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九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022学年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九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1.以下关于食物链“野草→食草昆虫→鸡→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有毒物质不通过食物链传递
B. 昆虫、鸡和人都是消费者
C. 人的能量最终来自鸡
D. 这条食物链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2.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 花中最重要的部分是雄蕊和雌蕊
B. 向日葵种子常有空瘪,原因是传粉不足
C. 果皮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
D. 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是胚未处于休眠期、成熟且完整
3.下列实验操作方法或材料用具与目的不一致的是()
4.科学家取出B羊乳腺细胞的细胞核注入到已经无细胞核的A羊的卵细胞中,这个卵细胞
分裂形成胚胎后移入C羊的子宫内,一段时间后,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羊出生了。
这种生物技术叫做()
A. 克隆
B. 试管婴儿
C. 细胞移植
D. 透析
5.栽花和种庄稼都需要松土的目的是()
A. 保证植物光合作用的进行
B. 保证植物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
C. 促进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
D. 释放土壤中的热量
6.人的个体发育起点是()
A. 精子
B. 卵细胞
C. 受精卵
D. 婴儿
7.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 神经元
B. 反射弧
C. 反射
D. 条件反射
8.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______,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
机物,并且释放出______的过程。
9.如图为人体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生理活动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
列问题:
(1)图甲中的Y最终被分解为______,才能吸收进入到人体循环系统。
(2)某肾炎患者检查尿液时发现尿液中有红细胞和蛋白质。
此人的______可能发生了病变。
(3)物质a由肺泡进入肺部毛细血管,与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结合,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组织细胞内被利用,在此过程中物质a最先进入心脏的______(填名称)。
(4)图乙中C代表的器官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A错误。
B、消费者指的是各种动物,昆虫、鸡和人都是消费者,B正确。
C、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野草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
因此人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C错误。
D、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中没有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D错误。
故选:B。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生产者指的是绿色植物;消费者指的是各种动物;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因此生产者位于食物链的第一环节,食物链第二环节的消费者以生产者植物为食,是植食性动物;位于其他环节的生物大多是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是肉食性动物。
此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联系实际,灵活作答。
2.【答案】C
【解析】解:A、花中最重要的部分是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正确。
B、植物由花到果实的形成过程中,两个比较重要的生理过程是传粉和受精,向日葵种子常有空瘪,原因是传粉不足,正确。
C、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错误。
D、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正确。
故选:C。
一朵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才能结出果实,产生种子,花蕊是花的主要结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花的结构和果实种子的形成。
3.【答案】D
【解析】解:A、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
因此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A正确。
B、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用湿棉絮保持小鱼正常呼吸,B正确。
C、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由于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因此用碘液检验淀粉是否被消化,C正确。
D、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加清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D 错误。
故选:D。
(1)用湿棉絮内大量水,用湿棉絮保持小鱼正常呼吸。
(2)淀粉有遇到碘液变蓝的特性,因此用碘液来检验淀粉。
实验探究是生物课的基础,对于课本中的重点实验过程和目的,同学们要熟记于心。
4.【答案】A
【解析】解:克隆羊的培育过程大致如下:科学家将供核母羊的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供卵细胞母羊的去核的卵细胞中形成“融合细胞”,“融合细胞”发育成胚胎并移入代孕母羊的子宫中,最终代孕母羊产下了克隆羊。
因此小羊的培育过程中,所采用的生物技术是克隆技术。
故选:A。
克隆指的是先将含有遗传物质的供体细胞的核移植到去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中,然后促使这一新细胞分裂繁殖发育成胚胎,当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再被植入动物子宫中使动物怀孕,便可产下与提供细胞核者基因相同的动物.它是一种无性繁殖技术。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遗传物质在细胞核内,克隆羊的性状和供核羊的性状完全相同。
5.【答案】B
【解析】解:栽花或种庄稼都需要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
因此,栽花或种庄稼都需要松土,目的是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故选:B。
呼吸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植物的根也需要呼吸,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
6.【答案】C
【解析】解: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从受精卵形成胚胎并且长成为性成熟个体的过程。
人体的发育包括两个过程,一是从受精卵发育到成熟的胎儿的胚胎发育阶段;二是从婴儿出生发育到个体成熟的胚后发育阶段。
卵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
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是人体发育的起点。
故选:C。
人体发育的过程,从受精卵形成胚胎并且长成为性成熟个体的过程。
关键点:人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7.【答案】C
【解析】解:人(或)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做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叫做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和条件反射(复杂反射).
故选:C
通过神经系统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叫做神经调节,激素也参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成为激素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知道反射的概念以及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8.【答案】叶绿体氧气
【解析】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淀粉)+氧气。
故答案为:叶绿体;氧气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氨基酸肾小球左心房肾脏
【解析】解:(1)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的,在胃液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
故图甲中的Y最终被分解为氨基酸,才能吸收进入到人体循环系统。
(2)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
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
故某肾炎患者检查尿液时发现尿液中有红细胞和蛋白质。
此人的肾小球可能发生了病变。
(3)物质a氧气由肺泡进入肺部毛细血管,与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结合,由肺静脉运回左心房。
(4)图乙中C是形成尿液的器官,C是肾脏。
故答案为:
(1)氨基酸;
(2)肾小球;
(3)左心房;
(4)肾脏。
图甲中:A口腔,B咽和食管,C胃,D小肠,X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Y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Z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图乙中:Ⅰ是右心房,Ⅱ是右心室,Ⅲ是左心房,Ⅳ是左心室,①是主动脉、②是肾动脉、③是肾静脉、④是上、下腔静脉;⑤是肺动脉,⑥是肺静脉,a氧气、b二氧化碳,A吸气和呼气,B吸收,C肾脏。
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结合图形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