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在下肢静脉曲张溃疡患者中丹参静滴辅助湿敷疗法的应用价值李婷1朱萍萍通讯作者2郭小芳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在下肢静脉曲张溃疡患者中丹参静滴辅助湿敷疗法的应用价值李婷1朱萍萍通讯作者2 郭小芳3
发布时间:2023-07-11T07:23:47.163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23年7期作者:李婷1朱萍萍通讯作者2 郭小芳3
[导读]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对下肢静脉曲张溃疡患者实施丹参静滴辅助湿敷疗法的实际临床效果
1.身份证号码:61010319811230xxxx
2.身份证号码:34240119870901xxxx
3.身份证号码:61030219810114xxxx
【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对下肢静脉曲张溃疡患者实施丹参静滴辅助湿敷疗法的实际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3年2月在我院实施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溃疡患者共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时间分段法分为研究组及常规组,每组都是35例。
常规组行传统治疗手段,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丹参静滴辅助湿敷疗法。
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V AS评分以及溃疡面症状和体征评分,发现研究组各项数据指标都要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下肢静脉曲张溃疡患者来说,除了常规的治疗手段之外,应用中医治疗方法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溃疡面的愈合,有非常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丹参静滴;湿敷疗法;溃疡
作为静脉系统常见的一种疾病,静脉曲张主要发生在下肢,保守估计患病率为10%左右。
早期的下肢静脉曲张没有任何症状,经过法制会随着静脉血液的导流以及淤血情况的加重,逐步出现静脉血栓疼痛、淤积性皮炎、小腿皮肤颜色变黑。
出现下肢静脉曲张的原因,主要有久坐、久站、体力劳动强度大,对患者的正常生活有非常大的影响。
尤其是对于下肢静脉曲张溃疡患者来说,久治不愈,经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
基于此,本文选择70例下肢静脉曲张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下面是详细资料及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2月-2023年2月在我院实施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溃疡患者共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时间分段法分为研究组及常规组,每组都是35例。
研究组男性患者为20例,女性15例;患者年龄在35-75岁,平均为(52.4±2.3)岁;患病时间1—35年,平均为(9.6±3.5)年。
常规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30-78岁,平均为(53.5±2.6)岁;患病时间为1—30年,平均为(10.5±0.6)年。
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70例患者中,均满足下肢静脉曲张溃疡的诊断标准,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先天性血管畸形等相关病症剔除。
1.2 方法
1.2.1常规组:两组都采用了曲张静脉抽剥术治疗术,在开展术前治疗时,对静脉曲张部位进行彩超检查标记定位,采用3%双氧水对溃疡面进行冲洗,对腐烂坏死组织彻底进行清除,应用隐静脉高位结扎加静脉抽剥并闭合术。
在手术的过程中,对静脉主干点式抽剥,并对流病变的静脉曲张部位进行结扎。
术后给予1—5d常规抗生素治疗,直到彻底愈合。
1.2.2研究组:该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了丹参静滴辅助湿敷疗法结合中药方剂,下面是详细内容:
使用20mL丹参注射液和静脉滴注250mL5 %葡萄糖注射液进行混合,1d/次,并使用3%双氧水或生理盐水急性环形冲洗,遵循从内到外的原则,以溃疡面中心点为核心。
彻底清除坏死组织、陈旧肉芽组织、异物等,确保皮肤形态健康、血运丰富。
研究组在曲张静脉抽剥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湿敷治疗,组方为紫草、黄连、黄柏、苦参各15g,黄芪30g,金银花、蒲公英各10g,红花、川穹各20g,对患者患病部位进行湿敷,每次1h,每天1次。
对于换药的频率,要根据溃疡创面分泌物的量进行确定,但需要保证每天至少换药1次,对于分泌量较多的患者,每天2次/日进行换药。
对溃疡面周围皮肤使用75%的酒精棉球进行消毒清洗,并使用干棉球擦除残留的药物和分泌物。
在对创面进行清理时,要对血管组织加强保护,尽可能避免对血管神经造成损伤。
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可以使用内服方剂:八珍汤、四妙勇安汤、补阳还五汤等,起到活血化瘀、清热凉血、利水消肿等效果。
1.3 观察指标
(1)V AS评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评定依据为患者的自身主观感受,采用V AS评分。
患者评分越高,代表疼痛程度越重,满分为10分。
(2)治疗效果:遵循《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评定患者的治疗效果。
无效:经过治疗后,下肢静脉曲张溃疡患者的溃疡面缩小不足25%,甚至出现扩大的情况,下肢浅静脉曲张症状依然较为严重。
有效:经过治疗后,溃疡面积缩小25%以上,溃疡面出现新鲜肉芽,下肢为轻微肿胀现象,症状有所减轻。
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溃疡面出现新鲜肉芽,无下肢肿胀症状,溃疡面积缩小75%以上,相关症状基本消失。
(显效+有效)/病例总数×100%=总有效率。
(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包含的内容有: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切口个数。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采用的统计学软件是SPSS24.0。
以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检验。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的V AS评分
详情见表1所示。
表1 不同时点V AS评分(,分)
组别
例
数
治疗前治疗后
常
规组
357.75±1.05 5.05±1.98
研
究组
357.63±1.32 3.34±1.64
T
值
0.42111.452
P
值
0.4850.000
2.2 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
详情见表2所示。
表2 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n(%)]
组别
例
数
无
效
有
效
显
效
总有
效率
常规组3513121022
(62.86)
研究组354112031
(88.57)
P<0.05
2.3 对比两组的临床观察指标
详情见表3所示。
表3 对比患者的指标变化结果()
组别住院时间
(d)
手术时间
(min)
手术出血
量(mL)
切口个数
(个)
常规
组
(n=35)
4.88±1.21102.46±14.2338.46±4.52 2.76±1.01
研究
组
(n=35)
3.29±0.6280.43±9.3118.32±1.33 1.04±0.34
T值 6.81131.67022.1089.808
P值0.0000.0000.0000.000
3 讨论
目前在开展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对于下肢静脉曲张溃疡病症,从中医治疗角度来看,需要进行去腐生肌、祛窟生肌、补益生肌等,以此促进创面愈合。
本次应用的丹参静滴辅助湿敷疗法,可以对炎症进行有效抑制,使患者的局部血肿状态得到有效缓解,改善小腿静脉血液循环状态,为溃疡创面愈合营造无刺激性的环境,促进创面新生组织的快速生长,优势在于效果确切、疗程短、成本低、操作便捷等。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以得出,应用丹参静滴辅助湿敷疗法结合中药汤剂,无论是V AS评分、临床治疗效果还是临床观察指标,研究组各项数据都要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应用丹参静滴辅助湿敷疗法对下肢静脉曲张溃疡患者来说,有非常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能够有效促进溃疡面的清除,非常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谢亚娟.曲张静脉抽剥术配合利湿通瘀中药湿敷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伴淤积性皮炎的疗效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16).
[2]张煜程,张益明,吴显光,等.射频消融联合泡沫硬化剂闭合、点状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观察[J].浙江医学,2018(19).
[3]高瑜,鞠上,王刚,等.凉血通络法对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