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磺化反应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资料
3.2 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方法(fāngfǎ)
三氧化硫在室温下很容易聚合。常见的聚合形式有三种,它们的形态、性能各不相同 。其中最简中的是γ型三聚体,市场(shìchǎng)上的三氧化硫均以此种形式出售。只 有γ型可作为磺化剂使用。
精品资料
3.2 磺化方法(fāngfǎ)
三氧化硫作为磺化剂有三种应用形式:一是直接用液态 SO3;二是直接用气态SO3;三是由液态SO3;蒸发得到 气态SO3或用发烟硫酸加热蒸发出SO3。
由于三氧化硫具有强氧化性、故要特别注意控制温度等工 艺条件,防止爆炸事故发生。
工业上往往不用纯的SO3,而是适当加入稀释剂,以使反 应趋于缓和。一般可用干燥空气、氮气(dàn qì)、SO2气体 稀释气体SO3 ;可用液体SO2和四氯乙烯、四氯化碳和三 氯氟甲烷等低沸点卤代烃稀释液体SO3。
精品资料
➢氯磺酸(huánɡ suān)(ClSO3H)
氯磺酸(ClSO3H)可以看作是SO3•HCl的络合物,是一 种油状腐蚀性液体,在空气中发烟。
氯磺酸作磺化剂反应活性高,主要用于制取芳磺酰氯、醇的硫酸
化及N-磺化反应。
生成的副产物氯化氢有利于产物的分离,但氯磺酸价格较高 ,且分子量大,反应中产生的氯化氢具有强腐蚀性。
3.磺化催化剂和磺化助剂 加入磺化催化剂或其他助剂,往往对反
应产生明显的影响,其表现有如下几个 方面 (1)影响取代位置 在许多(xǔduō)芳烃的磺化反应中,加 入汞催化剂可起到改变定位的作用。
精品资料
3.1 磺化反应(fǎnyìng)的基本 原理
(2)抑制(yìzhì)副反应 芳烃如苯、甲苯、二甲苯等在用SO3或
精品资料
硫磺燃烧制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催化氧 化制三氧化硫(sān yǎnɡ huà liú),经水吸收而得硫酸
精品资料
➢三氧化硫(sān yǎnɡ huà liú)
三氧化硫以、、三种形态存在, 常用的工业产品是型和型
的混合物。
用少量抑制剂,如硼酸衍生物并严格地排除水分,则可以制
得液相形态的三氧化硫。
但是,浓硫酸作磺化剂反应温和。副反应少,易于控制,加 入的过量硫酸可降低物料的粘度并帮助传热,所以工业上的 应用(yìngyòng)仍很普遍。
精品资料
3.1 磺化反应(fǎnyìng)的基 本原理
三氧化硫作磺化剂时,不生成水,反应速度快, 反应活性高,常为瞬间完成的快速反应,而且反 应进行得完全,无废酸生成,产物含盐量很低、 设备小、投资少,优点十分突出。近年来三氧化 硫磺化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精品资料
3.1 磺化反应(fǎnyìng)的基
本原理
H SO3-
反应历程(lìché ng): 1、形成σ—络合物
+ SO3 + H3S2O7+
H SO3-
+ H3SO4+
H
SO3-
+ H2S2O7 + H3S2O4+
+ H2SO4
H SO3-
+ H3O+
σ-络合物
精品资料
3.1 磺化反应(fǎnyìng)的 基本原理
由于磺化—水解—再磺化和磺基异构化的共同作用,使 烷基苯等芳烃衍生物最终的磺化产物含有邻、间、对位 的各种异构体。而随着(suízhe)温度的变化、磺化剂种 类及浓度的不同,各种异构体的比例也不同。尤其是温 度对其影响更大。
精品资料
3.1 磺化反应(fǎnyìng)的基 本原理
