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学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哥本哈根学派(语符学派)
哥本哈根学派是欧洲结构主义语言学派之一,是丹麦语言学家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创立的,所以叫做哥本哈根学派,又称丹麦学派。
创立于1931年,以哥本哈根语言学会成立为标志。
由于该学派继承了索绪尔关于语言的符号系统的思想,并专门研究语言符号的能指系统.所以也被后来的语言学家称为语符学派。
一、代表人物:哥本哈根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三位,都是学会成立时期的骨干。
这三位学者就是布龙达尔、乌尔达尔和叶尔姆斯列夫。
三人中影响最大的是叶姆斯列夫。
布龙达尔则是“结构语言学”名称的唱出者。
二、主要成就:把索绪尔的语言符号说发展到极端,认为语言只是一种语音和语义构成的符号。
代表作:布龙达尔的《结构语言学》(1939)、叶尔姆斯列夫的《语言理论导论》(1943)哥本哈根学派是欧洲结构主义语言学派之一,是丹麦语言学家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创立的,所以叫做哥本哈根学派,又称丹麦学派。
创立于1931年,以哥本哈根语言学会成立为标志.
由于该学派继承了索绪尔关于语言的符号系统的思想,并专门研究语言符号的能指系统。
所以也被后来的语言学家称为语符学派.这是一个纯理论研究学派,是对索绪尔关于语言是符号系统理论的发展(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体的观点)。
这一学派主要研究语言的符号性质,从形式和实体方面来分析语言,给语言的本质以更严密准确的分析,从而形成一个严密的语符学理论体系。
是结构主义三大流派之一(另两个是布拉格学派和美国描写语言学派),在现代语言学史上有重要地位,是继布拉格学派之后,欧洲于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又一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中心。
哥本哈根学派以“语符学”为旗帜在语言学界独树一帜。
最初,语符学是乌尔达尔和叶尔姆斯列夫两人合作的结晶,由于二次大战两人的合作中断,后分道扬镳.由于乌尔达尔英年早逝,学术影响不大,语符学的大旗就由叶尔姆斯列夫挑起来。
所以,这里只介绍叶尔姆斯列夫的语符学理论思想。
哥本哈根学派是一个纯理论研究学派。
这一学派主要研究语言的符号性质,及从符号的角度
确定语言在人文事实中的地位,从形式和实体方面来分析语言,给语言的本质以更严密准确的分析,形成一个严密的语符学理论体系。
三、《语言理论导论》之要点
1.研究方法-—-演绎法
哥本哈根学派认为,语言学不同于历史、文学、艺术等人文科学,我们研究语言•要在其中找到一个常数,使之投射于现实语言中,不论有任何变化,都是适用的,永恒的.他们极力拼弃以往语言研究中采用的归纳法,认为采用归纳法不科学,归纳只能寻找语言中的差异,而不能发现常数,只有采用演绎法才能找到常数。
而哥本哈根学派的所谓常数就是符号,认为只有符号是永恒的,所以要研究有关于符号的一切.语言学家用语符学理论套用到各种语言研究中去,确实也没有发现什么差错。
但实际操作性很差,所以它基本上是一种纯理论的东西。
所以有人说,当你理解了哥本哈根的理论观点时,它给你一种清心明目的感觉,甚至让人感到兴奋。
但另一方面,它对具体的语言分析帮助不大.
