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三牧中学2023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福州三牧中学2023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模拟
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已知:无水硫酸铜呈白色,遇水后呈蓝色。

为验证“加热碳酸氢铵”所发生的变化,两同学分别用甲、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发现两实验中碳酸氢铵固体均消失,乙实验中还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浸有酚酞试液的棉球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
A.甲实验不如乙实验环保
B.只根据甲实验“固体消失”现象,验证碳酸氢铵发生了分解
C.乙实验有利于学生分析“固体消失”的原因
D.根据乙实验的现象可知,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为氨气、二氧化碳和水
2.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
A.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B.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成淡水
C.用肥皂水可以检验硬水和软水
D.净化水的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
3.下列粒子中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A.B.C.D.
4.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B.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
C.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D.鱼、虾可在水中生存,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5.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检验氧气B.洗涤试管
C.给液体加热D.稀释浓硫酸6.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混有少量乙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B.15℃时甲、乙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30℃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0% D.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
7.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下列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千锤万凿出深山B.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8.下列实验操作错误
..的是()
A.倾倒液体B.装入固体粉末C.加热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
9.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A.氮气N2B.二氧化硫SO2C.氧化铝AlO D.氯化钠NaCl 10.下列符号既可以表示一个原子,又可以表示一种元素,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A.N B.O2
C.Fe D.Mg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重要工具。

(1)按要求写出对应的化学符号(“”表示氮原子)。

化学符号_______ _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化学式
...。

名称氢氧化钙硝酸银硫酸铜碳酸钾
化学式_____ _____ _____ _____
名称氯化亚铁硫酸氧化铝氢氧化镁
化学式_____ _____ _____ 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_,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__。

(2)写出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

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装置___(填字母)
(3)某同学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B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和瓶底,都末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___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人类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下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图中A池是___池,在吸附池中一般使用的物质名称是___。

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爱护水资源,请你写一条节约用水的措施____。

(2)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表示氯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①从甲图你能获得的信息是:_______(任写一点)。

②乙图中属于化合物的有______(填序号)。

③消毒后的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用______鉴别;
硬水会给生活生产带来不便,生活中通过______降低水的硬度。

(3)如图是电解水的装置,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①其中A试管应该与电极的______极相连。

②通电一段时间后,B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A试管和B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等于____。

③写出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

14.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含碳物质是中学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碳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________关系密切.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碳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C.碳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甲、乙、丙都是常见含有碳元素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甲和丙都可以作燃料,乙和丙中所含的元素种类相同,乙能引起“温室效应”,则乙的化学式为________,甲转化为丙的途径有多种,写出通过化合反应的方式,甲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乙、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
实验室用图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将该装置中导气管中的橡胶管用弹簧夹夹住,往长颈漏斗中注入水至液面高出漏斗颈的下端管口,若能
观察到________现象,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实验室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
称取石灰石(主要成分,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结束后放出气体,试计算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
________..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瘦肉精”学名是盐酸克伦特罗(化学式为C12H19Cl3N2O,相对分子质量为313.5),是一种非常廉价的药品,对减少脂肪、增加瘦肉效果非常好。

“瘦肉精”让猪的单位经济价值提升不少,但它有很危险的副作用,轻则导致心律不齐,严重一点就会导致心脏病。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瘦肉精”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C∶H∶Cl∶N∶O=_______。

(2)554 g“瘦肉精”中含有氯元素的质量为___g。

16.如图为某钙片的商品标签,请根据标签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3)由_________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
(2)磷酸钙[Ca3(PO4)2]也是一种补钙剂,3.1g磷酸钙与____________________g碳酸钙(CaCO3)含有钙质量相等。

(3)某儿童按标签用量服药,每天补充钙元素质量是多少?(要求写出具体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B
【解析】
A、甲实验生成的物质全部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而乙实验装置相对封闭,被酚酞试液、澄清石灰水吸收后扩散到空气中的物质相对较少,因此甲实验不如乙实验环保,故选项说法正确;
B、只根据甲实验“固体消失”这一现象,不能验证碳酸氢铵发生了分解,也可能是碳酸氢铵升华导致的消失,故选项说法错误;
C、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反应生成了水;浸有酚酞试液的棉球变红,说明反应生成了氨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因此乙实验有利于学生分析“固体消失”的原因,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乙实验的现象,可验证碳酸氢铵分解生成了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2、B
【解析】
A、水是生命之源,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选项正确;
B、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吸附色素和异味,但不能吸附水中可溶性的氯化钠等物质,不能使海水转化成淡水,选项错误;
C、用肥皂水可以检验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后,泡沫多浮渣少的为软水,反之,为硬水,选项正确;
D、在水的净化过程中,自然沉降,是在重力的作用下,水中的较大的、重的不溶物下沉;吸附沉降即化学沉降,是利用明矾在水中形成絮状物质,使悬浮颗粒聚集而沉降;过滤除掉沉降还不能除掉的小颗粒不溶物;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蒸馏是加热到水的沸点使水从混合物中蒸发出来,然后再被冷凝成液态的水,得到的蒸馏水是纯净物。

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蒸馏。

选项正确。

故选B。

3、C
【解析】
A、由图A可知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但不是稳定结构,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示可知:核电荷数=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为阳离子,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示可知: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是氖原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8,不易得失电子,故C是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
D、由图示可知:核电荷数=质子数=16<核外电子数=18,为阴离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B
【解析】
试题分析:A、氧气可以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错误;B、氧气在氧化反应中可以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正确;C、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如CH4的燃烧,错误;D、氧气微溶于水,食盐水中含有少量的氧气,所以鱼、虾可在水中生存,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反应类型的判断。

