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与方剂》课件:理血药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 ❖ 应用: ❖ 1、气滞血瘀的胸胁(xiōnɡ xié)脘腹胀痛,胸胁
(xiōnɡ xié)痛为佳。 ❖ 2、邪蒙心窍,神昏、癫痫。 ❖ 3、血热出血——吐衄、倒经。 ❖ 4、肝胆湿热,黄疸。 ❖ 参考:广郁金—行气解郁;川郁金——活血散瘀。
第十一页,共47页。
莪术
❖ 来源:姜科植物蓬莪术、温郁金、广西莪术的根茎。 ❖ 性能:辛、苦,温。归肝、脾经。 ❖ 功效: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 应用(yìngyòng): ❖ 1、血瘀气滞的癥瘕积聚、经闭腹痛、产后瘀痛—
❖ 来源:鳖蠊科昆虫地鳖、冀地鳖的雌虫全体(quántǐ)。 ❖ 性能:咸,寒。有小毒。归肝经。 ❖ 功用:本品为强有力破血消癥药,又善续筋接骨,临
床用于瘀血重症,如经闭、产后瘀痛、痛经及癥瘕积 聚;又为骨伤科要药,用于筋骨折伤、瘀血肿痛。
第二十八页,共47页。
王不留行(wánɡ bù liú xínɡ)
❖ 4.破血消癥——破血逐瘀而消癥积——用治癥 瘕积聚,水蛭、土鳖虫等 第六页,共47页。
四、配伍(pèiwǔ) ❖ 1.常与行气药同用 ❖ 2. 审因辨病配伍(pèiwǔ) ❖ (1)寒凝血瘀者:配温里散寒药 ❖ (2)热灼营血,瘀热互结者:配清热凉血药 ❖ (3)体虚而瘀者:配补益药 ❖ (4)癥瘕积聚者:配软坚散结药 ❖ (5)风湿痹痛,经脉不通者:配祛风湿药
❖ 应用:
❖ 1、瘀血所致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癥瘕、跌打损 伤、胸胁疼痛、肺痈、肠痈等——常配红花同用。
❖ 2、肠燥便秘——可配伍麻仁、松子仁、柏子仁等。
❖ 3、咳嗽气喘。(含苦杏仁苷)
❖ 用量:5—10克。
❖ 注意:孕妇忌用;便溏慎用;咯血忌用。
中
毒症状:头晕、心悸、重者呼吸衰竭、死亡。
第二十页,共47页。
《中药(zhōngyào)与方剂》课件:理血药
第一页,共47页。
一、活血化瘀(huó xuè huà yū)药
第二页,共47页。
一.概念 活血化瘀药——凡以通畅血行,
消散瘀血(yū xuè),用治血瘀证 为主要功用的药物,称活血化瘀 药,或活血祛瘀药。简称活血药, 或化瘀药。
第三页,共47页。
❖ 二、药性
❖ 多年的沉痛竟痊愈了。 ❖ 小茺蔚又把这种草药介绍 ❖ 给其他患月子病的妇女, ❖ 也都收到了很好的疗效。 ❖ 由于这种草是茺蔚为医治 ❖ 母亲的病而找到的,且又 ❖ 益于妇女,于是人们就把 ❖ 它取名益母草,它的种子 ❖ 就叫作茺蔚子了。
第十六页,共47页。
红花(hónɡ huā)
❖ 来源:菊科草本植物红花的花冠。 ❖ 性能(xìngnéng):辛,温。归心、肝经。 ❖ 功效: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 应用: ❖ 1、瘀血经闭、痛经、产后瘀痛、难产等——可单用或
❖ 1.性味:
❖
多辛——能行血散瘀
❖
苦——泄血滞
❖
温——温通血脉
❖ 2.归经:
❖
jīnɡ)
主 归 肝 、 次 入 心 经 (xīn
