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高三上学期历史第四次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高三上学期历史第四次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4题;共48分)
1. (2分) (2018高一上·柳州月考) 徐天麟先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

”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
A . 颁布“推恩令”
B . 郡国并行制
C . 重用侍从、秘书等,以削弱相权
D . 实行察举制
2. (2分) (2019高一下·天心期中) 据阿拉伯人苏莱曼《东游记》说,唐时中国海船特别巨大,波斯湾风浪险恶,只有中国船能够航行无阻。

阿拉伯东来货物,都要装在中国船里。

当时中国船称雄海上,也就意味着中国对外通商的繁盛。

对材料解读错误的是()
A . 当时中国输出的主要商品之一是丝织品
B . 当时中国输出的瓷器受到国际市场欢迎
C . 当时中国造船技术先进,对外贸易繁盛
D . 当时造船业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
3. (2分)(2019·宁波模拟) 宋代词坛上,柳永是一面鲜亮的旗帜。

下列选项中,属于后人对其赞誉的是()
A . 痛快淋漓,风雨纷飞,鱼龙百变,真词坛飞将军也
B . 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关
C . 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D . 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4. (2分) (2020高三上·庄浪月考) 中国茶叶输英总值在1781~1790年间是9626万元,英国毛织品等货物输华总值在1781~1793年间是1687万元,仅及中国输英货价的1/6。

因此,英国必须以大量白银来抵付贸易差额。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英国()
A . 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
B . 操控三角贸易,发展制造工业
C . 协定中国关税,控制中国海关
D . 推行鸦片贸易,改变贸易格局
5. (2分) (2017高一下·巴彦淖尔期中)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白银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这说明洋务运动()
A . 使中国走上国富民强道路
B . 建立了独立完整的民族工业体系
C . 培养了大批新式科技人才
D .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6. (2分)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的共同点是()
A . 都打击和削弱了贵族势力,增强了平民的政治权力
B . 都将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
C . 都取消了血缘部落,设立地区性部落
D . 都设立了500人会议
7. (2分) (2016高三上·大田期中) “约法十二章的颁布,只是防止贵族阶级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另立新的规章。

这一切只不过是给予了平民阶级比较大的安全感,以及对国家事务参与的切身感。

”下列有关“约法十二章”的表述,正确的是()
A . 由公民大会制定和颁布
B . 使平民获得了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力
C . 废除了维护贵族利益的不合理法规
D . 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
8. (2分) (2020高一下·枣庄月考) 有学者评价说“英国‘光荣革命’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里的“办法”具体是指()
A . 以和平方式发动政变
B . 恢复王在议会的传统
C . 确立议会主权的原则
D . 正式建立责任内阁制
9. (2分) (2020高二下·济南月考) 潘恩(1737﹣1809)在其《常识》一书中说:“政府呢,即使在其最好的情况下,也不过是一件免不了的祸害;在其最坏的情况下;就成了不可容忍的祸害。

”这一思想在美国宪法中主要体现为()
A . 三权分立
B . 联邦主义
C . 主权在民
D . 共和主义
10. (2分)“价格革命”的后果之一是削弱了西欧封建地主阶级。

这主要是因为()
A . 固定货币地租贬值
B . 地主阶级奢侈享乐
C . 专制王权日益腐败
D . 劳动人民渐趋贫困
11. (2分) (2018高一上·温州期中) 近代以来,列强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了众多不平等条约。

下列条款,按其所属不平等条约签署时间之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②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
③(戊)依照……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之条款,对于汇兑加以限制
④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A . ①④②③
B . ①②④③
C . ②①③④
D . ②④①③
12. (2分)(2016·虹口模拟) 《治学的门径与取法》一文中说:“史学家治史重在恰如其分地解读史料,适得其所地呈现史事,从各种层面角度显现前人本意和史事本相以及相互联系,并且表明依据什么说是如此这般,所用论据是否经过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的反复验证。

”这说明治史()
A . 重在揭示历史的规律
B . 应经过反复验证
C . 贵在还原历史的真相
D . 应充分解读史料
13. (2分) (2020高二下·大庆月考) 20世纪20年代中期,有这样一种进步思想,它倾注了创立者的毕生心血,融铸了中西思想文化精粹,团结了各个革命阶级和阶层的人民群众,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它”是指()
A .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
B . 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
C . 陈独秀的激进民主思想
D . 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14. (2分) (2016高二下·蚌埠期末) “在启蒙思想家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思想分歧,特别是卢梭与伏尔泰,可以说是形同水火,势不两立。

”卢梭与伏尔泰对立的最主要表现是()
A . 是否信仰上帝
B . 代表不同阶级利益
C . 倡导不同的政体
D . 对私有财产态度不同
15. (2分) (2017高二下·蚌埠期中) “大清国国家允定两年之久,在各府厅州县将以后所述之上谕颁行布告......如复兹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亦不得开脱,别给奖叙。

”材料应出自()
A . 《南京条约》
B . 《天津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16. (2分)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

这说明()
A . 辫子问题是革命的重要标志
B . 民主共和观念日渐深入人心
C . 政治变革推动民众习俗变化
D . 封建陋习开始丧失社会土壤
17. (2分) (2019高二下·大同期中) 观察下表,表中①、②、③处填写正确的是()
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年份/类别①②③
189315.681.8 2.6
191039.841.418.8
A . 原料手工制品机器产品
B . 手工制品原料机器产品
C . 机器产品原料手工制品
D . 原料机器产品手工制品
18. (2分) (2019高二下·慈溪期末) 如图是中国某一阶段战场态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 是全面抗战以来敌后战场的首次大捷
B . 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C . 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D . 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
19. (2分)(2020·全国Ⅲ) 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
占尽,华商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必挟重资以侵夺”,因此“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

