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优质共张讲课文档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农民工主要从事的行业及行业共性。
农民进城后易在城市的传统行业中例如:建筑类、制 造、交通、运输、批发零售、餐饮、环卫、保姆、修理 等参加工作。
行业共性: 脏 累 险 重 苦 差
第十一页,共21页。
4、农民工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
1)没有平等的就业权利
2)不能获得完整的工资权利 A、被迫接受低工资。 B、同工不同酬.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优质 课件共张PPT
第一页,共21页。
第二页,共21页。
第三页,共21页。
第四页,共21页。
因此我们城市的繁荣、整洁 、有序,都离不开这些人的付出 。
他们就是农民工
第五页,共21页。
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
第六页,共21页。
学习目标
• 了解农民工的现状 • 理解农民从农村大量迁移出去的各种因素
环保:减轻农村自然环境压力,避免过度开发造成 生态破坏。
第十六页,共21页。
3、农民工外出打工对农村有没有不好的方面?
农村失去劳动力,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农村土地 闲置
第十七页,共21页。
课堂小结:
一.庞大的农民工队伍 二.农民工与农村 三.农民工与城市 四.怎样解决农民工所面临的问题
第十八页,共21页。
2、农民工出现的主要原因? 3、了解农民工主要从事的行业及行业共性。 4、农民工面临的主要问题?
5、如何帮助农民工走出现在的困境?
第九页,共21页。
展
1、什么是农民工?
农民身份的工人,是农业户口的,户籍身份是农民,但是从事 二三产业劳动,从企业中取得工资收入,以此生活的人。
他们非工非农,亦工亦农,非城非乡,亦城亦乡,因此被形 象的称为“民工”。
据测算:一个进城农民工给城市创造价值25000元,拿走 8000元,剩余17000元给城市,如果一个城市有10万农民 工,一年给城市创造剩余价值是多少?
贡献巨大
17亿
第十页,共21页。
2、农民工出现的主要原因?
1)、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随着城市化和城 镇化发展,第二三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2)、农民工需要其他出路增加收入 3)、国家放宽户口的限制 4)、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体制 (城乡之间的户籍壁垒;城镇居民享受社会保障农民没有)
检
1、看图“关于人口迁移的漫画”中,影响甲、乙人口
A 迁移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①社会文化因素②政治因素③经济因素④生态环境因 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十九页,共21页。
2、关于人口迁移造成影响的表述,错误的是
( B)
A.有利于加强迁出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B. 缓解迁入地的人地矛盾 C.促进迁入地的经济得到发展
D.可能加大对迁入地的生态环境压力
第二十页,共21页。
材料:国家统计局报告称: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为2.30亿,同 比上年年末增加 828万人,流动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是新生代农民工
。
根据材料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
原因?
根据材料反应了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大, 我国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大量人口流入地 区的经济条件好、生活水平高、就业机会多的 地区.
消极: 人口密度大,对城市环境压力大;
对城市治安管理造成负担等
第十五页,共21页。
2、农民工外出打工对农村和农民有什么好处?
经济:现金收入增多,改善了居住环境,提高了生活水 准。 信息: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掌握了技能,综合素质普遍提高。 观念:转变与革新,繁荣农村经济、文化事业的重要力 量。
第十三页,共21页。
议
课本15页资料2 农民工对城市 对农村各有什么影响?
1、农民工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 2、农民工外出打工对农村和农民有什么好处? 3、农民工外出打工对农村有没有不好的方面?
第十四页,共21页。
展 1、农民工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 积极: 为城市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促进城市商业发展,增加城市收入; 促进城市与农村的思想文化交流
C、加班不给加班费或少给加班费。
D、拖欠甚至拒付。 3)、基本休息休假的权利得不到保障 4)、子女入学难; 5)、健康状况差 等等。
第十二页,共21页。
5、如何帮助农民工走出现在的困境?
1)构建城乡一体化就业体系。 2)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
题。 5)改进对农民工的管理和服务。等等
• 了解农民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 农民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对策和途 径
第七页,共21页。
教学重点: 通过对问题研究的讨论,让学生对农民工 现象有正确认识。
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生客观公正地认识评价农民工 ,纠正部分人心目中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偏 见。
第八页,共21页。
思
1、什么是农民工?
