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人教版新课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人教版新课标
一、和谐的课堂环境,是学生主动创新的前提
一项关于学生成绩的调查显示,班级中学生成绩的好坏与个体所处的周围环境以及班级学习氛围都有着很大的关系,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保持持续的兴奋状态,学习时更容易进入状态;相反,不好的学习氛围会互相传染,直到班级里的学生对学习都失去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下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才有信心学好数学,学生思维得到发散,最终才会去进行创新。

因此,创设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

1、鼓励学生要敢于创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不能太古板,要多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做学生心中的好朋友。

在这种和谐愉悦的课堂环境下,教师要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促使学生愉快地学习数学,当学生提出一些奇怪想法时,不能一味否定,首先对学生这种肯想、敢想的情感给予肯定,保护学生“想”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做好铺垫。

2、提供学生创新的机会。

数学更多的是偏向于理解,要教会学生举一反三,而不是去死记硬背。

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自学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小组合作化学习,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时,用宽1米、2米、4米三种型号的地摊去铺设长6米、宽4米的房间,有多少种选择的方法?那种方案铺设出来的地面最好看?课堂上学生质疑问难,逐渐养成了主动思考的习惯,保护了创新意识的萌芽。

二、合理使用新教材,唤起创新欲望
最新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中,不论是例题还是习题,更多的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为主,注重学生智力的开发,让学生尝试探索知识的过程。

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学生自己完全有能力自学,教师要多留出时间,让他们去自主发现新问题,教师决不代替讲解。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独立思考,这样才能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不像正方形与长方形周长的学习,直接可以通过直尺量出具体的数字,最后总结出计算周长的公式。

圆的周长是一条封闭曲线,图形变得抽象化,怎样测出它的周长呢?我准备了不同的圆形图案、直尺、布条,让学生讨论一下
怎样才能测出圆的周长?课堂上人人动手参与,有的用绳测,还有的用滚动法,课堂气氛瞬间高涨,气氛十分活跃。

我在肯定学生的思维方法后,因势利导,我们能不能找出一条求圆的周长的普遍规律呢?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我的引导,学生发现了圆的周长与直径存在一个比例,而比例值为л。

然后,我和学生一起进行了反复验证与检验,终于完成了教材中知识点的学习,不仅学生做到了手脑并用,而且对教材内容的学习更加深刻。

三、培养思维能力,诱发创新灵感
1、树立学习信心,促进积极思维。

小学生正确回答问题后的喜悦感,应该超出中学生很多,这是因为小学阶段,学生探索世界的欲望比较强烈,获得成功体验后很容易满足,会从心底升起一股兴奋感。

因此,我们要利用好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多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保护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不断对学习保持新鲜感,这样才会去积极探索。

2、设计与小学生认知能力相近的问题。

问题过于深,考察范围过于广,很容易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在学生学习发展区附近,合理安排教学任务。

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学生的猜想有很多种,如果一个个验证,只会消耗过多的时间,于是我对学生说:“能被2、5整除的数,个位都有一定的特点,能被3整除的数会不会各位也有特点”。

学生通过进一步的确认,最后终于找出了规律。

在这样的环境中听不到呵斥和叹息的声音,学生充分体验了成功的喜悦,主动去思考问题,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加强实践活动,增强创新能力
生活中有许多有关数学的事例,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探究这些问题,然后通过实验、动手操作、尝试错误和成功等活动,逐渐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发现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六一儿童节,班级里要举办一次小规模的活动,借此机会把费用计算的工作交给了学生们自己。

这样学生们三五成群,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最后确定各种小吃、水果需要购买多少?布置教室的彩带、气球数量?这样将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紧密联系,学生会更有兴趣去探索,将数学知识的学习延伸到生活中,学生思考的视野变得更加广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课堂是数学教学的主要场所,数学教师要在课堂中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

教师自身还要树立创新性的教育观念,用自己的观念与思想去带动学生,引导学生探索性地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其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直到显著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