5、B
【解析】
A、氧气支持燃烧,所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故正确;
B、洗涤试管应该是左右震荡,而不是上下晃动,故错误;
C、给液体加热时,用外焰加热,试管内液体不可超过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与桌面成约45°角,图中操作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故正确。

故选B。

6、D
【解析】
A、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的大,故甲中混有少量乙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说法错误;
B、15℃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它们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说法错误;
C、30℃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0g/(30g+100g)×100%<30% ,说法错误;
D、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说法正确。

故选D。

【点睛】
某温度时,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它们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

7、B
【解析】
A、千锤万凿出深山把石头大块变成小块,运出山外,只是物质的形状和位置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C、铁杵磨成针是铁棒变成针,形状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只是物质的位置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8、C
【解析】
A、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标签向手心,管口紧挨试管口,故A正确;
B、在试管中装入粉末状固体,先将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直立试管,故B正确;
C、加热液体时,试管要倾斜向上与桌面成45度角,并且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故C错误;
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D正确;
故选C。

9、C
【解析】
A、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其化学式为:N2,故选项化学式书写正确;
B、由氧化物的名称方法以及化学式的写法可知,二氧化硫的化学式为SO2,故选项化学式书写正确;
C、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
D、氯化钠中钠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NaCl,故选项化学式书写正确。

故选C。

【点睛】
单质(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和化合物(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10、C
【解析】
金属、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可以表示一个原子,又可以表示一种元素,还可以表
示一种物质。

故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3N 2N2Ca(OH)2AgNO3CuSO4K2CO3FeCl2H2SO4 Al2O3Mg(OH)2
【解析】
(1)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两种微观粒子的符号为3N、2N2;
(2)在氢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氢氧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Ca(OH)2;
硝酸银中,银元素显+1价,硝酸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AgNO3;
硫酸锌中,锌元素显+2价,硫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ZnSO4;
碳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K2CO3;
氯化亚铁中,铁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FeCl2;
在硫酸中,氢元素显+1价,硫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H2SO4;
在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
在氢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氢氧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Mg(OH)2。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2H2O22H2O+O2↑ D 收集的氧气不纯或收集不到氧气
【解析】
(1)一般从分液漏斗(其作用是分离液体)加入液体,固体先放在锥形瓶中;故分液漏斗中放入的物质是过氧化氢溶液,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二氧化锰;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2
MnO
2H2O+O2↑;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为纯净,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
法收集;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装置D;
(3)发生装置漏气、集气瓶破损时,收集的氧气不纯或收集不到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时,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过滤活性炭洗脸水冲马桶等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原子种类、数量未变)DC 肥皂水加热煮沸负氧气2∶1 水
通电
氢气+氧气,(H2O 通电
H2+O2)。

【解析】
(1)在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图中,通过加入了絮凝剂反应沉淀后,应通过过滤除去不溶物,所以A池是过滤池;由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在吸附池中一般使用的物质名称是活性炭;用洗菜水浇花、洗脸水冲马桶等可以节约用水;
(2)①从甲图可以看出:反应前有一个氧原子、两个氢原子、两个氯原子,反应后也有一个氧原子、两个氢原子、两个氯原子,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变了。

②化合物的分子中含有不同种原子,乙图中属于化合物的有D、C;
③消毒后的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用肥皂水检验,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生活中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

(3)①由电解水的装置可知,A试管收集的气体较多,是氢气,A试管应该与电极的负极相连。

②通电一段时间后,B试管中收集的到的气体是较少是氧气,化学式是:O2,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A试管和B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等于2:1;
③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式表达式)是:水通电
氢气
+氧气,(H2O 通电
H2+O2)。

14、最外层电子数A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分子不同长颈漏斗和试管中出现液面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
【解析】
(1)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则碳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
(2)A、因碳的偏旁为“石”,则碳元素为非金属元素,故A说法正确;B、由信息可知,碳原子的质子数为6,故B说法正确;C、碳原子的质子数为6,则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应为4,故C说法错误;D、由信息可知,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故D 说法错误;
(3)乙既能够做气肥又能够引起温室效应,因此乙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乙、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因此丙是一氧化碳,甲是单质,应为碳,碳具有还原性,在高温下能将二氧化碳还原成一氧化碳,甲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
为:2C +O 22CO ;根据物质结构决定性质,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但两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所以两物质的性质有差异;
(4)选择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图3装置属于固液在常温下制取氧气,应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将该装置中导气管上的胶皮管用弹簧夹夹住,往长颈漏斗中注入水至液面高出漏斗颈的下端管口后,继续注水,若能观察到液面不再下降现象,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
(5)设石灰石中CaCO 3的质量为x ,则:
CaCO 3+2HCl═CaCl 2+CO 2↑+H 2O
100 44
x 4.4g
x=10g ,
所以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1-100%=20%。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12∶19∶3∶2∶1 188.2
【解析】
(1)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

由“瘦肉精”的化学式C 12H 19Cl 3N 2O 可知“瘦肉精”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C ∶H ∶Cl ∶N ∶O=12∶19∶3∶2∶1; (2) ,554 g“瘦肉精”中含有氯元素的质量为:554×
≈188.2g 。

16、三 30 0.6g
【解析】 (1)碳酸钙的化学式可知,它是由钙、碳、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2)由题意,
31g 磷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为:31g × 403341216803⨯+⨯+⨯⨯×100%=12g ,需碳酸钙的质量为:12g ÷401264013
++⨯×100%=30g ;
(3)某儿童按标签用量服药,每天补充钙元素质量是:2g ×75%×
401264013++⨯×100%=0.6g .故答案为(1)三;(2)30;(3)0.6g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