2.烯烃磺化机理 烯烃的磺化属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 ,α-烯烃用SO3
精品资料
3.2 磺化方法(fāngfǎ)
(1)物理脱水法 向反应体系通人过量的被磺化物,不断带走生成的水。 (2)化学脱水法 将BF3、二氯亚砜(SOCl2)等能与水作用生成气体的物
质加入磺化物中,从而排出水分。 但化学脱水法费用昂贵,仅用于实验室硫化反应中,而未
见用于工业生产。 磺化剂硫酸或发烟硫酸随着浓度的改变,其熔点变化很大,
温度除对反应速度有影响外,还会影响 磺酸基的引入位置。
精品资料
3.1 磺化反应(fǎnyìng)的基本 原理
精品资料
3.1 磺化反应(fǎnyìng)的基 本原理
萘磺化时,温度对磺化产物的比例(bǐlì)亦有影响
由表可见,低温有利于磺酸基进入α位,高温则有利于磺酸基进入β位
精品资料
3.1 磺化反应(fǎnyìng)的基 本原理
氯磺化剂—氯气和SO2、氧磺化剂—氧气(yǎngqì)和 SO2也可用于引入磺酸基-SO3H,但工业上仅限于一 些难以磺化的饱和烷烃的磺化。
精品资料
3.1 磺化反应(fǎnyìng)的基 本原理
精品资料
3.1 磺化反应(fǎnyìng)的基本 原理
需加入空气进行稀释,使其体积分数 为2%~8%
精品资料
3.1 磺化反应(fǎnyìng)的基 本原理
三、磺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1.被磺化物的性质 被磺化物的结构、性质,对磺化的难易程度有
着很大影响。 苯及其衍生物用SO3磺化时,其反应速度的大
小顺序为 苯>氯苯>溴苯>对硝基苯甲醚>间二氯苯>对硝
基甲苯>硝基苯 芳烃环上已有取代(qǔdài)基时,其体积的大小
精品资料
3.1 磺化反应(fǎnyìng)的基本 原理
2.反应温度和时问
在工业上,要提高生产效率,则需要缩 短反应时间,同时(tóngshí)又要保证产品 质量和产率。磺化反应的温度每增10℃, 反应时间缩短为原来的约1/3。但在升温 的同时(tóngshí),副反应也增多,产品质 量将会下降。
③选择性磺化常用来分离异构体。 ④引入磺酸基可得到一系列中间产物。 此外,磺化反应还应用于磺酸型离子交
换树脂(shùzhī)的制备、香料的合成等多 种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
精品资料
3.1 磺化反应(fǎnyìng)的基本原 理
一、磺化剂 工业上常用的磺化剂有硫酸、发烟硫酸、
三氧化硫、氯磺酸和亚硫酸盐等。 由于稀硫酸磺化反应活性较低、速度慢、
3.2 磺化方法(fāngfǎ)
三、氯磺酸磺化法 氯磺酸ClSO3H是一种液体,沸点152℃,易溶
于氯仿、四氯化碳、硝基苯和液态SO2中。氯磺 酸可由SO3和HCl直接反应制备。 氯磺酸为一种强酸,是很好的磺化剂。和有机 化合物反应时,视其用量大小可生成磺酸或磺 酰氯。如采用等量或稍过量的氯磺酸磺化芳烃, 则生成芳磺酸。 氯磺酸的磺化能力很强精,品资料 仅次于三氧化硫(sān
第二步脱去质子(zhìzǐ)
H SO3-
SO3-
+ H+
精品资料
3.1 磺化反应(fǎnyìng)的基 本原理
芳烃的磺化产物芳基磺酸在一定温度下于含水的酸性介 质中可发生脱磺水解反应,即磺化的逆反应。
磺基不仅可以发生水解反应。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从 原来的位置转移到其他热力学更稳定的位置上去.这称 为磺基的异构化。
