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7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复习要点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https://img.taocdn.com/s3/m/3bdc7c43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79.png)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情况,涉及到人口数量、密度和结构等方面。
而人口迁移则指人口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的现象,其中包括农村向城市的迁移、城市间的人口流动、国际间的人口流动等。
一、人口分布的因素人口分布的不均匀性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地理环境因素:地形、气候、水资源等地理条件都会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
例如,山地和沙漠地区通常人口稀少,而平原和河流流域地区人口较为集中。
2.经济发展因素:经济水平的差异也对人口分布起到决定性作用。
相对发达的地区往往拥有较高的人口密度,因为这些地区通常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生活条件。
3.政治因素:政治稳定与否、国家政策的引导等因素也会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
一些地区可能因为政治或战争原因而迫使人口迁移或避开。
二、人口迁移的类型人口迁移可以根据迁移的方向和目的地的不同,分为内部迁移和国际迁移。
1.内部迁移:内部迁移是指人口在国内的不同地区之间的迁移。
内部迁移可以进一步分为农村向城市的迁移和城市之间的迁移。
- 农村向城市的迁移:这是一种常见的内部迁移现象。
随着城市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和就业机会。
- 城市之间的迁移:城市之间的迁移通常是因为工作机会、教育资源或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吸引力。
一些大城市吸引着大量的人口流入,而一些相对不发达的城市则可能出现人口的外流。
2.国际迁移:国际迁移是指人口跨越国际边界进行的迁移。
国际迁移可以进一步分为移民和难民两种形式。
- 移民:移民是指人们自愿跨越国际边界,在其他国家定居并获得永久居留权或国籍。
移民通常是出于寻求更好的经济机会、教育和生活环境等原因。
- 难民:难民是因为担心迫害而逃离自己的国家,并寻求在其他国家的庇护。
难民通常是受到战争、政治迫害、自然灾害等原因的影响。
三、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的影响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和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1.社会影响: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会影响到社会的结构和构成。
高中地理:人口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人口地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e656e7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03.png)
高中地理:人口地理知识点总结
一、人口与人口分布
- 人口:指某一地区或全球范围内居住的人口总数。
- 人口分布:人口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
- 人口密度:指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的人口数量。
二、人口增长与人口控制
- 人口增长:人口数量的增加。
- 自然增长率:指人口自然增长的速度,计算公式为(出生率 - 死亡率)/ 10。
- 人口控制:通过一系列政策与措施控制人口增长,例如计划生育政策。
三、人口迁移
- 人口迁移:指人口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的现象。
- 内外迁移:内迁移是指人口在同一个国家内的迁移,外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国家迁移到另一个国家。
- 人口流入和流出:人口迁入某一地区被称为人口流入,人口迁出某一地区被称为人口流出。
四、人口年龄结构
- 人口年龄结构:指一个地区人口在不同年龄段上的分布情况。
- 年轻化:指人口中年轻人口比例的增加。
- 老龄化:指人口中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
五、人口城镇化
- 人口城镇化:人口从农村地区迁往城市地区的过程。
- 农民工:指来自农村地区到城市工作的农民。
六、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 人口问题:指人口分布、人口增长等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带
来的影响。
- 可持续发展:指不损害未来人群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平衡发展。
以上是高中地理中关于人口地理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
帮助。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https://img.taocdn.com/s3/m/3c9f94ce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c5.png)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人口是指某一特定地域或者某一特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的总数。
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是人口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反映了人口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变化。
一、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某一地理区域内的分布情况。
根据人口密度不同,可以将人口分布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高密度人口聚集区:这些地区人口密度较高,城市是典型的高密度人口聚集区。
城市通常有较好的基础设施和资源,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生活便利,因此吸引了大量人口聚集。
2. 低密度人口分散区:这些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如农村地区。
农村地区的人口分散在农田和村庄周围,主要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存在着广阔的土地资源。
3. 中密度人口分布区:这些地区介于高密度和低密度之间,人口密度适中。
这类地区既有城市化的特点,又有农村经济的痕迹,如郊区或者小城镇。
不同的人口分布类型反映了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对人口聚集的影响。
二、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地转移到另一地的现象。
人口迁移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国际人口迁移和内部人口迁移。
1. 国际人口迁移:国际人口迁移是不同国家之间的人口流动。
这种迁移涉及到不同国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
例如,一些人为了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或者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而选择移民到发达国家。
