优美的文章总会让人眼前一亮,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不仅仅是个人能力的体现,还有可能会得到领导的赏识,甚至升职都有可能,可问题是很多人可能不那么擅长于写作或者表达,那怎么办?那我们就走捷径,通过学习、借鉴别人写得好的文笔,学以致用,我相信你自己自也可以写出优秀的文档,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餐桌礼仪知识(15篇),一起来看看吧!
餐桌礼仪在中国人的完整生活秩序中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认为,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的方法———也是头等重要的`社交经验。

为此,掌握某些中式餐饮规则的知识便显得特别重要了,无论你是主人,抑或只是一位客人,都必须掌握一些规则。

圆形餐桌颇受欢迎。

因为可以坐更多人,而且大家可以面对面坐,一家之主的身份并不像西方长形餐桌上很清楚地通过他的座位而辨认。

客人应该等候主人邀请才可坐下。

主人必须注意不可叫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座位。

此为一大忌。

必须等到所有人到齐才可以开始任何形式的进餐活动———即使有人迟到也要等。

一旦大家就位,主人家便可以做开场白了。

进餐期间,主人必须承担一个主动积极的角色———敦促客人尽情吃喝是完全合理的。

一张典型中式餐桌看上去相当空,在西方人眼中尤甚。

每张座位前可见放在盘上的一只碗;右面是一组筷子与汤匙,分别放在各自的座上。

在正式场合上,会出现餐巾,主要放在膝上。

在正式宴席上,菜式的吃法很像放映的幻灯片,每一次一道菜。

令人
惊讶的是,米饭不是与菜式同上,不过可以选择同吃。

由于菜式各有特色,应该个别品尝,而且一次只从碗中吃一种,不是混合品尝。

不可用盘子吃,只能用碗。

骨头和壳类放在个别盘中。

不干净的盘子必须经常用清洁盘子替换。

除了汤之外,席上一切食物都用筷子。

可能会提供刀叉,但身为中国人,最好用筷子。

筷子是进餐的工具,因此千万不可玩弄筷子———把它们当鼓槌是非常失礼的做法,更不可以用筷子向人指指点点或打手势示意。

当然,绝对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饭中,这是大忌———这正好像葬礼上的香烛,被认为是不吉利的。

再有,不可用筷子在一碟菜里不停翻动,应该先用眼睛看准你想取的食物。

当你用筷了去取一块食物时,尽量避免碰到其他食物。

可能的话,用旁边的公筷和汤匙。

吃完饭或取完食物后,将筷子放回筷子座。

一席中式餐饮如果没有茶便称不上正式了。

为此,尽可能贮存不同品种的茶是明智的做法,确保最精明的品味也照顾到。

有关茶的问题,应该注意几件关键的事。

座位最近茶壶的人应该负责为其他人和自己斟茶———斟茶的次序按照年岁,由最长者至最年青者,最后为自己斟。

当人家为你斟茶时,礼节上应该用手指轻敲桌子,这样做是对斟茶者表示感谢和敬意。

餐桌礼仪知识篇2
一.活动背景:
1、南昌大学“社团文化艺术节”是南昌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主办的,旨在帮助广大昌大社团展现自己风采的一个平台,英美文学社也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展示自己,满足社员的最大利益。

2、英美文学社是所有英美文学爱好者学习与交流的良好平台,一直
致力于帮助本社社员以及全校同学增进英语学习的兴趣,拓展西方文化知识,此次活动以寓教于乐为主要形式,让英美文学社成为众多英美文学爱好者的朋友,成为他们了解西方文化的一扇窗,同时也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英美文化。

另外此次活动游戏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生活。

二.市场调查:
我校在校师生60000余人仅我前湖校区就有40000,学生活动积极,追求新潮,对生活充满了期待和好奇,他们的消费特点和行为方式,将左右和引领整个社会潮流的发展方向,尤其在西餐消费上绝对可称为消费主流.
三.活动时间:
20xx年4月24日(具体时间可调整)
四.活动地点:
多媒体教室
五.主办单位:
南昌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
承办单位:南昌大学英美文学社
六.活动简介:
多媒体教室进行,以游戏为主线,以英美文化为主题,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了解英美文化;
利用多媒体,准备适当的实物,让大家体验吃西餐的礼仪与乐趣;
七.活动流程:
八. A、准备阶段(提前活动一周进行):
1. 4月13日(星期一)社团部开始去申请多媒体教室和挂横幅的批条。

