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市第二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寓言二则教案2苏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成语“揠苗助长”“鹬蚌相争”的意思。
3。通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文内容的录音或录像.
学生:预习生字新词。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设计意图:理解文章内容时,摈弃了烦琐的讲解,而是创设情境,把学生带进生动、有趣的故事中去。教师引导他们想象画面,充分感受鹬和蚌的语言、动作、心理,再通过朗读加深体验.这样,由朗读理解-—想象画面——感悟情趣——朗读深化,逐层深入,学生能很好地理解、内化文章的语言文字,故事中蕴涵的道理也水到渠成地被揭示]。
(设计意图:故事引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练习概括
1、指名试读课题
(1)板书“鹬”字,(出示“鹬”图片)你有好方法记住这个字吗?
(2)请学生告诉老师“蚌”怎么读。(出示“蚌”图片),认识蚌。
(3)齐读课题.
2、自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看生字表或查字典,做到正确流利;同时,想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读句子,给加点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1。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chēng chèn),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2.鹿不敢犹豫,撒(sāsǎ)开长腿就跑。
3.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jīn jìn)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
4.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zhēng zhèng)脱出来。
有一回,赵国和燕国闹了点小矛盾,赵王大怒,决定攻打燕国,出出心里的这口气.秦王大喜,相信统一天下的机会来了.然而,赵国有个叫苏代的人听说了这件事后,急忙求见赵王。苏代只给赵王讲了一个故事,立刻打消了赵王攻打燕国的念头,也使得秦王失掉了一个统一天下的好机会。
一个故事,居然就制止了一场战争,什么故事有这么大的力量呢?
四、创编故事
师:“鹬蚌相争,渔夫得利”这个故事流传至今.
出示图: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这次,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新的故事呢?(续编故事:)
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续写,培养想象力,积累语言,体会寓言的写作特点)
五、选择性作业
选择一项适合你的作业:
④出示第4自然段,体会“禾苗都枯枯萎了”。
a.“纳闷"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禾苗都枯萎了”?
(因为禾苗只能自己慢慢地生长,把禾苗往高里拔,它的根被拔断了,所以禾苗都枯萎了.)
b。指导朗读。
⑤小结寓意。
禾苗自有它的生长规律,人为地违背这个规律只会适得其反,所以凡事都要按规律办事,不能急于求成.
⑥拓展讨论。
(1)生自己练习朗读.
(2)伙伴间互相读,帮忙指出错处。
3、指名读:提出建议或表扬。
4、学习概括:快速浏览课文,用简练的话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设计意图:自主阅读,解决字词,练习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理解寓意
1、指导有感情朗读。
重点指导:
(1)鹬用尽力气,还是拔不出嘴来,便威胁蚌说:“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读出鹬“威胁”的语气)
zuō()mò()sì()
三、选字填空.
膜摸漠抚()()翅沙()
路陆录马()大()目()
句距具( )子()离工()
稠绸愁()密丝()()闷
四、想一想,填一填.
朱红的()黑色的()完整的()尖头的()
一段()一只()一对()一泡( )
五、照样子,写句子。
例:河北人把尖头绿蚂蚱叫“挂大扁儿”.
()人把( )叫()。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争执不下”。(板书:争执不下)
有感情朗读.
3、想一想:鹬和蚌这样“争执不下",最终会有怎样的结果?(估计:两败俱伤;被渔夫捉走;不肯互相谦让等)
渔夫将鹬和蚌装进网兜,喜滋滋地回家了。被困在网中的鹬和蚌此时会想些什么呢?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揭示道理:做事要懂得退让,一味相争只会两败俱伤,有时还会让第三者得利。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是如此,所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3)小结并完成填空。(师相机板书:起因、经过、结果)
2。结合内容,理解成语.
现在,你能根据这一段话,说说成语“揠苗助长”的意思吗?特别是要说出“揠”的意思。
(学生交流,指名回答。)
3.精读体悟,明白道理。
(1)过渡:同学们说得还不错,但这只是成语字面上的意思,想要知道它深刻的内涵,我们还得深入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中。接下来,老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或轻读,或默读,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去读,去体会,读后说说你们的感受.
2。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3。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4。鹿猛一回头,哎呀,一头狮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
六、按要求写句子。
1.鹿的角被树枝挂住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指导朗读:这次除了要读好上面这些词,还要边读边想象这个人一棵一棵拔禾苗的情景,才能读出这个人的辛苦、筋疲力尽。先自由练读,再分男、女生读。
③出示第3自然段,体会“力气总算没白费”。
a。谁来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其他同学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这个人又累又高兴)
b.指导朗读:先想象农夫说话时的动作、表情,再一起边读边做动作。
(2)朗读体悟,交流汇报。
①出示第1自然段,理解“焦急"。
a。从这一自然段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这个人很心急?(“巴望”“天天”“焦急”)
b。指导朗读:你们认为怎样读才能读出这个人焦急的心情呢?
②出示第2自然段,体会“筋疲力尽”.
a。这个人是怎样把禾苗拔高的?他用了多长时间?