2. 内部人口迁移:内部人口迁移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人口流动。
这种迁移主要有农村到城市的转移(农民工潮)、城市间的人口流动等。
内部人口迁移一般受到经济、就业、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城市化进程是内部人口迁移的主要推动力。
人口迁移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格局产生着重要影响。
它既能够促进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也可能导致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问题。
总结: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是人口地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并对地理空间格局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了解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的特点和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解决人口问题,推动可持续发展。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https://img.taocdn.com/s3/m/a3cd0fa9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df.png)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分布情况,而人口迁移则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迁移到另一个地区或另一个国家的行为。
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这两个问题。
一、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人口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
自然因素: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资源分布等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山岳地区由于地形复杂、气候恶劣,往往人口稀少;而沿海地带由于交通便利、资源丰富,人口密集程度较高。
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利用能力也对人口分布产生很大影响。
一般来说,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人口较多,而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人口较少。
同时,资源的分布也是吸引人口居住和分布的一大因素。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包括政治因素、文化因素和社会制度等。
政治稳定、社会秩序良好的地区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口居住;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也会形成人口的集聚;而社会制度的不同也会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例如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人口分布差异明显。
二、人口迁移的原因人口迁移是人们为了生活、工作、学习等目的,从一个地方搬迁到另一个地方的行为,其原因主要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社会因素。
经济因素: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机会和生活条件,会选择从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地区迁移到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
例如,农民工从农村迁往城市,以寻求更高的工资和更好的就业机会。
政治因素:战争、政治迫害和社会动荡等政治因素也是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
在战乱地区,大量人口会选择逃离战乱地区,寻求更安全和稳定的居住环境。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包括教育、文化和社会福利等。
人们迁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和享受更好的社会福利。
例如,一些家庭会选择把孩子送到教育资源更加丰富的地区,以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
三、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的互动关系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
人口迁移会改变人口分布的格局,而人口分布则会影响人口迁移的目的地选择和规模。
高三地理人口分布迁移知识点归纳
![高三地理人口分布迁移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4beb5f4b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0a.png)
高三地理人口分布迁移知识点归纳
高三地理人口分布迁移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人口分布的概念和特点: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
人口分布的特点包括:不均衡性、多样性、聚集性和集约性等。
2. 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人口分布受到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共同影响。
自然因素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资源以及土地利用等;人文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条件、政治稳定等。
3. 人口迁移的类型和原因:人口迁移分为国内迁移和国际迁移。
国内迁移包括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城市内部的人口迁移;国际迁移则是指人口跨国界进行迁移。
人口迁移的原因主要包括经济原因、社会原因和政治原因等。
4. 人口迁移的影响:人口迁移对原地和目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迁移对原地的影响包括减少人口、减少劳动力和改变人口结构等;对目的地的影响则包括增加人口、增加劳动力和改变人口结构等。
5.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密切相关。
人口迁移是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之一,而城市化又会影响人口迁移的规模和方向。
以上是高三地理人口分布迁移的主要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全]高中地理(人口分布、人口迁移)考点详解
![[全]高中地理(人口分布、人口迁移)考点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455e743cb9d528ea81c779cb.png)
高中地理(人口分布、人口迁移)考点详解
知识点
1、我国的人口迁移,主要迁往经济发达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并在政策的鼓励下迁往西北地区。
图1 我国的人口迁移分布图
2、常住人口排名:广东、山东、河南、四川...
