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教育网优选】小学语文长春版五年级下册《“小不不”施努策尔》教学设计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不不”施努策尔》教学设计
《“小不不”施努策尔》是德国著名剧作家、小说家沃尔夫的童话。
童话中主人公是一个个性十足的兔宝宝,他有着童真和叛逆,有着善良和勇敢,故事中讲述了他因为自己的个性而引发的种种事件,发人深思。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会复述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默读课文,体会“施努策尔”的特点,感悟文章描写方法。
2.学会抓住文章大意,会表演故事。
3.展开合理想象,续写童话。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小不不的叛逆、任性,学习他的善良、勇敢。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个性特点。
2.会复述,能续写童话。
【教学难点】
感受人物的个性的复杂与矛盾。
学生: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了解沃尔夫童话的特点。
教师: 搜集相关资料、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引导质疑。
1.故事导入:
从前有一只狼草原狼的后裔,原本从小被一个富农养来当看门狗,兔子普策尔(“小不不”的母亲)把他救了出来。
他们一起旅行到了大草原上,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狼对普策尔的爱称是“月光的口水”但是恢复了凶猛本性的狼要在草原上生存,却必须以她那样的小动物为食物。
虽然他还是很爱普策尔,甚至为她摘来草原上仅有的带刺的蓟来送给她,充当她故乡的花朵,结果却只是扎伤了她的胸口。
有一天她想去抚摸他的耳朵时却发现他嘴边沾着血迹,也知道了他是怎样残酷地把她的兔子同胞撕成碎块来喂饱自己。
终于有一天,她从他身边跑开了。
兔子普策尔有了孩子,叫施努策尔,人们叫他“小不不”,在施努策尔的身上又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一同走进德国作家沃尔夫的《“小不不”施努策尔》。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简介作者:
沃尔夫(1888—1953),德国著名剧作家、小说家。
他一生共创作二十多部剧本及大量小说、散文和诗歌。
此外还写有童话、语言、短篇故事等。
《沃尔夫童话集》包括《彩兔》、《小筋斗和得拉克斯》等十篇作品,其中一些篇目有共同的形象、主人公,故事情节也紧密相连,《“小不不”施努策尔》是其中的佳作。
4.引导质疑:
预设:
(1)为什么叫它“小不不”?
(2)“施努策尔”的意思是什么?
(3)施努策尔是个什么样的兔子?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 快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课件出示词语,请生认读,相机正音。
3. 你知道哪些词语的意思?相互交流分享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4. 提醒书写要点,板写“蹲”“澄”,请生临写。
(强调“蹲”右上中间有一小横,“澄”右上角笔顺是撇撇捺。
)
三、默读课文,理清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