其他强磺化剂磺化时。或者浓度和温度 较高时,极易生成砜等副产物。加入醋 酸可抑制(yìzhì)砜的生成,硫酸钠和苯磺 酸钠也有同样作用。在羟基蒽醌的磺化 中往往加入硼酸,使其与游离酚的羟基 反应形成硼酸酯.以阻止氧化副反应的 发生。
精品资料
3.1 磺化反应(fǎnyìng)的基本 原理
(3)促使反应进行 加入催化剂能使反应速度加快,反应
其他物理性质(wùlǐ xìngzhì)也有变化。 过量硫酸或发烟硫酸硫化法的应用很广。在操作上,为防
止生成的二磺酸过多,一般采用向被磺化物中缓慢加入磺 化剂的方法。
精品资料
3.2 磺化方法(fāngfǎ)
二、三氧化硫(sān yǎnɡ huà liú)磺化 法
三氧化硫(sān yǎnɡ huà liú)活性大, 反应能力强,且不生成水,不需大大地 过量,加入量接近理论量即可进行磺化 反应。
转化率低等原因,现已很少使用,而更 多地采用(cǎiyòng)浓硫酸、发烟硫酸和三 氧化硫进行磺化。 各种磺化剂具有不同的特点,适用于不 同的场合。
精品资料
3.1 磺化反应(fǎnyìng)的基本 原理
浓硫酸作为磺化剂时,每生成1mol磺化产物,便会生成1mol 水,这将使硫酸浓度逐渐下降,反应速度减慢。
产率提高,反应条件变得温和,有时甚 至能使一些难以进行的反应得以(déyǐ)顺 利进行。 在氯磺化和氧磺化这类自由基链反应中, 也要加入一些催化剂,如光催化剂、过 氧化物等来引发自由基的生成。
精品资料
3.2 磺化方法(fāngfǎ)
一、硫酸磺化法
采用硫酸或发烟硫酸作为磺化剂,所需硫酸
的最低浓度称为(chēnɡ wéi)临界浓度,即废
化法和氧磺化法。 烷烃的氯磺化和氧磺化就是在氯或氧的作用下,
二氧化硫与烷烃化合的反应,二者均为自由基的 链式反应。 氯磺化的反应式为
精品资料
3.1 磺化反应(fǎnyìng)的基本 原理
烷烃的氧磺化也是在紫外光照射下激发(jīfā)的自 由基反应。如
生成的过氧化烷基磺酸与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 烷基磺酸。
精品资料
➢硫酸和发烟硫酸
硫酸是一种较弱的磺化试剂,也是常用的磺化试剂之一,只能 (zhī nénɡ)适用于比较活泼的芳烃。
工业硫酸有两种规格,即浓度为98%~100%和92 ~93% (绿矾油)。最重要的磺化剂是70-100%的硫酸。 对于反应活性较低的芳烃,发烟硫酸是最常用的磺化试剂。 发烟硫酸通常(tōngcháng)含游离5-30%的SO3,工业发烟 硫酸通常(tōngcháng)有20-25%和60-65%两种规格。
此外(cǐwài),三氧化硫还可与有机碱络合形成新 的磺化剂,如SO3-二噁烷、SO3-吡啶等。
氯磺酸作磺化剂反应活性较强,副产物HCl可以及 时排出,使反应易于进行得完全。
精品资料
3.1 磺化反应(fǎnyìng)的基本 原理
精品资料
3.1 磺化反应(fǎnyìng)的基本 原理
亚硫酸盐,如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也可用来作为磺 化剂,适用于以亲核取代为主的一系列磺化反应。
精品资料
➢其它(qítā)磺化剂
氨基磺酸(H2NSO3H)作为磺化剂主要用 于醇的硫酸化,是一种稳定的不吸湿的固体。一 般(yībān)在高温无水介质中使用。
二氧化硫加氯气或加臭氧的混合物可用作烷烃的磺 化,在紫外光下进行磺氯化或磺氧化。
亚硫酸氢盐可以用于与某些烯烃化合物发生加 成磺化。
精品资料
3.1 磺化反应(fǎnyìng)的基本 原理
二、磺化反应机理(亲电取代反应) 1.芳烃磺化机理 磺化是芳烃的特征反应之一,它较容易
进行,且有如下两步反应历程:第一步 形成σ—络合物;第二步脱去质子 研究证明,用浓硫酸磺化时,脱质子较 慢,第二步是整个反应速度的控制步骤。 用稀硫酸磺化时,生成σ络合物较慢,第 一步限制(xiànzhì)了整个反应的速度。
