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印台区3~6岁儿童龋病患病情况调查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年12月第5卷第36期
调查分析
DOI :10.19347/ki.2096-1413.202036004作者简介:高静(1978-),女,汉族,河北唐山人,副主任医师。

研究方向:儿童口腔疾病预防保健。

*通讯作者:闫琼,E -mail :371774092@.
龋病是人类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是以细菌为主在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其本质是无机物脱矿和有机物分解,其临床特征是牙体的硬组织在色、形、质各方面均发生变化,随着病情的发展,最终发生牙体缺损,形成龋洞,而且龋洞一旦形成,则缺乏自身修复的能力,随着牙体硬组织的不断破坏,终至牙齿丧失,破坏患者咀嚼器官的完整性,不但会影响消化功能,而且在童年时期可影响牙颌系统的生长发育,使人体健康的素质下降[1]。

因此,加强对龋齿的预防保健可为口腔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

为了了解铜川市印台区学龄前儿童的患龋情况,依据第四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案[3],本研究于2019年9月至11月对铜川市印台区8所幼儿园3~<6岁的1013名
儿童进行口腔健康调查,旨在为儿童龋病的预防工作提供参考性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印台区8所幼儿园
3~<6岁的1013名儿童作为调查对象(到调查当月在本地居住达6个月以上的常住人口)。

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2017年公布的“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71.9%”计算样本量,样本量常用公式:n=t 2PQ/d 2,n 为受检人数,t =1.96,P 为预期现患率,d 为允许误差,当允许误差d=0.1P 时,n =K ×Q/P [4],则需要调查的人数为n =400×0.281/0.719=157。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公布的3、4岁
铜川市印台区3~<6岁儿童龋病患病情况调查分析
高静1,闫琼
2*
(1.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中医医院,陕西铜川,727007;2.铜川市王益区振兴口腔诊所,陕西铜川,727000)
摘要:目的了解铜川市印台区3~<6岁儿童龋病患病情况,为龋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
法在铜川市印台区随机抽取8所幼儿园的1013名儿童进行口腔健康状况的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3~<6岁儿童的患龋率为50.94%,龋均为2.19,充填率为1.48%。

3~<4岁、4~<5岁、5~<6岁儿童的患龋率比较,差异显著(P <0.05),且乳牙患龋率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

病例组开始刷牙的年龄<2岁、每天刷牙的次数≥2次,每次刷牙的时间>2min 、进食零食或甜食的频率<2次/d 、就医情况(定期检查)的儿童占比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3~5岁儿童的患龋率相对较高,龋损充填率相对较低,因此,加强口腔健康宣教对儿童牙齿保健非常重要,可有效降低儿童的患龋率。

关键词:3~<6岁儿童;龋齿;调查中图分类号:R788.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1413(2020)36-0008-03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prevalence of dental caries among 3-<6years
old children in Yintai district of Tongchuan city
GAO Jing 1,YAN Qiong 2*
(1.Yintai District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ongchuan 727007;2.Wangyi District Zhenxing Dental Clinic,
Tongchuan 727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dental caries among 3-<6years old children in Yintai district of Tongchuan city,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ental caries.Methods A total of 1013children from 8kindergartens in Yintai district of Tongchuan city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or oral health examination by the method of cluster sampling,and the 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Results The caries rate of 3-<6years old children was 50.94%,the average number of caries was 2.19,and the filling rate was 1.48%.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aries rates among 3~<4years old,4~<5years old and 5~<6years old children (P <0.05),and the caries rate of deciduous teeth increased with age.The proportions of children whose age was less than 2years old with begin
brushing,the times of brushing teeth every day ≥2times,the time of brushing teeth each time>2min,the frequency of eating snacks or sweets <2times/d and the medical conditions (regular examination)in the case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caries in children aged 3-5years old is relatively higher,and the rate of caries filling is relatively lower.So,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oral health education for children's dental health,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aries in children.
KEYWORDS:children with 3-<6years old;dental caries;investigation
8--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年12月第5卷第36期
年龄段性别受检人数(n )
龋牙数(只)
均数失牙数(只)
均数补牙数(只)
均数龋均3~<4岁
男208252 1.210―40.02 1.23女193277 1.440―60.03 1.47合计
401529 1.320―100.02 1.344~<5岁
男144285 1.980―40.03 2.01女149337 2.2610.01120.08 2.35合计
293622 2.1210.00160.05 2.185~<6岁
男163543 3.33110.0750.03 3.43女156465 2.9840.0380.05 3.06合计
3191008 3.16150.05130.04 3.25总计
1013
2159
2.13
16
0.02
39
0.04
2.19
表1
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龋、失、补及龋均情况分析
影响因素类别病例组(n=516)对照组(n=497)χ2P 开始刷牙的年龄
<2岁176/34.11295/59.3664.81
0.00
≥2岁
340/65.89202/40.64每天刷牙的次数
0~1次378/73.26191/38.43124.59
0.00
≥2次
138/26.74306/61.57每次刷牙的时间
0~2min 342/66.28222/44.6747.86
0.00
>2min
174/33.72275/55.33进食零食或甜食的频率
<2次/d 164/31.78339/68.21134.24
0.00
≥2次/d
352/68.22158/31.79就医情况
有症状就诊481/93.2276/15.29620.47
0.00
定期检查
35/6.78
421/84.71
表2
两组儿童在不同影响因素中的占比比较(n/%)
儿童患龋率为50.8%、63.6%,采用同样方法计算出需调查人数分别为388和229名,本研究中8所幼儿园实际调查3~<4、4~<5、5~<6岁儿童分别为401、293、319名。

