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塑料挤出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
新型螺杆
a.分离型螺杆 在压缩段增设了一条附加的副螺纹,将熔融物料和未 熔物料分离,从而促进未熔物料的熔化。
b.屏障型螺杆 在普通螺杆中设置屏障段,使未熔的固体不能通过。 这样,熔融的与未熔的分开,物料越过间隙时,受到剪 切作用,促进熔融。在大多数情况下,屏障段都设置在 靠近螺杆的头部
c.销钉螺杆
螺杆断面形状有两种: 矩形:装填面积大,机械加工容易,适合于加热段; 锯齿形:有利于塑料流动和塑化搅拌,能避免物料滞留, 适合于压缩段和均化段。
(5)螺杆材料
要求: 力学性能高,有足够的强度,以适应高温、高 压的工作条件; 机械加工性能好,有较好的切削加工和热处理 性能; 耐腐蚀,抗磨损; 取材容易。 常用的有:45钢;40Cr;合金结构钢;渗氮的 38CrMoAl等。
8
料斗
料斗底部装有截断装置,以便调整和切断料流,料 斗的侧面装有视孔和标定计量装置 。
机头和模具
机头由合金钢内套和碳素钢外套构成,机头内装有 成型模具,机头的作用是将旋转运动的塑料熔体转变为 平行直线运动,均匀平稳的导入模套中,并赋予塑料以 必要的成型压力。
9
塑料挤出机的分类
按螺杆数量分: 单螺杆、双(多)螺杆挤出机
12
结论:1、挤出机的螺杆越粗、加料段的螺槽越深、工作时 转速越高,则螺杆的输送能力就越强; 2、固体的输送率同螺杆表面与物料的摩擦系数、料筒内表 面与物料的摩擦系数有关; 3、固体输送区的动力主要消耗在料筒上,且转变为摩擦热; 4、物料的性质,料粒的几何形状对固体输送率、压力的建 立以及料温的升高都有直接的影响; 5、要达到较高的输送效率,需要有很光滑的螺杆表面和轴 向摩擦力很小而切向摩擦很大的料筒内表面。
14
熔体输送理论 熔体输送理论研究如何保证塑料在均化段完全塑化,并使 其定压、定量和定温的从机头挤出,以获得稳定的质量和 高质量的产品。 结论:1、为提高挤出机的生产效率,可采用提高螺杆转 速,加大螺杆直径,增大均化段长度和螺棱宽度,减小料 筒与螺杆间隙等方法; 2、熔体在料筒出口处所受的压力越大,熔体粘度越 小,则逆流和
一般确定在20~30范围内。 太大,机器本身长度增加,螺杆易产生变形; 太小,则塑料塑化不充分。
普通螺杆由于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等特点,在生产中 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塑料工业的高速发展,对生产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普通螺杆存在一些问题,如固体输送效率低、熔融效率 低且不彻底,塑化混炼不均匀,压力、温度和产量波动 大等,不能充分满足生产的要求。为了克服上述缺点, 人们在 生产实践中开发出了各种新型螺杆。这些螺杆在 不同方面和不同程度上克服了普通螺杆所存在的缺点, 提高了挤出量,改善了塑化质量,减少了产量波动。 目前常用的新型螺杆有以下三类:分离型螺杆、屏障 型螺杆和分流型螺杆。
13
熔融理论 熔融理论研究塑料从固态转变为熔融状态的规律,对螺杆熔融 段的设计有指导意义。
熔融理论有多种学术观点,其中塔莫尔(Tadmor)和克莱因(Klein) 提出的理论最具代表性。
结论:1、物料性能对熔融区长度的影响:比热容小、导热系 数大、密度高、熔融潜热和熔融温度低的物料熔融较快,所需 的熔融区长度较小。 2、工艺条件对熔融区长度的影响:挤出量的增加使熔 融的发生和结束均延迟,且末端温度波动幅度增大。 3、螺杆长度对熔融区长度的影响:在其它条件相同的 情况下,螺槽的渐变度起着加速熔融的作用。
在螺槽中设置一些销钉, 将固体物料打碎,破坏熔 池,打乱固、液相,并将 料流反复切割,改变料流 的方向和速度,使固体和 熔体充分混合,增大固体 碎片与熔体的接触传热面 积,促进物料的塑化均匀 和分散。
螺杆头部结构 在螺杆头部,物料的运动由螺旋流动变为 直线运动。要求物料平稳地进入机头,避免滞 料而产生过热分解现象。因此,应选择合理的 螺杆头部形状。
