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市高中地理总复习 对外开放的前沿(1)练习 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开放的前沿
1.《国际金融报》报道:新塘(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在30年前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改革开放之初,这里诞生了国内第一条牛仔裤。
30年后,这里聚集了几十万外来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牛仔布生产基地和华南摩托车、汽配产业重要地标。
每天,这里有250万件牛仔服被生产出来销往世界各地。
数据显示,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但2008年新塘仍完成工业总产值797亿元。
据此完成1-3题。
1.新塘诞生国内第一条牛仔裤时,珠江三角洲()
A.城市化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
B.区域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增强
C.基本形成了城乡一体化和城市群体系
D.城市化向城市群模式转变
2.30年来,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新塘得以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①靠近港澳和东南亚②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③改革开放的政策④海运便利
A.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3.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哪方面发展条件稍差()
A.良好的区位,便捷的交通
B.广阔的经济腹地
C.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
D.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
2.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据此回答(1)-(2)题
(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两个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B。
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C。
动力导向型产业
D。
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2)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
①城镇梳理猛增,城市交错分布②城市规模迅速扩大③逆城市化现象凸现
④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城市分布密集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此时主导产业是( ) A.高新技术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 D.资源密集型产业
4.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涉及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淮海流域的广大区域。
回答问题。
(1)南水北调改变了我国水资源的( )
A.时间分布不均 B.东西差异 C.空间分布不均 D.地下径流
(2)会对东线优质供水造成负面影响的是( )
A.建立污水处理厂 B.沿岸地区推广生态农业
C.农田大量使用化肥 D.加大水质检测力度
(2)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同时采取的措施是( )
①节约用水②防治水污染③保护生态环境④开发深层地下水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
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市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
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香港和澳门。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中,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良好地理位置条件的是( )
A.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
B.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C.有许多优惠的政策
D.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
(2)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 )
A.良好的区位条件
B.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C.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D.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6.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与其优越的条件密不可分,据此回答1~3题。
(1)关于珠江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广东省西南部
B.地形崎岖,热量丰富
C.河流纵横交错,自然条件优越
D.经济发达,文化落后
(2)下列哪一类型基地不是我国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的( )
A.轻工业基地 B.商品农业基地
C.外贸出口基地 D.棉花生产基地
(3)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优势条件的是( )
A.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
B.矿产资源丰富
C.地理区位优势
D.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7.关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靠近香港地区和东南亚,多侨乡,有利于引进外资
②形成轻、重工业都很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③深圳、汕头、珠海等经济特区是本区的工业中心
④自然条件优越,是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产业结构没有优化B.第一产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
C.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D.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9.中山市古镇的灯饰,小榄的五金制品,黄圃的腊味,沙溪的服装;佛山市西樵的纺织,南庄和石湾的陶瓷,盐步的内衣,平洲和里水的制鞋,乐从的家具;东莞市虎门的服饰,石龙、石碣和清溪三镇的电子产品,厚街的鞋业,等等。
据此回答1-2题。
1.材料中例举的工业,应属()
A.重工业 B.轻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工业
C.能源密集型工业 D.资金密集型工业
2.上述材料反映出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特征是()
A.“一镇一品”的专业镇经济 B.以出口创汇为主的外向型经济
C.核心城市带动下的城乡一体化经济 D.沿河、沿海分布的蓝色经济
10.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措施正确的是()
A.加强分工合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B.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轻工业
C.建设城市新区 D. 加强规划与管理
参考答案:
1.答案: 1-3 A D B
解析:
2.答案: A C
解析:
3.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珠三角的工业化。
20世纪90年代珠三角进行了产业结构升级,由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变为技术密集型产业。
4.答案: C C B
解析:南水北调属于改变了地表径流的分布,即改变了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
注意“负面影响”,建污水处理厂、推广生态农业和加大水质监测力度都有利于沿线水质的改善,只有大量使用化肥可能导致河流水体富营养化,水质变差。
南水北调过程中应主要生态环境的保护,故应做好节约用水,防治过度灌溉可能导致北方灌区的土地盐碱化;防治水污染;保护生态环境;而开发深层地下水可能加重北方地下水枯竭,导致地面下沉,故④错误。
5.答案: 1-2BC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条件。
第1题,珠江三角洲地区良好的地理位置条件表现为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第2题,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将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并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A项是有利的地理条件,B项是侨乡优势,D项是特定的国际背景。
6.答案: 1-3CDB
解析:第1题,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地势平坦;热量丰富,降水丰沛;经济发达,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开放,便于接受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第2题,珠江三角洲依靠其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了外向型经济,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基地和外贸出口基地;本区水热资源丰富,地形平坦,粮食复种指数高,成为我国商品农业基地之一;本区的气候条件不适合棉花的种植。
第3题,本区矿产资源缺乏,是其发展的限制性条件。
7.答案: D
8.答案: A
解析:经济发达地区随经济的发展,一般来说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会逐渐下降,二、三产业比重会逐渐上升,到后期按比重大小形成三、二、一的格局。
珠江三角洲地区处于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中,目前比重最大的是第二产业,最小的是第一产业。
9.答案: 1-2BA 10.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