②磺化还可赋予有机(yǒujī)化合物水溶性和酸性。在工业 上常用以改进染料、指示剂等的溶解度和提高酸性。如
精品资料
概述(ɡài shù)
药物(yàowù)中引入磺酸基后易被人体吸收.并可提高 水溶性.配制成针剂或口服液,其生理药理作用改变 不大,因此医药工业也常用到磺化反应。如
精品资料
概述(ɡài shù)
酸的浓度。并用π表示。当硫酸浓度低于π值
时,磺化反应不能进行。
当磺化剂硫酸的浓度确X定后80,(1可00按 下)式n 求M得
X ——硫磺化酸剂的硫酸用的量用量,kg;
C
π——磺化的临界浓度(SO3的质量百分数);
n ——引入磷酸基的个数;
C ——磺化剂硫酸的浓度(SO3的质量百分数); M ——被磺化物的量,kmol。
3.2 磺化方法(fāngfǎ)
精品资料
3.2 磺化方法(fāngfǎ)
四、氯磺化法和氧磺化法 氯磺化和氧磺化的化学反应十分相似,
第三章 磺化反应(fǎnyìng)
精品资料
概述(ɡài shù)
磺化反应定义:指将磺酸基(-SO3H)引入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反应。
磺化反应应用: ①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磺酸基后,可
使其具有(jùyǒu)乳化、润湿、发泡等多 种表面活性,所以广泛应用于表面活性 剂的合成。
精品资料
概述(ɡài shù)
磺化,其产物(chǎnwù)主要为末端磺化物。 亲电体SO3与链烯烃反应生成磺内酯和烯基磺酸等。
其反应历程为:
精品资料
3.1 磺化反应(fǎnyìng)的基 本原理
3.烷烃的磺化机理 烷烃的磺化一般较困难,除含叔碳原子者外,磺
化的收率很低。 工业(gōngyè)上制备链烷烃碳酸的主要方法是氯磺
3.2 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方法(fāngfǎ)
三氧化硫在室温下很容易聚合。常见的聚合形式有三种,它们的形态、性能各不相同 。其中最简中的是γ型三聚体,市场(shìchǎng)上的三氧化硫均以此种形式出售。只 有γ型可作为磺化剂使用。
精品资料
3.2 磺化方法(fāngfǎ)
三氧化硫作为磺化剂有三种应用形式:一是直接用液态 SO3;二是直接用气态SO3;三是由液态SO3;蒸发得到 气态SO3或用发烟硫酸加热蒸发出SO3。
由于三氧化硫具有强氧化性、故要特别注意控制温度等工 艺条件,防止爆炸事故发生。
工业上往往不用纯的SO3,而是适当加入稀释剂,以使反 应趋于缓和。一般可用干燥空气、氮气(dàn qì)、SO2气体 稀释气体SO3 ;可用液体SO2和四氯乙烯、四氯化碳和三 氯氟甲烷等低沸点卤代烃稀释液体SO3。
精品资料
➢氯磺酸(huánɡ suān)(ClSO3H)
氯磺酸(ClSO3H)可以看作是SO3•HCl的络合物,是一 种油状腐蚀性液体,在空气中发烟。
氯磺酸作磺化剂反应活性高,主要用于制取芳磺酰氯、醇的硫酸
化及N-磺化反应。
生成的副产物氯化氢有利于产物的分离,但氯磺酸价格较高 ,且分子量大,反应中产生的氯化氢具有强腐蚀性。
3.磺化催化剂和磺化助剂 加入磺化催化剂或其他助剂,往往对反
应产生明显的影响,其表现有如下几个 方面 (1)影响取代位置 在许多(xǔduō)芳烃的磺化反应中,加 入汞催化剂可起到改变定位的作用。
精品资料
3.1 磺化反应(fǎnyìng)的基本 原理
(2)抑制(yìzhì)副反应 芳烃如苯、甲苯、二甲苯等在用SO3或
精品资料
