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版】原子的核式结构推荐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子的外层电子受到激发后产生
导致人们对原子和原子核认识的升华. 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三十年代,对于电子、光谱的深入研究以及放射性现象、中子、质子的发现,引起物理观念的重大变革,创立了
新的理论,导致人们对原子和原子核认识的升华.
原子核虽小却集中了原子几乎全部的质量,所以核的密度非常大
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内,而电子都象枣核那样镶嵌在原子里面.
粒子散射实验
用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解释α粒子散射实验
粒子散射实验
现象2、3可看出,α粒子受到较大的库仑力作用
由于正电荷均匀分布,α 粒子所受库仑力也很小,故α 粒子偏转角度不会很大.
现象4可看出,α粒子在原子中碰到了比他质量大的多的东西
粒子散射实验
现象2、3可看出,α粒子受到较大的库仑力作用
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
这个模型… 不久就被实验事实否定了
粒子散射实验
1909~1911年,英国物 理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助手
们进行了 粒子散射实验
粒子:带正电的氦核
Ernest Rutherford
(1871-1937)
著名的 粒子散射实验
粒子散射实验
根据汤姆森模型计算的结果:电子质量很小,对α
原子核虽小却集中粒了原子子几的乎全运部的动质量方,所向以核不的密会度非发常大生明显影响;由于正电荷均匀分
α α 布, 粒子所受库仑力也很小,故 §28-1原子的核式结构
Joseph John Thomson (1856-1940)
粒子偏转角度不会
很大. 粒子散射实验
电子绕核旋转的向心力就是核对它的库仑引力
粒子散射实验
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
原子的外层电子受到激发后产生
§28-1原子的核式结构
根据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内部是十分“空旷”
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Joseph John Thomson (1856-1940)
原子 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着核高速 旋转.
电子,并知道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 中还有带正电的物质.那么这两种物质是怎样构成原子的呢? 根据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内部是十分“空旷”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现象2、3可看出,α粒子受到较大的库仑力作用 原子核虽小却集中了原子几乎全部的质量,所以核的密度非常大 原子核虽小却集中了原子几乎全部的质量,所以核的密度非常大 振荡电路中自由电子周期性运动产生 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 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 (原子:D=100m的大球 原子核:d=1cm的小石子) (若1cm3的体积中完全充满原子核,其质量为107吨)
粒子散射实验
实验检验 修正理论
⑵α粒子离核十分接近:α粒子受到很大的库仑斥力,发生大
让我们向那个伟大的时代、伟大的学者们
致敬!
向改变很小 ⑵α粒子离核十分接近:α粒子受到很大的库仑斥力,发生大
角度偏转
粒子散射实验
原子核很小:核半径为10-15~10-14m,只相当于原子半径(10-10 m)的万分之一 (原子:D=100m的大球 原子核:d=1cm的小石子)
原子核虽小却集中了原子几乎全部的质量,所以核的密度非常大 (若1cm3的体积中完全充满原子核,其质量为107吨)
粒子散射实验
1.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 2.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 3.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着核高速 旋转. 4.电子绕核旋转的向心力就是核对它的库仑引力
卢瑟福提出 的原子核式 结构
粒子散射实验
+
-
用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解释α粒子散射实验 ⑴α粒子离核较远:α粒子受到的库仑力很小,运动方
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
十九世纪末(1897年),汤姆森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
现象4可看出,α粒子在原子中碰到了比他质量大的多的东西
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着核高速 旋转.
(原子:D=100m的大球 原子核:d=1cm的小石子)
现象 建立新理论 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
粒子散射实验
粒子散射实验
1.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方向前进.
2.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
3.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0.
4.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0. 现象1说明,原子中绝大部分是空的 现象2、3可看出,α粒子受到较大的库仑力作用 现象4可看出,α粒子在原子中碰到了比他质量大的多 的东西
无线电波 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
伦琴射线 γ射线
振荡电路中自由电子周期性运动产生 原子的外层电子受到激发后产生 原子的内层电子受到激发后产生 原子核受到激发后产生
原子、原子核?
§28-1原子的核式结构 阴极射线
十九世纪末(1897年),汤姆森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 电子,并知道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
体育场
原子核
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三十年代,对于电子、光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方向前进.
§28-1原子的核式结构
谱的深入研究以及放射性现象、中子、质子的发 现象1说明,原子中绝大部分是空的
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0.
§28-1原子的核式结构
现,引起物理观念的重大变革,创立了新的理论, 现象2、3可看出,α粒子受到较大的库仑力作用
由于电子是带负电的,而原子又是中性的,因此推断出原子 中还有带正电的物质.那么这两种物质是怎样构成原子的呢?
电子 - 正电+ ? 原子
Joseph JΒιβλιοθήκη hn Thomson (1856-1940)
汤 姆 糕生 模提 型出 了 枣
汤姆森的原子模型
正电
电子
汤姆森的原子模型
在汤姆生的原子模型中,原 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 布在整个球内,而电子都象枣 核那样镶嵌在原子里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