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初二初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初二初中语文月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为了倡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
绿色未来。


B.传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为纪念我国著名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因为屈原,人们记住了端午。

也因为端午,人们记住了屈原。

C.京剧雍容华美,昆曲典雅精致,越剧宛转悠扬,秦腔朴实无华,梆子戏高亢悲凉;中国的戏曲艺术博大精深,异彩纷呈。

D.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北京日报与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联合举办了“回望红色足迹,我的亲历感动”活动。

二、综合性学习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有一首歌曾经很流行,里面有这样几句歌词: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一只小小鸟,想要飞却怎么也飞不高,也许有一天我攀上了枝头却成为猎人的目标,我飞上了青天才发现自己从此无依无靠……
【1】从歌词中我们可以发现野生鸟类的生存状况非常严峻,请你结合歌词内容和平时所见资料,概括造成野生鸟
类生存囧况的原因。

【2】和这首歌一样,古往今来的很多诗文中,人们都借助对鸟的描写寄托情感。

请从下面列出的鸟中,任选一种
仿照例句写一句话。

大雁、燕子、鹤、鹧鸪、鸳鸯
例句:子规:我从“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中,读到了子规哀啼的凄凉,以及诗人对友人的担忧和牵挂。

【3】有一次家人在“鸟鸣涧”餐厅聚餐,你看到菜谱上有这样几道菜:爆炒鹌鹑、红烧野鸭、山鸡炖蘑菇……你为
鸟类的命运感到非常难受,这样对老板说:
三、诗歌鉴赏
阅读白朴的《天净沙·春》一诗,完成小题。

天净沙·春
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①,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②。

【注释】①帘栊:带帘子的窗户。

②飞红:花瓣飞舞,像落花。

【1】画线句展示了一幅、的美丽画面。

【2】、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有“小桥流水人家”之句,它和这里的“小桥流水飞虹”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乙】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①。

隐心而后动②,谤议庸何伤③?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④。

在涅贵不缁⑤,暧暧⑥内含光。

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⑦。

行行⑧鄙夫志,悠悠故难量。

慎言节饮食⑨,知足胜不祥。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东汉崔
子玉《座右铭》)
注释:①纪纲:法度;行动准则。

②隐心而后动:三思而后行。

③谤议庸何伤:别人的非议怎么会中伤到自己呢?
④臧:褒奖。

⑤在涅niè贵不缁zī:比喻品格高尚,不受外界污染。

⑥暧暧:光线不够明亮的样子。

⑦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徒,同“途”,道路。

老子认为,柔弱者久长,刚强者先亡。

⑧行行:刚强的样子。

⑨慎言节饮食:说话须谨慎,饮食等欲望须节制。

【1】解释下列加横线短语。

①惟吾德馨()②无案牍之劳形()
③或尽粟一石()④行之苟有恒()
【2】下面句子中加横线词意思哪一组相同?()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黄鹤楼》)
B.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马说》)
C.可以调素琴。

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

(《人琴俱亡》)
D.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马说》)
【3】用现代汉语翻译。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

【4】请从乙文中找出与甲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思想倾向最相近的一句话。

【5】学则须疑,尤其是学习文言文,这样能够更好地学古通今。

例如,学习《马说》一文,我们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但当今更需要人们对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毛遂自荐的勇气;学习《陋室铭》一文,我们赞赏刘禹锡_____________的情怀,但同时也应该摒弃孤芳
自赏的落后思想。

五、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不要空喊读书》,完成小题。

不要空喊读书
马南邨
①读书,就应该拿起书来,一字一句地认真读下去,为什么会有空喊的呢?
②空喊读书的,可能有几种人:第一种人因为自己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坐不住,安不下心,读不下去,但是又觉得读书很有必要,于是就成了空喊。