硫磺燃烧制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催化氧 化制三氧化硫(sān yǎnɡ huà liú),经水吸收而得硫酸
精品资料
➢三氧化硫(sān yǎnɡ huà liú)
三氧化硫以、、三种形态存在, 常用的工业产品是型和型
的混合物。
用少量抑制剂,如硼酸衍生物并严格地排除水分,则可以制
得液相形态的三氧化硫。
但是,浓硫酸作磺化剂反应温和。副反应少,易于控制,加 入的过量硫酸可降低物料的粘度并帮助传热,所以工业上的 应用(yìngyòng)仍很普遍。
精品资料
3.1 磺化反应(fǎnyìng)的基 本原理
三氧化硫作磺化剂时,不生成水,反应速度快, 反应活性高,常为瞬间完成的快速反应,而且反 应进行得完全,无废酸生成,产物含盐量很低、 设备小、投资少,优点十分突出。近年来三氧化 硫磺化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精品资料
3.1 磺化反应(fǎnyìng)的基
本原理
H SO3-
反应历程(lìché ng): 1、形成σ—络合物
+ SO3 + H3S2O7+
H SO3-
+ H3SO4+
H
SO3-
+ H2S2O7 + H3S2O4+
+ H2SO4
H SO3-
+ H3O+
σ-络合物
精品资料
3.1 磺化反应(fǎnyìng)的 基本原理
由于磺化—水解—再磺化和磺基异构化的共同作用,使 烷基苯等芳烃衍生物最终的磺化产物含有邻、间、对位 的各种异构体。而随着(suízhe)温度的变化、磺化剂种 类及浓度的不同,各种异构体的比例也不同。尤其是温 度对其影响更大。
精品资料
3.1 磺化反应(fǎnyìng)的基 本原理
2.烯烃磺化机理 烯烃的磺化属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 ,α-烯烃用SO3
精品资料
3.2 磺化方法(fāngfǎ)
(1)物理脱水法 向反应体系通人过量的被磺化物,不断带走生成的水。 (2)化学脱水法 将BF3、二氯亚砜(SOCl2)等能与水作用生成气体的物
质加入磺化物中,从而排出水分。 但化学脱水法费用昂贵,仅用于实验室硫化反应中,而未
见用于工业生产。 磺化剂硫酸或发烟硫酸随着浓度的改变,其熔点变化很大,
温度除对反应速度有影响外,还会影响 磺酸基的引入位置。
精品资料
3.1 磺化反应(fǎnyìng)的基本 原理
精品资料
3.1 磺化反应(fǎnyìng)的基 本原理
萘磺化时,温度对磺化产物的比例(bǐlì)亦有影响
由表可见,低温有利于磺酸基进入α位,高温则有利于磺酸基进入β位
精品资料
3.1 磺化反应(fǎnyìng)的基 本原理
氯磺化剂—氯气和SO2、氧磺化剂—氧气(yǎngqì)和 SO2也可用于引入磺酸基-SO3H,但工业上仅限于一 些难以磺化的饱和烷烃的磺化。
精品资料
3.1 磺化反应(fǎnyìng)的基 本原理
精品资料
3.1 磺化反应(fǎnyìng)的基本 原理
需加入空气进行稀释,使其体积分数 为2%~8%
精品资料
3.1 磺化反应(fǎnyìng)的基 本原理
三、磺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1.被磺化物的性质 被磺化物的结构、性质,对磺化的难易程度有
着很大影响。 苯及其衍生物用SO3磺化时,其反应速度的大
小顺序为 苯>氯苯>溴苯>对硝基苯甲醚>间二氯苯>对硝
基甲苯>硝基苯 芳烃环上已有取代(qǔdài)基时,其体积的大小
精品资料
3.1 磺化反应(fǎnyìng)的基本 原理
2.反应温度和时问
在工业上,要提高生产效率,则需要缩 短反应时间,同时(tóngshí)又要保证产品 质量和产率。磺化反应的温度每增10℃, 反应时间缩短为原来的约1/3。但在升温 的同时(tóngshí),副反应也增多,产品质 量将会下降。