2. 4月14日(星期二)开始在休闲广场报名。

3. 4月15日(星期三)在天健园食堂路口继续报名。

4. 4月16日(星期四)申请笔试教室,第二天编辑部6:30进入教室并在黑板上写明“此教室英美文学社组织考试,考试时间7:00至7:30”。

5. 4月17日(星期五)晚七点编辑部组织笔试,决出前十五名。

6. 4月18日(星期六)组织部就要制作好入场券和二十个组牌。

7. 4月20日(星期二)开始在桥上悬挂条幅,并张贴出海报,广发传单
8. 4月21日嘉宾请帖送出
9. 4月24日中午12:30全社部委大会,分配任务到个人。

10.4月24日当天提前一小时到场,布置现场。

宣传部在4月22日前提交布置方案,22日中午部长会议审核并通过该方案。

B.进行阶段:
1. 若借到103等大教室,则在门口安排2名人员发放入场券;若只是102,则在后门出安排一人指引同学从前门入,前门安排两名人员发放入场券。

2. 7点活动准时开始。

主持人致词并介绍嘉宾。

3. 找错环节。

每晋级一组,可由嘉宾进行一次幸运观众抽奖,抽取十五名幸运观众,每人2张优惠券。

共计120张优惠券。

此环节结束后,再进行一次幸运观众抽奖,抽取一名幸运观众,奖品为两张免费体验券。

4. 体验环节。

分两轮。

第一轮结束后主持人利用幻灯片介绍奖品使用方法。

接着继续进行一轮幸运观众抽奖,抽取两名幸运观众,奖品为两张免费体验券。

比赛规则:
分预赛和决赛
预赛:所有报名组按我们的短信通知,在规定时间到指定地点参加笔试,按成绩取前十五名的队伍参加决赛。

笔试由每组派一名代表作答。

预赛被淘汰组在决赛现场,还有机会复活。

复活方式:抽签。

共复活五组。

复活胜出组和预赛胜出组共同进入决赛中的挑错环节。

决赛:分挑错环节和体验环节
主持人,给参赛选手和观众说明规则和注意事项。

挑错环节:淘汰十六组。

淘汰组每位成员将获赠四张优惠券。

共128张优惠券。

淘汰方式:准备20叠白纸,每叠8张,20枝笔。

把20组人分为4方阵,每方阵5组同时观看2个片段并找出其中的错误写在纸上(片段平分4个方阵,每个方阵2段)。

每个片段放完后有10秒的停顿时间,各组立即停止作答并亮题板,违者取消晋级资格。

随即播放含正确答案的片段(此片段由网络部处理制作),主持人马上为答对组加分(可用气球作加分信物,气球只需苹果一般大即可)。

两片段结束,从五组中晋级一组,若出现成绩相同,则进行抢答PK,共五道抢答题。

每晋级一组,可由嘉宾进行一次幸运观众抽奖,抽取十五名幸运观众,每人2张优惠券。

共计120张优惠券。

此环节结束后,再进行一次幸运观众抽奖,抽取一名幸运观众,奖品为两张免费体验券。

体验环节:分两轮。

主持人先给观众们介绍一下西餐的注意事项,给
参赛选手说明规则,同时工作人员开始摆放餐具。

第一轮:两组各派一名代表同时体验同一环节,体验哪一环节由第一次的幸运观众决定,该观众从PPT中的编号为A——H的暗格做出选择(每个暗格一点击就会翻转,出现挑错环节的七个片段,一个暗格代表一个片段,“使用餐巾纸”不加入体验环节),主持人现场给两组布置体验任务。

