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高考理综-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广元市高考理综-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7题;共14分)
1. (2分) (2018高一上·吉林期中) 下列有关胶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实验室可用丁达尔效应鉴别胶体与溶液
B . “雨后彩虹”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光学现象,同时也与胶体有关
C . 1 mol Fe3+完全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粒子的数目为NA
D . 分散质粒子大小介于1 nm~100 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
2. (2分) (2018高一上·九台期中) 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某同学用下表所示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是包含关系。

下列各组中,正确的组合是()
A . A
B . B
C . C
D . D
3. (2分)某烃分子中碳、氢两种元素质量比为5 : 1,且分子中含有3个甲基,则该烃分子的一氯代物共有几种(不考虑空间异构)()
A . 1
B . 2
C . 3
D . 4
4. (2分) (2019高一上·中山期末)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5. (2分) (2018高二下·雅安期末) 用铂电极分别电解下列物质的溶液(足量),阴极和阳极上同时都有气体产生,且溶液的pH下降的是()
A . H2SO4
B . CuSO4
C . HCl
D . KCl
6. (2分) 1.92g铜投入一定量的浓硝酸中,铜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672mL气体(标准状况),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氧气恰好使气体完全溶解在水中,则需要标准状况下的氧气体积为()
A . 504mL
B . 336mL
C . 224mL
D . 168mL
7. (2分) (2019高二上·贺州期末) 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子平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醋酸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满足:
B . 溶液中加少量的固体,平衡逆向移动
C . 浓度均为的溶液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
D . 常温下,的醋酸溶液与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
二、实验题 (共1题;共12分)
8. (12分) (2016高二下·包头期中) 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
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
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m3)沸点/℃溶解性
环己醇1000.9618161微溶于水
环己烯820.810283难溶于水
合成反应:
在a中加入20g环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1mL浓硫酸.b中通入冷却水后,开始缓慢加热a,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
分离提纯:
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10g.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的名称是________.
(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立即补加 B.冷却后补加 C.不需补加 D.重新配料
(3)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须清洗干净并________;在本实验分离过程中,产物应该从分液漏斗的________(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
(4)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________.
(5)在环己烯粗产物蒸馏过程中,可能用到的仪器有ABE (填正确答案标号).
A圆底烧瓶 B温度计 C漏斗 D玻璃棒 E接收器
(6)本实验所得到的环己烯产率是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注:产率= ×100%)
三、综合题 (共4题;共26分)
9. (6分) (2019高一上·福建期末) 某固体试样A是由一定量的Al、Mg均匀组成的混合物,为验证混合物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m g试样A,全部溶于0.5L 2mol·L-1稀硫酸溶液中,放出11.2 L气体(已换算成标准状况),同时生成溶液B;
②另取m g试样A,加入2mol·L-1的NaOH溶液,当加到100mL时,气体不再生成;
③往溶液B中加入2mol/L NaOH,至沉淀不再发生变化。

根据以上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B中是否含有H+________(填“是”或“否”);
(2)写出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3)下列能表示过程③产生的沉淀质量W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V的关系是________;
(4) m g试样A中含Mg的质量为________g;
(5)林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浓硫酸与铝发生钝化,但与Mg能剧烈反应生成SO2 ,如果忽略钝化的反应过程,可以通过测定浓硫酸与固体试样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来确定混合物A中镁的质量分数。

郭同学认为林同学的方案可行,但考虑到如果反应结束后硫酸未保持“浓”的状态,测定结果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其依据是________。

10. (6分) (2019高二上·中山期末) 雾霾天气里2.5微米以下的细微颗粒物(PM2.5)是导致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

空气中的CO、SO2、氮氧化物等污染气体会通过大气化学反应生成PM2.5颗粒物。

(1)汽车尾气是NO、CO的重要来源。

目前大多在汽车排气管中加装尾气处理装置以减少NO、CO排放。

在催化剂作用下,装置中发生的反应为2NO+2CO=N2+2CO2 ,
已知:N2(g)+O2(g)=2NO(g)∆H1=+180.5kJ/mol
C(s)+O2(g)=CO2(g)∆H2=-393.5kJ/mol
2C(s)+O2(g)=2CO(g)∆H3=-221.0kJ/mol
上述转化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用活性炭还原法可以处理氮氧化物,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发生反应:C(s)+2NO(g)=CO2(g)+N2(g)∆H=QkJ/mol。

在T1℃时,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①0~10min内,NO的平均反应速率v(NO)=________mol∙L-1∙min-1
②30min后改变某一条件,反应达新平衡,根据上表数据判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写其中一种);
(3)反应N2O4(g) 2NO2(g),在一定条件下N2O4与NO2的消耗速率与自身压强有如下关系:v(N2O4)=k1∙p(N2O4),v(NO2)=k2∙p2(NO2)。

其中k1、k2是与温度有关的常数。

一定温度下,相应的速率与压强关系.如图所示,在图中标出的点中,能表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两个点是________。

用体系中各气体的压强代替浓度计算所得平衡常数称为压力平衡常数(Kp),则该反应的压力平衡常数Kp=________(用k1、k2表示)。

(4)工业生产中产生的NO可用间接电化学法除去,如图所示。

已知电解池的阴极室中溶液的pH在4~7之间,写出A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

11. (5分)氮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回答以下问题:
(1)基态氮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是________
(2)肼(N2H4)分子可视为NH3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NH2(氨基)取代形成的另一种氮的氢化物.
①N2H4分子中氮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 .
②肼可用作火箭燃料,燃烧时发生的反应是:
N2O4(l)+2N2H4(l)=3N2(g)+4H2O(g)△H=﹣1038.7kJ•mol﹣1
若该反应中有4mol N﹣H键断裂,则形成的π键有________ mol.
肼能与硫酸反应生成N2H6SO4 , N2H6SO4晶体类型与硫酸铵相同,则N2H6SO4晶体内不存在________ (填标号)
a.离子键 b.共价键 c.配位键 d.范德华力
(3)图1表示某种含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其分子内4个氮原子分别位于正四面体的4个顶点(见图2),分子内存在空腔,能嵌入某离子或分子并形成4个氢键予以识别.
下列分子或离子中,能被该有机化合物识别的是________ (填标号).
a.CF4 b.CH4 c.NH4+ d.H2O.
12. (9分)(2018·西城模拟) 化合物N()可以增强牙膏、口香糖等制品的香气,其中间体L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R1、R2、R3、R4表示原子或原子团
请回答:
(1) A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

(2) B不能发生银镜反应,A→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 C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4)D→F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F→G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5) J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6) K含有六原子环结构,K→L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7) G和L经过3步反应合成N,路线如下:
结合中间体L的合成路线,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
中间产物1:________,中间产物2: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7题;共1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二、实验题 (共1题;共12分)
8-1、
8-2、
8-3、
8-4、
8-5、
8-6、
三、综合题 (共4题;共26分)
9-1、
9-2、9-3、9-4、9-5、10-1、10-2、10-3、10-4、11-1、11-2、11-3、12-1、12-2、12-3、12-4、
12-5、
12-6、
12-7、
第11 页共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