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强国防生军事素质的培养
国防生培养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精选文档

国防生培养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国防生是改革开放后,国家为了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和加速部队建设转型而培养的新鲜血液。
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国防生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是军队干部培养制度的重大创新。
从军队培养国防生的现状看,培养的模式已初见成果,基础教育与军事化教育在逐步完善。
但是,培养方面仍然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培养与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国防生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尽管各类院校培养国防生有着近10 年的摸索和实践经验,培养模式和培养体制不断在提升和完善,但是,在军事素质培养方面,管理机制如何更好地与军队现代化要求相匹配始终是院校内部急需解决的问题。
学员的生活、学习、训练等各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的管理制度做支撑,才能确保其余工作顺利开展。
目前院校大部分培养与管理机制都是长时期使用同一种,或是直接使用上级组织制定的,各级领导没有详细分级负责的体制,不能系统地安排与谋划国防生培养工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培养对象的不断变化,没有及时对该院原有的旧制度进行相关调整和修改,出现管理力度不够、管理成果弱化等现象,显然这不能适应现代化战争中军队人才培养的要求,影响了国防生整体的培养工作。
国防生除了在院校学习期间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信息化战争知识、部队管理知识,还要有能力将自己的军事素质和这些知识融为一体,这就要求院校能够建立基础知识和军事素质相协调的培养机制, 完成军事知识 从单一向复合转变的过程。
2 军事素质培养有待加强国防生军事素质的培养是衡量军事人才是否合格的重要标 志,近几年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 国防生在军事素质的培养方面 存在一些问题, 制约了国防生军事素质的提高, 也成为国防生培 养与管理工作中的障碍。
2.1 军事素质薄弱国防生在地方大学大部分时间学习的是文化基础和专业理 论知识, 他们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较弱, 缺少实践经验和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 对现代化战争中需要用到的武器装备更是 的基本军事素质标准。
国防生教育管理规定

国防生教育管理规定(2007年5月颁布)2009年06月18日 17:30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提高国防生培养质量,加速推进人才战略工程,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国防生是军队根据生长干部补充需要,依托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培养、享受国防奖学金、毕业后定向分配到军队的地方大学生。
第三条本规定是组织实施国防生教育管理的基本依据。
本规定未涉及的教育管理内容,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所在高校教育管理规定执行。
第四条国防生教育管理工作,应当遵循普通高等教育规律,着眼军事人才培养要求,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主,注重军政训练养成,打牢适应毕业任职需要的素质基础。
第五条国防生教育管理由高校负主要责任,军队驻普通高校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驻校选培办)协助。
高校成立由校领导负责的领导小组,领导、协调本校有关部门、院系和驻校选培办,组织开展国防生教育管理工作。
国防生教育管理工作,纳入高校整体建设发展规划,作为高校评估的重要内容。
第二章学籍管理第六条招收选拔国防生,由高校、驻校选培办和学生本人共同签订协议书,报军区级单位政治部干部部批准。
确定国防生资格后,高校予以单独注册,档案单独管理,驻校选培办登记备案。
第七条招收的国防生复查复审不合格的,取消国防生资格。
其中符合所在高校普通生录取标准的,可以转为该校普通生;不符合普通生录取标准的,由高校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八条每学期开学,国防生应当按时到校注册,到驻校选培办报到。
第九条国防生原则上不得转专业、转学和长期(2个月以上)出国出境学习交流。
确有特殊原因的,应当向驻校选培办提出书面申请,报请军区级单位政治部干部部审批。
未经审批同意的,高校不予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条国防生一般应当在标准学制时间内完成学业。
提前完成高校规定学业、军政训练合格准予毕业的,列入当年接收计划,由军队接收单位办理入伍手续。
因为特殊情况确需延长学习时间的,须经军区级单位政治部干部部批准。
国防生培养的现状及建议

国防生培养的现状及建议作者:窦志国郭瑞平翁永杰陈世春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3年第03期装备学院每年承担着来自全国40多所地方大学毕业国防生任职培训任务,为解决好国防生培养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1],受总部委托,我院组织人员对此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本文把研究报告中与签约高校有关的内容提炼出来,供各地方高校的同志们参考,以便各地方高校掌握国防生培养的总体现状,使国防生培养模式更加适应部队的特点和需求。
一国防生在校期间的培养情况1在校期间的军政训练情况必要的军政素质是国防生区别于一般大学生的根本标志。
在调研中我们感到,各签约高校高度重视,在认真组织开展国防生军政训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扎实开展。
在校期间,国防生接受了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
2011年度调查结果显示,83.4%的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必要的,72.1%的人以必修或选修课形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88.2%的人参加过读书演讲、主题征文、先进事迹报告会等主题教育活动,83.7%的人所在学校将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计入了学分系统。
但对思想政治教育情况给出非常好的评价的为56.2%,这说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方面还需多下功夫,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我要学习”。
二是军事训练内容实在、管用。
本次调查显示,各院校选培办每周都组织进行一到两次军事训练。
在尽量不影响专业知识学习的前提下,国防生也接受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军事训练,主要包括队列、体能和军事理论课程。
75.2%的选培办会定期对队列和体能训练状况进行考核;约80%的人对于军事训练课程给出了积极肯定的评价。
除了日常训练外,87.8%的高校组织国防生假期去部队实习锻炼,43.75%的高校有两次以上部队实习经历。
在座谈中了解到,大部分国防生认为到部队实习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利用暑假时间到部队实习,一方面可以较快提高国防生军政素质;另一方面,在部队能学习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受益匪浅。
大学国防军事教育相关论文800字