第二十一页,共21页。
农民进城后易在城市的传统行业中例如:建筑类、制 造、交通、运输、批发零售、餐饮、环卫、保姆、修理 等参加工作。
行业共性: 脏 累 险 重 苦 差
第十一页,共21页。
4、农民工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
1)没有平等的就业权利
2)不能获得完整的工资权利 A、被迫接受低工资。 B、同工不同酬.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优质 课件共张PPT
第一页,共21页。
第二页,共21页。
第三页,共21页。
第四页,共21页。
因此我们城市的繁荣、整洁 、有序,都离不开这些人的付出 。
他们就是农民工
第五页,共21页。
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
第六页,共21页。
学习目标
• 了解农民工的现状 • 理解农民从农村大量迁移出去的各种因素
环保:减轻农村自然环境压力,避免过度开发造成 生态破坏。
第十六页,共21页。
3、农民工外出打工对农村有没有不好的方面?
农村失去劳动力,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农村土地 闲置
第十七页,共21页。
课堂小结:
一.庞大的农民工队伍 二.农民工与农村 三.农民工与城市 四.怎样解决农民工所面临的问题
第十八页,共21页。
2、农民工出现的主要原因? 3、了解农民工主要从事的行业及行业共性。 4、农民工面临的主要问题?
5、如何帮助农民工走出现在的困境?
第九页,共21页。
展
1、什么是农民工?
农民身份的工人,是农业户口的,户籍身份是农民,但是从事 二三产业劳动,从企业中取得工资收入,以此生活的人。
他们非工非农,亦工亦农,非城非乡,亦城亦乡,因此被形 象的称为“民工”。
据测算:一个进城农民工给城市创造价值25000元,拿走 8000元,剩余17000元给城市,如果一个城市有10万农民 工,一年给城市创造剩余价值是多少?
贡献巨大
17亿
第十页,共21页。
2、农民工出现的主要原因?
1)、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随着城市化和城 镇化发展,第二三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2)、农民工需要其他出路增加收入 3)、国家放宽户口的限制 4)、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体制 (城乡之间的户籍壁垒;城镇居民享受社会保障农民没有)
检
1、看图“关于人口迁移的漫画”中,影响甲、乙人口
A 迁移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①社会文化因素②政治因素③经济因素④生态环境因 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十九页,共21页。
2、关于人口迁移造成影响的表述,错误的是
( B)
A.有利于加强迁出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B. 缓解迁入地的人地矛盾 C.促进迁入地的经济得到发展
D.可能加大对迁入地的生态环境压力
第二十页,共21页。
材料:国家统计局报告称: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为2.30亿,同 比上年年末增加 828万人,流动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是新生代农民工
。
根据材料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
原因?
根据材料反应了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大, 我国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大量人口流入地 区的经济条件好、生活水平高、就业机会多的 地区.
消极: 人口密度大,对城市环境压力大;
对城市治安管理造成负担等
第十五页,共21页。
2、农民工外出打工对农村和农民有什么好处?
经济:现金收入增多,改善了居住环境,提高了生活水 准。 信息: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掌握了技能,综合素质普遍提高。 观念:转变与革新,繁荣农村经济、文化事业的重要力 量。
第十三页,共21页。
议
课本15页资料2 农民工对城市 对农村各有什么影响?
1、农民工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 2、农民工外出打工对农村和农民有什么好处? 3、农民工外出打工对农村有没有不好的方面?
第十四页,共21页。
展 1、农民工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 积极: 为城市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促进城市商业发展,增加城市收入; 促进城市与农村的思想文化交流
C、加班不给加班费或少给加班费。
D、拖欠甚至拒付。 3)、基本休息休假的权利得不到保障 4)、子女入学难; 5)、健康状况差 等等。
第十二页,共21页。
5、如何帮助农民工走出现在的困境?
1)构建城乡一体化就业体系。 2)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
题。 5)改进对农民工的管理和服务。等等
• 了解农民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 农民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对策和途 径
第七页,共21页。
教学重点: 通过对问题研究的讨论,让学生对农民工 现象有正确认识。
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生客观公正地认识评价农民工 ,纠正部分人心目中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偏 见。
第八页,共21页。
思
1、什么是农民工?
第二十一页,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