图2 全国常住人口排名
例题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益频繁
图3 例题
解答:1、A
解析:(1)读横、纵坐标。
横坐标代表着当地的户籍人口,纵坐标为常住人口。
户籍人口≠常住人口。
(2)人口的排名。
全国户籍人口最多的是河南省,因此②为河南省(豫),常住人口最多的为广东省,因此①为广东省(粤)。
(3)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关系。
观察③④,其中③的户籍人口多,但常住人口少,表明该地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
因此③是贵州(黔)。
④的常住人口大于户籍人口,即有许多没有当地户口的劳动力,即劳动力净流入,该地应为上海(沪)。
解答:2、D
解析:(1)人口的迁出的影响因素。
既要考虑经济因素,又要考虑地域距离。
整体上来说,是其他地区向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迁移。
(2)就近原则。
A中河北主要流向距离较近的北京、天津,B中安徽主要流向长三角,C中湖南距离长三角较远,D中广西距离珠三角较近,流向珠三角。
因此选择D。
总结
现在北上广等大城市,落户很困难。
因此会出现常住人口>户籍人口的现象。
人口净迁入区:常住人口>户籍人口
人口净迁出区:户籍人口>常住人口。
高三地理人口分布迁移知识点归纳
![高三地理人口分布迁移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961a566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f0.png)
高三地理人口分布迁移知识点归纳人口数量及分布专题⑴开展中国家人口问题的不利影响及对策:问题:人口增长过多过快,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自然增长率形成人口压力,给资和环境带来宏大压力,造成人均资减少、就业困难、生活程度下降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种.种资和环境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开展和人民生活程度进步。
措施:实行方案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控制人口素质,改善人口构造,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开展相适应,与资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开展。
⑵兴旺国家和开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的不同侧重点:①兴旺国家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制约资开发与经济开展。
措施: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②开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青壮年负担过重以及赡养众多孤寡病残老人。
措施:关心照顾老人,建立社会保障、完善社会效劳体系。
⑶巴西(澳大利亚)人口集中于东南部,原因:①气候温和潮湿,地形平坦,利于耕作;②交通便利,多优良港湾,工业兴旺;③欧洲殖民者最早到达这里,开发历史较早。
(4)中国人口问题:①我国人口问题表现为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农村人口比重大;人口构造不合理(男性比例偏高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出现人口素质较低;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②我国目前人口问题最大的任务是继续保持较低人口自然增长率而不是控制人口老龄化。
人口迁移专题⑴人口迁移的根本原因:不同地区的人口和生活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平衡,地区的生存环境有很大差异。
⑵人口迁移的主要、经常起作用的原因:经济原因。
⑶美国老年人口向阳光地带迁移原因:①自然原因:纬度高,气候寒冷;②社会原因:工业兴旺,环境污染严重。
⑷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开发资和开展边境贸易。
⑸四川人口迁出对当地的积极影响:①缓解了本地区人地矛盾;②加强了四川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联络;③增加了收入,促进了经济开展。
⑹流动人口增加对城市开展的影响:利:积极推动城市的社会经济开展,增加社会活力;弊:对城市环境造成宏大压力,影响城市交通以及社会经济秩序。
高三地理人口分布迁移知识点归纳
![高三地理人口分布迁移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784c6ae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c6.png)
高三地理人口分布迁移知识点归纳
以下是高三地理人口分布迁移的知识点归纳:
1. 人口分布:
- 人口密度:指在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量,通常以人口数量除以地理面积来计算;
- 人口分布的不均衡现象: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不均衡,有的地区人口稠密,有的地区人口稀少;
- 人口聚集地的分类:根据人口分布规律可以将人口聚集地分为城市、乡村、工矿区等;
- 人口增长速度:人口数量在一定时间内的增加速率,通常用年增长率来表示。
2. 人口迁移:
- 人口迁移的类型:分为迁入(人口从一个地区流向另一个地区)和迁出(人口从一个地区流出到另一个地区);
- 人口迁移的原因:包括经济原因、社会原因、政治原因等;
- 人口迁移的影响: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是双向的,可以带来经济发展、社会变迁、文化交流等;
- 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因素、教育因素、环境因素等。
3. 人口分布和迁移的治理:
- 人口政策:国家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人口政策来控制人口数量和分布,包括计划生育政策、农村人口流动管理等;
- 城市规划:通过城市规划来控制和引导人口分布,包括建设城市群、转移人口等;
- 人口服务设施:提供良好的医疗、教育、住房等基础设施,吸引人口流动和留住人口。
以上是高三地理人口分布迁移的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口迁移知识点总结
![人口迁移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900137d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0f.png)
人口迁移知识点总结一、人口迁移的类型人口迁移主要分为内部迁移和国际迁移两种类型。
1.内部迁移内部迁移是指人口在一个国家的境内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地区的过程。
根据迁移的方向和距离,内部迁移可以分为城市间迁移、农村间迁移和城乡间迁移三种类型。
