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治CHF患者228例,随机分治疗组116例和对照组112例,治疗组在CHF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2.5mg,2次/日开始逐渐递增至目标剂量,维持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评价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

结果:经过卡维地洛治疗后,临床观察总有效率82.7%,明显优于对照值66.9%(P<0.05)。

结论:在心衰治疗基础上应用卡维地洛安全有效,显著改善左室重塑。

关键词卡维他洛心力衰竭充血性
随着人群老龄化,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发病率、死亡率逐年增长。

Framinghan资料显示,在50~59岁的人群中,心衰的发生率1%,以后年龄每增加10岁,心衰发生率就会增加1倍,近年来,CHF的治疗模式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从短期的血流动力学/药理学措施转为长期的,修复性策略。

β受体阻滞剂从心衰的禁忌使用转而成为常规治疗的一部分,正是上述转变的范例。

本研究探讨卡维他洛冶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的疗效和安全性。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9月收治心衰患者228例,男145例,女83例;年龄35~78岁,平均56±12.5岁,心功能NYHAⅡ~Ⅳ,因为无心脏瓣膜病的非缺血性或缺血性心脏病,病情稳定,病史至少两个月。

随机分治疗组116例和对照组112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心功能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排除阻塞性肺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Ⅱ度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己安装起搏器除外,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急性心肌炎,心脏瓣膜病,基础心率<60次,血压<90/60mmHg。

方法:两组均根据病情给予强心(西地兰或地高辛)利尿(速尿或噻嗪类及螺内酯)及扩血管硝酸酯类、血管转换酶抑制剂类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心衰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卡维地洛(10mg/片)2.5mg,2次/日,初试治疗两周不能耐受初试剂量者退出试验,耐受进入为期8周的剂量递增期,卡维地洛每2周增1倍,目标剂量10mg/次,2次/日或最大耐受剂量(如果3次上调剂量未成功,则该剂量为最大耐受剂量),每周随访,或随时随访,根据患者的心衰症状、水肿、血压和心率调整卡维地洛剂量达到目标剂量后长期维持治疗。

观察指标:①所有患者入院前及治疗1年后,分别查以下项目: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心电图,胸片,心脏彩超,测量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份数(LVEF)的变化。

②心功能分级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

③不良事件,研究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无论与事件是否有关,均需记录。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心功能改善Ⅱ级。

②有效:心功能改善Ⅰ级,③无效:心功能无变化或恶化。

统计学处理:计量参数以(X±S)表示,疗效比较用X2检验,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心功能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果
超声心动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室功能比较。

两组疗效比效:治疗组116例中,显效者69例,59.5%,有效27例,无效20例(其中死亡5例)。

总有效率82.7%。

死亡率4.3%。

对照组112例中显效51例45.5%,有效23例,无效38例(死亡12例)。

总有效率66.1%。

死亡率10.7%。

两组疗效及死亡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

不良事项: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事件59例(50.9%),主要表现有心衰加重8例(6.0%),低血压(90/60mmHg)13例(11.02%),心率减慢(<50次/分)25例(21.6%),再次入院人数13例(11.03%)。

对照组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55例(49.1%),其主要表现心衰加重20例(17.9%),低血压7例(6.3%),再次入院28例(25%),两组总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心衰加重再入院例数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两组实验室指标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血脂、血糖、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指标均无明显异常改变。

讨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个临床综合征,其特征是左室功能和神经激素调节异常,伴有体力受限、体液潴留和寿命缩短[1]。

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在心力衰竭发生过程中始终有神经激素系统激活因素的差异[2],卡维地洛是一种有多种作用的神经体液拮抗剂[3],具有非选择性的β阻滞,α1阻滞和强抗氧化特性。

国内研究进一步证实心力衰竭时β1受体下调,β3受体上调,同时发现心力衰竭时应用β3受体激动剂,可加重心力衰竭增加病死率[4],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对β3受体有明显阻断作用[5]。

心衰治疗的目标不仅仅是改善症状,更重要的是延缓和防止心肌重塑的发展,从而降低心力衰竭的病死率和住院率,提高生活质量。

本研究表明常规治疗加用适当剂量的卡维地洛在逆转心室重塑,在改善患者心功能及LVEF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改善预后,在心力衰竭标准用药基础上治疗轻中度慢性充血性心衰,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 Packer M.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and its potential modification by drug therapy.In Cohn,J N(ed):Drug 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2nd ed.Secaucus,N J ATC International,1988:273.
2 王莉.卡维地洛治疗心力衰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
杂志,2010,8(2):224-227.
3 林杰,李帅,杨禹娟,等.卡维地洛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神经内分泌的影响.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8,37(2):248-259.
4 李为民,孔一慧,田颖,等.β3受体激动剂对心力衰竭大鼠,β1-β2-β3肾上腺素能受体mRNA表达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1):14-19.
5 李为民,孔一慧.β3肾上腺素能受体与心力衰竭.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25(7):586-5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