第二种人因为有一些误解,以为拿起书来从头到尾读下去,就会变成读死书,所以还不敢也不肯这么做,于是也变成了空喊。

第三种人因为太懒了,不愿意自己花时间去读书,只希望能找到什么秘诀,不必费很多力气,一下子就能吸收很多知识,所以成天叫喊要读书,实际上却没有读。

③这三种人即便是极少数的,我们也应该耐心地给以帮助,使他们不再空喊,而认真地坐下来读书。

并且对这三种人还要有所区别,采取不同的办法给以帮助。

④三种人之中最难办的是懒病太深的人。

这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是要促使他痛下决心,勤学苦读。

虽然不必采取什么“以锥刺股”那样的办法,但是,也要有相当的发愤之心,否则是一事无成的。

而只要真的勤学苦读了。

那么,
有时候才能可能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

唐代大诗人李白“梦笔生花”的故事,不是全属无稽之谈。

古人类似这样的
故事还多得很。

例如,唐代鲍坚的《武陵记》一书,还写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⑤“后汉马融勤学。

梦见一林花如锦绣。

梦中摘此花食之;及寤,见天下之词,无所不知。

时人号为绣囊。


⑥很明显,马融所以能够变成“绣囊”,并非真的因为他做梦吃了花儿的缘故,而是因为他用勤学苦读的缘故。

⑦听了这个故事,如果不从勤学苦读方面去向马融学习,而光想做梦吃花儿,那又会有什么结果呢!
⑧可是,按照懒人的想法,却很可能不从勤学苦读上着眼。

他也许会想到:这真妙啊!古时马融做梦吃了花儿,醒来就能通晓天下的文词;那么,现在能不能请一位科学家,发明一种神奇的办法,比如用注射针之类,对人脑进行注射,来代替读书呢喃?如果能发明这样的方法就太好了。

到那时候,打一针或者吃一服药,就能吸收多少部书;这么一来,只消一个早上就能培养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和专门人才,岂不妙哉!
⑨当然这只不过是痴人说梦而已,决不会真有人做这样的想法。

但我们能从中体会到老老实实的读书态度的重要性,便有极大的受用。

⑩然而,是不是一字一句从头到尾地读书,又会被批评为读死书呢?决不会的。

我们反对读死书主要是指那种目的不正确的而言,并非说:认真读书都是读死书。

要是这样理解,就大错特错了。

其实,有许多人根本还没有读什么书,完全说不上什么读死书或者读活书的问题。

⑾有人老爱高谈阔论。

什么事也没有做起,先要谈论个不休。

大家都曾见到,有的成天在订计划,开书目,请人讲读书方法,在许多场合都很热心地泛论读书的重要性,如此这般耗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结果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倒不如把耗费的这些宝贵时间,放在老老实实的认真读书上面,也许可以得益不浅。

⑿至于那种坐不住的人,只要下决心坐下来,很快就能养成习惯。

这种人的毛病最轻,最好治。

⒀一句话,读书不要空喊,到处叫嚷毫无用处。

你觉得自己最需要什么知识,就赶快到图书馆去找有关的书籍,如有可能再想法买到这些书籍,抓住一天半天的时间,老老实实地从头到尾地一字一句地耐心读下去,遇到自己有用的重要材料就用本子记下来。

这样做,从自己最需要的地方下手,兴趣很快也会培养起来,日积月累,就能读好多书,掌握好多知识。

舍此以外,别无路子可走。

(选自《疯狂阅读》2014年第3期)
【1】请用简洁的语言提炼文章的中心论点。

【2】细读短文第②至⑿段,完成下列表格。

【3】品析第⑧段中加横线词的作用。

可是,按照懒人的想法,却很可能不从勤学苦读上着眼。

【4】第⑤段引用后汉马融勤学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2.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小题。

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顾晓蕊
①故乡的家是一个四合小院,院里有棵粗壮挺拔的洋槐树。

阳春四月,巨大的树冠华荫如盖,素淡的花苞次第开放,满院流溢着醉人的清香。

②槐花盛开的时节,团团簇簇洁白的花朵,像迎风舞动的风铃,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

最开心的,要数采摘槐花。

弟弟爬上高高的树杈,用带钩的竹竿把槐枝扭断,我拾起落到地上的枝条,沿着细茎轻轻一捋,一嘟噜花朵落进筐里。

③在那贫寒的年代,槐花无疑是一道美食。

或蒸或炒,皆唇齿留香。

然而,苍翠遒劲的老槐树,在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如巨人般轰然倒下。

翌日清晨,发现槐树被拦腰截断,细碎的花瓣飘落一地,生命的华美与脆弱瞬间交替,让人久久地怅然无语。

④此后不久,我们便搬家了。

十余年时光缓缓淌过,日子过得平淡而适意。

三年前的一天,宁静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电话打破。

妈妈放下电话,脸色煞白,双手颤抖,对爸爸说:“儿子在工地上出事了!”
⑤那是怎样惊心的一幕,现场发生爆管事故,弟弟身上多处烫伤,从八米平台跌落下来。

他在重症病房里,度过了生命中最难捱的两个月。

出院后,他不愿照镜子,也不愿出门见人,每天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独自舔舐着心底的伤痛。

