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上数学:4.3.1《角》教学设计(两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1角
课题:4.3.1 角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从现实中认识和形成角度的概念.
2、掌握角的表示方法.
3、认识度、分、秒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度、分、秒之间的换算.
过程与方法
从丰富的现实生活中观察并抽象出角的数学模型,在学习角的表示和换算中形成角度的正确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角度的实例,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2、经历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数学建模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角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度、分、秒的概念和角度在不同单位之间的相互转换.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引导发现、尝试指导与阅读理解相结合、多媒体演示
四、教学过程
同学们,小学里我们认识了一种几何图形-角.同学们观察一下,教室里哪些物体给我们以角的形象.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角的形象可以说无处不在.因此,一些图案的设计;机械零件的制图等等,常常用到角的知识,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具体的研究角.
1、什么是角
请同学们画出几种不同的角,同时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角的几种形式.并请这位同学回答他画的是什么图形,回答正确后,指出这个图形就是角,给出定义.角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
欣赏一幅夜景图,由刚才得到的角的定义,找出里面的角.
问:角除了用刚才的方法描述外,还有其他方法吗?同学们请看,图中有一条射线OA,我们让这条射线OA绕着点O旋转到射线OB的位置,那么射线OA和射线OB也组成了角,角还可以这样描述,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图形.继续看射线旋转,从而继续得出平角和周角的概念.须指出,今后如无特殊说明,所说的角一般都是指小于平角的角.
如同直线、射线、线段都有它的表示方法,那么如何表示角呢?
2、怎样表示角
问:角可以用一个字母来表示吗?回答肯定后,请同学们讨论如何表示屏幕上的一个角.由一位同学答出可以由一个字母表示后,向同学们介绍角的表示符号“∠”,所以用一个字母表示角可以表示为∠O,向同学们强调,用一个字母表示角时,顶点处只可以有一个角.再在这个角的顶点处画一条射线,问可以用一个字母来表示这个角吗?回答是否定的,那如何来表示角呢?得出用三个字母表示角的方法.强调顶点处的字母必须写在中间,如∠AOB,字母A和B可以互换.如同我们同学都有自己的学号一样,角也可以用一个数字来表示,如∠1、∠2。
还可以用一个希腊字母来表示,如∠α.
这样我们得到了表示角的四种方法.
接着完成屏幕上的“你会了吗”“思考与探索”“想一想”,进一步巩固角的四种表示方法.
一般的我们常用量角器来量角,度、分、秒是常用的角的度量单位.
3、角的度、分、秒的换算
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1度的角,记作1°;再把1度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分的角,记作1′;把一分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秒的角,记作1″.
看屏幕,请同学们熟悉一下换算公式.
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例题的解答.再对例题进行适当的变式.
请两位同学上黑板完成课后练习2,并重点对第二题出现的问题进行评析.
4、角的单位制
角度制、弧度制、密位制.
五、小结六、布置作业
角的概念必做题:习题4.3 1、3
角的表示方法选做题:习题4.3
角的度、分、秒的换算
教案设计说明
(一)、教学理念
1、在“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理念下,我力求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
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观察、试验、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略.
2、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我力求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和谐、
开放的思考、讨论、探索的气氛,创造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课堂教学境界,学生从中获得的是研究方法、科学精神和创造习惯.
( 二 )、教学关键
1、注意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形成,如角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及角还可以
表示成一条射线绕它的一个端点旋转而得到的图形的动态演示.
2、角的几种表示方法.
3、在例题和练习中培养度、分、秒换算的能力.
(三 )、注意事项
1、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造成影响,因此
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有形的精神状态如眼神等反映出来的无形的思维状态加以感知,随时捕捉反馈信息,随时调整教与学的快、慢、停、转,在学生回答时,予以激励与赞扬,发挥评价的增益效应.
2、教师由过去“绝对权威”转变为“平等的首席”,使教学在一种更为平等、
民主、合作的环境下进行.
3、板书力争醒目、具体、重点知识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