扣住“一棵一棵”(展示图片),感受“棵数多”,体会他的辛苦。扣住“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这句话,了解他没休息,体会他的累。扣住“筋疲力尽”,理解词意,感受他非常的累与辛苦。
(2)河蚌毫不示弱地说:“我就这样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引导学生理解“毫不示弱",读出合适的语气。指名读,男女生对话读,师生分角色读)
(3)理解“毫不示弱”的意思,用“毫不示弱"说一句话。
(4)比较:“豪”与“毫”的区别,同音字组词练习。
2、两人一组做动作,把鹬蚌相争的过程表演出来;指派代表表演。
出示讨论题目,让学生任意挑选一个说说。
假如你是这个人的邻居,你在田里看见这个人在拔高禾苗,你会怎样来劝他?
假如你是这个人的孩子,你会对这个人说什么?
4.深化对“揠苗助长"的理解。
(1)现在,你对成语“揠苗助长”有更深刻的理解了吗?你联想到了哪些言简意赅又意思相符的词语?(急于求成、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等)
结果枯死事情变糟
第一课时
一、历史故事导入
战国时候,中原大地并立着:秦、楚、韩、魏、赵、燕、齐。在这七个国家中,秦国的国力最强大,其他六个国家势力较弱,但相互之间实力相当.秦国一直野心勃勃,想消灭其他六国,统一天下。但他心里明白:如果直接与六国为敌,即使自己再强大,也很难如愿以偿。于是,他一直在等待着机会。
七、从狮口逃生事情发展自己美丽的角细长的腿帮它脱离险境差点让它送了命看不到它的短处否定它的长处实用
昆虫备忘录
一、拼一拼,选一选。
蚂蚱(zà zhà)捉摸(mō muō)丝(sīshī)绸
瞎点(hā xiā)掌握(wù wò)黑(hēihái)斑
二、拼一拼,组词语。
zuò()mó() shì()
作磨似
4、回顾历史故事。当年,苏代就是给赵王讲了这个《鹬蚌相争》的故事,如果你是赵王,听了这个故事,你会怎样想呢?
5、体会寓言的魅力.
师:小故事,大道理,这就是寓言的魅力!
板书:寓言
你还听过或看过哪些寓言故事?(生举例)
再读课文体会,注意语气,重点词句的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抓“毫不示弱、互不相让"等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体会寓言的寓意)
1、把自己新编的故事写下来。
2、再去搜集一些其他的寓言故事,读一读,体会它蕴含的道理。
六、板书设计:
鹬蚌
↘↙
相争
(互不相让)
↓↓
渔夫得利
7鹿角和鹿腿
一、根据拼音写字、词。
chítáng
1.里有许多美丽的荷花。
chuán lái
2.远处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tàn
3.种田人着气说:“今天又没有等到兔子。”
二、初读寓言,认字读词
1。自读寓言,圈出“焦、疲”两个生字。
2.读一读这两个字,再看看它们在课文中能组成什么词语。
3.指名认读课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三、学习寓言,理解寓意
1.检查朗读,了解故事。
(1)指名4人各读一自然段。
(2)完成填空。
出示:古时候有个人,因为巴望禾苗____________,就把禾苗________,结果________.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鹿角和鹿腿》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在丛林中,一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课文按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先写鹿在池塘边欣__________________
____,抱怨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着写狮子扑来,细长的腿_________________,而美丽的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______________,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_________________;还告诉我们:不要光图美丽的外表,更要讲__________。
例:我小时也画过不少,因为它的形态好掌握,很好画。
(),因为()。
六、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1.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
2.它的甲壳多为深色,挺硬的。()
3.抓住它,它就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顶讨厌。()
4.从头到脚,约有两寸。()
七、根据意思写词语。
1.思索、考虑.()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狮子()的池水
()的身段()的长腿
()的鹿()地奔跑
四、选词填空。
1.岸边的柳树()在清清的湖水中。
2。鹿摆摆身子,水中的()也跟着摆动起来.
3。星期天,我们去公园()菊花。
4.鹿对着池水()自己美丽的倒影.
五、下列句子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填序号)
1。咦,这是我吗?()
9寓言二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这两个成语的意思.
3.通过读句子,说出每组句子的不同。
【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中感知课文内容,感悟词句,了解寓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做错了事一定要及时改正和做事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重点难点】
2.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换种说法,不改变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池塘2.传来3.叹
二、1.chèn 2.sā3.jīn 4.zhèng
三、凶猛清清匀称有力美丽拼命
四、1.倒映2.倒影
3。观赏4.欣赏
五、1。B 2.A 3.D 4。C
六、1。树枝把鹿的角挂住了。2.示例: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像一座彩桥悬在天空。3.这四条腿太细了,配不上这两只美丽的角。
(2)想一想: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做过类似“揠苗助长"这样愚蠢的事呢?
四、指导写字
1.观察田字格中的“寓”“宋”“拔”“筋”“咱”“枯”6个生字.
2。说说你的书写建议。
3。教师范写.指出书写要点:“筋”上小下大;“拔”右边第一笔是横。
4。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
五、板书设计
揠苗助长
起因巴望急于求成
经过拔苗不顾生长规律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出示“寓言”二字,学生齐读。师:能说说你读过的寓言是怎样的吗?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往往借一个虚构的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2。再出示“二则”二字,学生齐读“寓言二则",说说“寓言二则”是什么意思.
3.出示“禾苗"图片,介绍禾苗的生长规律。
(春种、秋收)
4。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则有关禾苗的寓言。(板书:揠苗助长)指名读,齐读。(强调“揠”的读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