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登记报告管理制度模版(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登记报告管理制度模版
为认真执行____《传染病防治法》,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疫情报告规定,特制定我校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制度如下:
1、我校德育处具体负责传染病疫情登记和校长负责报告。

2.学校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时,及时向巴林左旗教育局和巴林左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报,不得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3.班主任每天进行晨检,对缺勤的同学通知家长了解情况,并进行登记。

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及时告知学校校医,班主任并通知家长尽快隔离患病学生,校医进行进一步排查。

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责任人,疫情报告责任人接到报告后,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

____天有____例相似症状当天向德育处报告。

5.传染病报告员要加强责任心,对玩忽职守、瞒报或谎报,不按时报等造成传染病传播或流行的,要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

6.一旦发现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疫情报告人以最快捷方式向巴林左旗教育局和巴林左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报,做到不漏报,不瞒报。

7.同一班级,____天内有____例或者连续____天内有多个学生(____例以
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或共同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在____小时内报告;当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疫情报告人立即向巴林左旗教育局和巴林左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报,;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在____小时内报告;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在____小时内报告。

传染病登记报告管理制度模版(2)
一、总则
1.为了科学、规范、高效地管理传染病登记报告工作,提高疾病监测和防控水平,确保公共卫生安全,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全体单位和个人,包括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机构等。

所有涉及传染病登记报告的工作均应按照本制度执行。

二、登记报告的范围和要求
1.传染病登记报告的范围包括现有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中规定的必报传染病以及发热门诊相关的传染病。

2.对于必报传染病和发热门诊相关的传染病,医疗机构应当及时报告,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采取隔离、治疗、追踪接触者等措施。

3.传染病登记报告的要求包括报告时间、报告内容、报告方式等。

报告时间应当在发现病例或确诊之日起24小时内完成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病例基本信息、病情发展情况等;报告方式可以使用电话、电子邮件、系统登记等多种方式。

三、传染病登记报告流程
1.发现传染病病例后,负责发现的单位或个人应当立即组织抢救和提供急救,并在24小时内进行传染病登记报告。

2.发现传染病病例的医疗机构应当在24小时内将病例信息报告给所在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在48小时内将信息上报至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到疫情报告后,应当在24小时内做好核实、调查、处置等工作,并及时将信息上报至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到疫情报告后,应当在24小时内做好数据汇总、分析、预警等工作,并将信息上报至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传染病登记报告数据管理
1.传染病登记报告数据管理应当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建立科学、规范、便捷的数据管理系统。

2.传染病登记报告数据的录入、汇总、统计应当及时、准确,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3.传染病登记报告数据的使用应当按照相关规定,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和合法性,严禁泄露、篡改、滥用等行为。

五、传染病登记报告的考核与监督
1.对于未及时报告、漏报、瞒报或虚报传染病情况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相应的批评、教育、处罚等措施。

2.对于疫情报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当进行跟踪调查,及时纠正,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3.对于传染病登记报告工作的组织、管理等方面的优秀单位和个人,应当及时予以表彰和奖励。

六、附则
1.本制度由相关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并适用于全体单位和个人。

3.本制度解释权归本单位所有。

(以上内容为模板参考,实际制定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传染病登记报告管理制度模版(3)
一、目的与依据
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本单位及周边地区传染病疫情,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安全,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订。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部的传染病登记报告管理工作。

三、主要内容
1. 传染病登记报告的义务和履行
(1)本单位的所有员工在发现或怀疑患有传染病时,应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或人力资源部门进行报告,并提供详细的病情和感染经过。

(2)单位负责人或人力资源部门在接到员工传染病报告后,应立即上报给卫生保健部门,并配合做好疫情调查和溯源工作。

(3)单位负责人或人力资源部门应确保员工的隐私和个人信息的保密,仅向卫生保健部门提供必要的病情信息,不得向未经授权的人员透露。

2. 传染病登记报告的程序与流程
(1)发现或怀疑患有传染病的员工应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或人力资源部门报告。

(2)单位负责人或人力资源部门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上报给卫生保健部门,并配合做好疫情调查和溯源工作。

(3)卫生保健部门接到传染病报告后,应立即进行核实,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通知单位负责人或人力资源部门进行防控工作。

(4)单位负责人或人力资源部门应指派专人负责该员工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包括但不限于隔离、消毒、通知其他有接触风险的员工等。

3. 传染病登记报告的记录与保存
(1)单位负责人或人力资源部门应建立健全传染病登记报告的记录制度,包括登记报告的时间、内容、接受部门等信息。

(2)登记报告的记录应存档保存,至少保存3年,并保证记录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3)传染病登记报告的记录仅供单位内部使用,不得向外界提供或公开,除非经相关法律法规授权。

4. 传染病登记报告的反馈与总结
(1)单位负责人或人力资源部门应定期收集汇总传染病登记报告的情况,形成统计报告,并送交上级卫生保健部门。

(2)上级卫生保健部门应及时反馈传染病登记报告的情况,包括疫情态势、防控措施等。

(3)本单位应根据上级卫生保健部门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完善传染病登记报告管理工作,加强防控措施,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安全。

四、责任与处罚
(1)对于不履行传染病登记报告义务的员工,单位可采取警告、记过等纪律处分措施。

(2)对于故意隐瞒或提供虚假信息的员工,单位可采取辞退等严厉措施,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3)单位负责人或人力资源部门对于未上报或延迟上报传染病登记报告的情况,可受到警告、记过等纪律处分,严重者应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五、附则
本制度由单位负责人或人力资源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并在全体员工中进行宣传和培训,确保各方人员的知晓和遵守。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并作为本单位的内部管理制度执行。

如有违反相关规定的情况,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以上为传染病登记报告管理制度的模板,具体制定时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改和补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