大学国防军事教育相关论文800字国防教育是整个高等学校的教育的重要工作,对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大学国防军事800字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学国防军事800字论文篇一:《国防军事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摘要:高校国防军事教育属于大学生基本素质教育的范畴。
培养大学生的军事素养,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新时期高校国防军事教育的重要内容。
论文就培养大学生军事素养的重要意义、大学生军事素养的基本要求及大学生军事素养的培养做了简明阐述。
关键词:大学生军事理论教育素质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全国各大高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以军事理论教育和军事技能训练主要形式的国防军事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
与此同时,新时期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全面,层次越来越高。
国防军事教育作为大学的一门重要课程,应顺应新形势,逐步更新内容、创新教育形式、改善培养方式,有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一、高校国防军事教育的目的与意义历史经验证明: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
目前,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时期,重视大学生国防军事教育,不仅对实现国防现代化有深远的意义,而且对于提升大学生自我养成、思想政治素质和身心素质等多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二、新时期高校国防军事教育培养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文化的高度自觉所谓自觉”,一是指自己有所认识而主动去做,二是指自己感觉到或自己有所察觉。
1..运用对比法,加强国防意识教育,培养大学生对国防意识的认同与自觉。
近代中国屡遭外国列强侵略,山河破碎,老百姓处在水生火热之中。
如今,苦难屈辱成为过去,我国综合国力已跃居世界第二。
但我们必须牢记屈辱,居安思危,在国防军事理论教育中通过历史影片、五四画展、革命英雄报告会等多种形式,通过对比新旧两个时代,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时代变化,从而树立和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这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他们的爱国、报国热情。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努力提高国防生素质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努力提高国防生素质作者:朱迎波来源:《职业》2012年第06期部队基层文化建设是部队建设的核心组成环节之一。
在基层部队中,国防生成为了骨干军官的一支重要的主力军,和其他军官一样肩负着文化建设工作的主要任务,如何让国防生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展开文化建设工作,以身作则推动精神文明走向更高水平,成为部队文化工作中的一项课题。
一、国防生将成为基层军官队伍主要力量国防生是为了补充军队干部的成长需要,在普通高等学校中经过严格培养、享受国防奖学金、毕业之后定向分配到军队工作的地方大学生。
这些国防生在经过普通高校的文化课、专业课培养后,合格的毕业者将被分配到基层部队中担任具有一定职务的军官。
近几年来,随着部队人员更换,基层队伍中由国防生升任的骨干军官越来越多,这样做一来能够缓解国防生的毕业压力,同时也能够为基层部队补充新鲜血液、注入散发着蓬勃朝气的时代精神。
国防生普遍有着自身的时代特点,在价值观上最大的特点是思想信念虽然坚定,但政治觉悟需要进一步提高。
许多年轻的国防生军官对潮流资讯、时尚信息比较感兴趣、较为了解,2011年曾有一份对175名国防生的问卷调查指出:分别有29.5%和10.5%的国防生不知道现任军委主要领导和国务院主要领导是谁,14.7%的国防生对以李宇春为代表的“超级女声”和周杰伦等歌星比较崇拜;有11%的国防生对公安、交警等执法人员比较反感。
国防生普遍表现出了与时代特色相接轨的个性特征,求新求变心理较浓,对部队工作基础内容的了解和责任感则较淡。
因此当国防生在开展工作并进行文化建设时,会相应地体现出特定的某种方式行为,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加以注意,根据自身存在的不足方面进行改正。
二、做好本职工作,加强基层文化的全面建设在军队建设中,基层军官是支撑基点,在基层军官的带领下,党对军队的领导才能得到完全、坚决、无条件的执行。
因此基层军官在进行工作时首先应该树立威信、威严感,尤其是新任的国防生军官,由于年轻稚嫩、社会经验不足,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的不到位的情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在士兵当中建立起相应的权威感,与士兵之间存在一定的“隔阂”,无法合理有效地分配、调动人员部署。
国防生军事素质评价应注重把握的几个问题

