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潘同谋;董恩幸;吴希林
【摘要】目的:探讨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72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重建钢板治疗,观察术后骨折愈合、并发症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72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重建钢板治疗手术均取得成功,骨折复位情况满意,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2.3±4.1)d.术后随访4~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1.8±2.7)周,未发现术后钢板断裂、螺钉松动、骨折再移位以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根据Herscovici评分标准:优56例,良12例,可4例,无一例为差,优良率为94.4%.结论:重建钢板固定法具有固定可靠稳定,并发症少,肩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年(卷),期】2012(021)015
【总页数】1页(P131)
【关键词】锁骨中段骨折;重建钢板;肩关节;临床疗效
【作者】潘同谋;董恩幸;吴希林
【作者单位】湖北省新县人民医院骨科,湖北新县435200;湖北省新县人民医院骨科,湖北新县435200;湖北省新县人民医院骨科,湖北新县435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3
锁骨中段骨折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骨折,传统治疗锁骨中段骨折多采取手法复位外固定,但术后复位效果不良,锁骨的承载能力不足,易引起肩锁关节和胸锁关节的创伤性关节炎。
同时,外固定绷扎过紧,不仅影响外观,还会影响早期功能训练,从而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1]。
我院近年来采用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临床疗效满意,显著改善了患者的肩关节运动功能,现将相关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本组72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中男性39例,女性33例,年龄18~74岁,平均年龄(42.7±2.8)岁。
左侧骨折42例,右侧骨折30例,合并肋骨骨折5例,合并肩
胛骨骨折4例。
骨折原因:车祸伤48例,摔伤14例,坠落伤7例,打击伤3例。
术前摄锁骨正位X线片,根据患者具体的受伤情况和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手术
材料。
所有患者均采取臂丛阻滞麻醉,取仰卧位,患肩用枕头垫高。
以锁骨骨折端为中心,沿锁骨长轴走向取一长约8cm的切口,逐层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暴露骨折断端,剥离锁骨上缘准备置入钢板处的骨膜,此操作过程中应做到尽量少剥离骨膜,沿锁骨下剥离,以免损伤锁骨下动静脉,清理骨折断端,直视下进行复位。
骨折复位后选用合适长度的重建钢板,选择下缘弧度预弯好的钢板,使之能够较好的贴服于锁骨。
钻孔时避免损伤锁骨下动静脉及胸膜,骨折两端保证至少各3枚螺钉,粉碎性骨折患者可将碎骨块用螺钉固定。
术后常规使用三角巾悬吊患肢3~4周,6周后去除外固定,摄X片检查骨折愈合情况,根据恢复情况逐步指导
患者进行患肩功能活动恢复锻炼。
观察患者术后骨折平均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疗效判定参照Herscovici评分标准[2]:从主观检查、生活方式、客
观检查等方面进行功能分级:13~16分为优,9~12分为良,5~8分为可,≤4分为差。
72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重建钢板治疗手术均取得成功,骨折复位情况满意,患者
平均住院时间为(12.3±4.1)d。
术后随访4~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骨折平均愈
合时间为(11.8±2.7)周,未发现术后钢板断裂、螺钉松动、骨折再移位以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
根据Herscovici评分标准:优56例,良12例,可4例,无一例为差,优良率为94.4%。
锁骨中段骨折在临床较为常见,传统多采取手法复位非手术治疗,但随着高速、高能量的损伤增多,粉碎性及严重移位的骨折发生率越来越高,锁骨骨折手法复位困难,固定不可靠,固定压迫时间过长,治疗后患者肩关节功能通常会受到限制,肩部畸形和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较高[3]。
因此,手法复位在治疗锁骨中段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收到了一定的限制,患者可接受性不高。
重建钢板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手术方法,目前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研究采用重建钢板治疗72例锁骨中段骨折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术后患者骨折均全部愈合,未发现钢板断裂、螺钉松动、骨折再移位以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患者肩关节运动功能得到了有效恢复。
临床研究证实[4]:重建钢板固定法具有固定可靠稳定,并发症少,肩关节功能恢复早等优点。
钢板置于锁骨表面,与锁骨接触更加贴切,能有效控制旋转及成角,内固定牢固且塑形好,术后能够早期进行功能锻炼[5]。
笔者认为:术中剥离锁骨上缘准备置入钢板处的骨膜时应尽量做到少剥离,尤其是对于粉碎性骨折患者,避免人为造成游离骨块[6]。
重建钢板的塑形要服贴于锁骨的形状,符合锁骨生理特点,以减少应力遮挡。
同时,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肩关节运动功能恢复有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重建钢板固定法具有固定可靠稳定,并发症少,肩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因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关文献】
[1]潘焕生.三种治疗方法在锁骨中段骨折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
9(18):19-20.
[2]洪斌,奥沛源,任学通,等.重建钢板偏心性放置内固定术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应用[J].北京医学,2011,33(7):560-562.
[3]郝海虎,王江渝.锁骨中段骨折的重建钢板治疗[J].山西医药杂志,2009,38(2):162-163.
[4]何跃文,任生富,李学军,等.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80.
[5]潘炜,陈国富.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与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
国药物与临床,2011,11(10):1192-1193.
[6]彭方成,王贤月,王鹏,等.前置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1,14(5):509-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