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语言文字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具有强烈的思想性。

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在完成德育任务方
面具有许多的优越条件,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形象感染、感情陶冶和潜移默化的
作用来实施德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思想觉悟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1.课堂上积极渗透
在课堂教学中应实施德育与智育的统一,不能离开语文训练去进行德育,更不能让语文训练
从属于德育。

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来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在领会
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以收到语文教学应有的效果。

学习课文时,应使
学生学好语言文字,了解字、词、句的含义,把德育渗透到语言文字的讲析中,达到智育与
德育的自然融合。

例如,学习《爬天都峰》、《赵州桥》等课文,可以对语言文字进行深入
的解析,在深入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后,再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进行诵读,对学生进行热
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教育。

2.引导学生对照感悟
运用比较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他们求知的欲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辨别
能力,使他们分清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可以效仿,什么应该谴责。

比如《一
定要争气》这篇课文在记叙童第周学生时代的两件事时,采用了对比的写法,以相似的结构
和语言有层次地表现了童第周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优秀品质和“为中国人争气”的爱国思想。

教材本身有许多可供比较的条件,利用这些条件,教师可采用比较法教学,有利于将情感渗
透在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之中。

通过多次对比,学生认识到在学习上应有顽强的学习意志、明
确的学习目的和端正的学习态度,从而也激发了学生为国争光,为四化建设努力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受到了深刻的情感教育。

再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紧紧
围绕“大年夜”这一特定的典型环境,讲述了小女孩在大年夜赤脚卖火柴──小女孩擦燃火些幻
想与大年夜相关的食物、圣诞树等物──小女孩在大年夜热闹氛围中冻死了。

学完了这一课,
学生了解了资本主义穷人的生活。

教师这时可让学生谈谈自己是如何过大年夜的,一家人是
如何喜气洋洋,张灯结彩,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的。

通过比较,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篇
课文所隐藏的深层含义,体会到自己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是多么幸福的事。

3.在课外阅读中渗透
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

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当然,书有良莠之分,不能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去读。

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要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
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使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

例如针对有些学生沉迷于某些谈情说爱、情意绵绵的情节,便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有关文艺理
论的书籍,引导学生了解任何作品中人物的悲欢离合,总是离不开时代特点的;针对某些学
生阅读时只注意故事情节,教育他们在阅读文艺作品时要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看到它的社
会意义,从中受到有益的感染。

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能培养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所以应该鼓励学生订阅书刊
杂志,使学生扩大视野,提高思想觉悟。

4.在语文课外活动中渗透
通过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是语文整体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

语文课外活动能丰富学
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

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思想
实际并注意有层次性和针对性。

例如初中生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独立性与依赖性相交错的
充满矛盾的时期,他们的行为富有模仿性。

故课外活动还要坚持选择正面良好的榜样,以培
养优良品质、积极进取精神、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如革命诗歌朗诵会、名人
成功故事会等。

而高中生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时期,无论是观察力、想象力还是思维力
都已接近成人水平,独立判断能力增强。

教师要根据这些特点来组织语文课外活动,例如举
办文艺作品欣赏会、评析会、演讲会、辩论会以及建立文学社团等,这些活动形式生动活泼,很受学生欢迎。

通过这些活动渗透道德品德教育,把语文能力训练与品德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

写日记是课外写作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

“日记是‘道德长跑’,每天坚持,使人心灵求真、向善爱美。

”绝大多数学生写日记时都说真话,说心里话,这便起到了使人求真的作用。

“写日
记能规劝自己上进,劝人改过。

许多学生在日记中针砭假恶丑,赞扬真善美……,这便起到了教人向善、爱美的作用。

”教师应充分利用日记这种写作形式的德育功能。

编写板报、墙报等活动也是进行语文德育的重要阵地,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
神和独立工作能力。

5.教师自身的影响
学生的思想品德主要由教师来培养。

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是学生直接的榜样,教师的情感、态度对学生有着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品德教育,在课后言行一致、以
身作则,以优雅的仪表、文明的谈吐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就会对学生道德风貌的健康培养起
到良好的表率作用,成为学生的镜子。

总之,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开辟各种渠道,把德育渗透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把德育渗透到
课外活动中,把德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