1.2方法
调查人员为具有10年以上临床经验的口腔科医生,
经标准一致性检验,Kappa 值>0.80。

由调查人员向家长和幼儿园讲解此调查的目的,获得其同意和配合,排除患有系统性疾病、本地居住时间不足6个月及无法配合的儿童。

1.2.1口腔检查。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第四版)的标准,调查对象取坐位,在统一的移动光源下,以视诊结合探诊的方式进行检查,使用器械为口腔科平面口镜和探针,必要时借助棉签擦去软垢[5]。

记录方法:无龋记为“0”:牙冠健康,无充填物,也无龋坏迹象;有龋记为“1”:牙齿的窝沟点隙或光滑面有明显的龋洞,或明显的釉质下破坏,可探及软化洞底或洞壁的病损;已充填有龋记为“2”:牙冠上有永久充填物且伴有龋坏;已充填无龋记为“3”:牙齿上有永久充填物且无任何部位龋坏;因龋缺失记为“4”;因其他原因缺失记为“5”:如外伤。

结果由专人整理并录入,严格按照编码填写到检查表中。

患龋状况用患龋率、龋均表示,患龋率=患龋人数/受检人数×100%;龋均=(龋牙数+失牙数+补牙数)/受检人数。

1.2.2问卷调查。

参照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调查问卷的设
计,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共发放并回收有效调查问卷
1013份。

其内容有①基本信息;②口腔健康相关的行为。

本着知情同意的原则,问卷由幼儿园发给孩子带回家中,家长填写完毕后交给老师后统一收回,由调查人员检查问卷填写是否完整,对于遗漏项目打电话回访后补充完整。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n/%
表示,用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及不同年龄段的患龋率比较
调查的1013名儿童中,男童515名,女童498名;3~<4、4~<5、5~<6岁儿童的受检人数分别为401、293、319名,构成比分别为39.59%、28.92%、31.49%,患龋率分别为41.15%(165/401)、52.22%(153/293)、62.07%(198/319);3~<6岁儿童的患龋率为50.94%(516/1013);3~<4、4~<5、5~<6岁儿童的患龋率比较,差异显著(χ2=31.40,P <0.05),且乳牙患龋率随着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

2.2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龋、失、补及龋均情况分析
随儿童年龄增长,龋均数增加。

见表1。

2.3两组儿童在不同影响因素中的占比比较
通过口腔检查结果将有龋齿的儿童设为病例组,其余儿童设为对照组,分析不同因素对龋病的影响,结果显
示,病例组开始刷牙的年龄<2岁、每天刷牙的次数≥2次、
每次刷牙的时间>2min 、进食零食或甜食的频率<2次/d 、就医情况(定期检查)的儿童占比低于对照组(P <0.05,表2)。

9--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年12月第5卷第36期
3讨论
龋病是细菌性疾病,可引起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继发感染后,可致关节炎、心内膜炎、慢性肾炎等多种其他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6]。

下面从患龋情况、影响因素两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为龋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3.1患龋情况
龋病作为学龄前儿童的多发病及常见病,流行状况具有较大的地区差异性,在发展中国家,儿童的患龋率为74%~90%,在西方发达国家,儿童的患龋率在20%左右[7]。

本研究结果显示,3~<4、4~<5、5~<6岁儿童的乳牙患龋率分别为41.15%、52.22%、62.07%,龋均数分别为1.34、2.18、3.25,龋齿充填率分别为1.00%(4/401)、1.37%(4/ 293)、2.19%(7/319),3~6岁儿童的龋齿充填率均较低,且低于以往研究报道的辽宁省和江苏省同年龄段的儿童[8-9]。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3~<4、4~<5、5~<6岁儿童的患龋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乳牙患龋率随着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这一点与多项研究调查结果一致[10-11]。

究其原因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饮食结构发生改变,进食零食、甜食的次数增加,而儿童且自身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2影响因素
3.2.1从饮食方面分析。