这表明()
A . 商战成为对外交往中心
B . 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
C . 求富以自强方针的改变
D . 洋务派准备创办民用企业
20. (2分) (2019高一上·芜湖月考) 这一起义,消灭清军大批有生力量,在中国腹心地区打开一个缺口,成为对清王朝发动总攻击的突破口,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这一起义是()
A . 三元里抗英斗争
B . 天京变乱
C . 武昌起义
D . 五四运动
21. (2分) (2019高一上·杭州期中)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讲到:“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

抗议很快波及其他城市,商人们以罢市的方式参加抗议。

”作者所说的这场运动()
①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②是中国首次反帝反封建的运动
③喊出“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
④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基础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22. (2分) (2019高二上·黑龙江月考) 《新青年》经常介绍生物、医学、生理、体育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宣传宇宙是可以认识的,物质是实在的等唯物主义观点。

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
A . 主张维新变法
B . 倡导民主共和
C . 提倡科学思想
D . 批判封建伦理
23. (2分) (2019高一上·六安月考) 有学者认为,同为中国近代影响深远的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却比义和团运动更好地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

其主要原因是太平天国()
A . 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B . 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C . 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
D . 在中国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24. (2分) (2018高一下·泰安期末) “授予由其亲自发现或占据的一切岛屿和陆地的海军上将头衔;根据卡斯蒂利亚(西班牙)的特权惯例,该头衔是终身的,可继承的和永久的。

……可获得辖区范围内财产或商品的十分之一。

”这是15世纪末某国王和某水手签订的一份协议。

据你推测,这位水手最有可能是()
A . 迪亚士
B . 哥伦布
C . 达·伽马
D . 麦哲伦
二、材料分析题。

(共2题;共20分)
25. (10分) (2020高三上·罗山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一个极其艰难的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对其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地位问题,史学界多有研究。

其中有观点认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铺设了道路,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见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史地位的观点。

(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角度广泛,史论结合。


26. (10分) (2020高二下·邹城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政治妥协是处于冲突中的政治行为主体之间通过谈判、协商、讨价还价,以及基于避免直接对抗造成严重后果的共同认识或默契而互相做出让步以求得争端缓和、平息以至解决的行为、方法与过程。

在西方民主政治下,政治妥协是一种基本的常见的政治现象。

考察英国近代政治发展与制度演进史,人们不难发现,革命与保守的张力与平衡是其基本政治态势,不同阶级间的斗争是其主要内容,各政治势力之间的妥协则是发展的常态,并与革命交替发生,或纠集在一起,……斗净与妥协的总趋势是使英国政治制度缓慢发生质的变化,使专制君主制演变为君主立宪制,使议会从一个权力较小的封建等级会议,转变为国家的政治中心,使英国的政治文明缓慢但稳定而有序地向前发展。

妥协也是美国政治发展与制度演进的主要方式。

提到这一点,人们必然联系美国宪法的制定。

制宪者们虽然在一些问题上有一致意见,但由于他们来自不同地区,各自代表着不同的经济利益,他们在许多问题上又有着重大分歧,……宪法制定过程中充斥着妥协,妥协是宪法得以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美国宪法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捆妥协案”。

﹣﹣摘编自龙太江《政治妥协与西方民主政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英美民主政治建设中“政治妥协”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祈“政治妥协”对西方近代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三、论述题。

(共1题;共5分)
27. (5分)(2019·湖北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16世纪开始,跨国长途贸易成为欧洲资本积累的主要手段。

有人把当时全球贸易格局概括为两个大三角,一个是东方或亚洲三角,另一个是大西洋三角。

西方史学家布罗代尔说:“美洲白银1572年开始一次新的分流,马尼拉大帆船横跨太平洋,把墨西哥的阿卡善尔科港同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连接起来,运来的白银被用于收集中国的丝绸、瓷器和印度的高级棉布,以及宝石、珍珠等物品。


——摘编自高德步主编《世界经济史》等
材料二:1871—1873年,中国丝茶两项出口占出口总值的87.2%,1891—1893年则下降到51.5%,其他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出口则由12.8%上升到48.5%,其中主要是豆类、草席、花生、皮毛等物品。

甲午战争前,生产资料在中国进口总值中的比重不到10%,1903年达到15%,1920年达到28.5%。

最后是棉织品在中国进口总值中居第一位。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世纪之交,中国实行“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战略。

2002年至2012年,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达8805亿美元,2012年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48.2%,超过制造业4.5%。

2012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166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9.4倍。

——摘编自郑有贵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6世纪东方三角贸易和大西洋三角贸易的主要不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发展特点以及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24题;共48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答案:16-1、考点:
解析:
答案:17-1、考点:
解析:
答案:18-1、考点:
解析:
答案:19-1、考点:
解析:
答案:20-1、考点:
解析:
答案:21-1、考点:
解析:
答案:22-1、考点:
解析:
答案:23-1、
考点:
解析:
答案:24-1、
考点:
解析:
二、材料分析题。

(共2题;共20分)答案:25-1、
考点:
解析:
答案:26-1、
答案:26-2、
考点:
解析:
三、论述题。

(共1题;共5分)答案:27-1、
答案:27-2、
答案:27-3、
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