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课堂冲突的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生课堂冲突的反思
【摘要】师生冲突普遍存在于课堂教学中,课堂里的师生互动既有和谐的一面,也有对立冲突的一面。

本文通过对课堂师生冲突的分析,揭示了课堂冲突的
表现形式,辩证的看待了师生冲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师生冲突处理方式:提高自身素质;善于运用教育机智;教会学生建设性地利用冲突;指导学生自我
心理调节。

论文关键词:师生冲突,冲突表现,剖析,处理
1、课堂师生冲突的涵义及表现
由于师生之间的矛盾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矛盾,师生间产生一些课堂
冲突在一定条件下也是正常的。

(一)师生冲突的涵义
美国社会学家乔纳森·特纳认为:“冲突是双方之间公开与直接的互动,在
冲突的每一方的行动都是力图阻止对方达到目标。

”【1】克·芬克对冲突的概
念作了进一步的展开:不一致的目标、各自专有的利益、感情上的敌意、观点上
的异议,以及有节制的干涉。

【2】据此,我们可把课堂教学中的冲突理解为: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由于心理、价值观、角色、占有资源和知识的多寡等方面的
差异而产生的不一致、对立和相互干扰的互动。

(二)师生冲突的反应方式
根据师生之间行为对立与对抗的程度,我们可以将师生冲突分为一般性行为
冲突和对抗性行为冲突。

一般性行为冲突是指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出现的可由教师控制的对立和对抗行为。

一般性行为冲突一般不影响课堂教学,仅是课堂中的小小插曲。

师生对立不
严重,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权威地位来控制整个局面。

学生往往表现为上课讲话、
做小动作、拒绝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为了维护课堂纪律,保证课堂教学得
以顺利进行下去,必然会采取命令、惩罚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

一般性
行为冲突处理得当,有利于激发学生群体的活力,处理不当则容易转化成对抗性
行为冲突。

对抗性行为冲突是指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发生的激烈的对抗性失控行为,它通
常表现为教师和学生均以非理智的态度和行为来表示对对方的敌视以及对对方的
攻击或诋毁。

当对抗性行为发生时,学生则表现为武力示威,如扔书本,拍台子,摔饮料瓶,学生冲出课堂。

而教师这时由于无法容忍学生的行为,化解不了僵局,不能平息冲突,失去了对自己的语言和行为的控制力,出现抢夺学生的东西,用
力拉扯学生,把学生推赶出教室,打学生,甚至师生对打等。

2、对课堂师生冲突的剖析
(一)课堂师生冲突的成因分析
在教育教学中,师生冲突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教师方面:首先,教师的过激言行。

如果教师在语言和行为方面过于简单和
粗暴,而不具备科学和民主意识,极易造成学生的反感和不满。

其次,缺乏对学
生的了解。

对学生缺乏了解、不能客观的评价学生,反而排斥学生,教师权威至上,师生之间难免发生冲突。

第三,教师能力素质不高。

如果教师缺乏组织教学
的能力,不能很好的管理学生,对差生的教育缺乏耐心,面对突发事件缺乏教育
机智,这些都会引起学生的不满。

学生方面:随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独立精神开始
滋长,他们的内心深处滋生出对外界的本能的抵触和反抗情绪,表现出强烈的逆
反心理。

当这种逆反情绪带入新环境之中,往往表现为对学校的一切教育的冷漠、公然对抗的情绪。

加之这种情绪带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因此,将会诱发师
生冲突。

另外,学生的挫折感也会引发师生冲突。

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可能导
致学生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焦虑和恐惧,引发挫折感,师生冲突往往成为学
生宣泻挫折感的一种方式。

(二)师生冲突的再认识
师生冲突是难免的、是必然存在的,冲突行为对师生虽说是消极有害的,但并不代表这种现象一定是百害无利的,其内在还蕴含着一定的教育价值,有其积极地一面。

(1)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

处理课堂冲突的失败,会引起教师对冲突问题的积极反思、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来满足学生对教师角色的期待,教师主动探索的过程完善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课堂师生冲突处理对教师的教学智慧具有催化作用。

当教师面对师生的对立与紧张关系时,教师通过调动自身的知识条件,运用教育机智,提高自身的环境变化的适应力和从教素养,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也会有所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课堂师生冲突反映师生关系不民主、不和谐的一面,这就需要教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学生营造个性自由充分发展的空间,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赢得学生的喜欢与认可。

(2)塑造学生规范化行为。

教师对学生的规范和要求是来源于社会的标准,课堂师生冲突的处理绝大多数以学生服从教师的管教而告终,这就会强化学生服从社会规范的意识,形成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的观念;根据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可以知道:当人面临复杂问题时,内心的压抑情绪如果得不到适当的释放 ,就很容易导致难以预料的事情发生。

一旦,学生借助于课堂冲突的行为发泄了内心的烦闷,除了有利于身心健康之外,还导致了发泄情绪后行为的常规化,而不是长期处于非正常的心理状态之中,处于容易导致问题行为的状态之中。

【4】我们大力倡导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当师生冲突中的学生行为不是问题行为,而是学生个性的一种展现时,只要学生的个性属于理智型的,教师要因势利导,塑造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如果学生的个性与其他同学不协调,教师的规范与教悔会唤起学生不断调适、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走上正轨。

(3)呼吁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

科塞特别强调“没有冲突并不表明群体关系的强度和稳定性”。

一些小的冲突,因表面性问题而产生的冲突,反而意味着群体是有活力的,富有生命力,群体成员之间保持着互动。

“相反,冲突被表达出来,则是这种关系有生命力的标志。

”【5】师生冲突的发生是师生关系富有生
命力的表现,师生之间之所以发生冲突,是由于一方对对方产生了一种关注,虽然这种关注是不满的、对立的,但它足以说明师生之间有感情有互动,我们通过化解师生之间的矛盾,预示着民主、和谐新生的师生关系的到来。

师生冲突不完全是坏事,我们要客观公正的评价这一现象,尽可能挖掘和利用其真面功能。

3.课堂师生冲突的处理
应对课堂师生冲突,教师起主导作用,根据以上对师生冲突的分析,需要教师采取一些有效地措施来避免师生冲突的发生,或者发生了师生冲突对其进行合理的审视,挖掘和利用其教育价值,将其向正面功能转换。

(一)提高自身素质
具有高度的人格魅力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和谐、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与仰慕,这样的教师不易与学生产生冲突。

教师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多个方面。

教师身为人师,具备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易于学生的接受认可。

教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关心热爱学生、公平对待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主动与学生交往,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在学生犯错误时,管教学生的语言委婉、态度诚恳,以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学生,这些都易使学生从心底形成对教师的尊重,师生之间真诚交流,效果远胜于对学生命令式的督促。

参考文献
[1]官仕龙,谷平.正确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当代教育论坛
[2]侯学萍,李晓爱.数字多媒体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
[3]李鸿昌,随新玉等.科学实施多媒体教学模式,不断提升教学质量[J].中国高教研究
[4]陈芳林,马广月等.多媒体课件制作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5]高志清,蒋涛等.跟我学Author ware多媒体课件制作[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6]肖振波.试论如何应用多媒体教学优化英语教学[J].大众科技
[7]缪亮,郭刚等.多媒体CAI 课件制作基础与实例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