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教广施的书法大家——记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的第四代传人施翰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教广施的书法大家
——记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的第四代传人施翰林
嘉兴市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施
翰林,他随和谦逊,言语间透露出诗词文化的古韵;他,乐耕
砚田,只求更高的书法造诣;他,乐教广施,愿桃李芬芳书法及人。
他就是我们身边的书法大家——施晓冬,字翰林,现任嘉兴市兰亭书
会研究院执行院长、浙江省书法家
协会会员、南湖区书协副主席,嘉兴市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是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的第四代传人。
潜心研习数十载 方有“大家传人”
每一个书法家的背后,都有一段勤学苦练的故事,回忆起自己过往的四十余载,施晓冬感慨万千。
小时候的他,就爱上了“写字”这
件事。
小学、初中、高中,一晃时间就在笔尖流逝。
在积累了将近十年的临帖经验后,已经稍有成就,但乐学的精神一直促使他不断地学。
二十出头,施晓冬在书法圈子里已经小有名气,他师从嘉兴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朱大熙,之后的数余年,在朱大熙老师的指导下,他严以律己,潜心研习,为之后的创作打下了深厚扎实的基础。
文如其人,字如其人。
施晓冬是一个艺术家,他的字时而狂而有力,翰不虚动,心手相应,一笔呵成;时而坦然素雅,一提一按皆在韵律之中;时而蓬勃开阔,圆而且方,方而复圆,连带自然,从容舒缓。
在不断练习书法的过程中,他不断创新,在书写时用墨的浓浅来呈现“字”所要表达的不同情感,在他的认知中,书法是一种无声的音乐,想要写好字,就得找到书写的节奏。
而书法的节奏就是“用笔”。
书法与写字的区别就在于如何
“用笔”。
问如何习得?他只说:“书艺,闲暇之余,明窗净几,展帖研读,
铺纸使笔,乐此不疲,终老不为所倦,那么庄生梦蝶,庖丁解牛,究竟涅槃之境或可达矣。
”乐教广施,书法弘扬必先“达到更多人”年轻的施晓冬在书法上的造诣
赢得了老师的称赞,这离不开他每嘉兴市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施翰林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
52 公关世界 \ PRwoRld
天的坚持和钻研。
字是敲门砖,写一手好字,是无数读书人的追求,二十出头的他在老师的引荐下开始在工作之余教起了小孩子。
上世纪90年代初,施晓冬受邀在多所学校和嘉兴青少年宫教授书法课程,由于他对孩子的耐心和高超的水平,不断有家长慕名前来,而他也在授人的同时体会到了育人的乐趣。
为了攀登更高的境界,施晓冬在1999年毅然辞去公职,边研究边创作边教授新人。
他遵循内心的真实想法,把爱好当成事业,书法带给他快乐与信心,已经是他生活的
一部分。
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形式,从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到
现在百家争鸣的书法流派,它一直贯穿着中国的文明史、文学史、文字史,可谓源远流长。
施晓冬认为大力推进书法教育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当代书法家肩负的一个使命。
几十年的教授,让他知名于书法界。
至今,施晓冬系统教授过的各年龄层学员已超千人,他与学员之间的关系也渐渐地从师生到了朋友,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施晓冬乘长风破万里浪的精神感染了学员,带动了一群人的梦想前进。
至今,他还会与学员相互切磋,创作新作品,探讨书法真谛。
不忘根本,行走在公益圈的书法家施晓冬不仅是一位书法家,更是一位公益爱好者。
他说:“除了
书法,公益是唯一能使我感到快乐的。
”在每年的新春活动中,他总会提着笔砚和纸免费为市民写上几副精彩的春联;每当有公益组织来问他能否捐赠几幅作品给学校,他总会大方地提笔,写上数幅作品直接赠送;每每遇上需要帮助的困难家庭,他总是拿出自己的作品义卖,补助他们。
施晓冬在十余年的教学中,总有这样的感触,他觉得书法的大门向所有人敞开,但是人们总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关上这扇门。
“我常常坐在桌案边沉思,希望可以开设一个免费的书法讲堂,有些没有经济能力学习书法的人可以来听听,更希望跟我一样的书法老师一起加入进来,让更多人看到书法的美,也让书法可以走向更多人。
”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的书法大家,他们代表着一个时代,而今物质文化富裕的我们,更应当拾起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文化。
施晓冬说:“倘若静下心来,书法能练好,其他的事情同样也能做好。
书法不只是培养一个人的艺术气质,更是在陶冶一个人的情操,写字的同时阅读古文积累的经验都是在为成长而准备。
”
PR
(责任编辑 李雪威)
最美艺术家候选人
PRwoRld \ 公关世界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