加料段主要参数
螺旋升角Φ:一般取17~20°。
加料段主要参数
螺槽深度h1 :
h1越大,输送能力越大,但螺杆强度降低。 h1的大小,根据均化段螺槽深度和螺杆的几何压缩比
来计算。
加料段主要参数
加料段长度L1:由经验公式确定
对非结晶型塑料:L1=(0.1~0.25)L; 对结晶型塑料:L1=(0.6~0.65)L。
(1)主机
a.挤出系统:主要由螺杆和料筒组成,是挤出机
的关键部件。
b.传动系统:螺杆的驱动机构,由各种大小齿轮、 传动轴、电机组成。 c.加热冷却系统:对料筒和螺杆进行加热和冷却, 以保证成型过程在工艺要求的范围内进行。
(2)辅机
a.机头(口模):制件的成型部件,熔融塑料通过它获得 形状和尺寸。 b.定型装置:使从机头中挤出的塑料,既定的形状得以稳 定。 c.冷却装置:冷却定型后的塑料,获得最终的形状和尺寸。 d.牵引装置:均匀地牵引制件,并对制件的截面尺寸进行 控制。 e.切割装置:将连续挤出的制件切成一定的长度和宽度。 f.卷起装置:将软制件(薄膜、软管、单丝)卷绕成卷。
(1)加热系统
常用的方式有液体加热、蒸汽加热、电 加热和远红外加热。 a.液态加热 先将液态(水、油、有机溶剂)加热, 再由液体加热料筒。温度控制用调节流量 或改变液体温度的方法来实现。其特点是 加热稳定。但加热系统复杂,应用不广泛。
b.电加热
电阻加热: 利用电流通过 电阻丝产生大 量的热量来加 热料筒和机头。 图示为铸铝加 热器,电阻丝 采用氧化镁粉 绝缘,外壳为 铸铝。
a、b(球体,球体-流线型锥体)应用最广泛; c、d(大圆锥,扇形体)顶端有死角,多用于挤出流动性好的塑料; e (锥体)多用于挤出流动性差的塑料; f、g:头部不对称,有助于防止物料滞留; h:光滑鱼雷头与料筒之间的间隙较小,混合剪切作用好,用于挤出 粘度大、导热性不良的塑料。 i:螺杆头部带有螺纹,使物料借助螺纹而运动,多用于挤电缆。
突变型螺杆的压缩段较短,对物料能产生较大的剪切作用,适 用于低粘度、具有突变熔点的结晶型塑料。对高粘度塑料容易引起 局部过热,不宜使用。
17
a.加料段:输送固体物料给压缩段和均化段。
1、挤出机的螺杆越粗、 加料段的螺槽越深、工作 时转速越高,则螺杆的输 送能力就越强; 4、要达到较高的输 送效率,需要有很光 滑的螺杆表面和轴向 摩擦力很小而切向摩 擦很大的料筒内表面 (纵向沟槽和锥度)。
2.挤出机工作原理及组成
工作过程: 塑料从料斗进入挤出机,在螺杆的转动作用
下将其向前输送。塑料在向前移动的过程中,受到料筒
的加热、螺杆的剪切和压缩作用,发生熔化,并实现由 玻璃态向粘流态的变化。粘流态塑料通过具有一定形状 的口模,成为截面与口模形状相仿的连续体,然后冷却 定型为玻璃态,得到所需制件。
第四章 塑料挤出机
§4-1概述
1.挤出成型的特点
(1)应用范围广:大部分热塑性塑料和部分热固性塑料 均可用挤出法进行加工。可加工管材、板材、棒材、薄 膜、电缆、异型截面型材等。在塑料制件成型加工中, 挤出成型占一半以上。 (2)生产过程连续:可根据需要生产出任意长度的制件。 (3)生产效率高:挤出机年平均生产能力为注塑机的三 倍。
15
§4-3 挤出机结构
1.螺杆 挤出机的生产率、塑化质量、填加物的分散性、 熔体温度、动力消耗等,主要决定于螺杆的性能。 (1)螺杆的分段 螺杆常分为三段:加料段;压缩段;均化段
普通螺杆是指从加料段至均化段为全螺纹的三段式结构的螺杆, 其主要任务是完成塑料塑化和输送。 普通全螺纹三段螺杆分为渐变型螺杆和突变型螺杆两类。 渐变型螺杆大多用于非结晶型塑料的加工,它对大多数塑料能 提供较好的热传导,对物料的剪切作用小,而且可以控制,适用于 热敏性塑料,也可用于结晶型塑料。
b.压缩段(熔融段)
压实、熔融物料。并使固体料粒间的空气压回家加料 口排出。
1、足够的压缩比(不同材料表4-3) 2、一定的长度(结晶型和非结晶型)
c.均化段
将在压缩段已熔融的物料定量、定压、定温地挤到机 头中去。
均化段参数
h3=(0.025~0.06)Db; L3=(0.2~0.25)L h3越大,输送能力越大,可能有未熔融的固态碎片挤 入机头;反之, h3越小,输入能力低,会降低产量; L3越长,均化时间越长,压力、温度、产量的波动小, 但压缩段和均化段在螺杆全长中占的比例过小,不利 于物料熔融,还可能热敏性塑料过热分解。
