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题型复习一图像图表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型复习(一)图像图表题
一、题型简介
图像图表题是近几年常考的一类化学试题,常以图像、图片、表格、标签、模型等形式为载体,反映一组或多组内容相关或相似的数据或信息,并借助数学方法来分析与解决化学问题。

从题型构造看,图表题主要由“题干〞、“图表〞与“问题〞三局部组成。

从试题内容看,该类试题反映一组或多组内容相关的数据或信息,题干与图表相互补充,题干是图表的解释说明,图表是题干的直观表现。

二、方法指导
解答图像图表题时,重在理解图表的含义,通过阅读有用的信息或数据,然后将所学知识及图表信息结合起来,即可进展解答或计算。

题型之一函数图像型
解题技巧:该题型借助于数学方法中的坐标图,把多个因素对体系变化的影响用曲线图直观地表示出来。

解答此类题时,要结合题目所给条件,分析图像的变化趋势,做到“五看〞,即看坐标、看起点、看交点、看拐点、看比例;重点关注图像的横纵坐标,图像的起点、交点与拐点。

(2021 ·玉林)以下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NaCl饱与溶液中参加NaCl固体
B.向等质量的锌粉与铁粉中分别滴加质量分数一样的足量稀盐酸
C.用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D.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思路点拨:在温度不变与溶剂量不变的情况下,向饱与溶液中参加溶质,溶质不会溶解,溶液的质量不变。

往等质量锌粉与铁粉中分别参加质量分数一样的足量稀盐酸,在金属反响完之前,二者消耗等质量的HCl,生成的H2质量相等。

催化剂能加快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速率。

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生石灰(固体)与二氧化碳气体。

1.(2021·贺州)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发生反响:3Mg +N 2=====点燃Mg 3N 2
,以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 A B C D
2.(2021 ·柳江二模)如图是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A .t 1 ℃时,a 、b 的溶解度都为20 g
B .t 2 ℃时,a 的溶解度大于b 的溶解度
C .a 、b 的溶液都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析出晶体
D .a 、b 的饱与溶液从t 2 ℃降到t 1 ℃时,都有晶体析出 第2题图 第3题图
3.(2021·贵港)某固体由NaOH 、Mg(NO 3)2、BaCl 2、K 2SO 4、CaCO 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加水充分溶解后,有白色沉淀出现。

现向该混合物中滴入稀HNO 3,沉淀溶解情况如下图。

以下对该固体组成判断不正确的选项是〔 〕
A .一定含有NaOH
B .可能含有K 2SO 4
C .一定含有Mg(NO 3)2
D .可能含有CaCO 3
4.(2021 ·贵港一模)取等质量的A 、B 金属,分别投入溶质质量分数一样的足量的盐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m)及时间(t)的关系如图(A 、B 元素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一样)。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金属活动性A >B
B .t 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B <A
C .两种金属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 >B
D .t 2时,A 、B 金属均没有剩余
第4题图 第5题图
5.(2021 ·北京):2KClO 3=====MnO 2
△2KCl +3O 2↑,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 3
与MnO 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 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A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 .生成O 2的质量
C .固体中MnO 2的质量
D .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6.(2021 ·港南区一模)向一定量某固体中逐滴参加某溶液至过量,x 轴表示参加溶液的质量。

以下选项中y 轴表示的含义及所给图像变化趋势一致的是〔 〕
第6题图 第7题图
7.(2021 ·柳南区一模)向一定质量AgNO 3与Cu(NO 3)2的混合溶液中参加一定量的Zn 粉,溶液质量随反响时间变化的情况如下图。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取a 点溶液,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
B .c 点溶液中溶质为Zn(NO 3)2
C .假设取b ~c 段固体,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D.d点的固体有2种
8.(2021 ·河池)以下图的图像及对应实验过程不相符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向一定量的外表含有氧化铝的铝片滴加稀硫酸
C.向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参加Na2SO4粉末
D.将锌片插入盛有一定质量的稀硫酸的烧杯中
9.(2021 ·贺州)以下四个图像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地滴加水
B.向一定量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中不断地滴加稀盐酸
C.向等质量的锌、铁颗粒中分别滴加足量一样浓度的稀盐酸
D.向t ℃一定量饱与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参加硝酸钾固体
10.(2021 ·曲靖)以下所示的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个数有〔〕
①电解水
②向稀硝酸与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③向稀盐酸与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
④向等质量的铁与锌中分别参加溶质质量分数一样的足量稀硫酸
A.1个B.2个
C.3个D.4个
11.(2021 ·东营)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据图答复:
(1)P点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使接近饱与的甲溶液变成饱与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种),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甲。