(1)城市间迁移城市间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城市迁移到另一个城市的情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间迁移成为了影响人口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迁移形式。
(2)农村间迁移农村间迁移是指人口在农村地区之间的迁移行为。
这种迁移形式通常是由于农村地区人口密度大、资源匮乏或者自然环境恶劣等原因导致的。
(3)城乡间迁移城乡间迁移是指人口从城市向乡村或者从乡村向城市的迁移行为。
这种迁移形式与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也是人口空间结构变化的重要表现。
2.国际迁移国际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国家迁移到另一个国家的过程。
它通常包括移民、难民和国际劳工三种类型。
(1)移民移民是指个人或者家庭在不同国家之间长期或者永久的移动。
移民通常是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条件、教育机会或者工作机会。
(2)难民难民是因为政治原因或者自然灾害等原因而被迫离开自己的国家,寻求安全的人群。
难民通常是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需要他国提供庇护和援助。
(3)国际劳工国际劳工是指个人或者家庭为了工作目的而从一个国家迁移到另一个国家。
国际劳工通常是为了谋求更高的收入或者更好的工作条件而迁移。
二、人口迁移的原因人口迁移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和文化因素等。
1.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人口通常会因为经济机会的不同而进行迁移,迁往能够提供更好的生计、更高的收入或者更好的工作条件的地方。
2.政治因素政治因素也是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口往往会因为政治不稳定、战争或者政策变化等原因而进行迁移,寻求更安全和稳定的生活环境。
3.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包括家庭关系、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等因素。
地理学中的人口迁移与分布知识点
![地理学中的人口迁移与分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4034a64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83.png)
地理学中的人口迁移与分布知识点人口迁移和分布是地理学中重要的研究内容,它揭示了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和迁移规律。
通过研究人口迁移和分布的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对地球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地理学领域中人口迁移与分布的主要知识点。
一、人口迁移的类型和原因人口迁移可以分为内迁和外迁。
内迁是指人口在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的迁移,外迁则是指人口跨国界进行的迁移。
内迁和外迁都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
1.经济原因:经济发展不平衡、就业机会和工资待遇的差异是人口迁移的重要经济原因。
一些地区因为资源丰富或产业发达,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而一些地区由于经济困难,导致人口外流。
2.政治原因:政治冲突、战争和迫害也是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
人口迁移可以是被迫的,例如因为战争而逃离家园;也可以是主动的,例如为了寻求更好的政治环境和自由而移居他国。
3.社会原因:社会福利、教育和医疗等社会条件的差异也会引起人口迁移。
人们会迁徙到他国,以获得更好的福利和教育资源。
4.自然原因: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和环境质量的差异也会导致人口的迁移。
例如,一些地区因为干旱或水灾而不适宜居住,人口会迁移到其他地方。
二、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
人口的分布受到以下几个主要因素的影响:1.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对人口分布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平原地区通常更适合人类的聚居,而高山地区由于地形复杂和气候恶劣,人口分布较少。
2.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些发达的城市和地区由于经济繁荣和就业机会多,吸引了大量人口聚集。
相反,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则人口稀少。
3.历史因素:历史原因也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
例如,一些城市和地区因为历史上的政治、文化和军事等重要地位,吸引了大量人口。
这些人口常常形成了特定区域的人口集聚。
4.交通与通信:交通运输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分布。
良好的交通条件和通信网络可以使人口迁移和交流更加便利,促进人口的集聚。
高考地理人口与人口迁移
![高考地理人口与人口迁移](https://img.taocdn.com/s3/m/b6933080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b4.png)
高考地理人口与人口迁移地理学是一门关于地球上各种现象与事物的研究,其中人口与人口迁移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内容。
在高考中,人口与人口迁移常作为一道重要的考题,对于考生来说理解和掌握这个领域的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围绕着高考地理人口与人口迁移的题目展开讨论,介绍相关知识点,以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人口与人口迁移的概念人口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个地理范围内居住的人的总数。
人口迁移则指人口从一个地区迁移至另一个地区的现象。
人口迁移可以分为国际迁移和内部迁移两种形式。
二、人口与人口迁移的因素1. 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最重要的驱动力之一。
例如,当一个地区的经济状况好,就会吸引更多的人口涌入该地区,寻求更好的就业和经济机会。
2.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也会对人口迁移产生影响。
比如,战争、内乱、灾害等不稳定的社会环境会迫使人们离开原居地寻求安全和稳定。
