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会的政治学诠释--儒家礼治传统及其现代转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康社会的政治学诠释--儒家礼治传统及其现代转换
沈晓艳
【期刊名称】《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5(025)001
【摘要】儒家所设计的"小康社会",其政治前提正在于它是一个制度社会,其政治运作的根本是"礼治"."礼治"是包含了"德治"和"法治"两种因素在内的综合性结构.可以说,礼治以德为本,以法为用,德法体用一源,是统治者实现人治的工具.儒家所开创的礼治话语在中国古代社会作为政治统治的依据,其影响极为深远.但在中国近代,因西方民主话语的冲击,其正当性、合法性遭到了普遍的质疑.我们认为儒家礼治话语传统在精神上是专制主义的,并不意味着它一无是处,也不意味着它不能参与对现实的指导和对未来的建设.但儒家礼治传统要在现代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必须实现其根本性的转换,以使其与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衔接.
【总页数】6页(P24-29)
【作者】沈晓艳
【作者单位】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分院,浙江,湖州,31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08
【相关文献】
1.现代性诠释:中国传统哲学今昔间距转换的纽带 [J], 陆建猷
2.现代新儒家的诞生——传统儒学现代转换的政治条件与结果 [J], 张师伟
3.现代新儒家的诞生——传统儒学现代转换的政治条件与结果 [J], 张师伟;
4.中国传统儒家德礼治理思想及其现代转换 [J], 吴玉敏
5.中国伦理传统的现代转换:儒家伦理是宝贵财富 [J], 文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