第四页,共47页。
三、功用(gōngyòng):
❖
和血行血
❖ 活血化瘀 活血散瘀—用于一切瘀血阻滞证
❖
破血逐瘀
❖ (1)妇产科: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瘀滞腹痛
❖ (2)内科:心腹疼痛、胸胁痛、头痛、肢体麻木、中风(zhòng fēng)偏 瘫
配伍桃仁、赤芍等。 ❖ 2、瘀血心腹疼痛、癥瘕积聚、跌打肿痛、疮痈肿痛、
肢体瘀痛等。 ❖ 3、热郁血瘀之斑疹紫暗。 ❖ 用量:3—10克。 ❖ 注意:孕妇忌用;月经过多及其他出血性疾病、溃疡病
慎用。
第十七页,共47页。
牛膝(niú xī)
❖ 来源:苋科草本植物牛膝、川牛膝的根。
❖ 性能:苦、甘、酸,平。归肝、肾经。 ❖ 功效:活血通经,补川肝牛肾膝 ,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火)
下行(xiàxíng)。 ❖ 应用:
❖ 1、血瘀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
❖ 2、肝肾不足,腰膝酸软及风湿痹痛怀。牛膝 ❖ 3、上部火热证——血热吐衄出血;阴虚火旺之齿痛、口
疮、咽喉肿痛;阴虚阳亢之眩晕、头痛等。
❖ 4、血淋、尿血、水肿、小便不利。 ❖ 用量用法:5—15克。生用活血通经、利水通淋、引火下
尤以产后瘀痛效佳。 ❖ 2、水肿、小便不利。 ❖ 其他: 痈肿疮毒;跌打损伤; 皮肤痒疹;冠心病;高
血压。 ❖ 注意:孕妇忌用。
第十四页,共47页。
❖ 从前,在豫西地区伊洛河畔的一个小山村中,村里 有一名叫茺蔚的小孩,他的母亲在生他时得了“月子 病”,久治不愈。几年之后,身体越来越虚,竟至卧床 不起(wò chuáng bù qǐ)。小茺蔚懂事之后,床前床后, 端茶送水,非常孝顺。
❖ 来源:石竹科草本植物麦蓝菜的种子。 ❖ 性能:苦,平。归肝、胃经。 ❖ 功效:活血通经,下乳,消痈,利水通淋。 ❖ 应用:瘀血经闭、痛经、乳汁不通或乳痈、淋证小便
血,后者长于行气消积。 第二十五页,共47页。
鸡血藤
❖ 来源:豆科攀援灌木密花豆的藤茎。 ❖ 性能:苦、甘,温。归肝经。 ❖ 功效:活血补血,舒筋活络。 ❖ 应用: ❖ 1、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血瘀、血虚均可用,以
血虚兼瘀者为佳。 ❖ 2、血虚、血瘀之肢体麻木、腰膝瘫痪及风湿痹痛。 ❖ 其他:血虚心神不宁;心脏病(冠心病、肺心病等);
等。 ❖ 3、肺热咳嗽。——可配黄芩、杷叶、杏仁等。 ❖ 4、疮痈肿毒、咽痛、烫火伤、毒蛇咬伤等。——
治烧烫伤,可单用为末,麻油调敷。 ❖ 用量:10—30克。
第十九页,共47页。
桃仁(táorén)
❖ 来源:蔷薇科乔木桃、山桃的种仁。
❖ 性能:苦、甘,平。有小毒。归心、肝、肺、大肠经。
❖ 功效:活血(huó xuè)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乳香(rǔ xiānɡ)
❖ 来源:橄榄科乔木乳香树及其同属植物树皮渗出的树 脂。
❖ 性能:辛、苦,温。归心、肝、脾经。 ❖ 功效:活血行气(xínɡ qì),消肿生肌,通络止痛。 ❖ 应用: ❖ 1、跌打损伤、疮痈肿痛,本品多用于外科、伤科—
—常配伍没药。 ❖ 2、血瘀气滞的经闭痛经、产后瘀痛、胸胁脘腹疼痛、
