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 术 论 坛
244科技资讯 SC I EN C E & TE C HN O LO G Y I NF O R MA T IO N 对于素质的定义,专家如是说:“素质”又称“能力”、“资质”、“才干”等,是驱动某一行业成员产生优秀工作绩效的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它反映的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来的从业者的知识、技能、个性与驱动力等。
素质是判断一个人能否胜任某项工作的起点,是决定并区别绩效差异的个人特征。
对于新闻工作者的基本素质,众说纷纭,说法各一,但笔者认为,大致需要如下几点。
首先,要深刻理解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一般是指在新闻媒体供职的人员,对其职业行为所产生的社会作用和社会意义以及其应该承担的责任。
在如今这个信息发展相当迅速的时代,大众传媒技术日益先进,与人们的社会活动息息相关,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当中,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新闻媒体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对舆论的反映和引导,对个人和政府都起着一定的作用。
就个人而言,将影响着个人对某一件事情的看法,进而影响其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看法,从而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就政府而言,新闻媒体可以影响政府的决策及其贯彻执行,有时甚至可以掀起很大的风浪。
新闻媒体还能够影响社会的个体、群体形象,小至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地区,大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形象。
其次,要着力培养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质和修养。
广义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品质、气质、知识、认识问题的能力等。
狭义的讲,符合职业特点的素质包括新闻敏感性、新闻嗅觉、新闻采访和报道的能力、社交沟通能力等。
修养是指新闻工作者在理论、思想、知识等方面的一定水平。
素质和修养二者是相通的。
新闻事业能不能办好,关键在有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队伍。
所谓“高素质”就体现在理论修养、政治修养、专业修养三个方面。
新闻工作者的理论修养,是指能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分析事物,深入地调查研究,写真实的、正确的报道,做人民大众的代言人。
新闻工作者的政治修养,是指自觉地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一致,熟悉党的方针政策,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坚持原则、不谋私利,文明礼貌、谦虚谨慎,克勤克俭、
艰苦朴素,都应是记者道德品质和思想作
风方面的修养内容。
新闻工作者的专业修
养,是指有很强的新闻敏感和社会活动能
力、采访写作能力。
专业修养要分两个层
次,一是专业知识;二是社会活动能力和新
闻敏感。
广闻博录,倚马可待,会采访、会编
辑、会评论,十八般武艺、各种新闻文体样
样皆通,应是新闻工作者业务修养的方向。
实践证明,一个新闻工作者,如果对编
辑部分给他报道的那一方面的实际工作情
况相当熟悉,而且能用马克思主义的望远
和显微镜观察那些情况,又大体懂得相关
的专业知识,那么,大而言之,他有可能成
为那一方面的权威发言人之一,他提出的
见解,并不比有关专家、学者的意见逊色,
甚至在党和政府有关部门决断相关方针政
策时,都有可能被采纳;小而言之,他会成
为采访对象合格的对话者。
在谈新闻工作者的专业修养时,有必
要特别强调社会活动能力和新闻敏感能
力。
新闻工作者一方面以全社会为工作对
象,另一方面又以全社会为服务对象,有
“社会活动家”之称。
因此,有较强的社会活
动能力是做好新闻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消息灵通、广结人缘,
能将触角伸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
“吃透”中央精神和基层情况,深知国情民
意,是做好新闻工作必不可少的能力。
再次,要严格坚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
道德。
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实践紧密联
系的。
在职业活动中,由于从事同一职业的
人们,有着共同的劳动方式,接受共同的职
业训练,因而往往具有共同的职业兴趣、爱
好、习惯和心理传统。
在此基础上,为了调
整同一职业的内部关系,把职业活动纳入
一定的秩序,各种不同职业便逐步形成了
各自特殊的共同利益和共同义务以及特殊
的职业责任和职业纪律,从而产生了特殊
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
我们常说的“新闻
职业道德”,也就是指“新闻工作者的职业
道德”,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新闻职业道德的内容和形式,都
取决于社会存在,取决于社会的物质生产
方式。
同普遍道德现象一样,一方面,经济
基础的性质决定着新闻职业道德体系的性
质,建立在不同经济基础之上的新闻事业
根据不同的利益关系形成了各自的新闻职
业道德的规范原则;另一方面,新闻职业道
德同普遍意义上的道德体系一样,往往要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体现出不同的道德价值取向和不同的道德价值追求。
第二,新闻职业道德具有更为鲜明的阶级性和更为强烈的政治色彩。
新闻报道源于社会事件,同时,也为社会形态服务。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新闻报道具有明显的社会教化功能和舆论导向功能,更说明了他特殊的社会地位。
正因如此,新闻职业道德作为调节新闻传播关系和规范新闻传播行为的一种社会意识和规范形态,同教师、医生、商人等其他职业道德相比,就更加接近于政治。
第三,新闻职业道德是对新闻传播活动的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
在约束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和处理新闻工作中各种社会关系方面,新闻职业道德不同于其他任何一种规范形态,它是通过自律的方式发挥作用的。
它既不同于新闻法规,也不同于新闻纪律。
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虽然其内容与新闻法规、新闻纪律有交叉重叠之处,但从实质上看,这种内化的规范只有在新闻工作者真心诚意地接受,并转化为个人的情感、意志和信念时,才有可能发生作用。
在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包括为人民服务和实事求是两大基本原则,这反应了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行为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这两大原则是新闻工作者时刻遵循的行为准则,也是时刻衡量他们职业思想和职业行为的道德尺度。
两大原则作为一个有机统一体,贯穿于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发展的始终。
综上所述,新闻工作者必须明白自己的职业特征和社会责任,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增强自律和他律意识,还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锤炼,借鉴前人经验又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才能不断完善。
这个过程是个学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
参考文献[1]邵华泽.新闻宣传论说集[M].人民日报出版社.[2]南振中.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改进新闻报道的着力点.[3]何梓华.新闻理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浅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质
张晓敏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呼伦贝尔日报社》 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8)
摘 要:随着传媒竞争的加剧,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素质这个问题也百谈不厌。
新闻工作者必须深刻理解自身的职业特征和社会责任,着力培养自身的职业素质和修养,严格坚守自身的职业道德,增强自律和他律,从而提高新闻采编质量,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作贡献。
关键词:新闻工作者 职业 素质
中图分类号:G2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11(c)-0244-01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