作 者: 刘 智 ,信 息 工程 大 学指 挥 军官基础 教 育 学院 ,在 读研 究 生 ,上尉 ; 张 二珂 ,信 息工 程 大 学 指挥 军 官基 础 教 育 学 院教 学科 研 办 ,参 谋 , 中校 ;
付 贺鹏 ,信 息工程 大学指挥 军官基础 教育 学院 ,在读研 究生 ,少校
入 相关 评 价 主体 ,并 根 据这一 主体与 军事 素质 培
养 的相关 度 ,设 置其 评 价 的权 重 比例 。 一要 引入
生应侧 重作 战指 挥能 力等 方面 的评 价 内容 ,专 业
技术类 国防生应 侧重 对相 应学科 知识 的掌 握及 运
部 队评 价 。针 对 国防生 学 员 未来 岗位 任 职 要求 ,
国 防生 作 为 我 军 人 才 体 系 中 的重 要 培 养 对 象 ,受 地方 院校 办学 条件 及 国防生 专业 的军 事属
性 等 因素 的制 约 ,在 短 时期 内难 以实现 直 接引人
社 会力 量 实施第 三方 评 价 。为全 面衡 量 、综合 评 价 国防生 的军 事素 质 ,可在 当前 评价 实践 中 ,引
聘请 部 队相关 领导 、基 层干 部参 与评 价 活动 ,重 点依 据学 员 岗位任 职基 本能 力需 求 ,对学 员 的领
一
线 部 队对 国防 生军事 素质 的需求 ,及 时调 整 国 防生评 价 内容和标 准 。 比如 ,依据 实 战化 目标要
四 、引 入 外 部评 价 ,提 高 评 价 全 面 性
求 ,在 带兵 能力 、指挥 素质 方面加 大评 价指 标权 重 ,激 励 国防生 在校期 间苦 练军 事本 领 ,努 力增 强 军事 指挥 才能 。二要 依 据专 业设 置调整 。 国防 生所学 专业 类别 繁多 、差 异性 大 ,其 军事 素质 培 养 的侧 重点 也各 不相 同 ,因此 ,对其 实施 评价 的 内容 就 不 能 “ 一 刀切 ” 。 比如 ,部 队 指挥 类 国防
浅谈战斗精神培育对国防生的重要性

浅谈战斗精神培育对国防生的重要性摘要战斗精神是军队战斗力一个重要因素,在战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防生不仅是地方大学生,同时也是未来的军官,因而对其而言,战斗精神培养是有着战略意义的。
在国际形势变幻莫测的今天,不仅要强化国防生的军事技能和素养,还应积极培养他们的战斗精神。
本文从战斗精神的定义及其重要性出发,探讨培养国防生战斗精神的路径。
关键词战斗精神;国防生;培养路径国防生是我国部队军官一个重要来源,是现代国防及军队建设不可缺少的后备力量。
而国防生的培养质量将对军队战斗力带来直接性影响[1]。
伴随我国军队体制改革的深入,国防生培养力度不断加大,为军队建设输送了一批批高素质、专业强的国防人才,这对军队体制改革及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1 战斗精神对高校国防生的重要性1.1 激发国防生爱国情战斗精神首要要素就是爱国情,这是其最重要的思想基础。
在培养国防生战斗精神中,需要深挖各种战斗资料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信息,比如:书籍、影片、诗歌等,同时要结合我国近代史,使高校国防生清楚认识到无强大国防,就不会有稳定、富强的国家,就不会有幸福的生活,以此激发其爱国热忱,并逐步形成“国家利益至高无上”的理念。
通过战斗精神的良好培养,有助于国防生将此种爱国热忱转变成刻苦钻研、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
1.2 磨砺国防生战斗意志如今大多数高校国防生为独生子女,在生活上相对优越,未经历过艰苦卓绝的生活,也没有丰富的生活阅历,进而使得他们缺少吃苦耐劳、敢于奉献的精神,往往不愿到资源匮乏、条件艰苦的地方去履职,未能充分认识到战斗精神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2]。
基于此,应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有目的的组织国防生到艰苦环境中磨砺、学习,将他们的本能激发出来,锻造成现代军人的本能,让他们能真正做到迎难而上、敢于攀登,坚守职责,培育他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强大意志。
1.3 培养国防生优良作风军队就必须有铁打的纪律。
国防心得300字作文(通用4篇)

国防心得300字作文(通用4篇)国防心得300字作文篇1国防心得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和分裂,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安全和发展利益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利益、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名国防生,我深刻认识到国防建设的重要性。
在国防生期间,我参加了许多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活动,深刻感受到了国防建设的艰辛和不易。
在训练中,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军事技能,还学到了如何与战友们协作、如何处理突发事件等。
在政治教育中,我学到了如何保持忠诚、如何维护国家安全等。
通过国防生的经历,我深刻认识到了国防建设对于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要性。
只有加强国防建设,才能保障国家的安全和发展。
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了自己在国防建设中所扮演的角色。
作为一名国防生,我应该努力学习、积极参与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活动,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国防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利益、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名国防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积极参与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活动,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防心得300字作文篇2国防心得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和分裂,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安全和发展利益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利益、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名国防生,我深刻认识到国防建设的重要性。
在国防生期间,我参加了各种军事训练和实践活动,如队列训练、射击训练、战术训练等,这些训练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国防建设的内涵和意义。
国防生军政素质培养的方法与途径探讨