常配三棱同用。 ❖ 2、食积气滞,脘腹胀痛。 ❖ 用量用法:3—10克。醋制增强止痛作用。
第十二页,共47页。
丹参(dān cān)
❖ 来源:唇形科草本植物丹参的根。 ❖ 性能:苦,微寒。归心、肝经。 ❖ 功效:活血调经,凉血消痈,除烦安神。 ❖ 应用: ❖ 1、瘀血阻滞的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等——血热兼瘀
第七页,共47页。
五、使用(shǐyòng)注意
❖ 易耗血动血(尤其(yóuqí)是破血之品),月经过多慎 用,孕妇尤当慎用或忌用。
第八页,共47页。
川芎(chuānxiōng)
❖ 来源: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
❖ 性能:辛,温。归心、肝经。
❖ 功效:活血(huó xuè)行气,祛风止痛。
❖ 应用:
行(xiàxíng);酒炒补肝肾、强筋骨。 ❖ 注意:孕妇及月经过多、滑精、气虚下陷忌用。
第十八页,共47页。
虎杖
❖ 来源:蓼科虎杖的根茎与根。 ❖ 性能:苦,寒。归肝、胆、肺经。 ❖ 功效:清热利湿,利胆退黄,活血化瘀,化痰止咳。 ❖ 应用: ❖ 1、黄疸。可用于热淋、尿浊、带下。 ❖ 2、血瘀——经闭、产后恶露不下、癥瘕积聚(jījù)
气滞,气中血滞,专治一身上下诸痛”,常配川楝子同 用;对胃脘痛及痛经尤效。 ❖ 2、镇静、催眠、镇吐、抗溃疡。 ❖ 用量用法:5-10克,大剂量可至20克。醋炒增强止痛作 用。
第十页,共47页。
郁金(yù jīn)
❖ 来源:姜科植物温郁金、姜黄、广西莪术、蓬莪 术的块根。
❖ 性能:辛、苦,寒。归心、肝、胆、肺经。 ❖ 功效: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开窍,利胆退
眼看着母亲的病越 来越重,他就暗下决心, 一定要把母亲的病治好。 于是他就外出(wài chū) 为母亲问病求药,他沿 着伊洛河走啊走啊,逢 人便问,见草就挖,也 没找到能治好母亲疾病 的神医良药。
第十五页,共47页。
❖ 有一天晚上,他借宿白庙,庙内老僧见他救母心切, 便送了他四句诗,让他去找一种治病的草药。诗云:“草 茎方方似黄麻,花生节间节生花,三楼黑子叶们艾,能医 母疾效可夸。”小茺蔚就顺着河岸找了起来(qǐ lái),功夫 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找到了那种茎呈四方形,节间开满紫 红色小花,结有黑色三棱形小果实的植物。母亲服用后不 久,
白细胞减少(jiǎnshǎo)。 ❖ 用量:10—15克,大剂量可至60克。
第二十六页,共47页。
五灵脂 ❖ 来源:鼯鼠科动物复齿鼯鼠的粪便。 ❖ 性能:苦、甘,温。归肝经。 ❖ 功效:活血止痛,化瘀止血(zhǐ xuè)。 ❖ 应用: ❖ 1、瘀血阻滞诸痛——胸胁脘腹痛、痛经、经闭、
跌打损伤疼痛,治心腹疼痛常配蒲黄。 ❖ 2、崩漏、月经过多等出血兼瘀者。 ❖ 用量用法:5—10克,包煎。研末1—3克。
痛、牙痛、疮癣。 ❖ 用量:3—10克。
第二十四页,共47页。
三棱
❖ 来源:黑三棱科草本植物(cǎoběnzhíwù)黑三 棱的块茎。
❖ 性能:辛、苦,平。归肝、脾经。 ❖ 功效:破血止痛,行气消积。 ❖ 应用: ❖ 1、瘀血经闭、产后瘀痛、癥瘕积聚——常与
