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国法制史考试(试卷编号16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中国法制史考试(试卷编号161)
1.[单选题]下列关于明朝婚姻家庭继承法律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主婚权属于祖父母、父母,嫁娶违律的,独坐主婚者
A)七出仍是丈夫休妻的理由,义绝不再成为婚烟解除的条件
B)婚烟缔结须有婚书和聘礼,同姓、同宗无服亲及良贱不得为婚
C)继承采取“嫡庶无别,诸子均分”的原则,承认奸生子的继承权
答案:B
解析:
2.[单选题]秦朝将审讯效果分为“上”“下”“败”三类,其中动刑后查清案情为
A)上
B)下
C)败
答案:B
解析:
3.[单选题]宋朝最重要的、经常的立法活动是
A)编敕
B)编例
C)条法事类
答案:A
解析:
4.[单选题]汉朝在律无正条时比照援引典型判例作为裁断案件的依据,这种法律形式为
A)律
B)令
C)科
D)比
答案:D
解析:
5.[单选题]( )采纳建议在廷尉中设立了律博士。

A)魏武帝
B)魏明帝
C)魏文帝
D)宋武帝
答案:B
解析:
A)商
B)唐
C)明
D)清
答案:A
解析:继承制度是民事法制的范畴,商朝在继承制度上,尤其是爵位的继承制度上,最初盛行的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制,且“弟及为主,子继为辅”。

7.[单选题]清朝的第一个禁烟法令是由( )颁布的
A)嘉庆
B)道光
C)咸丰
D)乾隆
答案:B
解析:
8.[单选题]《大明律》共有()
A)6篇
B)7篇
C)12篇
D)18篇
答案:B
解析:《大明律》的编纂体例不同于前代律典,包括《名例律》及其以下的《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共7篇,30卷,460条。

9.[单选题]《宋刑统》共十二篇,其首篇的篇名是()。

A)具律
B)刑名
C)名例
D)法例
答案:C
解析:
10.[单选题]汉初的法制指导思想以黄老思想为主,黄老思想的特点是( )
A)“明德慎罚”
B)“一断于法”
C)“专任刑罚”
D)“无为而治
答案:D
解析:
A)6小时工作制
B)8小时工作制
C)9小时工作制
D)10小时工作制
答案:D
解析:根据《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为改善工人生活,实行10小时工作制。

12.[单选题]先秦的肉刑包括 ( ) 。

A)笞
B)杖
C)孥戮
D)刖
答案:D
解析:
13.[单选题]明初作为特别刑事法规的大诰共有()
A)二编
B)三编
C)四编
D)五编
答案:C
解析:《大诰》包括《御制大诰》、《御制大诰续编》、《御制大诰三编》、《大诰武臣》等共四编。

14.[单选题]宋朝的折杖法中,臀杖一共( )。

A)五等
B)十等
C)十五等
D)二十等
答案:B
解析:
15.[单选题]甲乙二人争言相斗,乙以佩刀刺甲,甲之子丙慌忙以杖击乙,却误伤甲。

有人认为丙“殴父也。

当枭首。

”董仲舒引用《春秋》事例,主张“论心定罪”,认为丙“非律所谓殴父,不当坐”。

关于此案的下列哪种评论是错误的?( )
A)“论心定罪”是儒家思想在刑事司法领域的运用
B)以《春秋》经义决狱的主张是旨在建立一种司法原则
C)“论心定罪”仅为一家之言,历史上不曾被采用
D)“沦心定罪”有可能导致官吏审判案件的随意性
答案:C
16.[单选题]嫡长子继承制成熟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时期
D)春秋时期
答案:C
解析:
17.[单选题]编敕创自于()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答案:A
解析:编敕创自于唐代,五代时期“编敕''用来弥补法律不足,宋朝的“编敕”成为宋朝调整、变革法律的主要形式,是最重要的立法活动。