⑥妈妈说:“这样会闷出病来,出去走一走吧。

”我想了又想,决定陪弟弟回故乡。

踏上魂牵梦萦的热土,我的心里
充满期待与忐忑,不知这一趟旧地重游,将给弟弟带来怎样的影响。

⑦走进童年的小院,一阵阵清香扑面而来,浓烈而又执着。

抬头望去,记忆里被风雨摧毁的洋槐树,竟奇迹般出现在眼前,变得更加枝繁叶茂。

弟弟径直向前,缓缓走到槐树下,把身体贴近树干,紧紧地拥抱那棵树。

⑧那一刻,安静极了。

忽一阵清风拂过,雪白柔软的槐花,落在他的衣襟上。

他捏起几朵放进嘴里,细细地嚼,两行清泪落了下来。

自从弟弟受伤以来,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我唯一的一次,看到他流泪。

⑨泪痕很快被风吻干。

他侧过身来,说:“姐姐,给我照张相吧。

”我掏出数码相机,紧张得按了三次快门,才拍下
这美好的瞬间。

弟弟倚着老槐树,感叹地说:“槐花虽小,却有阳光的味道。

”他笑了,目光变得坚强,从灵魂深处
射出来。

⑩半个月后,我们回到家。

照片洗了出来,弟弟把它摆在床头,背面写着一行蓝色小楷:树是大自然的智者与强者,人应该像树一样活着。

至此,我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很快,弟弟又回到工作岗位,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⑾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那枝叶是信念,那树干是平和,那深入地底的根须,就是默默地承受。

人这一生,有这么一棵树,不管经历多少风雨,依然能凭借一缕心香,从容抵达幸福的彼岸。

(选自《阅读与鉴赏》,有改动)
【1】通读全文,说说作者以“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为题有什么妙处?
【2】根据提示,将方框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线索一:挺拔的槐树花香醉人→→ 重生的槐树更加繁茂
线索二:少时的弟弟快乐健康→ →
【3】联系语境,品析下面句子和加横线的词语。

①团团簇簇洁白的花朵,像迎风舞动的风铃,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

②踏上魂牵梦萦的热土,我的心里充满期待与忐忑。

【4】第⑧段“两行清泪落了下来”一句中加点字“泪”蕴含丰富的情感,既有之情,又有之情。

【5】本文与《紫藤萝瀑布》在主旨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的感悟。

江苏初二初中语文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为了倡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
绿色未来。


B.传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为纪念我国著名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因为屈原,人们记住了端午。

也因为端午,人们记住了屈原。

C.京剧雍容华美,昆曲典雅精致,越剧宛转悠扬,秦腔朴实无华,梆子戏高亢悲凉;中国的戏曲艺术博大精深,异彩纷呈。

D.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北京日报与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联合举办了“回望红色足迹,我的亲历感动”活动。

【答案】C
【解析】这是对标点符号的运用的考查。

标点符号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

标点符号不仅使我们在阅读时感到醒目。

句读分明,而且还有表情达意的作用。

对标点符号的考查一般是判断使用正误,或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学生应掌握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同时也应掌握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

这里“世界环境日”应该加引号,表示特定的称谓;句
末的句号应该在引号之外。

A应该改为: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为了倡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今年我
国确定的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传说”后加逗号,“端午”要加引号。

B应该改为:传说,农历五月
初五“端午节”是为纪念我国著名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因为屈原,人们记住了“端午”,人们记住了屈原。

“北京日报”应
该用书名号;“回望红色足迹,我们的亲历感动”应该用引号,而不是书名号。

D应该改为: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
党90周年,《北京日报》与北京市地方编纂委员会联合举办了“回望红色足迹,我的亲历感动”征文活动。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二、综合性学习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有一首歌曾经很流行,里面有这样几句歌词: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一只小小鸟,想要飞却怎么也飞不高,也许有一天我攀上了枝头却成为猎人的目标,我飞上了青天才发现自己从此无依无靠……
【1】从歌词中我们可以发现野生鸟类的生存状况非常严峻,请你结合歌词内容和平时所见资料,概括造成野生鸟
类生存囧况的原因。

【答案】【鸟之囧况】生态环境的恶化;滥补滥杀;滥砍滥伐。

(答对两点即可)
【解析】此类题考查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即要求考生具备有关知识,又要求学生具有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概括表述能力。

概括时,能围绕“环境”“人为破坏”来理解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2】和这首歌一样,古往今来的很多诗文中,人们都借助对鸟的描写寄托情感。