两组间用挡板隔开。

一个片段表演完,评委即时点评,晋级一组。

第一轮结束,晋级两组。

此时再进行一次幸运观众抽奖,抽取两名幸运观众,奖品为两张免费体验券。

第二轮:第一轮中未晋级两组再体验一个片段,争夺第三名。

一个片段表演完,评委即时点评,评出第三名。

晋级两组再体验一个环节,争夺一二名。

同样评委即时点评,评出第一二名。

奖品设置:
一等奖获得组将获得8张“365咖啡茶语”提供的免费体验券;
二等奖获得组将获得4张“365咖啡茶语”提供的免费体验券;
三等奖获得组将获得2张“365咖啡茶语”提供的免费体验券;
C、尾声:
主持人利用多媒体,向大家介绍一下英美文学社,及本次活动赞助商,最后宣告活动结束。

需西餐厅提供的物品:餐巾纸和方巾、整套吃牛排的刀叉、盛汤的碗及汤勺、高脚酒杯、喝咖啡的整套用品、盘子若干。

餐桌礼仪知识篇3
法国餐桌礼仪文化及禁忌
(一)选用酒杯
1、如果你面前放着四个杯子,不要随便拿起哪只就用。

要知道其中的区分。

2、大杯用于盛水,人们不用它来干杯。

因此,干杯时不能举这个大杯。

3、中杯用于盛红葡萄酒。

小杯用于盛白葡萄酒。

细长杯子用来盛香槟酒。

(二)饮酒、水、饮料时应注意事项
1、在饮用杯中物时,应先将口中咀嚼物咽下,然后将刀、叉在盘中放成八字形或交叉,再用餐巾纸将嘴唇擦拭干净。

然后再喝酒、水等。

2、在喝酒、水等时,中国人习惯举杯仰头痛饮,一口喝光。

而在西方这却恰恰是应避免的。

文明的方式在西方是头保持平直、一口口R饮。

喝到底时,杯中总还是留一点酒。

3、在喝饮料、汤、酒、水等时,不要用嘴唇吸出声音来,而应一口一口地轻轻喝。

4、在祝酒时,总是由主人或是地位、身份高者倡议。

5、在握杯时,应一手抓满杯子,不要在擎杯时翘起小指或其它手指。

(三)刀叉的使用
1、如在用餐时要放下刀叉,应将其放在盘子两边,刀与叉子头向内。

2、如用完了餐,即使盘中仍有剩余食物,也应把刀叉平行斜放入盘中,叉齿朝下。

叉离自己近、刀离自己远。

3、在将盘中食物推到叉上去时,应使用面包,而不要用刀去推。

4、不要始终拿着刀,也不要刀朝上。

而要在切好食物后,便放下刀,
让刀放在盘子平行的右侧,然后使用叉吃。

5、如果不知该怎么正确使用刀叉时,就看别人如何做,“依样画葫芦”。

6、有许多刀叉排列在桌上时,使用规则为由内向外使用刀与叉。

7、在使用刀时,应刀刃向下、食指按在刀脊上切割。

(四)食用面包的方法
1、将面包放在自己左面小盘中。

在食用面包时,是不用刀去切割面包的,而是用手撕下一块一块面包,然后再放入嘴中。

因此,人们也不用嘴去直接咬面包,除非是三明治。

2、如果要将黄油涂上面包,应是用手一块块撕下面包,然后一小块一小块涂。

不要一下子将整个面包涂满。

当然在早餐时,可以在一长条半片棍子面包上涂上黄油、果酱,但在正餐中不能这样。

(五)注意事项
1、除了用手撕面包吃外,其它食物都用刀、叉、匙子来吃。

2、食用生菜不用刀去切割,只用叉的边缘去切割。

3、盘中更好不要留下剩余食品。

当然也不用“涮”得很干净。

4、使用餐巾时,应将其平摊在膝盖上。

用完餐后略一叠就留在桌旁好了。