依托普 通 高校 培 养军 队干部 , 是新 世 纪 新 阶段 是 , 由于 国防生培养 工作是 一项 崭新 的事业 , 培养 经 加 强军 队建 设 的重 大 战 略决 策 , 实施 军 队人 才工 验 有 限 , 是 没有成 熟 的做法可 借鉴 , 随着部 队对 高素 质
程 的重 大战 略举措 。从 2 0 0 0年 5月 国务 院、 中央军 人 才需求 的不 断增 加 , 在培 养 工作 方 面 也 出现 了许
e e t e e s o c mp e e sv l n a c h l ay q a i f a in ee s t d n s wemu t sa l h a s u d n t n l ee s f ci n s .T o rh n i eye h n et e mi tr u t o t a d f n e su e t , s e t bi o n ai a f n e v i l y n ol s o d tann y t ms ce t c l e p t e c riu u a d sr n t e e mi tr r n n . r ii g s se ,s in i al s tu u r l m t gh n t l a yta ig i f y h c n e h i i
全 国防生培养制度、 科学进行课程设置 、 加大“ 兵味 ” 塑造三个方 面进行 。 [ 中图分类号 ]F 5 21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 ]10 1 1 (0 0 0 0 4 —0 0 9— 92 2 1 )2— 0 1 4
A p o c e fC l v t gteMitr ai f t n l fneSu e t p r ah so ut ai h la yQu lyo i a e s td ns i n i t Na o De
对国防生管理教育工作存在问题的研究

通过数学建模 、英语演讲 、软件设计 、电子设计等活动让他们得 到实践能 力的提 高。三是培养科研创新精神。在进入课题研发之 后 ,国防生在导 师或项 目组的指导下 ,依托各类重大课题研究 , 让每人独挡一面 , 承担 某子项研发任务 ,培养创新意识 ,并在经 常加班加点 中感受科 研攻关的气氛 ,理解 团队协作 的重要 性。四 规教育训练的 时间还相对短 ,标准相对低 ,内容相对薄 ,院校 问 是培养学术道德 品德 。教育国防生必须要有甘于寂寞 、坐得 了冷 也 很不 平衡 ,差距 还非 常 明显 ,需要 我们在 “ 补短 板 ”上下 功 板凳的修养 ,有追 求真理的勇气和探求真理 的精神 ,乐于 吃苦 , 半军事化管理 ,每周会有一定 的军 事训练 ( 主要是队列 ) ,有 的 会 利用假期到一线部 队当兵锻炼 ,有的还实施 “ 模拟连 ”管理模 式 ,国防生在 地方 院校学 习期 间打下 一定 的政治思 想 、军事体 能 、组织管理 、作风养成等基 础 ,但与军校学员相 比,他们 受正
效落实。针对 国防生思想可 塑性强的特点 ,深入开展世界观 、人 生观、价值观教育 ,增强他们 辨别是非的能力 ,形成健康的思想 方式和行 为模式 ,稳定 和巩 固其献 身国防事业的观念和意志。三 是通过实践活动 ,进行 专题教 育。充分利用各种重大节 日,开展 健 康有益的专题教育活动 ,组 织参观 革命 烈士纪念馆、观看影视 片 ,向国防生灌输人 民军 队的光荣 历史、优 良传统和军人职业道 德等。采取专题辅导讲座 、举行形 势教育报告会 、听英模人物作 报 告等方式 ,进一步提高国防生的思想认识。 二、狠抓养成锻炼 。磨砺全面过硬的军事素质 过硬 的军事 素质是军人 的核心 素质 ,是军人打赢未来战争的 首要条件。提高 国防生 的军事 素质 ,一是 要狠抓 日常作风养成。 通过组织国防生对条令条例和各项规 章制度的学习 , 使 他们知道 哪些可 以做 ,哪些不能做 。通过一点一滴长期地 抓早操 、队列 、 内务 、军容 、礼节 、请销假 、值班执 勤等的养成 ,慢慢使他们 由
浅析国防生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对策