请从下面列出的鸟中,任选一种
仿照例句写一句话。

大雁、燕子、鹤、鹧鸪、鸳鸯
例句:子规:我从“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中,读到了子规哀啼的凄凉,以及诗人对友人的担忧和牵挂。

【答案】【鸟语寄情】(仿句时诗句引用1分,可以只写1句;表达感情1分,“大雁”一般为思乡之情,“燕子”为
对新春的赞美、春天的活力和生机等,“鹤”为品格高洁、生活闲适,“鹧鸪”为思乡念亲,“鸳鸯”为甜蜜、幸福、美满等)
【解析】仿写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正确即可。

力求做到形神兼备,语意流畅。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3】有一次家人在“鸟鸣涧”餐厅聚餐,你看到菜谱上有这样几道菜:爆炒鹌鹑、红烧野鸭、山鸡炖蘑菇……你为
鸟类的命运感到非常难受,这样对老板说:
【答案】【为鸟代言】称呼(1分)、劝说理由和委婉语气(2分)例:老板,你好!您的餐厅名字“鸟鸣涧”真雅致,可是您的菜谱上却都是这些野生鸟类,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对于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很大,而且国家法律禁止捕杀和食用。

如果您能改变营业方向,那该多好啊!
【解析】语言交际一般要有称呼语,语气要委婉,用语要简明得体。

答案设计合情合理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三、诗歌鉴赏
阅读白朴的《天净沙·春》一诗,完成小题。

天净沙·春
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①,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②。

【注释】①帘栊:带帘子的窗户。

②飞红:花瓣飞舞,像落花。

【1】画线句展示了一幅、的美丽画面。

【答案】风和日丽、和煦明媚、春意盎然(意思对即可)
【解析】“和风”,这里指春天和煦的微风,此句形象地描绘了温馨可人的春日景象。

“飞红”指飞花。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

【2】、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有“小桥流水人家”之句,它和这里的“小桥流水飞虹”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答案】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借“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画面,衬托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内心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而这首小令中,则通过“小桥流水飞虹”之景,抒发了在明媚春光里陶醉、喜悦、惬意之情。

(意思对即可)
【解析】马曲如”枯藤”与“老树昏鸦“并写,比白曲“轻烟”与“老树寒鸦”并写,意境更鲜明,氛围更凄凉。

“小桥流水
人家”的意象与“枯藤老树昏鸦”的意象成对比,更增添了旅人的思乡之情,而秦词“流水绕孤村”与白曲“孤村落日残霞”只写了“孤村”的凄凉。

这首小令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这结尾两句,词人的目光又从庭院里转移到晴空中,转移到旷野上,渲染了一个令人陶醉的氛围。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乙】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①。

隐心而后动②,谤议庸何伤③?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④。

在涅贵不缁⑤,暧暧⑥内含光。

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⑦。

行行⑧鄙夫志,悠悠故难量。

慎言节饮食⑨,知足胜不祥。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东汉崔
子玉《座右铭》)
注释:①纪纲:法度;行动准则。

②隐心而后动:三思而后行。

③谤议庸何伤:别人的非议怎么会中伤到自己呢?
④臧:褒奖。

⑤在涅niè贵不缁zī:比喻品格高尚,不受外界污染。

⑥暧暧:光线不够明亮的样子。

⑦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徒,同“途”,道路。

老子认为,柔弱者久长,刚强者先亡。

⑧行行:刚强的样子。

⑨慎言节饮食:说话须谨慎,饮食等欲望须节制。

【1】解释下列加横线短语。

①惟吾德馨()②无案牍之劳形()
③或尽粟一石()④行之苟有恒()
【答案】(1)品德高尚(2)使……劳累(3)有时(4)如果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此题注意使动用法,劳,使……劳累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下面句子中加横线词意思哪一组相同?()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黄鹤楼》)
B.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马说》)
C.可以调素琴。

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

(《人琴俱亡》)
D.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马说》)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D都是“吃”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3】用现代汉语翻译。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

【答案】(1)略(2)世人的赞誉不值得羡慕,只要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就行
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

句子中的的关键词有““何
陋之有?”,倒装句,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4】请从乙文中找出与甲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思想倾向最相近的一句话。

【答案】在涅贵不缁,暧暧内含光。

或:在涅贵不缁
【解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表达的思想是陋室不陋,根据这个意思找到“在涅贵不缁”意思是表面上暗淡无光,
而内在的东西蕴含着光芒。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

【5】学则须疑,尤其是学习文言文,这样能够更好地学古通今。

例如,学习《马说》一文,我们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但当今更需要人们对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毛遂自荐的勇气;学习《陋室铭》一文,我们赞赏刘禹锡_____________的情怀,但同时也应该摒弃孤芳
自赏的落后思想。