不能将其完全叠好,也不能将其揉成一团扔在桌上。

5、在西餐桌上很少用牙签,因此更好不用。

6、万一打翻酒杯等,不用大惊小怪,只说一声道歉便可。

到用餐结束后再道歉一声更好。

7、如要吐出嘴中硬核、鱼刺等,不要直接吐在手上,而要用叉接好去放在盘子边缘。

8、吃东西时,用叉将食物取起放入口中,而不要低头用嘴去接近食
物。

刀叉的使用的注意事项
法国菜作为精致优雅的代表,其较为注重法国餐桌的文化及禁忌。

刀叉的使用在这一方面就尤为重要了。

正常情况下在用餐以前,所有法国菜所需要的刀叉等工具就会被侍者准备好,规范的放在餐桌之上。

刀叉放在盘子的两侧,刀在右边,叉在左边,叉与刀的尖部都朝上,需要注意的是到的刀刃方向是朝向盘子的.。

刀、叉、勺又各分成三种:前菜刀、主菜刀、甜点刀;前菜叉、主菜叉、甜点叉;前菜勺、主菜勺、甜点勺;当然也有可能还有可以将黄油抹在面包上的黄油刀已经备好可供你使用。

很多人比较在意的就是刀叉的手执方式了,答案就是左叉右刀。

一般情况下侍者会将刀叉为你摆好,你只需要从最外面的刀叉开始向内使用就可以了。

就餐礼仪
从就坐开始,法国餐桌的礼仪文化与禁忌就已经开始默默考验着每一个人的格调。

最符合格调的就坐方法是从座椅的左侧入座,椅子被拉开后,应当使自己的身体在快要碰到桌子的时候站立,这时候领位者会将椅子推近你的腿弯,当腿弯触碰到后面的椅子之后就可以就坐了。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女性在场,应该由男性为女性将椅子拉开,在所有的女性就坐完毕之后,在场的男性才能就坐。

这是法国菜浪漫而又优雅的绅士礼仪,这样的点滴渗入绅士文化,也让更多的人向往法国生活。

和现在中国就餐习惯不同,法国餐桌的礼仪文化与禁忌较为繁多。

在吃法国菜的时候应该保持良好的坐姿,不要驼背耸肩,这样也会给自己的
气质加分不少。

和红酒时候,不应该像平时喝白酒或者啤酒一样习惯一口闷。

而是一口一口的浅尝,不要酒杯倾斜太多,直到喝完的时候,红酒杯里也应该有少许剩余。

面对喜欢的菜品上来时候,也切记不要表现的过于急切,应该遵循刀叉使用顺序的进食不同菜品。

餐桌礼仪知识篇4 去全球各地旅游呢,吃喝住行,吃排第一,入乡随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各国文化差异可不小,尤其是在饭桌上。

吃什么,怎么吃都是问题。

以下各国餐桌礼仪,带大家快速浏览一下不同国家餐桌礼仪。

1、英国
如果是正式宴请,座位都会事先安排好,而且桌子上会有名字卡片,你只需要对号入座就是了。

入座之后,你一定要等主人先动手去拿餐巾,然后看主人把餐巾放到他/她的腿上,模仿去做就成。

正式宴请一般都会以葡萄酒开始。

服务员从右边斟酒。

请等主人举杯开始喝酒时你再开始喝。

如果你不想喝酒,可以在服务员来斟酒时轻轻地把手指尖儿挡在酒杯边上,你可以说“我今天不喝酒了”。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英国餐桌礼仪就是如何用刀叉来表示自己吃完了还是停顿休息一下。

