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受精作用导(第2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二受精作用
导入新课:人的体细胞中有多少条染色体?人的精子和卵细胞中有多少条染色体?从人的精子、卵细胞到人的体细胞之间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变化过程?人的体细胞是怎样形成的?
父亲的所有精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并无差别,母亲体内的卵原细胞也是如此。
可是“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同样的精(卵)原细胞会产生不同的配子吗?让我们来探讨一下。
[模型建构]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教师按教材P23-24要求指导学生完成模型建构。
同时注意以下几点:
(1)学生拿出红、黄橡皮泥(或染色的木棍、植物枝条等替代品)及白纸,依照“模型建构”的“活动准备”进行准备。
(2)教师辅导学生构建一个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的模型。
(3)引导学生边讨论边利用模型完成配子形成过程,经过思考和实践理解只有在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的情况下,才能产生配子。
明确这是一种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新的细胞分裂方式。
(4)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再次仔细观察题图中配子染色体组成的特点,然后请学生利用模型说明如何能形成如图所示的配子细胞。
学生共同讨论回答教材中的相关讨论题。
计算可能出现的配子类型数目,归纳配子多样性的原因。
展示教材P24受精过程的图,结合下图讲解受精作用的过程,强调受精作用是精子的细胞核和卵细胞的细胞核结合,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
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从而保证了遗传的稳定和物种的稳定;在减数分裂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和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增加了配子的多样性,加上受精时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使后代呈现多样性,有利于生物的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
[技能训练]识图和作图,学生完成教材P25-26相关练习。
(三)总结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原因,受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
(四)作业布置
教材P26练习
(五)板书设计
二受精作用
一、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1、模型建构
2、多样性的原因
二、受精作用
1、概念
2、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