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专题2 空气和水 单元2 氧气教案 (新版)湘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2 氧气
【学习目标】
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3、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4、理解氧化反应、化合反应、缓慢氧化等概念。

5、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思想分析问题。

【学习重难点】
1、氧气的化学性质。

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学习时数】 3课时
第1课时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提出问题】: 根据同学们已有的生活经验,说一说氧气有何物理性质?
【学生交流讨论】:(略)
【师生点评】:
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学生自学】:P35倒数第2自然段。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观察实验】:木炭、硫、磷、铁丝、镁、铝、石蜡分别在空气中和氧气瓶中燃烧的试验。

【交流讨论】:木炭、硫、磷、铁丝分别在空气中和氧气瓶中燃烧的现象有哪些?
【师生点评】:(略)
【学生思考】:木炭、硫、磷、铁丝分别在空气中和氧气瓶中燃烧的结论是什么? 【学生点评】: 结论:
点燃
Al+O 2 ———— Al 2O 3[
点燃
Mg+O 2 MgO
点燃
石蜡+O 2 CO 2+H 2O
【引导学生自学】:
Fe + O 2 —————— Fe 304 点燃 P + O 2 —————— P 2O 5 点燃 S + O 2 —————— SO 2
点燃 C + O 2 —————— CO 2 点燃
P34--35
【师生点评】:(略)
三、化学反应的类型。

【提出问题】:
通过木炭、硫、磷、铁丝分别在空气中和氧气瓶中燃烧的结论,说一说怎样理解氧化反应、化合反应、缓慢氧化?
【学生分析讨论】:(略)
【教师点评】:
氧化反应:(略)
化合反应:(略)
缓慢氧化:(略)
四、氧气的用途。

【提出问题】:氧气有何用途?
【学生自学、讨论】
P37--38
【学生自评】:
氧气的用途:
1.支持燃烧
2.供给呼吸
【请你尝试】
1.下列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是( )
①木炭;②红磷;③硫磺;④铁丝;⑤铝箔
A.①②③
B.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
2.下列实验需在瓶底放适量水和垫上一层薄砂的是( )
A.木炭
B.铁丝
C.硫磺
D.红磷
3.下列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点燃
A.Mg+O2 MgO
点燃
B.Fe+O2 Fe3O4
点燃
C.P+O2 P2O5
点燃
D.石蜡+O2 H2O+CO2
4.物质都有两面性,即有益和有害。

请你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各举一例氧气对人类有益和有害的实例。

对人类有益的实例是:;对人类有害的实例
是:。

5.请你举例说明“氧气绝不溶于水”的说法是错误。

你的例子
是:。

6.用表达式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原理:
①军事工业上用点燃磷生产烟雾弹的原理:。

②军事工业上点燃镁粉来制照明弹的原理:。

③灯泡中放适量的红磷来延长灯泡使用寿命的原理:。

【板书设计】
单元2 性质活泼的氧气
第1课时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C+O2 CO2
点燃
2.S+O2 SO2
点燃
3.Mg+O2 MgO
点燃
4.Fe+O2 Fe3O4
点燃
5.Al+O2 Al2O3
点燃
6.P+O2 P2O5
点燃
7.石蜡+O2 CO2+H2O
三、化学反应的类型。

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
缓慢氧化:
四、氧气的用途。

1.支持燃烧
2.供给呼吸
【课后练习】
1、复习本节课的内容
2、自学“氧气的制法”
第2课时
【复习提问】
1、氧气的物理性质。

2、氧气的化学性质。

3、什么是氧化反应、化合反应?
【学习新知】
五、氧气的工业制法。

【提出问题】:
工业上怎样制取氧气?
【学生自学】:P37 倒数第3自然段
【师生小结】:
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

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六、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提出问题】:实验室中是如何制取氧气的?
【学生交流讨论】:自学课本P36-37 “探究活动”
方案一: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药品:高锰酸钾
2、反应原理:△
KMnO4 K2MnO4+MnO2+O2↑
3、实验装置:(图2—13)
4、操作步骤:(1)、连接装置;(2)、检查气密性;(3)、装药品;(4)、加热、收集气体;(5)、移出导管;(6)、熄灭酒精灯。

5、收集方法:(1)、排水法;(2)、向上排空气法。

6、检验。

7、验满。

方案二: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1、药品:二氧化锰、过氧化氢
2、原理: MnO2
H2O2 H2O+O2↑
3、装置:(略)
4、操作步骤:(略)
5、收集方法。

6、检验。

[
7、验满。

七、化学反应类型。

【提出问题】:对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表达式与氧气性质的反应表达式有何区别?
【学生交流讨论】:(略)
【师生评价】
1、分解反应的概念:(一生多)
2、分解反应的表达式:AB ——— A + B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五、氧气的工业制法。

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

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六、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方案一: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收集气体的方法。

(1)、凡是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2)、凡是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都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3)、凡是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气体都可用排水法收集。

方案二: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七、化学反应类型。

1、分解反应的概念:(一生多)
2、分解反应的表达式:AB ——— A + B
【练习】
1.下列物质燃烧会发出蓝紫色火焰的是( )
A.木炭
B.红磷
C.镁条
D.硫磺
2.下列气体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 )
A.氧气
B.稀有气体
C.氢气
D.二氧化碳
3.下列物质在氧气燃烧后,倒入适量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A.木炭
B.硫磺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4.工业上采用方法制取氧气,依据的原理
是:。

此变化属于变化。

5.下列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MnO2
A.H2O2 H2O+O2↑
加热
B.HgO Hg+O2↑
C.CaCO3+2HCl CaCl2+H2O+CO2↑
D.H2CO3 H2O+CO2↑
6.下图为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装置图(用字母填写)。

(1)写出图中标号
仪器的名称a
b c d 。

(2)采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发生装置可用装置,收集装置可用装
置;反应的表达式为。

此装置还有一处不当,请将不当之处改正为。

(3)如果采用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条件下制氧气,可采用上图中的发生装置,
反应的表达式,属于变化;反应类型属于(填化合反应或分
解反应)。

(4)某生设计如下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

将该生设计的装置与(3)题所选装置相比较;该装置的优点是a
b 。

7.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锰钾制氧气的操作步骤有①连接仪器;②装入药品;③固定在铁架台并
加热;④收集气体;⑤检查装置气密性;⑥停止加热;⑦移去水中导管。

下列操作步骤顺
序正确的是( )
A.①⑤②③④⑥⑦
B.⑤①②③④⑦⑥
C.⑤①②③④⑥⑦
D.①⑤②③④⑦⑥
第3课时
【复习提问】
1、工业上怎样制取氧气?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是怎样的?
3、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是怎样的?
4、什么是分解反应?
【学习新知】
八、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发生装置的方法。

【提出问题】:结结合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两套发生装置,想一想实验室中制取气体如何选择发生装置?
【学生思考、讨论】:(略)
【师生点评】:
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发生装置的方法:
1、当反应物为固体,并且需要加热制取气体时,选择方案一的发生装置。

2、当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并且不需要加热制取气体时,选择方案二的发生装置。

九、气体的收集气体方法。

1、凡是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2、凡是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都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3、凡是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气体都可用排水法收集。

【板书设计】
单元2 性质活泼的氧气
第3课时
八、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发生装置的方法。

1、当反应物为固体,并且需要加热制取气体时,选择方案一的发生装置。

2、当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并且不需要加热制取气体时,选择方案二的发生装置。

九、气体的收集气体方法。

1、凡是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2、凡是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都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3、凡是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气体都可用排水法收集。

【练习】
P38-39 1、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