设想一个时钟,如果把刀叉并在一起放在10点20分的角度就表示“吃完啦”。

如果是停顿一下,就需要把刀叉分开,形成倒 V 字形,叉子齿尖朝下,刀刃面朝里。

2、韩国
如果受邀到韩国人家里吃饭,千万不要赶时间。

因为即使迟到半小时都不算失礼。

进门之前要脱鞋。

在饭桌上,都是先给家里的年长者盛饭,这也表示可以开饭了。

吃米饭、炖菜和汤时,要用勺子,其它饭菜用筷子。

记住不要用筷子指人,也不要用它戳食物。

碗里不剩饭菜才是礼貌的。

3、俄罗斯
俄罗斯人热情好客,当主人递给你一杯伏特加酒时,出于礼貌是一定不能拒绝的,男士要一饮而尽,女士则不用。

而且在敬酒时眼睛应该直视对方。

饭菜中的酱汁或肉汁应该用面包蘸着吃干净。

如果面包剩下的话,会被看作一件晦气和浪费的事。

4、菲律宾
在菲律宾,要想成为一位合格宾客的话,你必须学会等待和言听计从。

主人请你入座时再入座,告诉你坐哪儿你再坐,请你什么时候开始吃饭你再吃,主人不给你添菜不能主动夹,只有照这样做才被视为礼貌。

5、日本
在外国人看来,日本的餐桌礼仪是十分讲究的,但吃面条的时候似乎是个例外。

日本人吃汤面时毫不掩饰声响,而且一定会发出响亮的吸溜声。

游客最好也入乡随俗,以表示感谢主人的盛情款待。

另外在吃米饭或喝汤时,一定要把碗端起来,让碗口冲着自己。

6、法国
在法国,如果饭菜还没尝就加调味品的话,厨师是会很不高兴的。

而且,客人在吃饭前一定要关闭手机,以免就餐被打断。

这里很少用点心盘来盛面包,所以,直接把面包放在桌布上就可以。

只有在你希望添酒时,再把杯子里的酒一饮而尽,否则最好剩一些。

7、泰国
泰国人常常是坐在地上吃饭的,但是注意千万不要把自己的脚底冲着他人。

在菩萨和国王像前要低头。

如果你带礼物去泰国人家的话,应该把礼物包装一下,并使人能看到价签。

因为主人可能会回赠你礼物,如果回
赠品的价值比你的礼物低的话,主人会很尴尬。

8、加拿大-因纽特人地区
如果你有机会和加拿大因纽特人坐在一起吃饭的话,饭后打个饱嗝会让主人很开心,因为这会被视为另一种形式的感谢。

有些因纽特家庭还在同一锅里“下筷子”,一般都是男人先吃,然后是女人和孩子。

有时候因纽特人不用勺子而是直接用手抓起锅里的肉吃,作为客人,你也只好入乡随俗。

9、埃及
如果受邀到埃及人家中进餐的话,进门之前应该先脱鞋,而且最好恭维一下主人的房子。

只能用右手吃饭,而且一定要吃第二回菜。

往菜里加盐是很不礼貌的,另外,如果吃饱了的话,盘子里最好剩一些饭菜,否则主人会不停地给你夹菜。

10、赞比亚
如果你碰巧到赞比亚乡间旅行的话,你会发现干老鼠在这里竟是一道开胃菜。

胆大之人会从老鼠头吃起,然后吃身上,但是记住不要吃尾巴(它常常是用来当做牙签的)。

11、黎巴嫩
为显示自己的热情好客,黎巴嫩人往往会给客人上两三回菜。

因此上第一拨菜时,最好少吃一点,这样你才能有足够的精力打持久战。

饭局时间越长,越能显示主人的热情,也表示客人很享受主人家的饭菜。

如果是传统的'中东饭菜,你最好用面包卷着吃。

12、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人有相互喂饭的习惯,这似乎是一件很不卫生的事,特别
是你不得不用手抓带肉汁的饭菜,把它喂给你的邻座,然后再喂桌上的其他人。

这也意味着,你吃进嘴里的饭菜也是经过了全桌人的手的……
13、阿富汗
在阿富汗人的餐桌上,客人是吃第一口饭菜,吃得最多,座位离门最远的人。

注意不要把食物掉在地上,如果不小心掉了一块面包的话,应该捡起来,亲它一下,并把它举到前额,然后再放下来。

这一系列动作都是为了表示对食物的尊重。

餐桌礼仪知识篇5 餐桌礼仪知识篇6 现在社会礼仪无处不在,除了在日常生活中的职场、商务礼仪之外,大部分人经常会忽略餐桌礼仪。

其实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也是头等重要的社交经验。

餐桌礼仪对你我都非常重要,它在中国人的生活秩序中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

而中西餐在礼仪方面的要求也有许多差别,了解了两者的不同防止失礼于人,让你举手投足优雅于餐桌之间,绝对是现在人士必须学习的。

首先,中餐很讲究座位的排序。

如果是家宴首先是老人先入座,而且要坐首座,一般以正中为上座(即首座),至于什么是首座和正中位置则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待客当然是客人坐首座,而且最好左右要有陪客之人,方便招呼客人就餐。

入座后不能先动筷子,要等长者和客人先起筷,你才能起筷,别看这点似乎很简单,其实不然。

有些人也许是性格太急或是饿得饥肠辘辘,看到美食当前就将礼仪放到一边,自顾自得大吃起来,让人甚是尴尬。

很重要的还有一点进餐时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比如喝汤、吃面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些,不要发出“呼噜”值得学习的基本礼仪声,会让人生厌的。