③选择性磺化常用来分离异构体。 ④引入磺酸基可得到一系列中间产物。 此外,磺化反应还应用于磺酸型离子交
换树脂(shùzhī)的制备、香料的合成等多 种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
精品资料
3.1 磺化反应(fǎnyìng)的基本原 理
一、磺化剂 工业上常用的磺化剂有硫酸、发烟硫酸、
三氧化硫、氯磺酸和亚硫酸盐等。 由于稀硫酸磺化反应活性较低、速度慢、
3.2 磺化方法(fāngfǎ)
三、氯磺酸磺化法 氯磺酸ClSO3H是一种液体,沸点152℃,易溶
于氯仿、四氯化碳、硝基苯和液态SO2中。氯磺 酸可由SO3和HCl直接反应制备。 氯磺酸为一种强酸,是很好的磺化剂。和有机 化合物反应时,视其用量大小可生成磺酸或磺 酰氯。如采用等量或稍过量的氯磺酸磺化芳烃, 则生成芳磺酸。 氯磺酸的磺化能力很强精,品资料 仅次于三氧化硫(sān
第二步脱去质子(zhìzǐ)
H SO3-
SO3-
+ H+
精品资料
3.1 磺化反应(fǎnyìng)的基 本原理
芳烃的磺化产物芳基磺酸在一定温度下于含水的酸性介 质中可发生脱磺水解反应,即磺化的逆反应。
磺基不仅可以发生水解反应。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从 原来的位置转移到其他热力学更稳定的位置上去.这称 为磺基的异构化。
其他强磺化剂磺化时。或者浓度和温度 较高时,极易生成砜等副产物。加入醋 酸可抑制(yìzhì)砜的生成,硫酸钠和苯磺 酸钠也有同样作用。在羟基蒽醌的磺化 中往往加入硼酸,使其与游离酚的羟基 反应形成硼酸酯.以阻止氧化副反应的 发生。
精品资料
3.1 磺化反应(fǎnyìng)的基本 原理
(3)促使反应进行 加入催化剂能使反应速度加快,反应
其他物理性质(wùlǐ xìngzhì)也有变化。 过量硫酸或发烟硫酸硫化法的应用很广。在操作上,为防
止生成的二磺酸过多,一般采用向被磺化物中缓慢加入磺 化剂的方法。
精品资料
3.2 磺化方法(fāngfǎ)
二、三氧化硫(sān yǎnɡ huà liú)磺化 法
三氧化硫(sān yǎnɡ huà liú)活性大, 反应能力强,且不生成水,不需大大地 过量,加入量接近理论量即可进行磺化 反应。
转化率低等原因,现已很少使用,而更 多地采用(cǎiyòng)浓硫酸、发烟硫酸和三 氧化硫进行磺化。 各种磺化剂具有不同的特点,适用于不 同的场合。
精品资料
3.1 磺化反应(fǎnyìng)的基本 原理
浓硫酸作为磺化剂时,每生成1mol磺化产物,便会生成1mol 水,这将使硫酸浓度逐渐下降,反应速度减慢。
产率提高,反应条件变得温和,有时甚 至能使一些难以进行的反应得以(déyǐ)顺 利进行。 在氯磺化和氧磺化这类自由基链反应中, 也要加入一些催化剂,如光催化剂、过 氧化物等来引发自由基的生成。
精品资料
3.2 磺化方法(fāngfǎ)
一、硫酸磺化法
采用硫酸或发烟硫酸作为磺化剂,所需硫酸
的最低浓度称为(chēnɡ wéi)临界浓度,即废
化法和氧磺化法。 烷烃的氯磺化和氧磺化就是在氯或氧的作用下,
二氧化硫与烷烃化合的反应,二者均为自由基的 链式反应。 氯磺化的反应式为
精品资料
3.1 磺化反应(fǎnyìng)的基本 原理
烷烃的氧磺化也是在紫外光照射下激发(jīfā)的自 由基反应。如
生成的过氧化烷基磺酸与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 烷基磺酸。
精品资料
➢硫酸和发烟硫酸