浅析国防生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对策【摘要】按照“政治合格、成绩优良、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志愿献身国防事业”的培养要求,国防生在校期间必须修完本专业的全部课程,才能得到相应的学历学位。
但是从毕业的国防生综合素质来看,部分国防生素质还达不到预期培养效果,究其原因很值得我们去研究探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国防生教育问题对策一、国防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国防生的招生来源来看,国防生的基础文化普遍比较高,招生分数都是在国家重点大学分数以上。
在智商上一般都是高于普通高校学生的。
但是,经过地方四年高等教育后,培养出来的部分国防生达不到当初的教育效果。
主要体现在学术理论研究与实践能力上,特别是实践操作能力不强,部分国防生很难适应第一任职。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一)部分国防生不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部分国防生入校动机不纯,存在着一些不良思想:有的是抱着对军队的好奇心,有的是想体验军旅生活,有的是把部队作为工作的跳板,这些少部分国防生没有树立为军队建设作贡献的人生价值观。
入校后,部分国防生认为自己以后的工作已经确定,不用考虑找工作的问题,在学习、生活、工作上出现了自我要求不严、纪律意识淡薄等现象。
同时他们也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认为自己在校已经是未来的干部,降低了培养标准。
同时,在管理上也不可否认的存在一些对国防生要求放松的现象。
部分国防生没有真正理解、领会军人价值观的深刻内涵,没有体会到军人价值的重要意识。
(二)国防生考评淘汰制度不完善优胜劣汰是社会经济的发展的规律,对于人才的培养也应采取庸者淘汰的制度。
只有采取筛选淘汰制才能提高国防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国防生的教育质量,使国防生走出院校就可以适应军队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在国防生教育实施初期,已经实施淘汰制度,但是实施的力度不大,受到客观与主观因素影响比较大,执行起来有很大的困难。
首先,在国防生现行体制中,对国防生的制约不是很强。
从招生到分配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漏洞。
高校国防生学习问题及思考

高校国防生学习问题及思考摘要:在高校开展国防生培养是提高军队人才科技素质的重要举措,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通过思考发现了当前国防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进行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高校国防生国防生学习军事人才近几年来,高校国防生的教育越来越有效,越来越为青年学生所认可并接受,大部分国防生能够发奋学习、勤奋努力,但是,在部分国防生的身上仍然能看到一些问题。
作为国防生,经过自身的努力考取大学,在自己的人生中确实浓墨重彩地书写了一笔,给了自己的人生一段精彩。
无论是谁能够进入心仪的大学,都会心怀憧憬,充满了强烈的优越感和自豪感。
然而,在高手林立的大学里,国防生并没有优势,甚至有些同学发现自己已经落后了;加之部分国防生由于工作分配的计划性、工作环境的艰苦性、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使他们对国防生的认同度降低。
为此,本人对这些问题做了一些思考:一、在高校开展国防生教育有一定的优势1.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
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一方面,可以使地方院校的教育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加上军队对人才的特殊要求,还可以带动地方院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促进教育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另一方面,经过系统的教育来培养国家需要的国防人才,也是一种生动而又实际的国防教育,既有利于增强青年学生们的国防观念,也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自觉履行国防义务的意识。
2.可以提高军事教育投入的效益。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军队人才的培养需要有一定的经济投入,需要素质高、能力强、政治立场坚定的管理者,需要优质的师资队伍等等,而经济的投入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队人才,能够节省军费开支,提高军队院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大批的人才进入军队,提高了军事教育投入的效益。
二、高校国防生学习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国防生除了要具备应有的科学文化素质外,还应该具有高标准的政治素质和身体素质。
但是部分国防生个体在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第一,部分同学在报考时对国防生的认识和定位不明确,选择报考,本身就是跟风随大流,对未来的军旅生涯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第二,部分国防生政治观念和国防意识不强,对国防和军队情况了解肤浅,不能够着力地去培养自己献身国防的朴素感情,对于吃苦、纪律、约束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第三,部分国防生对未来没有足够的信心,在生活态度、理想志向、行为动机和道德情操上自我管理不严;第四,部分国防生集体主义观念不强,不能从大局出发关心集体、关心同学,缺乏必要的团队意识。
深化国防生培养模式改革 造就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深化国防生培养模式改革造就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摘要:国防生培养是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的主要方式之一,从1999年在22所重点高校开始试点,已走过了12个年头,目前签约高校117所,在校国防生数万人。
回顾过去十多年来国防生培养所走过的路程,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探讨对策,进一步深化国防生培养模式改革,对提高国防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国防生;培养模式;改革1999年7月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和解放军四总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开展选拔培养军队干部试点工作的通知》((1999)政联字第4号),试点工作随之在全国22所重点高校全面展开。
200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颁发了《关于建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的决定》(国发(2000)9号,以下简称《决定》),标志着依托培养军队干部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一、国防生培养T作取得的成效和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依托培养工作从1999年开始在22所高校试点,已走过12个年头。
国防生培养是依托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签约高校117所,在校国防生达数万人,一大批国防生毕业后走向军队各个工作岗位。
军队用人单位反映,国防生干部作为一个新型群体,总体上表现较好,在军队信息化建设、武器装备技术革新、科研攻关、开展基层文化活动、拓展带兵治军思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官兵的认可。
国防生培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的同时,在国防生选拔培养环节也面临一些现实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以便明确下一步的改革方向。
学校会同军区选培办通过走访军队用人单位,对近几年毕业国防生适应军队生活情况、开展工作的能力以及专业知识基础等方面开展了调研,了解到毕业国防生存在的不足方面,如:部分国防生军事体能较弱,训练共同科目不过关,不能完整地组织连排战术训练;组织管理能力欠缺,存在“想干不会干”、“不敢管、不会管”等问题;军人作风养成不够,举止规范、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意识薄弱;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对部队“节奏快、训练苦、管理严”的生活不适应,心理调适期长等等。
国防生高校基础教育军事化探讨