(2)加料装置
加料口应能保证物料 持续不断地进入料筒, 不产生“架桥”现象。 常用的加料口形式见 图,其中,以d、f为 最常见。
料筒与机头的联接 形式:
铰链联接:最常用的
形式,机头拆卸快速 方便; 螺钉联接 剖分联接 冕形螺母联接
§4-4挤出机其它部件
1.加热、冷却系统
为保证塑料始终能在其加工工艺所要求的范围 内熔融,挤出机上必须设置加热和冷却系统。 塑料在挤出的过程中获取热量有二个方式:一 是料筒外部加热器提供的热量;二是摩擦剪切 热。 加热段大部分热量来自外部加热器;均化段大 部分热量来自摩擦剪切热。因此,为控制各段 温度,必须分段加热和冷却。
塑 料 挤 出 机
按螺杆位置分: 立式和卧式挤出机
按螺杆转速分: 普通、高速和超高速挤出机
按是否排气分: 排气式和非排气式挤出机
按装配机构分: 整体式和分开式挤出机
10
§4-2挤出理论简介
普通螺纹螺杆的三个职能区 固体输送区:物料由旋转的螺杆作用,通过料筒内壁和螺杆 表面的摩擦作用,向前输送并逐步被压实,但仍处于固体状 态。 熔融区:一方面由于螺纹深度减小使物料进一步被压缩,另 一方面在料筒外部加热和螺杆剪切、摩擦热的作用下,物料 开始熔融。至熔融区末,物料全部熔融。 均化区:进一步将熔体均匀塑化,并使其定量、定压、定温 的从机头挤出。
11
固体输送理论 固体输送理论研究加料区的固体输送规律,对提高挤出机加 料段的固体输送效率和挤出机的生产能力有重要意义。 固体输送理论有多种学术观点,其中达涅尔(Darnell)和莫耳 (Mol)提出的以固体的摩擦静力平衡为基础的理论最具代表性。
假设:1、螺槽中被压实的物料像固体塞子一样移动,其密度 不变; 2、塞子与所有面相接触,且塞子与各个边的摩擦系数 是一个常数,但螺杆与料筒对塞子的摩擦系数不同; 3、摩擦系数与压力无关,仅为温度的函数; 4、螺槽为等深矩形的,并忽略料筒与螺棱的间隙; 5、料筒相对螺杆运动,螺杆相对静止不动。
2.料筒
仅次于螺杆的重要零部件,与螺杆配合共同完成物料 输送、熔融和定量定压挤出任务。料筒的结构形式,关 系到热量传递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1)料筒的结构 料筒的结构存在三种形式: 整体式; 组合式; 双金属式。
a.整体式料筒
料筒由一整块材料加工,容易保证较高的装配精度,简 化装配工作,且料筒受热均匀。缺点是料筒长度大,加 工要求高,且料筒内表面磨损后难以修复。
由于电阻加 热是通过料 筒传递至塑 料上的,料 筒厚度方向 上会形成一 个温度梯度, 传热时间长。
感应加热: 通过电磁感应,在料筒内形成电涡流, 而使料筒发热,以加热料筒中的塑料。 电流通过线圈时,会产生磁力线。改变 电流方向,磁力线方向变化,相当于料筒 切割磁力线,就会在料筒中产生感应电动 势,从而引起二次电压和感应电流,这种 电流也叫涡流。涡流将料筒当作电阻,通 过时产生热量。由于是在整个料筒厚度上 产生热量,故,梯度小,加热速度快。 原理示意见图。
(3)控制系统
控制机组的电机、液压系统和其它执行机构,
使其转速和功率满足工艺要求;
检测、控制主辅机的温度、压力、流量和制件
质量,实现整个机组的自动控制。
挤出机的主要零部件 螺杆 是挤塑机的最主要部件,它直接关系到挤塑机的应用 范围和生产率,由高强度耐腐蚀的合金钢制成 机筒(料筒)
是一金属圆筒,一般用耐热、耐压强度较高、坚固耐 磨、耐腐蚀的合金钢或内衬合金钢的复合钢管制成。机 筒与螺杆配合,实现对塑料的粉碎、软化、熔融、塑化、 排气和压实,并向成型系统连续均匀输送胶料。一般机 筒的长度为其直径的15~30倍,以使塑料得到充分加热和 充分塑化为原则。
b.组合式料筒
图5-21。料筒由几段连接而成,其长度可根据需要改变, 以适应不同长径比的螺杆,加工容易。但加热系统和冷 却系统的设置不方便。
c.双金属筒式
图5-22。料筒由内外层构成,外层为碳素钢或铸钢,而 内层为合金钢衬套,或浇铸一层合金,以提高料筒的耐 磨性,延长使用寿命,同时节省贵重金属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