3. 政治因素政治因素对人口迁移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政治制度、移民政策、国境安全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口迁移的规模和方向。
三、人口与人口迁移的影响1. 社会影响人口迁移对社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人口迁移会导致原居地的劳动力减少,可能造成经济困难和发展滞后。
同时,迁徙的人口涌入地往往面临就业和社会适应的问题。
2. 经济影响人口迁移对经济也产生重要影响。
迁入地的经济可能会因为人口流入而获得更多的劳动力资源和市场需求,提升经济增长。
但同时,人口迁入也可能造成资源紧张、社会压力增加等问题。
3. 文化影响人口迁移会引起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冲突,对社会文化产生影响。
不同地区的人口流动,会带来文化习俗的交流和碰撞,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发展。
四、人口与人口迁移的相关案例1. 中国的人口迁移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人口迁移现象普遍存在。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许多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的现象比较明显。
这种人口流动不仅影响原居地的农业生产,还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和公共服务造成挑战。
高考地理人口分布与迁移
![高考地理人口分布与迁移](https://img.taocdn.com/s3/m/d23a4aee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55.png)
高考地理人口分布与迁移人口问题一直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高考地理考试中,人口分布与迁移是一个常见的考点。
本文将从人口分布的特点、原因以及人口迁移的类型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人口分布的特点地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口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
全球范围内,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河流流域、平原地带和温暖的气候区域。
而山地、沙漠、寒冷地区和高海拔的地方则人口稀少。
此外,人口分布也受到自然条件和人文因素的影响。
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水资源等,对人口分布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人文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社会文化等,也会对人口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二、人口分布的原因1. 自然条件的影响(1)气候因素:温暖潮湿的气候有利于农业发展,吸引了大量人口居住。
例如,中国南方地区气候湿润,有利于稻谷等农作物的种植,因此人口相对较多。
(2)水资源条件: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吸引了人口的聚集。
例如,尼罗河流域、黄河流域等河流流域地区有利于农业发展,因而人口较为集中。
(3)土地资源条件:良好的土壤条件有助于农业产出,吸引了人口居住和农业发展。
例如,美国中部的大草原地区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因而人口相对较多。
2. 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也有重要影响。
经济发达地区通常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社会福利,因此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
例如,中国的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就业机会多、生活水平较高,因而吸引了大量人口聚居。
此外,发达地区往往有更好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如教育、医疗、交通等,也是人口聚集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人口迁移的类型和影响人口迁移按照范围可分为国际迁移和内部迁移。
国际迁移指人口跨越国家边境进行定居或工作等活动,而内部迁移指人口在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的迁移。
人口迁移可以分为城市化、农民工流动和环境迁移等类型。
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的迁移,通常是由于就业机会和生活水平的变化而引起的。
农民工流动是指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地区寻找就业机会的迁移现象。
高中地理中的人口分布与人口迁徙
![高中地理中的人口分布与人口迁徙](https://img.taocdn.com/s3/m/73c197bc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b9.png)
高中地理中的人口分布与人口迁徙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及其所发生变化的学科,其中人口地理学是地理学中重要的一个分支。
人口地理学主要研究人口的分布、人口数量的变化以及人口迁徙等问题。
在高中地理学习中,人口分布与人口迁徙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一、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球表面上的分布情况。
它是由多种因素所影响的,如地理环境、气候、资源分布、政治经济等,从而在不同地理区域上形成不同的人口分布特点。
1. 人口密集区人口密集区指人口聚集较多的地区。
一般来说,人口密集区多集中在平原、河流流域、海岸线附近等地理条件较好的地区。
例如,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是位于中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该地区地势平坦、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吸引了大量人口的聚集。
2. 人口稀疏区人口稀疏区指人口分布较为分散的地区。
一般来说,地理条件恶劣、地形复杂或资源匮乏的地区人口稀疏。
例如,北极圈地区、沙漠地区以及山区等往往因为气候恶劣、交通不便或资源缺乏而导致人口分布相对稀疏。
二、人口迁徙人口迁徙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流动。
它是人口分布变化的结果,主要受到经济、社会、政治以及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 内部人口迁徙内部人口迁徙是指人口在国内各地之间的流动。