硫酸是一种较弱的磺化试剂,也是常用的磺化试剂之一,只能 (zhī nénɡ)适用于比较活泼的芳烃。
工业硫酸有两种规格,即浓度为98%~100%和92 ~93% (绿矾油)。最重要的磺化剂是70-100%的硫酸。 对于反应活性较低的芳烃,发烟硫酸是最常用的磺化试剂。 发烟硫酸通常(tōngcháng)含游离5-30%的SO3,工业发烟 硫酸通常(tōngcháng)有20-25%和60-65%两种规格。
此外(cǐwài),三氧化硫还可与有机碱络合形成新 的磺化剂,如SO3-二噁烷、SO3-吡啶等。
氯磺酸作磺化剂反应活性较强,副产物HCl可以及 时排出,使反应易于进行得完全。
精品资料
3.1 磺化反应(fǎnyìng)的基本 原理
精品资料
3.1 磺化反应(fǎnyìng)的基本 原理
亚硫酸盐,如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也可用来作为磺 化剂,适用于以亲核取代为主的一系列磺化反应。
精品资料
➢其它(qítā)磺化剂
氨基磺酸(H2NSO3H)作为磺化剂主要用 于醇的硫酸化,是一种稳定的不吸湿的固体。一 般(yībān)在高温无水介质中使用。
二氧化硫加氯气或加臭氧的混合物可用作烷烃的磺 化,在紫外光下进行磺氯化或磺氧化。
亚硫酸氢盐可以用于与某些烯烃化合物发生加 成磺化。
精品资料
3.1 磺化反应(fǎnyìng)的基本 原理
二、磺化反应机理(亲电取代反应) 1.芳烃磺化机理 磺化是芳烃的特征反应之一,它较容易
进行,且有如下两步反应历程:第一步 形成σ—络合物;第二步脱去质子 研究证明,用浓硫酸磺化时,脱质子较 慢,第二步是整个反应速度的控制步骤。 用稀硫酸磺化时,生成σ络合物较慢,第 一步限制(xiànzhì)了整个反应的速度。
②磺化还可赋予有机(yǒujī)化合物水溶性和酸性。在工业 上常用以改进染料、指示剂等的溶解度和提高酸性。如
精品资料
概述(ɡài shù)
药物(yàowù)中引入磺酸基后易被人体吸收.并可提高 水溶性.配制成针剂或口服液,其生理药理作用改变 不大,因此医药工业也常用到磺化反应。如
精品资料
概述(ɡài shù)
酸的浓度。并用π表示。当硫酸浓度低于π值
时,磺化反应不能进行。
当磺化剂硫酸的浓度确X定后80,(1可00按 下)式n 求M得
X ——硫磺化酸剂的硫酸用的量用量,kg;
C
π——磺化的临界浓度(SO3的质量百分数);
n ——引入磷酸基的个数;
C ——磺化剂硫酸的浓度(SO3的质量百分数); M ——被磺化物的量,kmol。
3.2 磺化方法(fāngfǎ)
精品资料
3.2 磺化方法(fāngfǎ)
四、氯磺化法和氧磺化法 氯磺化和氧磺化的化学反应十分相似,
第三章 磺化反应(fǎnyìng)
精品资料
概述(ɡài shù)
磺化反应定义:指将磺酸基(-SO3H)引入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反应。
磺化反应应用: ①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磺酸基后,可
使其具有(jùyǒu)乳化、润湿、发泡等多 种表面活性,所以广泛应用于表面活性 剂的合成。
精品资料
概述(ɡài shù)
磺化,其产物(chǎnwù)主要为末端磺化物。 亲电体SO3与链烯烃反应生成磺内酯和烯基磺酸等。
其反应历程为:
精品资料
3.1 磺化反应(fǎnyìng)的基 本原理
3.烷烃的磺化机理 烷烃的磺化一般较困难,除含叔碳原子者外,磺
化的收率很低。 工业(gōngyè)上制备链烷烃碳酸的主要方法是氯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