【答案】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伯乐不慕名利,安贫乐道。

【解析】《马说》一文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懂得了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伯乐;《陋室铭》一文表达的
思想是陋室不陋,赞赏刘禹锡不慕名利,安贫乐道。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

五、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不要空喊读书》,完成小题。

不要空喊读书
马南邨
①读书,就应该拿起书来,一字一句地认真读下去,为什么会有空喊的呢?
②空喊读书的,可能有几种人:第一种人因为自己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坐不住,安不下心,读不下去,但是又
觉得读书很有必要,于是就成了空喊。

第二种人因为有一些误解,以为拿起书来从头到尾读下去,就会变成读死书,所以还不敢也不肯这么做,于是也变成了空喊。

第三种人因为太懒了,不愿意自己花时间去读书,只希望能
找到什么秘诀,不必费很多力气,一下子就能吸收很多知识,所以成天叫喊要读书,实际上却没有读。

③这三种人即便是极少数的,我们也应该耐心地给以帮助,使他们不再空喊,而认真地坐下来读书。

并且对这三
种人还要有所区别,采取不同的办法给以帮助。

④三种人之中最难办的是懒病太深的人。

这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是要促使他痛下决心,勤学苦读。

虽然不必采
取什么“以锥刺股”那样的办法,但是,也要有相当的发愤之心,否则是一事无成的。

而只要真的勤学苦读了。

那么,有时候才能可能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

唐代大诗人李白“梦笔生花”的故事,不是全属无稽之谈。

古人类似
这样的故事还多得很。

例如,唐代鲍坚的《武陵记》一书,还写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⑤“后汉马融勤学。

梦见一林花如锦绣。

梦中摘此花食之;及寤,见天下之词,无所不知。

时人号为绣囊。


⑥很明显,马融所以能够变成“绣囊”,并非真的因为他做梦吃了花儿的缘故,而是因为他用勤学苦读的缘故。

⑦听了这个故事,如果不从勤学苦读方面去向马融学习,而光想做梦吃花儿,那又会有什么结果呢!
⑧可是,按照懒人的想法,却很可能不从勤学苦读上着眼。

他也许会想到:这真妙啊!古时马融做梦吃了花儿,
醒来就能通晓天下的文词;那么,现在能不能请一位科学家,发明一种神奇的办法,比如用注射针之类,对人脑
进行注射,来代替读书呢喃?如果能发明这样的方法就太好了。

到那时候,打一针或者吃一服药,就能吸收多少
部书;这么一来,只消一个早上就能培养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和专门人才,岂不妙哉!
⑨当然这只不过是痴人说梦而已,决不会真有人做这样的想法。

但我们能从中体会到老老实实的读书态度的重要性,便有极大的受用。

⑩然而,是不是一字一句从头到尾地读书,又会被批评为读死书呢?决不会的。

我们反对读死书主要是指那种目的不正确的而言,并非说:认真读书都是读死书。

要是这样理解,就大错特错了。

其实,有许多人根本还没有读什么书,完全说不上什么读死书或者读活书的问题。

⑾有人老爱高谈阔论。

什么事也没有做起,先要谈论个不休。

大家都曾见到,有的成天在订计划,开书目,请人讲读书方法,在许多场合都很热心地泛论读书的重要性,如此这般耗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结果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倒不如把耗费的这些宝贵时间,放在老老实实的认真读书上面,也许可以得益不浅。

⑿至于那种坐不住的人,只要下决心坐下来,很快就能养成习惯。

这种人的毛病最轻,最好治。

⒀一句话,读书不要空喊,到处叫嚷毫无用处。

你觉得自己最需要什么知识,就赶快到图书馆去找有关的书籍,如有可能再想法买到这些书籍,抓住一天半天的时间,老老实实地从头到尾地一字一句地耐心读下去,遇到自己有用的重要材料就用本子记下来。

这样做,从自己最需要的地方下手,兴趣很快也会培养起来,日积月累,就能读好多书,掌握好多知识。

舍此以外,别无路子可走。

(选自《疯狂阅读》2014年第3期)
【1】请用简洁的语言提炼文章的中心论点。

【答案】不要空喊读书,要老老实实,勤学苦读。

【解析】议论文中,论点是作者发表的主要观点。

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议论句”,即是论点,首先看标题,再看文首文尾。

本文标题就是论点。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

【2】细读短文第②至⑿段,完成下列表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