18.[单选题]开始按照律十二篇的体例进行编敕的时期是()
A)唐朝
B)五代
C)宋朝
D)元朝
答案:C
解析:在五代时期编敕只是有关敕令的汇编,还没有形成严格的体例,直到宋朝成平年间才开始按照律十二篇的体例进行编敕,使编敕进一步成为一种法典的编纂形式。

19.[单选题]春秋末期,郑国大夫邓析私造的法律称为()
A)《竹刑》
B)《九刑》
C)《吕刑》
D)《法经》
答案:A
解析:邓析不满于子产对周礼仅采取改良做法,对子产的刑书也持否定态度。

他私自编写了一部更能适应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的法律,写在竹简上,历史上称为“竹刑",由此开创了私家法学著述的先例。

20.[单选题]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后审判机关的名称一律改为()。

A)人民法院
B)裁判所
C)人民法庭
D)法庭
人民法院。

21.[单选题]按秦时的标准,男子高( )为成年。

A)六尺三寸
B)六尺五寸
C)六尺四寸
D)六尺六寸
答案:B
解析:
22.[单选题]五代时期,狱政逐步走向文明表现在()
A)大理寺的设置
B)刑部的设置
C)御史台的设置
D)病囚院的设置
答案:D
解析:五代时期,设置了病囚院,它是狱政逐步走向文明的表现,在中国古代狱政史上有重要意义。

23.[单选题]秦朝的( )是一种以极端残忍的死刑与肉刑并用的刑罚。

A)定杀
B)醢
C)枭首
D)具五刑
答案:D
解析:
24.[单选题]唐律规定,杀害本县县令的行为属于( )
A)不道
B)谋大逆
C)大不敬
D)不义
答案:D
解析:
25.[单选题]除民法典外,习惯和法理也构成了南京国民政府民事法律的渊源,这种做法源于()
A)晚清时期
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C)北洋政府时期
D)清朝前期
答案:C
26.[单选题]( )是汉代创制的疑狱(疑难案件)平议、上报复审制度。

A)乞鞫
B)录囚
C)上请
D)奏谳
答案:D
解析:
27.[单选题]在秦代,知情人必须告发、官府必须受理的案件,称为()
A)公室告
B)非公室告
C)州告
D)诣阙告诉
答案:A
解析:秦律将告发案件分“公室告”与“非公室告"两种。

“公室告",是指告发他人的杀伤和盗窃行为,百姓对此类案件必须告发,官府必须受理。

“非公室告”百姓不得告发,官府也不得受理。

28.[单选题]为明确法律对土地私有权的保护,秦律规定土地所有权标志是()
A)有
B)志
C)封
D)属
答案:C
解析:秦律规定以“封”为土地所有权的标记,明确法律对土地私有权的保护。

29.[单选题]在秦代,( )就是剃光罪犯的头发的刑罚。

A)谇
B)族
C)髡
D)迁
答案:C
解析:
30.[单选题]唐代的死刑复核机构是( )
A)皇帝
B)大理寺
C)刑部
D)御史台
答案:A
解析:
A)热审
B)三司会审
C)大审
D)朝审
答案:A
解析:
32.[单选题]《九章律》中规定户籍、田赋、婚姻之事的篇目是
A)杂律
B)户律
C)兴律
D)厩律
答案:B
解析:
33.[单选题]秦朝的法制指导思想是()
A)儒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答案:D
解析:秦朝以法家思想为其法制指导思想,主要包括“事皆决于法”、“法令由一统''及“轻罪重刑”等几个方面。

34.[单选题]清政府在外国“租界”内设立的特殊司法审判机关是()
A)领地法院
B)领事法院
C)会审公廊
D)兼理司法法院
答案:C
解析:会审公廨,又称会审公堂,是英美列强强迫清政府在租界设立的特珠司法审判机关,实际由外国人控制,主要负责华洋混合案件的审理。

35.[单选题]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未设法院的县在政府中从事审判事务的机构是()
A)县知事公署
B)民政厅
C)调解委员会
D)司法处
答案:D
解析:地方法院设于县和市,未设法院的县在政府中设司法处从事审判事务。

