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业总量监控与统筹管理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作业总量监控与统筹管理制度
1. 序言
本制度旨在规范学校作业总量管理,确保学生的作业负担合理,并从管理和考核两个方面确保制度的执行和质量。
2. 目的与背景
学校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和提高学习本领的紧要途径,然而,过多的作业可能会给学生带来过重的学业负担,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综合本领的发展。
因此,为了保证作业负载的合理性并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完成作业,订立本制度是必需的。
3. 管理标准
3.1 作业总量掌控
1.老师在编写作业时应遵从课程标准和学生学习进度,确保作业的质量
和数量与课程内容相匹配。
2.每个学科每天的作业总量应掌控在合理的范围内,并依据学生班级和
学习本领进行差别化设置。
3.不同学段的作业总量应有明确的引导,如每天学校一班级作业不超出
30分钟,二班级作业不超出40分钟等。
3.2 作业设置
1.作业应以巩固课堂知识、培养学习习惯和提高学习本领为目的,不应
是机械重复或过多的题目。
2.作业题目应简洁明白,避开理解困难或模糊的表述,以保证学生能够
独立完成作业。
3.老师应合理设置作业布置时间和作业提交时间,避开作业集中在一天
内完成。
3.3 家校合作
1.学校应定期与家上进行沟通,将作业总量和内容进行透亮化,让家长
了解孩子的作业情况。
2.家长可以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习惯,但不应自动替换
学生完成作业。
3.学校应及时回复家长对作业管理和布置的疑问和建议。
4. 考核标准
4.1 学生作业完成质量
1.作业完成情况将作为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的紧要指标之一,老师应依据学生作业的质量、准确性和逻辑性进行评价。
2.作业完成质量考核结果将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以鼓舞学生改进和提高。
4.2 老师作业布置质量
1.学校将定期对老师作业布置情况进行评估和考核,包含作业总量掌控的合理性、作业设置的科学性等。
2.考核结果将作为老师绩效评价的参考依据,并及时供应相应的培训和引导。
4.3 学校与家长沟通质量
1.学校将对与家长的沟通记录进行审核,以确保沟通质量和效果。
2.老师和学校管理人员应受到沟通质量的考核,并及时改进和提高。
5. 考核与矫正措施
5.1 学生作业负担考核
1.学校将定期对作业总量进行抽样调查和考核,以确保作业负担的合理性。
2.对于超出合理范围的作业总量,学校将提出改进建议并要求老师调整作业布置计划。
5.2 老师作业布置考核
1.学校将通过教研活动、教学观摩等方式监督和考核老师作业布置情况。
2.对于作业布置质量不符合标准的老师,学校将供应相应的培训和引导,并要求其改进作业布置计划。
5.3 学校与家长沟通考核
1.家长对学校的沟通质量不满意,可以提出投诉,学校将对投诉进行调查和处理。
2.学校将定期评估与家长的沟通质量,对问题较大的学校和老师进行改进和培训。
6. 监督与改进
6.1 监督机制
1.学校将建立作业督导和监测机制,对老师布置的作业进行抽查和检查。
2.监督机制将定期对学生作业、老师作业布置情况和家校沟通情况进行
综合评估。
6.2 改进措施
1.学校将依据监测结果和评估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作业管理制度。
2.学校将开展作业管理经验沟通和老师培训,提高老师作业布置本领和
管理水平。
7. 结论
学校作业总量监控与统筹管理制度的订立和执行将有助于降低学生的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管理标准和考核标准的设立,可以有效地推动该制度的实施和落地,为学生、老师和家长供应一个公平和健康的学习环境。
学校将不绝完满和改进该制度,确保其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并及时适应教育发展的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