由于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以及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原因,很多人口在国内不同地区之间进行迁徙。
例如,中国东部地区的发展相对较好,吸引了大量人口从西部地区迁徙到东部地区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
2. 国际人口迁徙国际人口迁徙是指人口跨越国家边界进行的迁徙。
由于经济、政治等多种原因,人们经常选择到其他国家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或者躲避战争、灾难等。
例如,近年来欧洲的难民危机引发了大规模的国际人口迁徙。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徙对地理学的研究和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掌握人口的分布规律以及人口迁徙的原因和影响,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地区的社会文化、经济发展以及区域差异。
因此,高中地理学习中,对于人口分布与人口迁徙的研究,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其中的原因和机制,以及对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大学地理人口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大学地理人口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4a5059f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aa.png)
大学地理人口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的自然与社会现象的学科,人口地理学则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主要研究人口的分布、变化和影响因素等方面。
在大学地理学的学习过程中,人口地理知识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下面将对大学地理人口地理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1. 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状况。
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如地形、气候、水资源等)和人文因素(如资源分布、交通条件、经济发展等)。
2. 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方转移至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人口迁移可以分为内迁和外迁两类。
内迁指人口在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的迁移,外迁则是指人口跨越国家边界的迁移。
二、人口增长与人口减少1. 人口增长:人口增长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人口数量的增加。
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包括生育率的增加、死亡率的下降以及移民等因素。
2. 人口减少:人口减少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人口数量的减少。
人口减少的原因可以是死亡率的增加、生育率的下降、自然灾害等因素。
三、人口结构与人口老龄化1. 人口结构:人口结构是指人口按照年龄、性别、职业等进行划分的结构。
人口结构的合理性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2. 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趋势。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如养老制度、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挑战。
四、人口密度与人口规模1. 人口密度: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的人口数量。
人口密度高低与土地利用以及资源分配有关。
2. 人口规模:人口规模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总人口数量的大小。
人口规模的变化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五、人口政策与人口问题1. 人口政策:人口政策是指国家或地区制定的管理人口发展、调控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政策各不相同,根据具体情况有所区别。
2. 人口问题:人口问题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人口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第五篇 人口 专题17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 复习课件
![第五篇 人口 专题17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 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951536aa8956bec0975e3d4.png)
复习课件
如果条件允许,你最想生活在哪个城市?理由?
(一)世界人口稠密地区
(1)人口分布和迁移(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Migration)的三种趋势:平原、沿海、城市
(2)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
人口密度(Population Density )=人口数量/平方千米
地区
• 水源丰富:沿湖、沿河 社会经济条件: • 经济:经济发展快、生活水平高、就业环境好
世界范围看:集中于沿海;国家范围看:集中于城市 人人• 口口发分稠展布密历的区史:规:律中开:低发纬历度史、悠地久势低平、沿海、经济条件好 或历史发展悠久的地区。 人口稀疏地区:内陆、干旱、寒冷、潮湿地区和地势高 峻的高原、高山地区。
(3)趋势:东密西疏愈加明显,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 2004年末全国有41.76%的人口集中在仅占国土面积6%的 城镇中。
衡量人口分布合理的标准:
衡量一个地区人口分布是否合理,人口密度 是否适当,不是看人口分布得是否均匀,而是应 该看该地区人口资源和自然资源在一定的生产力 条件下,是否得到了最佳的结合
繁荣,经济发达 (4)人均资源消费水平:人均消费水平低—资源节约型
社会
意义: 警示人们在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中要量力而行,重 视自然所能承受的限度。
小组项目活动:辩论赛 辩论主题:你是否支持特朗普的“穆斯林禁令”?