根据《县司法处组织条
36.[单选题]成文法的公布,否定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 )。

A)秘密法
B)神
C)宗教法
D)民间法
答案:A
解析:
37.[单选题]汉朝律以外规定犯罪与刑罚以及行政管理方面的单行法规,也称”事条”“科 条",这种法律形式是
A)律
B)令
C)科
D)比
答案:C
解析:
38.[单选题]唐代的私贱民包括( )
A)部曲
B)官户
C)杂户
D)工乐户
答案:A
解析:
39.[单选题]在秦代,( )是经过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系统的规范性文件,由国家颁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是秦朝法律的主要形式。

A)式
B)廷行事
C)律
D)诏
答案:C
解析:
40.[单选题]夏朝的法律规定,( )为墨 。

A)杀人不忌
B)贪以败官
C)己恶而掠美
D)不用命
答案:B
41.[单选题]西周时期,法官在审讯中要察言观色,注意当事人的表情,这种审讯方法被称为( )。

A)五刑
B)五听
C)五行
D)九刑
答案:B
解析:
42.[单选题]历史上最早以”式”为法律形式的法典是()。

A)封诊式
B)贞观式
C)大统式
D)武德式
答案:C
解析:
43.[单选题]明太祖朱元璋为“防臣下揽权专擅,交结党援”而增设的一项新罪名是()。

A)阿党罪
B)左官罪
C)腹诽罪
D)奸党罪
答案:D
解析:
44.[单选题]在清朝,审理满族贵族案件的司法
A)内务府
B)宗人府
C)刑部
D)大理寺
答案:B
解析:满族贵族的诉讼案件由宗人府会同刑部、户部共同审理,一般司法机关无权过问。

内务府是宫廷事务的机构,设慎刑司负责审理在宫廷当差的满人案件。

45.[单选题]汉朝时,起诉被称为()
A)告劾
B)乞鞠
C)公室告
D)纠举
答案:A
解析:汉朝起诉称为“告劾其中由两部分组成,''告”相当于现代诉讼中的自诉,''劾'',则是官吏请
46.[单选题]《法经》中关于“盗贼”以外的其他犯罪与刑罚的规定称为( ).
A)《盗法》
B)《网法》
C)《杂法》
D)《捕法》
答案:C
解析:
47.[单选题]秦统一后,为了在全国范围内确立土地私有制,下令实行( )。

A)确立封建地主所有制
B)初税亩
C)“使黔首自实田”
D)开阡陌
答案:C
解析:
48.[单选题]支持李悝进行社会改革的是( )
A)魏孝公
B)魏孝侯
C)魏文侯
D)魏文公
答案:C
解析:
49.[单选题]隋《开律》在我国法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历史蓝本是()。

A)北齐律'
B)北周律
C)大业律
D)陈律
答案:A
解析:
50.[单选题]中国古代作战时王命的表现形式是()
A)命
B)誓
C)诰
D)训
答案:B
解析:《周礼秋官士师》有:“誓,用之于军旅";表明誓是作战时王命的表现形式。

周武王伐纣孟津时,作有《泰誓》,战于牧野时有《牧誓》等。

A)上下级官吏
B)亲属
C)主人和奴婢
D)邻居
答案:B
解析:
52.[单选题]宋朝最著名的法医鉴定学著作是( )
A)《折狱龟鉴》
B)《庆元条法事类》
C)《淳熙条法事类》
D)《洗冤集录》
答案:D
解析:
53.[单选题]明朝中叶以后,各地官府大多以“息讼”为名,创设()
A)务限法
B)放告日制度
C)申明亭制度
D)乡约制度
答案:B
解析:明朝中叶以后,各地官府大多以“息讼”为名,创设放告日制度。