国防生高校基础教育军事化探讨随着现代化战争的发展,国家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国家安全的中坚力量,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十分重要。
而在高校教育方面,国防生高校的基础教育军事化的探讨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从基础教育与军事化的关系、军事化基础教育的现状及优缺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基础教育与军事化的关系基础教育是国家人才培养的基础,而军事化则是国家安全建设的基础。
两者的关系密不可分。
基础教育中的军事化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国家意识与责任意识。
这对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国家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军事化基础教育的现状及优缺点目前,国防生高校基础教育中的军事化程度不断增加。
开设军事课程、开展军事训练、参加军事比赛等已经成为常态。
同时,学生们也从中受益匪浅。
军事化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体质,培养意志品质,以及提高抗压能力等。
然而,军事化基础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学生的学习压力加大,可能影响到他们正常的心理健康。
其次,过度的军事化教育也可能导致学生的学习质量下降。
此外,军事化基础教育的落实也存在困难,包括硬件设施和人员配备等。
未来发展方向如何更好地落实军事化基础教育呢?未来发展方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建立健全军事化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整合现有资源,开设可行、实用的课程。
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教师具备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知识结合的能力。
三是加强硬件设施和装备的投入。
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学校的教育布局和教学设施的功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结语在现代化战争下,国防生高校基础教育军事化已成为国家安全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这项工作既面临挑战又充满机遇。
只有在全社会共同努力的基础上,才能将军事化基础教育工作做得更好,更有价值。
浅谈国防生军魂意识的培养

浅谈国防生军魂意识的培养作者:葛志浩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29期摘要:国防生是我国后备军官的主要来源,其思想政治素质会直接影响我军的忠诚度,进而影响我军履行历史使命。
军魂即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灵魂,培养国防生的军魂意识,是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有效提高国防生的培养质量,为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打下基础。
本文主要从培养国防生军魂的重要性、军魂培养现状以及培养策略三方面进行探究,希望可以为祖国统一做出贡献。
关键字:国防生;军魂意识;培养策略引言国无防而不立,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防军队,高校对国防生的培养,有效改善了军队干部队伍的内部结构和任职能力。
培养国防生的军魂意识,就是引导国防生深刻认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不断升华国防生思想,促使其政治觉悟的提高,帮助其树立坚定不移的政治信念,将军魂烙印在每个国防生的心中。
1高校国防生军魂意识培育的重要意义1.1是应对世界新军事革命挑战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军情变化较大,军队建设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益复杂,军队建设过程中,“铸魂”与“蛀魂”的矛盾也更加尖锐。
国防生的铸魂工作,是军队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重点工作。
高校应加大对国防生的铸魂力度,促进军队建设造成铸魂工作。
大学时期,国防生面临的诱惑很多,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侵蚀,动摇其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在这种环境下,国防生要想担负起自己在军队建设中的使命,就必须坚定信仰和政治立场,将军魂烙印在灵魂深处,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
1.2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证实现中国梦需要强军目标做支撑。
听党指挥是强军之魂,能打胜仗是强军之要,作风优良是强军之基,三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选择了国防生,就要培养时刻备战的思想,担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当好新时代兴军、强军的革命军人。
国防生正处于青年时代,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也是塑造品德的重要时期。
在这一阶段,国防生选择了军队,就表示他们自愿历经磨难,淬炼出军人的灵魂,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贡献。
国防生“全面落幕”为军地联合培养军事人才带来的启示

国防生“全面落幕”为军地联合培养军事人才带来的启示■ 仵征 周斌 牟其标摘要:国防生“全面落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国防生培养模式矛盾问多年未能解决,新渠道、新模式的不断探索为军事人才军地联合培养带来了更多选择,军队院校编制体制改革使军队院校职能任务分工出现了新变化等。
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军事人才军地联合培养的渠道应进一步拓宽,必须把培养人才质量作为检验军地联合培养的成果最终标准,要有效破除军事人才军地联合培养工作中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以军地联合培养军事人才为抓手,推动军队院校教育与国民教育融合发展。
关键词:国防生军事;人才;军地联合培养2017年6月25日,国防部宣布不再从普通高中毕业生中定向招收国防生,也不再从在校大学生中考核选拔国防生。
2020年7月,最后一批国防生从学校毕业,至此,实行了整整20个年头的国防生培养模式“全面落幕”。
国防生作为我国迄今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队人才最成熟、最有效、规模最大的一种模式,其“落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此带来的影响和启示也是深远的。
一、回顾国防生培养模式的发展脉络(一)国防生培养模式的产生是历史的选择进入21世纪之后,战争形态和武器装备的发展对军事人才的素质结构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以往我军主要依靠军队院校培养人才,“自产自销”式的做法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战争的需求,在此背景下,1997年国家教委和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向军队输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工作的通知》,我军干部依托普通高等学校培养的制度由此开始起步。
2000年5月,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关于建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的决定》,进一步确立了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的总体目标,并且明确了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的方式、管理体制和质量要求等内容。
至此,国防生培养模式在我国正式开始运行。
(二)国家和军队层面给予了较高的关注和政策保障为保证国防生培养质量,国家和军队下发了一系列政策法规。
加强国防教育培训工作总结