2017年1月27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签署 “关于难民和移民政策的行政命令”,也就是人们所 说的特朗普“穆斯林禁令”。
1950比,增幅最大的前三名?
(3)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
西欧 东亚
南亚
北美东部
哪些大洲的哪些区域人口稠密(人口密度在100人/平方千米以 上)?哪些地区人口稀疏?
地理人口分布与迁移知识点
![地理人口分布与迁移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fd45e57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cc.png)
地理人口分布与迁移知识点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广袤世界里,人口可不是随便分布的,他们的流动和迁移就像一场没有导演却精彩万分的大戏。
先来说说人口分布吧。
你要是看世界地图,就会发现有些地方那真是人山人海,比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那人口密度高得吓人。
而有些地方呢,比如南极洲,人少得可怜,简直可以说是荒无人烟。
这是为啥呢?其实啊,和好多因素都有关系。
气候就是个很重要的因素。
像那些气候温和、降水充足的地方,比如说温带和亚热带的沿海地区,人们就爱扎堆儿。
为啥呢?因为这样的气候适合种庄稼啊,粮食有保障,生活也就安稳。
你想想,要是天天大旱或者大涝的,连肚子都填不饱,谁愿意在那儿待着呀?再说说地形。
平原地区一般人口就多,像咱们国家的华北平原,那可是人口密集的地方。
为啥呢?因为平原好种地啊,交通也方便,盖房子啥的也容易。
可要是山地、高原啥的,地形崎岖不平,开发难度大,人口自然就少了。
经济发展水平也是个关键因素。
大城市里机会多,工作好找,赚钱也容易,所以人们都往那儿跑。
像上海、深圳这样的大城市,每年都吸引着无数的人去闯荡。
而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工作机会少,人们为了生计,也只能往外走。
说完了分布,再讲讲人口迁移。
我就记得我们村里有个大叔,前些年跑到大城市打工去了。
他家里地少,光靠种地赚不了几个钱,孩子上学、老人看病都需要钱,没办法,只能出去闯荡。
刚去的时候,人生地不熟的,住的是那种几个人合租的小破房子,吃的也是能省就省。
可他肯干啊,不怕吃苦,在工地上从搬砖的小工慢慢干起,后来学会了一些技术,工资也涨了不少。
这几年,他在城里站稳了脚跟,把老婆孩子也接过去了。
过年回村的时候,那派头可不一样了,开着小汽车,穿着也时髦。
他跟我们说,城里虽然压力大,但是机会多,只要肯努力,就能过上好日子。
像大叔这样的情况,在咱们国家可不少见。
从农村到城市,这叫城市化迁移。
好多农村的年轻人都跑到城里打工、上学,然后留在城里生活。
城市的繁华和便利吸引着他们,他们也为城市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7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考纲要求】:
【内容要点】:
1. 衡量人口分布的基本指标:人口密度
2. 人口分布与迁移从世界范围来看主要有三种趋势:一是向平原集中;二是向
沿海集中;三是向城市集中。
3. 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4.
5. 分析影响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知道从哪些角
(胡焕庸线)(拓展思考:人口分界线两侧的气候、地形、农业生产方式等差异)
东部地区:地处温带、亚热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且河流多为外流河,水资源较为充足,气候温和;地处二、三级阶梯,地势低平;沿海地区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工农业较为发达,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生活水平较高,因此人口较为稠密。
8.
9. 劳务输出有长期的劳动力迁移,也有农民进城务工、劳务输出等短期的劳动
10.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自然资源与环境、科学技术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和人均消费水平(负相关)。
人口容量从时间上看具有动态性,同一地区现实与未来
资源环境条件在变化,科学技术水平与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
变化,所以现实人口容量与未来人口容量不一致。
两地自然环境虽看上去相似,但也有明显不同,美国与我国
科技水平,居民生活水平存在差异,因此人口容量具有鲜明的
地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