龋病的发生主要与细菌、食物、宿主、时间4个因素相关,其中饮食因素影响较大。

缪羽等[12]调查发现,每日进零食次数每增加1次,3~5岁儿童患龋病的风险增加原来的1.249倍,推测原因可能是进食零食会使口腔内变形链球菌等致龋菌分解的底物增加,继而产酸增加,因此患龋风险增加。

在本研究中,病例组进食零食或甜食<2次/d的儿童占比低于对照组(P=0.00),与以往多项研究报道完全一致[7,12],验证了龋病的发病和进展不完全取决于吃含糖食品的数量,而在于每日进食零食或甜食的次数[13]。

3.2.2从刷牙习惯分析。

儿童食物多为软质,黏稠性较强,且含糖量较高,易发酵产酸,加上儿童的睡眠时间普遍较长,而睡眠时口腔处于静止状态,会引起唾液分泌相对不足,难以达到理想的自洁作用,从而增加了患龋的风险[14]。

众所周知,牙菌斑是龋齿的致病因素,刷牙方法是否正确决定牙菌斑、软垢等是否能够被有效去除[15]。

在本研究中,病例组2岁以前开始刷牙、每天刷牙次数≥2次、每次刷牙时间>2min的儿童占比低于对照组(P=0.00)。

结果表明,刷牙是维护口腔卫生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清除牙菌斑[16]。

为保证刷牙的效果,建议每天至少刷牙2次,每次刷牙的时间不应短于2min,且应从2岁以前就开始刷牙。

3.2.3从家长的角度分析。

龋病是慢性病,早期症状不明显,一旦疼痛来医院就诊,可能已波及牙髓,治疗效果较差[17]。

调查发现,病例组定期检查牙齿的儿童占比低于对照组(P=0.00),与舒成军等[15]报道的一致。

由此说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家长应定期带儿童去检查牙齿,不要等有疼痛等症状后再去检查。

笔者通过对龋病影响因素的分析,总结了以下预防措施:①在乳牙萌出期,家长可以用纱布蘸清水轻轻刷洗牙面,清除牙面的食物残渣;乳牙萌出后,家长应坚持帮助孩子刷牙,直至其可以独立有效地刷牙;②限制孩子在睡前进食,每天尽量减少吃零食的次数;③提倡将口腔检查纳入到儿童健康体检中,发现龋齿立即治疗;④医疗机构通过QQ、微信等途径开展口腔健康宣教,重点人群是儿童看护者,增强其口腔保健意识,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以达到降低龋齿发病率的目的。

综上所述,3~<6岁儿童的患龋率相对较高,龋损充填率相对较低,因此,加强口腔健康宣教对儿童牙齿保健非常重要,可有效降低儿童的患龋率。

参考文献:
[1]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
[2]李海俊,凌睿,张伟文,等.乌鲁木齐市20所幼儿园3~6岁儿童龋齿
患病率调查[J].新疆医学,2016,46(10):1300-1302.
[3]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技术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
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2015—2017)抽样工作手册[R].
北京:中华口腔医学会,2015:9-28.
[4]胡德渝.口腔预防医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9.
[5]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Oral health surveys:basic methods[M].4th Ed.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97.
[6]毛良君,方欣,宁斌.衢州市2000名3~6岁儿童龋病患病情况分
析[J].中国医院统计,2018,25(5):330-332.
[7]李珍珍,刘姗姗,徐丽,等.蚌埠市5岁儿童患龋现状及危险因素[J].
中国学校卫生,2019,40(6):924-927.
[8]张凯强,程睿波,李健,等.辽宁省3~5岁儿童乳牙患龋情况抽样调
查报告(2015—2016年)[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8,11(7):435-438.
[9]刘怡然,沈红,仇颖莹,等.江苏省3~5岁儿童龋病流行病学抽样调
查报告[J].口腔医学,2019,39(2):152-157.
[10]王敦君.成都市3~5岁儿童龋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
幼卫生杂志,2015,7(6):72-74.
[11]张双阳,缪羽,于蕴之,等.包头市3~5岁儿童龋病患病情况调查分
析[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6,26(8):492-494,472. [12]繆羽,王晓超,张双阳,等.包头市3~5岁儿童龋病患病的相关因素
分析[J].口腔医学研究,2015,31(12):1212-1215,1219. [13]郭颖,黄薇,江汉,等.儿童吃糖与龋病行为的关系[J].临床口腔医
学杂志,2003,19(1):32-33.
[14]陈嵩,计艳,项洁,等.南京市600例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现状及影
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18):57-60,64. [15]舒成军,潘莉萍.余姚市城区3~6岁儿童龋齿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调查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8,38(5):640-642. [16]陈媛,付琢惠,陈悦,等.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相关因素分析[J].口
腔疾病防治,2018,26(10):652-656.
[17]张令军,姜海荣,王明英,等.威海市586名3岁~5岁儿童患龋情
况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7):886-887.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