莪术配伍。 ❖ 2、食积气滞、脘腹胀痛。 ❖ 用量用法:5—15克。生用消积,醋制破血。 ❖ 注意:气虚、月经过多、孕妇忌用。 ❖ 参考:三棱与莪术作用相似,但前者善于破
❖ (3)外伤科:跌打损伤、骨折、痈肿
第五页,共47页。
四、分类(fēn lèi)
❖ 1.活血止痛——活血兼行气,止痛力优 —用 治血瘀气滞诸痛证,如川芎、延胡索等
❖ 2.活血调经——活血散瘀,尤善调畅血脉而调 经—用治血瘀之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 瘀滞腹痛等证,桃仁、红花等
❖ 3. 活血疗伤——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续筋接 骨,止血,生肌敛疮—用治跌打损伤(diē dǎ sǔn shānɡ)、骨折筋伤,创伤出血等外伤科疾 患,乳香、没药等
风湿痹痛等 。 ❖ 用量用法:6克左右,宜炒后用。 ❖ 注意:疮痈初起肿硬或脓多未溃者内服,已溃者外用。
第二十二页,共47页。
没药(méi yào)
❖ 来源:橄榄科灌木或乔木没药树及其同属植物皮部渗 出的树脂。
❖ 性能:苦、辛,平。归心、肝、脾经。 ❖ 功效: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 应用:瘀血阻滞之证。常与乳香相配而用。 ❖ 参考(cānkǎo): ❖ 乳香:偏于行气,伸筋利痹,血瘀兼气滞疼痛及风湿
痹证多用。 ❖ 没药:偏于活血散瘀,瘀血阻滞较重者多用。
第二十三页,共47页。
姜黄(jiānghuáng)
❖ 来源:姜科植物姜黄的根茎。 ❖ 性能:辛、苦,温。归肝、脾经。 ❖ 功效:活血行气,通经止痛。 ❖ 应用: ❖ 1、血瘀气滞的胸胁脘腹疼痛、经闭腹痛、产后瘀痛、
跌打损伤 ,经闭腹痛尤多用。 ❖ 2、风湿痹痛,肩臂上肢痛多用。 ❖ 其他:黄疸(huángdǎn)(胆囊炎、胆石症);疮痈肿
水蛭(shuǐzhì)
❖ 来源:环节动物蚂蟥、水蛭、柳叶蚂蟥的全体。 ❖ 性能:咸、苦,平。有小毒 ❖ 功用(gōngyòng):破血逐瘀消癥——破血逐瘀力强,
常用治瘀重证:如癥瘕积聚、瘀滞闭经、跌打瘀肿 等 ❖ 用法用量:煎服,1.5-3g。研末冲服或入丸散剂: 0.3-0.5g/次
第二十一页,共47页。
者尤佳。 ❖ 2、瘀血心腹(xīnfù)疼痛、胁痛、癥瘕积聚、风湿痹
痛等——为治胸痹疼痛要药;痹痛宜于热痹。 ❖ 3、痈肿疮毒、脱疽等。 ❖ 4、热病热入营血,高热神昏、斑疹。 ❖ 5、心血虚心悸失眠。
第十三页,共47页。
益母草(坤草)
❖ 来源:唇形科草本植物益母草的地上部分。 ❖ 性能(xìngnéng):辛、苦,微寒。归心、肝、膀胱经。 ❖ 功效:活血调经,利水消肿。 ❖ 应用: ❖ 1、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血腹痛、崩漏等——
❖ 1、血瘀气滞的各部疼痛。“血中气药”
❖ 2、头痛——可用于外感、内伤各种头痛。
❖
外感包括风寒、风热、风湿等;
❖
内伤包括血瘀、血虚、风痰等。
❖ 3、风湿痹痛。“能旁通络脉”
❖ 其他: 虚烦不眠;佐助补血药。
❖ 用法:炒用佐助补血药;止痛酒炒。
第九页,共47页。
延胡索