规定只有在放告日,一般是每月逢初三、初六、初九日或初三、初八日,民间百姓才可起诉。

54.[单选题]唐朝,皇帝发布的各种敕令的汇编称为()
A)律
B)令
C)格
D)式
答案:C
解析:格的法律地位常比律高,是皇帝发布的各种敕令的汇编。

55.[单选题]文帝十三年下令除肉刑,改斩左趾为
A)髡钳城旦春
B)笞刑三百
C)笞刑五百
D)弃市刑
答案:C
解析:
56.[单选题]“司寇盗百一十钱,先自告,可(何)论?当耐为隶臣,或曰赀二甲。

”该解释反映了
A)区分有无犯罪意识
B)共犯加重
C)自首减刑
D)诬告反坐
答案:C
解析:
57.[单选题]宋代的县级衙门有权审理( )刑以下案件。

A)笞
B)杖
C)徒
D)流
答案:B
解析:
58.[单选题]“甲盗,赃值千钱,乙知其盗,受赃不盈一钱,问乙何论?同论。

”又“甲盗钱以买丝,寄乙,乙受,弗知盗,乙论何也?毋论。

”该解释反映了秦律( )定罪量刑原则。

A)区分有无犯罪意识
B)共犯加重
C)自首减刑
D)诬告反坐
答案:A
解析:
59.[单选题]秦朝掌管朝廷与少数民族的交往事务的是()
A)廷尉
B)典客
C)少府
D)宗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三公九卿制的相关知识,属于需要识记的内容,请考生熟记。

60.[单选题]下列有关清末变法修律和司法体制变革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清末修律在法典编纂形式上改变了传统的“诸法合体”形式,明确了实体法之间、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的差别
B)清末修律使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华法系开始解体,同时也为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C)在司法机关改革方面,清末将大理寺改为大理院,作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改刑部为法部,掌管全国检察和司法行政事务,实行审检分立
D)清末初步规定了法官及检察官考试任用制度
答案:C
解析:
61.[单选题]北洋政府于1915年和1919年完成的两部《刑法》修正案就大的方面而言,其变化之处不包括()
A)继续恢复宗法伦理原则
B)专设“侵犯大总统罪”一章
C)进一步吸收西方近代刑法制度与原则
D)专门增加了保安处分一章
答案:D
解析:北洋政府先后于1915年和1919年完成两部《刑法》修正案,其变化之处主要有:继续恢复宗法伦理原则,如在《总则》中增列了“亲属加重”一章,规定凡对尊亲属犯罪加重量刑,扩大对尊亲属的保护范围;专设“侵犯大总统罪”一章,强化对总统的保护;进一步吸收西方近代刑法制度与原则,在立法理论和技术方面更加成熟和完善。

62.[单选题]清政府于1908年颁布了( )。

A)“预备立宪”上谕
B)《钦定宪法大纲》
C)《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D)《大清新刑律》
答案:B
解析:
63.[单选题]唐代的行政法律不涉及( )。

A)政权体制
B)监察体制
C)央地体制
D)职官管理
答案:C
解析:
64.[单选题]废除残酷刑罚,死刑只有绞、斩的皇帝是( )
A)魏明帝
B)隋文帝
C)唐高祖
D)唐太宗
答案:B
解析:
65.[单选题]下列( )选项不属于我国西周婚姻制度中婚姻缔结的原则。

A)一夫一妻制
B)同姓不婚
C)"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D)"七出"、"三不去"
66.[单选题]收回领事裁判权的时间是()
A)1843年
B)1943年
C)1945年
D)1949年
答案:B
解析: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卷入了对日战争,与中国成了同盟国,为了鼓励中国坚持对日作战,1943年1月11日中美之间签订了《中美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的条约》,同日中英也签订了同样的条约取消了英国在华的治外法权。

此后又从许多国家相继收回领事裁判权。

67.[单选题]夏朝时期,已恶而掠美为()
A)昏
B)墨
C)贼
D)杀
答案:A
解析:《左传》引《夏书》说:“昏、墨、贼,杀”,可见夏朝已有昏、墨、贼三种罪名,据叔向的解释,“己恶而掠美为昏,贪以败官为墨,杀人不忌为贼”。