2。
语言符号则是能指(形式)和所指(内容或意义)之间的关系。
语符学理论是对索绪尔关于语言是符号系统理论的发展。
索绪尔在《教程》中说,社会生活中有一门研究符号生命的科学叫符号学,语言是其中的一个成员,并且是一个自成为特殊系统的成员.接着又提到,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体,语言符号则是能指(形式)和所指(内容或意义)之间的关系。
哥本哈根学派据此发挥更细,区分为:内容形式和表达形式,内容实体和表达实体。
并进而把内容实体和表达实体排除在语言之外,而把内容形式和表达形式及其所构成的种种关系看成是语言之内,并由此构成语言符号系列。
表达实体与表达形式,从音位学的角度是容易理解的。
表达实体就是客观现实中的无数的语音,他们不能进入语言符号,表达形式是不同语言组织和利用这些语音的形式,它受到语言中的关系的制约,能够进入语言符号。
例如,不送气清辅音和送气清辅音是客观存在的表达实体,当他们受到汉语组织利用语言的方式的制约时,进入汉语中形成不同的音位,但他们在英语或俄语中则不形成不同的音位.因此,他们可进入汉语的符号,而不能进入英语或俄语的符号。
按照语符学的观点,表达形式可切分成更细小的部分,即表达形素。
分析的结果表明,数量无限的表达形式是由有限数量的表达形素构成的。
他们认为,这种表达形素,实际上是布拉格音位学家所说的音位,不过他们强调这种形素(音位)应该是没有相应内容的单位,他们通常称之为“表达单位"。
语符学派的创新之处是,他们提出在内容方面也可以像表达方面一样进行细分。
得出有限数量的、最小的“内容单位”,他认为正像一个语链可分析为音位一样,内容也可分析成较小的(和较为一般的)内容成素,例如:母马可分析为马+阴性,公牛=牛+阳性,女孩=孩子+阴性,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叶尔姆斯列夫对内容平面的分析,所依据的并非这些单位的意义,而是从纯形式的角度出发的。
例如,上述的阴性、阳性并非指性别上的男、女、雌、雄,而是指与语法上的阴性或阳性代名词的联系。
3。
"序列"和"系统”
另一方面,叶尔姆斯列夫在语言中切分”序列”和"系统"。
序列是词、短语、句子等形式结构,符号的序列包含内容平面和表达平面.序列的成分之间,系统的大类、小类、要素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这关系分为两类:不决定于其他价值的叫”常体",受其他价值制约的叫”变体"。
﹙1﹚决定关系,亦即限定与被限定的关系,a以b为前提,但b不以a为前提。
﹙2﹚依存关系,a和b互为前提.
﹙3﹚并列关系,a和b同时并存,但并不互为前提。
哥本哈根学派最主要代表人物有乌尔达尔、叶尔姆斯列夫,他们的理论观点集中体现在叶尔姆斯列夫的名著《语言理论导论》里。
四、主要贡献及其局限
1.主要贡献
哥本哈根学派在许多方面发展了索绪尔的思想,使其理论具体化了。
在语言理论的形式化方面走得更远。
这点以上都有提及,不再作具体阐述.
把语言学与数理逻辑紧密结合,企图使语言学成为独立的,精确的科学。
他们在这方面的努
力对后来欧美语言学的发展也是很有影响的。
特别是在美国,自哈里斯到乔姆斯基在纯理语言学方面的发展,显然受到叶尔姆斯列夫的影响.美国语言学家哈根就曾指出,美国学派与哥本哈根学派在纯理语言学研究方面的原则立场是一致的,不同的只是术语而已。
2.历史局限
对实体的绝对排斥,使语言研究失去了立足点。
排索绪尔理论中所有根物质,现实有联系的部分,把索绪尔理论推向极端,对许多观点作了片面地解释。
在语言研究中,即使是在形式化的研究中,要想完全摆脱实体,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语言首先是物质性的东西,强调研究形式的重要意义以及描写实体之间的关系的可能性及必然性,这当然是对的。
但问题在于,叶尔姆斯列夫实际上是以完全摆脱实体作为其形式研究的前提的,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对实体的考虑。
过分强调抽象、概括,使语符学理论很少有实际使用价值语符学家热衷于探讨一般抽象理论,很少研究具体语言;该派学者过于夸大他们的理论的适用范围;逻辑实证主义的哲学基础(特征是完全回避时间的准则,方法,是立足于特定的定义作为其形式结构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