❖ 来源:罂粟科延胡索的块茎。 ❖ 性能:辛、苦,温。归肝、心、脾经。 ❖ 功效:活血,行气,止痛。 ❖ 应用: ❖ 1、血瘀气滞的周身各部疼痛(téngtòng)——“能行血中
(xiōnɡ xié)痛为佳。 ❖ 2、邪蒙心窍,神昏、癫痫。 ❖ 3、血热出血——吐衄、倒经。 ❖ 4、肝胆湿热,黄疸。 ❖ 参考:广郁金—行气解郁;川郁金——活血散瘀。
第十一页,共47页。
莪术
❖ 来源:姜科植物蓬莪术、温郁金、广西莪术的根茎。 ❖ 性能:辛、苦,温。归肝、脾经。 ❖ 功效: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 应用(yìngyòng): ❖ 1、血瘀气滞的癥瘕积聚、经闭腹痛、产后瘀痛—
❖ 来源:鳖蠊科昆虫地鳖、冀地鳖的雌虫全体(quántǐ)。 ❖ 性能:咸,寒。有小毒。归肝经。 ❖ 功用:本品为强有力破血消癥药,又善续筋接骨,临
床用于瘀血重症,如经闭、产后瘀痛、痛经及癥瘕积 聚;又为骨伤科要药,用于筋骨折伤、瘀血肿痛。
第二十八页,共47页。
王不留行(wánɡ bù liú xínɡ)
❖ 4.破血消癥——破血逐瘀而消癥积——用治癥 瘕积聚,水蛭、土鳖虫等 第六页,共47页。
四、配伍(pèiwǔ) ❖ 1.常与行气药同用 ❖ 2. 审因辨病配伍(pèiwǔ) ❖ (1)寒凝血瘀者:配温里散寒药 ❖ (2)热灼营血,瘀热互结者:配清热凉血药 ❖ (3)体虚而瘀者:配补益药 ❖ (4)癥瘕积聚者:配软坚散结药 ❖ (5)风湿痹痛,经脉不通者:配祛风湿药
❖ 应用:
❖ 1、瘀血所致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癥瘕、跌打损 伤、胸胁疼痛、肺痈、肠痈等——常配红花同用。
❖ 2、肠燥便秘——可配伍麻仁、松子仁、柏子仁等。
❖ 3、咳嗽气喘。(含苦杏仁苷)
❖ 用量:5—10克。
❖ 注意:孕妇忌用;便溏慎用;咯血忌用。
中
毒症状:头晕、心悸、重者呼吸衰竭、死亡。
第二十页,共47页。
《中药(zhōngyào)与方剂》课件:理血药
第一页,共47页。
一、活血化瘀(huó xuè huà yū)药
第二页,共47页。
一.概念 活血化瘀药——凡以通畅血行,
消散瘀血(yū xuè),用治血瘀证 为主要功用的药物,称活血化瘀 药,或活血祛瘀药。简称活血药, 或化瘀药。
第三页,共47页。
❖ 二、药性
❖ 多年的沉痛竟痊愈了。 ❖ 小茺蔚又把这种草药介绍 ❖ 给其他患月子病的妇女, ❖ 也都收到了很好的疗效。 ❖ 由于这种草是茺蔚为医治 ❖ 母亲的病而找到的,且又 ❖ 益于妇女,于是人们就把 ❖ 它取名益母草,它的种子 ❖ 就叫作茺蔚子了。
第十六页,共47页。
红花(hónɡ huā)
❖ 来源:菊科草本植物红花的花冠。 ❖ 性能(xìngnéng):辛,温。归心、肝经。 ❖ 功效: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 应用: ❖ 1、瘀血经闭、痛经、产后瘀痛、难产等——可单用或
❖ 1.性味:
❖
多辛——能行血散瘀
❖
苦——泄血滞
❖
温——温通血脉
❖ 2.归经:
❖
jīnɡ)
主 归 肝 、 次 入 心 经 (xīn
第四页,共47页。
三、功用(gōngyòng):
❖
和血行血
❖ 活血化瘀 活血散瘀—用于一切瘀血阻滞证
❖
破血逐瘀
❖ (1)妇产科: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瘀滞腹痛