68.[单选题]历史上第一部刊印颁行的法典是( )
A)《宋建隆重详定刑统》
B)《大中刑律统类》
C)《九章律》
D)《大清律集解附律》
答案:A
解析:
69.[单选题](10年真题)《刑部现行则例》颁行于清朝的()
A)顺治年间
B)康熙年间
C)雍正年间
D)乾隆年间
答案:B
解析:清朝律的制定和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颁布于康熙朝时的《刑部现行则例》即为其中之一。

70.[单选题]唐朝规定国家机关具体办事细则的法律形式是(。

A)律
B)令
C)格
71.[单选题]下列关于北洋政府时期立法活动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颁布众多单行法规
B)判例和解释例成为重要的法律渊源
C)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立法原则
D)废止清末新订法律,以新颁法典取而代之
答案:D
解析:
72.[单选题]明朝中央审判机构是()
A)刑部
B)大理寺
C)大理院
D)都察院
答案:A
解析:明朝时期大理寺和刑部的职能发生了转换。

刑部成为中央审判机构,而大理寺成为复核的机构。

73.[单选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最高审判机关是()
A)最高法院
B)高等法院
C)临时最高法庭
D)司法部
答案:C
解析: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一直未能成立最高法院,始终以临时最高法庭为最高审判机关。

74.[单选题]宋代( )制定了专门的《盗贼重法》。

A)太宗
B)神宗
C)仁宗
D)英宗
答案:B
解析:
75.[单选题]宋初法律规定,准予妻子改嫁或离婚的条件之一是:丈夫外出()
A)一年不归
B)二年不归
C)三年不归
D)四年不归
解析:宋初法律在离婚问题上,注重妻子的离婚权利。

规定丈夫出外三年不归,六年不通信息,准予妻子改嫁或离婚。

76.[单选题]秦朝地方上最小的行政管理单位是()
A)郡
B)县
C)乡
D)里
答案:D
解析:秦朝地方行政区划采取郡县制,郡下设县,县下设乡、亭、里等基层行政组织。

里是地方上最小的行政管理单位。

77.[单选题]根据《周礼. 秋官。

司刺》的记载,西周法律规定,定罪量刑时须考虑行为人的主观动机。

该规定是()。

A)三赦之法
B)三刺之法
C)三宥之法
D)五过之疵
答案:C
解析:
78.[单选题]战争罪主要见于()
A)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B)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答案:B
解析:各个根据地根据形势需要均规定了一些特定的罪名,其中战争罪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主要罪名。

79.[单选题]工农民主政权时期的刑事法律中最主要的罪名是()
A)反革命罪
B)汉奸罪
C)盗匪罪
D)战争罪
答案:A
解析:各个时期的根据地政府根据形势需要均规定了一些特定的罪名,主要有:(1)反革命罪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主要罪名。

(2)汉奸罪、盗匪罪、破坏坚壁财物罪都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罪名。

(3)战争罪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主要罪名。

80.[单选题]清末预备立宪过程中成立的,“为各省采取舆论之地”的机构是()
C)宪政编查馆
D)考察政治馆
答案:A
解析:按《诺议局章程》规定,诺议局“为各省采取舆论之地,以指陈通省利病、筹计地方治安为宗旨”,实际变为督抚的咨询机构了。

81.[单选题]西周时期规定,刑事诉讼须交诉讼()
A)束矢
B)黄金
C)银钱
D)钧金
答案:D
解析:在西周时期,诉讼均由原告提起,同时必须缴纳一定诉讼费用,称为“束矢"和“钧金",民事案件要“入束矢",即交纳一束箭,刑事案件要“入钧金'',即交纳三十斤铜。

82.[单选题]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是()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答案:D
解析::法家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主张“以法治国
83.[单选题]诬告反坐的原则最早见于( )
A)秦律
B)汉律
C)唐律
D)隋律
答案:A
解析:
84.[单选题]刺配被引入编敕而成为法定刑是在()
A)宋仁宗时
B)宋神宗时
C)宋孝宗时
D)宋真宗时
答案:D
解析:宋朝最初将刺配作为非法定刑。