(3)30 ℃时,将40 g甲物质放入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假设将烧杯内物质升温到50 ℃(不考虑水蒸发),溶液中变化的是
________(填字母)。

a.溶剂的质量b.溶液的质量c.溶质的质量分数
(4)从图中还可获得的信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

12.(2021 ·钦州)如图是硫酸钠与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请答复:
(1)70 ℃时,硫酸钠的溶解度为________g。

(2)曲线中P点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50 ℃时,将30 g氯化铵溶于50 g水中,所形成的溶液属于________(填“饱与〞或“不饱与〞)溶液。

(4)60 ℃时,将氯化铵与硫酸钠各30 g分别溶于100 g水中形成溶液,冷却到20 ℃时,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021 ·钦州)以物质类别为横坐标,以化合价为纵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

以下图为硫元素的价类图,根据图像答复:
(1)甲处表示的物质类别为________。

(2)C点表示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化合物FeSO4应处于价类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点。

(4)F点所表示的物质及氯化钡溶液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从HCl、NaCl、NaOH、Na2CO3、Ca(OH)2几种溶液中取出其中的两种混合,可能的组合有________种。

(1)假设混合后溶液质量减小,可能的组合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假设混合后溶液质量不变,但发生了化学反响,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将稀硫酸逐滴滴入剩下的几种组合中,假设产生气体及参加稀硫酸有如下图的关系,那么这样的组合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之二表格型
解题技巧:该题型往往给出一组或几组数据或条件,通过对表格中数据或条件的分析、比照,解答有关问题。

解答表格型题时,要将表格中数据的变化规律,结合化学知识从多组数据中筛选出对解题最有帮助的信息进展解答。

(2021 ·绥化)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响,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响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以下对该反响的认识正确的选项是〔〕
物质甲乙丙丁
反响前物质的质
41662
量/g
反响后物质的质82x12
A.该反响为化合反响
B.丙一定是该反响的催化剂
C.x的值是4
D.该反响中甲与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2∶5
思路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计算出x=6。

反响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是该反响的催化剂,也可能及此反响无关。

反响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增加了多少就是生成了多少。

反响后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响物,减少了多少就是消耗了多少。

据此可以判断反响为化合反响还是分解反响,还可计算出反响中各物质的质量变化之比。

1.(2021·桂林)以下四种物质中,呈碱性的是〔〕
A.葡萄汁B.血浆C.正常雨水D.胃液
2.(2021 ·兰州)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响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X=2.0,乙可能是催化剂
B.甲与丙是反响物
C.参加反响的甲、丙的质量比是1∶2
D.丁一定是化合物
3.(2021 ·百色)以下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4.(2021 ·柳州)以下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5.(2021 ·海南)小明为了比拟X、Y、Z、W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利用这四种金属单质、稀盐酸、Z的硝酸盐溶液与W的硝酸盐溶液,进展有关实验,结果如下表(“√〞表示能反响,“—〞表示不能反响,“空白〞表示未做该实验)。

请你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Y>Z>X>W B.X>Y>W>Z
C.X>W>Y>Z D.W>X>Y>Z
6.(2021 ·宜昌)某同学为了测定铜镁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将100 g稀盐酸分2次参加到盛有5 g该样品的烧杯中,所得数据如下表,那么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B.第2次所参加的稀盐酸未反响完
C.每50 g稀盐酸与1 g镁恰好完全反响
D.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40%
7.(2021·百色)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重要工具。

以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局部。

(1)从表中查出硅(S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2)氩原子的质子数是________;
(3)表中硫原子核外有________个电子层,最外层有________个电子。

8.(2021 ·武汉)NaOH、Na2CO3、NaCl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表1 NaOH、Na2CO3、NaCl分别在水中的溶解度(S/g)
表2 常温下,NaOH、Na2CO3、NaCl分别在乙醇中的溶解度(S/g)
H O3l
根据表1与表2提供的数据答复以下问题:
(1)NaOH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20 ℃时,饱与食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计算结果准确到0.1%);
(3)为证明CO2能及NaOH发生反响,小明同学将CO2通入饱与NaOH的乙醇溶液中。