❖ (2)内科:心腹疼痛、胸胁痛、头痛、肢体麻木、中风(zhòng fēng)偏 瘫
配伍桃仁、赤芍等。 ❖ 2、瘀血心腹疼痛、癥瘕积聚、跌打肿痛、疮痈肿痛、
肢体瘀痛等。 ❖ 3、热郁血瘀之斑疹紫暗。 ❖ 用量:3—10克。 ❖ 注意:孕妇忌用;月经过多及其他出血性疾病、溃疡病
慎用。
第十七页,共47页。
牛膝(niú xī)
❖ 来源:苋科草本植物牛膝、川牛膝的根。
❖ 性能:苦、甘、酸,平。归肝、肾经。 ❖ 功效:活血通经,补川肝牛肾膝 ,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火)
下行(xiàxíng)。 ❖ 应用:
❖ 1、血瘀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
❖ 2、肝肾不足,腰膝酸软及风湿痹痛怀。牛膝 ❖ 3、上部火热证——血热吐衄出血;阴虚火旺之齿痛、口
疮、咽喉肿痛;阴虚阳亢之眩晕、头痛等。
❖ 4、血淋、尿血、水肿、小便不利。 ❖ 用量用法:5—15克。生用活血通经、利水通淋、引火下
尤以产后瘀痛效佳。 ❖ 2、水肿、小便不利。 ❖ 其他: 痈肿疮毒;跌打损伤; 皮肤痒疹;冠心病;高
血压。 ❖ 注意:孕妇忌用。
第十四页,共47页。
❖ 从前,在豫西地区伊洛河畔的一个小山村中,村里 有一名叫茺蔚的小孩,他的母亲在生他时得了“月子 病”,久治不愈。几年之后,身体越来越虚,竟至卧床 不起(wò chuáng bù qǐ)。小茺蔚懂事之后,床前床后, 端茶送水,非常孝顺。
❖ 来源:石竹科草本植物麦蓝菜的种子。 ❖ 性能:苦,平。归肝、胃经。 ❖ 功效:活血通经,下乳,消痈,利水通淋。 ❖ 应用:瘀血经闭、痛经、乳汁不通或乳痈、淋证小便
血,后者长于行气消积。 第二十五页,共47页。
鸡血藤
❖ 来源:豆科攀援灌木密花豆的藤茎。 ❖ 性能:苦、甘,温。归肝经。 ❖ 功效:活血补血,舒筋活络。 ❖ 应用: ❖ 1、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血瘀、血虚均可用,以
血虚兼瘀者为佳。 ❖ 2、血虚、血瘀之肢体麻木、腰膝瘫痪及风湿痹痛。 ❖ 其他:血虚心神不宁;心脏病(冠心病、肺心病等);
等。 ❖ 3、肺热咳嗽。——可配黄芩、杷叶、杏仁等。 ❖ 4、疮痈肿毒、咽痛、烫火伤、毒蛇咬伤等。——
治烧烫伤,可单用为末,麻油调敷。 ❖ 用量:10—30克。
第十九页,共47页。
桃仁(táorén)
❖ 来源:蔷薇科乔木桃、山桃的种仁。
❖ 性能:苦、甘,平。有小毒。归心、肝、肺、大肠经。
❖ 功效:活血(huó xuè)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乳香(rǔ xiānɡ)
❖ 来源:橄榄科乔木乳香树及其同属植物树皮渗出的树 脂。
❖ 性能:辛、苦,温。归心、肝、脾经。 ❖ 功效:活血行气(xínɡ qì),消肿生肌,通络止痛。 ❖ 应用: ❖ 1、跌打损伤、疮痈肿痛,本品多用于外科、伤科—
—常配伍没药。 ❖ 2、血瘀气滞的经闭痛经、产后瘀痛、胸胁脘腹疼痛、
常配三棱同用。 ❖ 2、食积气滞,脘腹胀痛。 ❖ 用量用法:3—10克。醋制增强止痛作用。
第十二页,共47页。
丹参(dān cān)
