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专业英语课堂教学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象学专业英语课堂教学论文气象学专业英语课堂教学论文
一、阅读科技论文,提高专业知识
高校学生经过小学和中学的英语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和写的技能,而气象专业的学生经过专业课程的学习,也已掌握了基本的气象专业知识。
为使气象专业的学生将已掌握的英语技能与气象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我们应当从大气科学基础知识的英文文章开始学习,从而能在气象学与英语之间有一个良好的衔接性。
选择与当今气象科技、环境问题、人文与气象等题材丰富新颖的文章,体裁包括论述文、说明文、描述文等,让学生接触内容和体裁多样的科技论文,不仅可加强学生对气象学专业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他们将来科技论文的写作。
在当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气象科技论文的能力也日益重要。
为了能有效提高学生从英文文献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应当在阅读时注意这四个方面。
第一,要将一些专业词语连成词组连贯阅读,而不是逐词阅读,如大气边界层(atmosphericboundarylayer)和万有引力定律(thelawofuniversalgravitation)。
第二,避免过多地依赖词典和多余的翻译,遇到生词时可根据上下文提供的线索来判断其词义,阅读的目的是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而不必要进行逐句翻译,自己理解即可。
第三,要扩大眼睛的视距,即增加两次停顿之间目光所见的词数,尽量抓住一个意义相对完整的词组,按词组进行阅读,视距越大,阅读速度越快。
第四,抓住段落和全文的中心思想,利用提示语,理解句子之间和段落之间的逻辑联系,如因果关系(because、therefore 等)、对比关系(but、however、otherwise等)、总括关系(generallyspeaking、inaword等)。
例如,在《Thestructureandcompositionoftheatmo-sphere》的教学中,可以从单词开始,以学生已掌握的气象知识为基础,如大气圈的分层,按照温度和空气的垂直分布特征,将大气圈分成对流层(troposphere)、平流层(stratosphere)、中间层(mesosphere)、热成层(thermosphere)和外逸层(exosphere),让学生用英语描述各层次的主要特征。
对于较为专业的词汇,如递减率(lapserate)和逆温(inversion),一边以英文描述,一边在黑板上作出递减率和逆温的`温度垂直廓线特征,这种语言与板书图解的方式相结合,可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和牢记专业知识和英文词汇。
二、翻译与写作练习,提高科技论文撰写能力
翻译是一个理解与表达的过程,科技英语的翻译也是如此。
翻译气象专业英语文章时,需要根据科技英语的特点,透彻理解原文的意思,并能够准确地用中文表达出来。
经过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学生接触了一些英语翻译的练习,气象学专业的学生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当前他们亟需掌握的是在翻译气象科技英语文献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首先,作好词语的翻译。
气象专业英语有一些专门的
词汇,在翻译时最好备有大气科学的专业词典,勤于查阅,遵循气象专业词汇的特点,译文应该做到规范和专业性。
例如,condensation属于大气科学领域专业词汇,意为“凝结”,还有一些气象领域的缩略语也应当加以注意,如WMO为世界气象组织(WorldMeteorologyOrganiza-tion)。
其次,作好句子的翻译。
在准确选择词义的基础上,根据上下文,适当地引申词义和增减词语。
增词的原则是增加一些原文中无其形而有其义的词,而对于英语中必须减去在汉语中多余的词,如某些冠词和连词,则可省略。
在翻译长难句时必须抓住全句的中心内容,理清句子的构成和语法关系,因为英语中的长难句都是由基本句型扩展或变化而来的。
气象专业英语的写作,应遵循一般科技论文的组成部分和写作要求,通常包括标题、摘要、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和参考文献等组成部分。
标题要求简短明了,概括全篇,引人注目。
在课堂上可针对标题作适当的练习。
给出一篇专业论文,在学生阅读理解之后,让学生自己总结标题,再将这些标题进行比较和选择。
摘要是全文的缩影,简短扼要,涵盖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突出的研究成果及其意义。
摘要本身要完整并能独立使用,一般科技英语论文摘要长度在300字左右。
摘要虽然一般放在正文前面,但是常常是在最后写作的。
在课堂上,可根据已学习过的气象论文,让学生分组讨论相应的摘要写作,然后教师分析摘要里每句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例如是否反映了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和意义等。
引言主要是说明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历史背景、当前国际上的研究进展、本研究的重要性以及本文的总体规划等。
正文主要包含了研究的方法、内容和结果。
正文写作时可先列出框架结构,然后逐段写作,每一段应围绕一定的主题,条理清晰,文法规范。
结论必须完整、鲜明和客观,反映作者通过分析和推理所形成的总观点。
三、听说材料的练习,提高专业英语交流水平
选取专业的英语听说材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而且可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针对气象学专业来说,美国和英国等官方语言为英语国家的天气预报可作为很好的听力材料。
另外,可选取一些介绍天气现象的听力材料,如台风、厄尔尼诺现象、温室效应和雾霾等,在练习听力的同时,也起到了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作用。
提出一些与材料相关的问题,在听力练习初级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效果更好。
而在听力练习到一定阶段后,提高难度,让学生听完材料后,以自己的语言来复述材料的主要内容。
其中的一些专业词汇,也可让学生练习用英语来解释其含义,如potentialtemperature(位温)的定义,该专业术语已在气象类课程中学过,但让学生此时用英语表达出来,有一举双得的效果,这样的听说练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和回顾专业知识。
不少学生在课堂上不擅于英语口语,这与他们相对较高的英语写作水平不相符。
我校每年都主办或承办气象相关的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进行学术交流,这也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国际交流机会。
因此在课堂我鼓励他们多开口说英语,尽量不打断他们的思维和口语练习;课堂上留出一定的时间与学生相互交流,有助于学生在学术报告和学术会议中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同行展开充分交流。
具体实施时,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很难在课堂上进行一一互动,因此我将班级学生分组,每组自选一个气象相关的主题,课后按照科技论文的规范写一篇英文气象科技论文,教师对各小组的论文进行认真批阅和指导,对其论文的英语语法、段
落结构和文章整体框架进行审阅,将修改意见返回给学生。
然后在课堂上轮流选取各分组,让这些小组各派一名代表上讲台,用英文讲述该论文的主要内容。
这样的锻炼不仅可提高主讲学生的口语,而且听讲的学生也会更加集中注意力,特别是同小组同学,在听完主讲学生的报告之后,针对其报告内容和汇报技巧加以点评。
如,对于相同的内容,口语汇报与书面论文具有较大的不同,口语汇报时应尽量避免长难句,否则听众将失去耐心;不要把论文的全部内容平铺直叙,对于论文的重难点要适当地放慢速度和提高语调;不要一味地只顾着自己讲,要适当地通过眼神和手势与听众进行交流;对于所讲内容应当非常熟悉,才能显得胸有成竹,讲得有条不紊。
总而言之,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及时了解国际气象研究的最新动态并参与国际气象交流活动越来越重要。
国际气象信息的掌握和研究需要英语水平较高和气象学专业知识强的复合型人才。
为此,在气象学专业英语课堂上将提高英语水平和气象学专业知识结合起来,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英语的读、写、译、听和说练习,从中不断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学会灵活地将已掌握的气象学专业知识和英语技能有机结合起来,认识科技英语的特点,初步掌握气象科技论文的写作技能,并可以用英语进行一定的专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