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弯弯的月亮》课堂实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7课《弯弯的月亮》课堂实录
【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是较为深入的分析月相的成因,培养学生推理及想象能力,对学生来说,天体运动是比较抽象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基于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进行有效教学。
并争取多利用模拟实验和多媒体表现自然现象。
【教学目标】
1、探究并理解月相变化形成的原理。
2、掌握月相变化的规律。
3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想象能力和实验能力。
【教学准备】排球一个(一半黑,一半白)、直径140cm硬纸板、8张10*5cm 硬纸板、大号油性笔、学生人手一个圆球(一半黑,一半白)
【教学重点】月相变化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掌握月相变化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师: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诗歌,大家一起欣赏一下(课件)(可让一个学生朗读)
2.师:真美的意境啊。
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在这位作者的笔下,月亮是圆圆的,可是我听到一首歌,歌名却叫《弯弯的月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生:月亮有时候是圆的,有时候是弯的……
师:大家说的太好了,其实古人也早就发现了这一现象,有词为证: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课件出示)
师:古人只是发现了月相变化这一自然现象,而今天我们就从表象深入本质,从科学的角度探究月亮背后隐藏的奥秘。
(板书:弯弯的月亮)
出示课题:弯弯的月亮
(一)画月亮的形状。
师:学生动手把脑海中的月亮的形状画出来。
生:学生画完后,自告奋勇拿到讲台的展台来交流。
师:这几位同学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很仔细,有的象镰刀,有的象圆盘,老师找了几副月亮的照片,我们一起欣赏一下。
(多媒体出现月亮图片,学生观察圆缺变化) 我们把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
(板书月相定义)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月相。
我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白天黑夜形成原因?
生:地球自转形成
师:其实月球也是球体,太阳也能照亮月球一半,月球并不能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来自于太阳的反射光线,既然太阳能照亮月球一半,那么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月亮却时缺时圆呢?(也可以说为什么会产生月相?)
小组讨论: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呢?
小组代表发言
师:同学都很善于思考,假设都很不错。
那下面我们就要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假设。
二、实验探究
(一)演示实验
1、多媒体出示太阳图片代表太阳,
2、请8位同学上来表示地球上的人,地球上的同学站在内圆圈的8个点上,即表示月球运行轨道的8个观察点,(0度角、45度角、90度角、135度角、180度角、225度角、270度角、315度角和360度角),圆形泡沫纸的1号点要正对着太阳照射来的方向,并且要求面朝圆外,正视前方。
3、每人发一张蓝色泡沫纸
4、一半是黑色,一半是白色的排球当作月球,白色部分代表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黑色部分代表没被太阳照到的部分。
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方向?学生回答。
月球绕着地球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也就是说运动方向都是逆时针的。
教师拿着这个月球,绕圆形泡沫纸运动,排球的白色一面要始终朝着太阳,
8位观察者要正视前方观察月球经过时看到的白色部分,把月球经过其前面时看到的白色部分的形状,用粉笔描画在发给他们的一张蓝色长方形泡沫纸上。
5、验结束后,按照序号顺序,将8张长方形泡沫纸贴在黑板上(多媒体出现左东右西示意图)。
学生从中能认识到一个月月相变化的规律(可以让学生找出十五的月相)。
○1、上半月由缺到圆。
下半月由圆到缺。
○2、上半月,月亮的西半面亮(右)。
下半月,月亮的东半面亮(左)。
(二)课件演示
下面,我们就用课件来更深入的探索一下月相变化的规律说明:
1、太阳光在右边,中间是地球和月球的位置,右下角是月相在相应位置的月相。
2、当月球在太阳和地球的中间时,我们看到的月球时全黑的。
3、然后逆时针转过1/8圈,我们看到月亮西面(右面)露出了一部分。
4、再转过1/8圈,当日地月三者垂直时,我们看到月球的右边是亮的。
6、再转过1/8圈,我们看到右边亮的范围变大了,有点凸出来。
7、再转过1/8圈,日地月三者又回到了一条直线上,但我们看到的月球全部都是亮的。
接下来按这个规律请学生回答——
8、再转过1/8圈,月球的左边亏了一点。
9、再转过1/8圈,日地月三者又垂直了,月球的左边(西边)变成一半亮了。
10、再转过1/8圈,右边又亏了一点。
11、再转过1/8圈,月球又回到了地球和太阳的中间,又变成了全黑的。
(三)分组实验
接下来我们每个同学也要一起从地球的角度来探究一下月相的形成原因和变化规律。
我们在座的同学做实验的是要注意几点:(多媒体课件出示)
1、每位同学手里都有一个一半黑一半白的小球,白的代表太阳光照射的一面,朝向太阳光射过来的方向。
2、拿着双色的小球,分别站到1-8的位置上。
3、一定要边观察,边记录你看到的月相,记录在发下来的表格中(左东右西)。
4、因为座位的活动范围不大,所以大家可以站起来做。
5、小球白色的一面一定要朝向太阳光射过来的方向,(演示错误的动作)。
6、做完实验后可以同位交流一下。
学生模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指出错误,并督促记录情况。
画完后,请几个代表上来展台展示,进行比较。
指出错误的,并分析错误的原因。
然后给出正确的记录。
实验做了,看也看了,思考也思考过了,下面大家能不能给我一个月球会产生圆缺变化的理由呢?——日地月三者位置变化,使站在地球上的人看月球有圆缺的变化。
(板书)
(四)﹑结束语
师:引出古人的诗词中饱含着对月亮的情感的寄托。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宇宙还有很多的奥秘等待着大家去探索。
地球是相对静止的,坐地日行八万里。
三、巩固练习
很好,大家这堂课都表现的很出色,下面就来考验一下大家。
一、选择题:今天是公历11月30日,农历十一月初六,下面图片正确的月相()
A B C D
二、判断题
1、月相变化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
()
2、月相是由于月球接受太阳光的面积发生变化而形成的。
()
3、在每一天晚上,月亮都会出现天空。
()
4、月相变化是月球朝着太阳的那一面时大时小的缘故。
()
5、月相变化是由于地球上的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拓展延伸
教师讲述:茫茫宇宙,众多星球,月球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与地球有着密切的关系,请同学们通过查阅书刊、上网等途径搜集有关“月球对人和动物的情绪、植物的生长有那些影响”下节课将搜集到的信息带到课堂上来与同学们共同交流。
【板书设计】
17 弯弯的月亮
定义: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
月相
原因:1、月亮地球位置变化
2、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