❖ 来源:唇形科草本植物丹参的根。 ❖ 性能:苦,微寒。归心、肝经。 ❖ 功效:活血调经,凉血消痈,除烦安神。 ❖ 应用: ❖ 1、瘀血阻滞的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等——血热兼瘀
第七页,共47页。
五、使用(shǐyòng)注意
❖ 易耗血动血(尤其(yóuqí)是破血之品),月经过多慎 用,孕妇尤当慎用或忌用。
第八页,共47页。
川芎(chuānxiōng)
❖ 来源: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
❖ 性能:辛,温。归心、肝经。
❖ 功效:活血(huó xuè)行气,祛风止痛。
❖ 应用:
行(xiàxíng);酒炒补肝肾、强筋骨。 ❖ 注意:孕妇及月经过多、滑精、气虚下陷忌用。
第十八页,共47页。
虎杖
❖ 来源:蓼科虎杖的根茎与根。 ❖ 性能:苦,寒。归肝、胆、肺经。 ❖ 功效:清热利湿,利胆退黄,活血化瘀,化痰止咳。 ❖ 应用: ❖ 1、黄疸。可用于热淋、尿浊、带下。 ❖ 2、血瘀——经闭、产后恶露不下、癥瘕积聚(jījù)
气滞,气中血滞,专治一身上下诸痛”,常配川楝子同 用;对胃脘痛及痛经尤效。 ❖ 2、镇静、催眠、镇吐、抗溃疡。 ❖ 用量用法:5-10克,大剂量可至20克。醋炒增强止痛作 用。
第十页,共47页。
郁金(yù jīn)
❖ 来源:姜科植物温郁金、姜黄、广西莪术、蓬莪 术的块根。
❖ 性能:辛、苦,寒。归心、肝、胆、肺经。 ❖ 功效: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开窍,利胆退
眼看着母亲的病越 来越重,他就暗下决心, 一定要把母亲的病治好。 于是他就外出(wài chū) 为母亲问病求药,他沿 着伊洛河走啊走啊,逢 人便问,见草就挖,也 没找到能治好母亲疾病 的神医良药。
第十五页,共47页。
❖ 有一天晚上,他借宿白庙,庙内老僧见他救母心切, 便送了他四句诗,让他去找一种治病的草药。诗云:“草 茎方方似黄麻,花生节间节生花,三楼黑子叶们艾,能医 母疾效可夸。”小茺蔚就顺着河岸找了起来(qǐ lái),功夫 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找到了那种茎呈四方形,节间开满紫 红色小花,结有黑色三棱形小果实的植物。母亲服用后不 久,
白细胞减少(jiǎnshǎo)。 ❖ 用量:10—15克,大剂量可至60克。
第二十六页,共47页。
五灵脂 ❖ 来源:鼯鼠科动物复齿鼯鼠的粪便。 ❖ 性能:苦、甘,温。归肝经。 ❖ 功效:活血止痛,化瘀止血(zhǐ xuè)。 ❖ 应用: ❖ 1、瘀血阻滞诸痛——胸胁脘腹痛、痛经、经闭、
跌打损伤疼痛,治心腹疼痛常配蒲黄。 ❖ 2、崩漏、月经过多等出血兼瘀者。 ❖ 用量用法:5—10克,包煎。研末1—3克。
痛、牙痛、疮癣。 ❖ 用量:3—10克。
第二十四页,共47页。
三棱
❖ 来源:黑三棱科草本植物(cǎoběnzhíwù)黑三 棱的块茎。
❖ 性能:辛、苦,平。归肝、脾经。 ❖ 功效:破血止痛,行气消积。 ❖ 应用: ❖ 1、瘀血经闭、产后瘀痛、癥瘕积聚——常与
莪术配伍。 ❖ 2、食积气滞、脘腹胀痛。 ❖ 用量用法:5—15克。生用消积,醋制破血。 ❖ 注意:气虚、月经过多、孕妇忌用。 ❖ 参考:三棱与莪术作用相似,但前者善于破