加强国防教育培训工作总结
国防教育培训工作是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强这项工作对于提高国家
整体安全水平、增强国民的国防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国防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因此,加强国防教育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加强国防教育培训的宣传和普及工作。
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向广大
民众宣传国防政策、国防知识和国防法规,增强人民群众的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
同时,加强对青少年和学生群体的国防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国防观念,为未来国家安全力量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要加强军事训练和教育工作。
军事训练是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
加强军事院校和部队的军事训练和教育,提高军事人才的素质和水平,为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提供坚实的后备力量。
此外,要加强国防教育培训的制度建设和管理工作。
建立健全国防教育培训的
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加强对国防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管理监督,确保国防教育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实施。
总之,加强国防教育培训工作是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只有不断加强国防教育培训工作,才能更好地提高国家的安全水平,增强国家的国防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实保障。
希望全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为加强国防教育培训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防生培养综合素质影响因素分析

国国防生培养模式 , 笔者通过总结我 国各 高校在国防生教育管理 中的共性和规律 , 积极探索学校教育管
理和 军 队教育 管理 的结合 点 。通过 问卷 调查 , 构 建 了国 防生 综合 素 质 的结 构方 程模 型 , 军 政训 练 、 并 从 增 强学 习能力 、 自我激励 四大方 面探索 影响 国 防生教 育 的因 素 , 此 基础 上 提 出一 些对 策 与建 议 , 在 以期 为指
21 年 l 01 2月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Hu nt s& S ca ce c sJu a fHan n U iest ma i e i o ilS in e o r lo ia nv ri n y
D 2 c. Ol1
第2 9卷 第 6期
Vo . 9 N . 12 o 6
从世界范围来看 , 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队后备军官特别是专业技术军官 , 已成为许多军事强国的通用做
法, 如美国的后备军官训练团已成为美军培养军官的主渠道 , 尤其是在后备军官的培养上形成 了较为完善的
模式 ; 俄罗斯每年都由国家教育部门把后备军官培训数量和专业要求列入地方大学培训计划 , 学生毕业 后由军队统一分配 ; 英军利用“ 招进来” 派出去” 与“ 相结合的做法, 依靠地方大学培养专业技术军官。法军 、 日军等也都依托地方大学培养一定数量的后备军官 J 。我国于 19 年 , 98 以北京大学 、 清华大学为试点, 依 托普通高等学校培养军队干部 , 已成为我国培养部队干部的重要渠道 。目 , J 前 全国与军队签约培养国防生 的普通高等学校有 l 所 , l 7 在校国防生已达 4 万多人 , 已毕业到军队任职的国防生有 3 万多人 。 J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关键词 】 军事素质; 军人素养 ; 军事知识 ; 国防生
