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来的国色天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出来的国色天香
文/陈振丽
再鲜艳的色彩也得用眼睛看,再馥郁的芳香得以嗅觉去闻,哪有写出来的国色天香?
当时听了田树苌老师说他的画是写出来的,我就纳闷起来,甚至有点耿耿于怀。

莫非是他书法写得入了魔,就像琴师情不自禁做弹拨样的手指、摄影师习惯的独眼龙视点框?或许是成就
了功名的人士,时刻都忘不掉自己的优长?
都不是!就我对田老师的印象,他书法豪放、飘逸,有一发不可遏制的气势,生活中却异常谨慎、作业精益求精、待人谦诚热情,并且常听他说,咱是什么呀?无非就是写了大半辈子的
字而已……
就他书起来胸有成竹,坐下来却并不自命不凡的气度来看,这“我的画是写出来的”并非是在
有意炫耀他的书法功夫与水平,而是他在书画中自然心术的表露。

要说书画同源,我以为自己早就明白,七十年代初,我就为田老师送给我的王羲之《兰亭序》行书字帖中,关于行书的笔画教学激动过,由衷地为我们中华的汉字而骄傲!
一个点的笔画竟然有十七八种书法,有的要先藏锋起笔,顺势向右下一顿,收锋起笔;斜点又是露锋起,回锋收;同样的斜点,露锋起笔,顺势向右下一顿,其形呈背弧状,转势再向左下出锋……
这一露一藏、一顿一收的,并且还要成为一个什么状态的,难道不是在作画?
还有的点要求轻势落笔,随即向右下弯曲,作顿,转势向左下出锋,这点写出来就如一只翘着羽毛俯瞰的、胖墩墩的小鸟,好看极了;
就是轻势起笔,有的强调露锋向右轻势起笔,转势直下轻轻一按,提笔,再迅速出锋,若钩状,这又似一弯稳坐在屋顶的月牙,悠静而生动……
这一轻一重、一快一缓,难道不是书法中有序的节奏的律动?
欣赏田老师的这幅《国色》的牡丹画:
我心中悠忽生起“下笔如有神”的感觉。

说神,也并非说她真的是什么神了,只是感觉画中
牡丹的每一片花瓣、每一枚绿叶,就如射中的靶子,心有成竹、百发百中……
而在田树苌老师的另一幅牡丹竹画《富贵清风中》:
画中牡丹、竹子的枝干与叶,还有匍匐在花底端的兰草,她们无论向哪个方向伸展,都酷
似书法中或断或连、或轻或重、或形似尖、或瘦而劲形如玉筋的横竖笔画……
在花、叶、枝之间,她们就像一幅搭配巧妙、意甚含蓄的书法作品!
显然,这画在纸上的绝世艳丽的、芬芳盖天地的牡丹,就是由无数个婀娜多姿、千变万化、各具形态的点画书写而成!
这些扶持捧拥牡丹的枝干,就是由犹如“房柱”、“房梁”的、或浑厚凝重、或纤细玉筋、或轻
松灵活、或长或短、或藏或露、或疏或密的横竖笔画书写!
单个看她们各具独特形象,但从整幅欣赏,她们动静结合、上呼下应、风情万千!
绘画艺术是不能与掌手术刀的白衣天使相提并论的,似乎前者离生命甚远,而后者与生命刀刀相关;天使多挖一勺,可能致生命于死、于残,而画者多一笔少一色,废掉的仅此一张宣纸而已。

但这也只能局限于现实的物理生理概念,要是从神圣的事业讲,她们似乎都会成功或失败于那一勺或一点,抑或那一闪念的疏忽、心中无术和手中无功之上!
就这有把握的勺与点,是要有经历长久学习与磨练的真功夫、真艺术啊!
清人的这首绝诗写得好:
牡丹富贵至今传,万卉丛中色更妍。

岂是此花能富贵,芳名元在万花前。

我知道清人写此诗自有他们的心理因素,而田老师在众多赞美牡丹的诗词中,独选了这首七绝来作他的题画诗,也必能体现出他的人格魅力!
一位有了一定业绩与社会声誉的书画家,可以沾沾自喜,也可以保持清醒淡定,而田老师选择了后者,他记得自己不过就是个“写了大半辈子字的人!”k
就以我的“审美”眼光回答吧!
第一次照猫画虎抄题画诗,我就没有发现落字,更有趣的是,后面补写的四个字,明明看见了,心却不知游离在何处,因为那四个字的补写非但没有造成贴膏药的效果,相反,她们与整幅画面早已融为一体,如果没了她们反倒觉得有点空,竟然让我这剪辑师的“慧眼”都没看得出!
相比我自己,更喜欢这朵朵国色天香,你们看我,穿着富贵花的唐人缘衣服、张贴着富贵的画作、书写着对于国色天香的这份激情与感动,但我真的还很“贫穷”,穷得还以为自己懂得什么了……
不过我也会渐渐“富”起来的,至少今天知道了,这国色天香是怎样富贵起来的了,难道不是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