❖ (3)外伤科:跌打损伤、骨折、痈肿
第五页,共47页。
四、分类(fēn lèi)
❖ 1.活血止痛——活血兼行气,止痛力优 —用 治血瘀气滞诸痛证,如川芎、延胡索等
❖ 2.活血调经——活血散瘀,尤善调畅血脉而调 经—用治血瘀之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 瘀滞腹痛等证,桃仁、红花等
❖ 3. 活血疗伤——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续筋接 骨,止血,生肌敛疮—用治跌打损伤(diē dǎ sǔn shānɡ)、骨折筋伤,创伤出血等外伤科疾 患,乳香、没药等
风湿痹痛等 。 ❖ 用量用法:6克左右,宜炒后用。 ❖ 注意:疮痈初起肿硬或脓多未溃者内服,已溃者外用。
第二十二页,共47页。
没药(méi yào)
❖ 来源:橄榄科灌木或乔木没药树及其同属植物皮部渗 出的树脂。
❖ 性能:苦、辛,平。归心、肝、脾经。 ❖ 功效: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 应用:瘀血阻滞之证。常与乳香相配而用。 ❖ 参考(cānkǎo): ❖ 乳香:偏于行气,伸筋利痹,血瘀兼气滞疼痛及风湿
痹证多用。 ❖ 没药:偏于活血散瘀,瘀血阻滞较重者多用。
第二十三页,共47页。
姜黄(jiānghuáng)
❖ 来源:姜科植物姜黄的根茎。 ❖ 性能:辛、苦,温。归肝、脾经。 ❖ 功效:活血行气,通经止痛。 ❖ 应用: ❖ 1、血瘀气滞的胸胁脘腹疼痛、经闭腹痛、产后瘀痛、
跌打损伤 ,经闭腹痛尤多用。 ❖ 2、风湿痹痛,肩臂上肢痛多用。 ❖ 其他:黄疸(huángdǎn)(胆囊炎、胆石症);疮痈肿
水蛭(shuǐzhì)
❖ 来源:环节动物蚂蟥、水蛭、柳叶蚂蟥的全体。 ❖ 性能:咸、苦,平。有小毒 ❖ 功用(gōngyòng):破血逐瘀消癥——破血逐瘀力强,
常用治瘀重证:如癥瘕积聚、瘀滞闭经、跌打瘀肿 等 ❖ 用法用量:煎服,1.5-3g。研末冲服或入丸散剂: 0.3-0.5g/次
第二十一页,共47页。
者尤佳。 ❖ 2、瘀血心腹(xīnfù)疼痛、胁痛、癥瘕积聚、风湿痹
痛等——为治胸痹疼痛要药;痹痛宜于热痹。 ❖ 3、痈肿疮毒、脱疽等。 ❖ 4、热病热入营血,高热神昏、斑疹。 ❖ 5、心血虚心悸失眠。
第十三页,共47页。
益母草(坤草)
❖ 来源:唇形科草本植物益母草的地上部分。 ❖ 性能(xìngnéng):辛、苦,微寒。归心、肝、膀胱经。 ❖ 功效:活血调经,利水消肿。 ❖ 应用: ❖ 1、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血腹痛、崩漏等——
❖ 1、血瘀气滞的各部疼痛。“血中气药”
❖ 2、头痛——可用于外感、内伤各种头痛。
❖
外感包括风寒、风热、风湿等;
❖
内伤包括血瘀、血虚、风痰等。
❖ 3、风湿痹痛。“能旁通络脉”
❖ 其他: 虚烦不眠;佐助补血药。
❖ 用法:炒用佐助补血药;止痛酒炒。
第九页,共47页。
延胡索
❖ 来源:罂粟科延胡索的块茎。 ❖ 性能:辛、苦,温。归肝、心、脾经。 ❖ 功效:活血,行气,止痛。 ❖ 应用: ❖ 1、血瘀气滞的周身各部疼痛(téngtòng)——“能行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