假如打了喷嚏、肠鸣、咳嗽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就要说
一声“真不好意思”、“对不起”、“请原凉”之类的话以示歉意。

这些都是中国人经常犯得错误,所以你务必要注意,别让人以为你很没有礼貌,这些细节会很影响你的人际关系。

说了这么多中餐礼仪,作为现代人知道西餐礼仪也是必不可少的大众课,在这里只能简单的介绍一下,作为基本了解的礼仪知识。

中国地大物博,各地的礼仪也不尽相同。

如有些地方过年的鱼是不能吃的,主要是取“年年有余”的好意头,而因为平时很少机会吃鱼,过年做了之后只是摆一下台面,所以你要慎重起筷。

有些地方女人和小孩是不能入主席的;再值得学习的基本礼仪有不准吃汤拌饭或胡乱挑菜等。

1、西餐的餐具在你就餐之前基本都被主人和侍应摆好了,你只要遵循由外向内用即可。

尽量不要发出餐刀刮碟子的尴尬声音;
2、西方人在就餐的时候很少说话,他们的聊天时间基本是饭后甜点的时候才会开始,许多人会边吃甜品边聊天,也有些边喝酒边聊,而且音量都很低。

总之你只要在就餐的时候尽量少说话,你自然会变得很有教养。

而敬酒更是一门学问。

一般情况下敬酒应以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宾主身份为序,敬酒前一定要充分考虑好敬酒的顺序,分明主次。

与不熟悉的人一起喝酒,也要先打听一下身份或是留意别人如何称呼,避值得学习的基本礼仪免出现尴尬局面。

有求于某位客人在席上时,对他自然要倍加恭敬,但是要注意,如果在场有更高身份或年长的人,要一定先给尊者、长者敬酒,这样才能让众人舒服。

看过中西方就餐的简单礼仪有什么体会呢?是不是觉得中国礼仪更讲究人和人的秩序,这种礼仪是以中国伦理规则为基础的,形式化地去表现和演绎,突出地宣扬一种“人际”的`理念;西方的餐桌礼仪更突出的
表现于“人和工具”的和谐应用,相互融合,从这点看来中国人比西方人更懂人情,而西方人也许更理性吧。

3、学习礼仪的重要性手机:在吃西餐的时候基本上都不会开手机,除非你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而手机铃声都会很小声,有电话你要给大家说“对不起”,然后起身出去听电话。

这一条吃中餐的时候也适用,在用餐的时候听电话走到哪里都是让人唾弃的。

通常说到这个话题时人们经常会联想到西餐的礼仪,忽略了中餐礼仪的重要性,作为具有几千年历史的礼仪之邦,中国的餐桌礼仪自然也很全面,只是在中西融合的今天,中餐礼仪慢慢被人淡化了。

中餐的餐桌礼仪实际上是非常讲究的,而作为中国人我们首先来简单了解一下中餐礼仪。

其次是喝酒。

酒文化在中国太源远流长了,或许酒能拉近彼此距离,国人在待客过节时都会频频举杯。

在酒桌上往往会遇到劝酒的现象,有的人总喜欢把酒场当战场,千方百计劝别人多喝几杯,认为不喝到一学习礼仪的重要性定量就是不实在。

“以酒论英雄“,有时过分地劝酒,也是十分失礼的做法。

4、中国人喝汤要求不要发出声音即可,西方人亦然。

在喝汤的时候发出任何声响都是不礼貌的,你没看到西餐厅总是很安静吗?所以要好好使用汤羹,记住舀汤的时候要由里向外舀,不要像中国人是由外向里舀。

吃鱼和吃骨头都有特殊要求的,你要弄明白才好上手,否则会好难堪啊,总之记住一条不会用刀叉吃的东西,就暂且别先动手,静观形式,入乡随俗,大不了不吃这道菜嘛。

餐桌礼仪知识篇7
中餐是我们最引以为豪的之一。

说起饭菜品种之丰富,烹调之复杂,样式之精美,如果中国人称自己是第二,估计全世界其他国家没人有勇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