请推测该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推测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之三微观模型图
解题技巧:题目中用不同的小球或图示代表不同种类的微粒,将物质的构造或物质变化的过程表示出来,这类题属于微观模型题,此类题设计的目的在于将抽象问题具体化,使学生对物质的构造与变化的实质有较明确的认识。

此类题考察的知识点主要有用微观模型表示物质的构造,用微观模型表示物质的变化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2021 ·柳州)以下各框图中的、与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思路点拨:物质分为混合物与纯洁物,纯洁物分为单质与化合物。

从宏观角度看,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纯洁物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洁物。

从分子角度看,混合物中含有多种分子;纯洁物中只含有一种分子;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1.(2021·潍坊)以下各图中与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B C D
2.(2021 ·福州)如图是某物质的分子模型,以下关于该物质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属于有机物
B.化学式为NH3
C.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
D.氢元素的质量分数=错误!×100%=5.9%
3.(2021 ·柳州)根据微观粒子反响图示,以下结论不正确的选项是〔〕
A.物质X的化学式为CO2
B.物质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
C.X物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3∶8
D.每个X分子由1个碳原子与1个氧分子构成
4.(2021 ·梧州)如图是化学变化的微观模拟图,“〞与“〞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B.该反响是化合反响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D.参加反响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比是2∶1
5.(2021 ·天津)以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响,其中一样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根据图示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该反响生成两种物质
B.该反响是复分解反响
C.化学反响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6.(2021 ·孝感)如图的反响中,甲、乙、丙三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3∶2,那么从图示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选项是〔〕
A.生成物一定属于氧化物
B.原子种类在化学反响中发生了变化
C.该反响不可能是分解反响
D.乙分子中A及B的原子个数比为1∶2
7.(2021 ·泉州)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响的微观示意图。

以下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正确的选项是〔〕
A.反响物含3种元素
B.生成了2种物质
C.反响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D.反响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8.(2021 ·柳南区一模)在点燃条件下,A与B反响生成C与D,反响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请答复以下问题:
(1)1个A分子中含有________个原子。

(2)这四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B物质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价。

(4)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响的根本反响类型是________反响。

9.(2021 ·桂林)A在B中充分燃烧生成C与D,A、B、C、D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物质A B C D
分子示意

看图答复:
(1)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A中氮、氢原子数之比为________,氮、氢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

(3)A 在B 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本反响类型为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型之一 函数图像型
例1 B
针对训练
1.C 2.D 3.C 4.D 5.A 6.C 7.B 8.C 9.B 10.D 11.(1)30 ℃时,甲的溶解度是60 g (2)降低温度(或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 冷却甲的热饱与溶液
(3)37.5% bc (4)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物质大(或t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或温度低于t ℃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等合理即可)
12.(1)45 (2)46 ℃时,硫酸钠与氯化铵的溶解度一样 (3)饱与 (4)硫酸钠(或Na 2SO 4) 13.(1)酸 (2)SO 2 (3)H (4)BaCl 2+H 2SO 4===BaSO 4↓+2HCl 14.10 (1)HCl 、Na 2CO 3[或Na 2CO 3、Ca(OH)2] (2)HCl +NaOH===NaCl +H 2O 或2HCl +Ca(OH)2===CaCl 2+2H 2O (3)NaOH 、Na 2CO 3[或Ca(OH)2、Na 2CO 3]
题型之二 表格型
例2 D
针对训练
1.B 2.C 3.D 4.D 5.C 6.C 7.(1) (2)18 (3)3 6 8.(1)增大
(2)26.5% (3)有白色沉淀生成 Na 2CO 3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很小
题型之三 微观模型图
例3 D
针对训练
1.B 2.B 3.D 4.B 5.C 6.C 7.C 8.(1)4 (2)A 、D (3)0 (4)4NH 3+3O 2=====点燃2N 2+6H 2O 置换 9.(1)C (2)1∶3 14∶3 (4)4NH 3+3O 2
=====点燃
2N2+6H2O 置换反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