在宋真宗时被引入编敕,上升为法定的刑罚之一,被广泛采用。

85.[单选题]汉《越宫律》二十七篇的作者是()
答案:A
解析:
86.[单选题]中国近代史上由国会宪法起草委员会三读通过的第一部宪法草案是
A)《钦定宪法大纲(草案))
B)《重大信条十九条》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草案)》
D)《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13年)
答案:D
解析:
87.[单选题]中国古代,法律明文规定的法官回避制度始于()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B
解析:中国古代,法律明文规定法官回避的制度,始于唐朝。

唐朝规定,审判官与被审人员有亲属关系或仇嫌关系的,都应回避。

这里的亲属是指五服以内的亲属和大功以上的姻亲属。

88.[单选题]明朝的是将各种类型的赋役归并为统一的货币税的赋役制度。

()
A)一条鞭法
B)地丁合一
C)摊丁入亩
D)租庸调制
答案:A
解析:明万历二十年(1592)内阁首辅张居正通令全国实行“一条鞭法''这种新的赋税制度。

“一条鞭法”是将各种类型的赋役并为统一的货币税予以征收的赋税制度。

89.[单选题]清朝将充军分为几等
A)3
B)5
C)8
D)10
答案:B
解析:
90.[单选题]明代负责各级官吏的选拔考课的机构是()
答案:A
解析:明初沿用前制,设置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隶属中书省。

吏部冠六部之首,掌管天下各级官吏的选拔考课;户部掌管全国户籍田赋和财政;礼部掌管天下礼仪祭祀及科举事务;兵部掌管武官选拔及军队训练调遣;刑部掌管天下刑名及刑狱各事;工部掌管天下营造和水利各事。

91.[单选题]为打击“朋比结党”的行为,明朝特设()
A)“谋叛”罪名
B)“奸党”罪名
C)“盗贼窝主”罪名
D)“谋反”罪名
答案:B
解析:朱元璋在制定《大明律》时新增加的政治性罪名一-“奸党罪",以打击臣下“朋比结党”的行为,消除对皇权的威胁。

92.[单选题]以下( )不是西周的刑法原则。

A)耄悼不刑
B)区分眚、非眚,非终、惟终
C)罪疑从重
D)刑罚世轻世重
答案:C
解析:
93.[单选题]《大清民律草案》仿照的是( )。

A)法国式民法
B)德国式民法
C)英国式民法
D)美国式民法
答案:B
解析:
94.[单选题]关于中国古代刑罚制度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八议制度自曹魏《魏律》正式入律,思想渊源为《周礼秋官》的八辟丽邦法之说
B)秋冬行刑制度自唐代始,其理论渊源为《礼记月令》关于秋冬季节戮有罪,严断刑之述
C)大诰是明初的一种特别刑事法规,其法律形式源自《尚书大诰》周公对臣民之训诫
D)“明刑弼教”作为明初推行重典治国政策的思想基础,其理论依据源自《尚书大禹谟》“明于五刑,以弼五教”之语
答案:B
解析:
95.[单选题]历史上称为“张杜律”的法典是()。

A)北齐律
B)晋律
C)开律
D)九章律
答案:B
解析:
96.[单选题]从体制上讲,根据地时期为了适应战时需要和农业社会的特点,司法机关大都实行审判机关和司法机关的()
A)合一制
B)分立制
C)领导制
D)审判制
答案:A
解析:所谓政审合一是指各级司法机关在同级政府的领导下,独立行使司法权。

从体制上讲,根据地时期为了适应战时需要和农业社会的特点,司法机关大都实行政审和司法审判与司法行政合一的体制。

97.[单选题]罪名恰当,但有亲老丁单情形,可申请留养,这种制度称为( )
A)情实
B)缓决
C)可矜
D)留养承嗣
答案:D
解析:
98.[单选题]春秋时提出“国将亡,必多制”的是()
A)孔子
B)叔向
C)子产
D)邓析
答案:B
解析:郑国公布成文法时,晋国的叔向特地写信给子产,说:"……肸闻之,国将亡,必多制,其此之谓乎!
99.[单选题]古代秋冬行刑制度源于()
A)先秦
B)西汉
C)东汉
D)三国时期
答案:A
解析:秋冬行刑,源于先秦。