国 防生 的教 育 , 负 着 为 适 应军 队现 代 化 建设 和 军事 斗 争 准 备 需 生 综 合 分 析 、 究 和 解 决 军 事 领 域 实 际 问题 的 能力 , 学 生 对 军 事领 肩 研 使 拓展 要 培养 大 批 高 素质 新 型 后 备 军事 人 才 的 历 史使 命 。 养 的人 才 必 须 走 域 有广 泛 的 了解 。军 事 理 论 选 修 课是 为加 深 学 生 军 事 基 础 知 识 、 培 向 军 队建 设 和军 事 斗 争 准 备 的各 个 岗位 , 此 . 防 生 是 否 具 备 过 硬 学 生 的 军 事 知识 面 和 学 术 视 野 , 挥 学 生 兴 趣 特 长 , 其 在 一 定 的范 因 国 发 使 学 的 军 事 素质 显 得 尤 为 重 要 。然 而 , 当前 的 国 防 生 教育 实 践 中 , 们 围 内有 选 择 地 修 学 的课 程 。每 门 选修 课 学 时 不 宜 设 置 太 长 , 生 可根 在 人
素 质” 这一 概 念 进 行 界定 , 没 有 定 义 其 内涵 , 且 在 外 延 上 表 述 也 不 而 并 尽全 面和 准 确 。 实际上 . 军事 素 质 , 内 涵上 说 是 军 人 职业 所 体 现 的 特 有 素 质 , 从 是
军事理论课程平台 I I军事实践课程平台 II 课余活动平台 l l育人环境平台
现。
职 业 素 养 实践 课 程 主要 包 括 : 事 基 本 技 能 训 练 、 斗体 能 与心 理 强 军 战
化训 练 等 。 队 任 职实 习的 目的 是让 学 生 熟 悉 部 队 , 验 战 场 的 氛 围 、 部 体 国 防生 毕业 后 不 管 是走 向指 挥 、 理 岗位 , 是 工 程 技 术 岗 位 , 管 还 其 打 仗 的气 息 、 兵 和带 兵 的 感 受 , 当 培养 战 斗 精 神 和 带 兵 打 仗 的 意识 p 。 工作 都 必 须贴 近军 事 应 用 的实 际 。 此 . 因 高校 培 养 出来 的 国防 生 . 必须 到部 队实 习 可分 为 了解 、 验 战 士 的生 活 和 熟 悉初 级 指挥 军 官的 基 本 体
科技信息
。高校讲坛0
S I N E&T C N OG F MA I N CE C E H OL YI OR TO N
20 0 9年
第2 9期
论加强国防生军事素质的培养
(. ’中南大 学 湖 南 长沙
叶方舟 ’ 徐建 军 宋殿义 4 0 8 ;. 1 0 3 2 中国人 民解 放军 国防科 学技术 大学 湖南
对 ” 事素质” 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军 的 同时 , 地 方 教 育 思 想 的 据 个人 兴 趣 爱 好 , 学期 至 少选 修 一 门 军 事 选 修 课 , 得 的学 分 计 入 受 每 获
影 响, 比较 注 重 国防 生 科 学 文 化 素 质 的培 养 , 而对 于 国 防生 必 备 的 军 总 的选 修 学 分 。 事 素 质 的 培 养不 同程 度地 有 所 忽 视 } 1 ] 。为此 章 从讨 论 ” 文 军事 素 质 ” 这
翥 詈
合 格的 国防 生
军 事 人 才 的标 志 ; 外 延上 说 , 军 人 的军 事 知 识 素 质 、 事 作 风素 质 从 是 军 和军 事 技 能 素 质 的 有 机 结 合 。军 事 知 识 素 质 包 括 扎 实 的军 事 理 论 基
础 、 新 的 军事 思 维 能力 、 出的 军 事 指挥 才 能 等 : 人 作风 素 质 包 括 创 突 军 良好 的 日常 养 成 、 庄 的 军 人 仪 表 、 定 的服 从 意 识 和 顽 强 的 战 斗 精 端 坚
图 1
32军事 实 践 课 程 平 台 军 事 实 践 主要 包 括 军 事 职 业 素 养 实 践 和 . 神 等 : 技 能 素 质包 括 强 健 的 军 事体 能 、 出 的 战 术技 能 、 硬 的心 军事 突 过 部 队任 职 实 习 。 年 利 用假 期 时间 , 军 事技 能 强 化 训 练 为基 本 内容 , 每 以 理 素 质 和 良好 的组 训 能力 等 。 事素 质 的这 三个 部 分 组 成一 个 有 机 整 军 以 综 合 实 践 教 学 为 主 要 途 径 , 织 开 展 强 化 战 斗 体 能 、 理 素质 和 军 组 心 体 , 是 军 事人 才 内化 的 特征 . 是 军 事 人 才 在 军 事 职 业 中 的 外 在 体 事 基 本技 能 训练 , 牢学 生 适 应 未 来 战争 需 要 的军 事 技 能 基 础 。 军 事 既 又 打
长沙
40 7 ) 1 0 2
【 摘 要】 当前的 国防生教 育实践 中, 在 人们对军事素质这一概念的认识还存在局限性 , 国防生军事素质的培养还存在薄弱环节。为此 , 为 加 强 国防 生 教 育 中对 其 军 事素 质 的 培 养 , 重新 界 定 了军 事素 质 的 内涵 和外 延 , 出 了国 防生 军 事 素质 培 养的 重 要 性 , 明 了 国防 生 军 事 素质 培 指 说
一
概 念人 手 , 如 何 加 来自 国防 生 军 事 素质 的 培 养 谈些 看 法 。 对
国防 生军 事素 质培 养
1国 防 生“ . 军事 素 质 “ 的再 认 识
对 国 防 生应 该 具备 怎 样 的 ” 事 素质 ”可 谓 是 仁 者 见 仁 , 者 见 军 , 智 智 。 但大 多 数 文 章均 只是 对 军 事素 质 的 构 成 进行 描 述 , 即指 出高 素 质 军 事 人 才 的 军 事 素 质 应 包 含 哪 些 方 面 , 就 是 说 只从 外 延 上 对 ” 事 也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