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检验师临床医学检验免疫学和免疫检验 第二十六章 免疫缺陷性疾病及其免疫检验【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六章免疫缺陷性疾病及其免疫检验
第一节免疫缺陷病的分类和特点
第二节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第三节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第四节免疫缺陷病检验
由遗传因素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免疫系统发育或免疫应答障碍而导致的一种或多种免疫功能不全称为免疫缺陷,由此所致的各种临床综合征称为免疫缺陷病(ID)。

免疫缺陷患者可出现免疫细胞的发育、分化增生、调节和代谢障碍,并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临床表现为反复或持续感染,可伴发过敏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病,并有发生恶性肿瘤的倾向。

第一节免疫缺陷病的分类和特点
一、免疫缺陷病分类
1.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D)
由遗传因素或先天免疫系统发育不良而造成免疫功能障碍所致的疾病称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按其累及的免疫成分分为抗体免疫缺陷(B细胞)、细胞免疫缺陷(T细胞)、联合免疫缺陷(T、B细胞)、吞噬细胞功能缺陷和补体生成缺陷5类。

2.继发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病(SIDD或AlDD)
由恶性肿瘤、感染、代谢性疾病、营养不良和其他疾病等诱发因素导致的免疫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称为继发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依其免疫功能受损类型可分为继发性T细胞功能缺陷、继发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继发性吞噬细胞功能缺陷和继发性补体缺陷4类。

二、免疫缺陷病的特点
1.反复感染
2.肿瘤
3.自身免疫病
4.遗传倾向
5.临床表现和病理损伤复杂多样
第二节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D)又称先天性免疫缺陷病(CIDD),是由于免疫系统遗传基因异常或先天性免疫系统发育障碍而致免疫功能不全引起的疾病。

一、原发性B细胞缺陷
原发性B细胞缺陷是由于B细胞先天性发育不全,或由于B细胞不能接受T细胞传递的信号,而导致抗体产生减少的一类疾病。

该病以患者体内Ig水平降低或缺陷为主要特征,外周血B细胞可减少或缺陷,T细胞数量正常。

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化脓性感染。

常见原发性B细胞缺陷病如下:
(一)X性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
(二)X性连锁高IgM综合征(XLHM)
(三)选择性IgA缺陷
二、原发性T细胞缺陷
(一)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综合征
(二)TCR活化和功能缺陷
三、重症联合免疫缺陷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是一组胸腺、淋巴组织发育不全及Ig缺乏的遗传性疾病,机体不能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

(一)性联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X-linked SCID,X-SCID)。

(二)腺苷脱氨酶缺乏症
四、原发性吞噬细胞缺陷
(一)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
(二)白细胞黏附缺陷(LAD)
(三)慢性肉芽肿病(CGD)
五、原发性补体系统缺陷
(一)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
(二)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
第三节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SIDD)是后天因素造成的,继发于某些疾病或使用药物后所致的免疫系统暂时或持久损害的一类免疫缺陷性疾病。

根据免疫功能受损类型的不同,可分为继发性T细胞功能缺陷、继发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继发性吞噬细胞功能缺陷和补体缺陷。

一、继发性免疫缺陷的常见原因
1.肿瘤
2.感染性疾病
3.遗传性疾病
4.营养不良
5.免疫抑制疗法
6.其他如电离辐射、手术、创伤、脾切除等均可引起免疫功能低下。

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又称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组综合征,患者以CD4+T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同时伴反复机会感染、恶性肿瘤及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

(一)病原学
HIV是AIDS的病因。

HIV分HIV-1和HIV-2两型。

HIV-1感染呈全球性分布,而HIV-2感染则多局限于西非地区。

HIV属反转录病毒科的慢病毒属。

成熟的病毒颗粒直径为100~140nm,由病毒核心和外膜组成。

其中gp120和gp41与HIV入侵宿主细胞有关。

(二)HIV的致病机制
1.HIV侵入CD4+靶细胞的机制
2.HIV损伤感染的CD4+细胞
3.HIV逃避免疫攻击的机制
(三)HIV诱导的免疫应答
1.体液免疫应答 HIV感染后,机体可产生不同的抗病毒抗体。

(1)中和抗体
(2)抗P24壳蛋白抗体
(3)抗gp120和抗gp41抗体
2.细胞免疫应答
机体主要通过细胞免疫应答阻遏HIV感染,主要包括CD8+T细胞应答和CD4+T细胞应答。

(四)HIV感染的免疫学特征
1.CD4+T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功能严重障碍,CD4+/CD8+比例倒置,低于0.5以下。

2.Th1细胞与Th2细胞平衡失调
无症状阶段以Th1细胞占优势,分泌IL-2刺激CD4+T细胞增殖,至AIDS期则以Th2细胞占优势,分泌IL-4和IL-10抑制Th1细胞分泌IL2,从而削弱CTL的细胞毒效应。

3.抗原呈递细胞功能降低
4.B细胞功能异常
(五)HIV感染的临床特点
①机会性感染:是AIDS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②恶性肿瘤:AIDS患者易伴发Kaposi肉瘤和恶性淋巴瘤。

③神经系统损害:约60%的AIDS患者出现AIDS痴呆症。

第四节免疫缺陷病检验
一、B细胞缺陷的检测
B细胞缺陷的检测主要包括B细胞数量和功能检测,以及B细胞产物Ig检测等。

(一)血清Ig的测定
IgG、IgM和IgA主要采用免疫浊度法,基层单位也可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

IgD和IgE由于含量甚微,可采用RIA和ELISA等技术测定。

IgG亚类可用ELISA和免疫电泳法测定。

(二)同种血型凝集素的测定
同种血型凝集素,即ABO血型抗体,是出生后对红细胞A物质或B物质的抗体应答,因此检测同种血型凝集素滴度是判定体液免疫应答能力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三)特异性抗体产生能力测定
正常人接种疫苗或菌苗后5~7天可产生特异性抗体(IgM),若再次免疫会使抗体滴度更高(IgG)。

因此,在接种疫苗后检测抗体产生情况也是判断体液免疫缺陷的一种有效方法。

常用的抗原为伤寒菌苗和白喉类毒素,可在注射后2~4周测定抗体的滴度,了解抗体的反应性。

(四)噬菌体试验
人体清除噬菌体的能力被认为是目前观察抗体应答能力的最敏感的指标之一。

正常人甚至新生儿,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