此为识记内容。

100.[单选题]秦律将私自移动田界的行为定罪为 ( )。

A)盗
B)贼
C)盗徙封
D)窃盗
答案:C
解析:
101.[单选题]192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决定在农村开展土地革命。

A)五四指示
B)八七会议
C)三三制
D)中共三大
答案:B
解析:192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八七会议"决定在农村开展土地革命,并明确提出了土地革命的方针,即消灭封建的土地剥削制度。

102.[单选题](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正式颁行的宪法。

A)1913年《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B)1923年“贿选宪法”
C)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
答案:B
解析:
103.[单选题]西周时期,直接体现“明德慎罚”原则的是()
A)罪疑从轻,众疑从赦原则
B)世轻世重原则
C)矜老恤幼原则
D)区分故意与过失原则
答案:A
解析:罪疑从轻、众疑从赦的做法,是“明德慎罚''的直接体现,是明德的思想在、司法中的凸显。

104.[单选题](09年真题)清末立法中首次引进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的是()
A)《大清新刑律》
B)《大清现行刑律》
C)《大清律例》
D)《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
答案:D
解析:1906年.《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完成。

该草案采用民事刑事诉讼合一的体例,引进了大量
105.[单选题]为防止臣下结党营私,明律专门设立( )
A)“谋叛”罪名
B)“奸党”罪名
C)“盗贼窝主”罪名
D)“谋反”罪名
答案:B
解析:
106.[单选题]商朝规定的“三风十愆”中的“三风”不包括 ( )
A)怪风
B)巫风
C)淫风
D)乱风
答案:A
解析:
107.[单选题]唐朝集中设立罪名与刑罚的法律形式是()。

A)律
B)令
C)格
D)式
答案:A
解析:
108.[单选题]中国历史上首部确认罪刑法定原则的刑法典是
A)《大清律例》
B)《暂行新刑律》
C)《大清新刑律》
D)《大清现行刑律》
答案:C
解析:
109.[单选题]贞观年间,一人犯有两罪,且两罪有轻重,则()
A)以重罪论
B)以轻罪论
C)两罪相加
D)以先犯之罪论
答案:A
解析:《名例律》对一人犯有两罪或两罪以上的处罚也做了规定,基本原则是从重处罚,采用重罪吸收轻罪的办法,即“诸二罪以上俱发,以重者论。

A)从轻量刑
B)减轻量刑
C)加重量刑
D)从重量刑
答案:D
解析:犯罪已被发现或已在服劳役期间再重新犯罪的行为称为更犯。

“各重其事",即从重量刑,是唐律对更犯的处理原则。

111.[单选题]我国上古史料典籍中的“眚”是指()
A)惯犯
B)偶犯
C)故意
D)过失
答案:D
解析:
112.[单选题]唐朝中央政府内部各机构关于行政管理、行政程序及具体办事规则的规定,包括国家机关的公文程式和活动细则,具有行政法规性质,这种法律形式为
A)律
B)令
C)格
D)式
答案:D
解析:
113.[单选题]唐律影响了古代( )的法律制定。

A)新加坡
B)文莱
C)日本
D)马来西亚
答案:C
解析:
114.[单选题]西周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民事契约关系的发展。

《周礼》载:“听买卖以质剂”。

汉代学者郑玄解读西周买卖契约形式:“大市谓人民、牛马之属,用长券;小市为兵器、珍异之物,用短券。

”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长券为“质”,短券为“剂”
B)“质”由买卖双方自制,“剂”由官府制作
C)契约达成后,交“质人”专门管理
D)买卖契约也可采用“傅别”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