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2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6课第2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课堂达标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一、选择题
1.我国书法艺术超越单纯的写字概念,衍生出一种形而上学的哲学意蕴,形成了“作字先做人”“心正则笔正”“人书俱老”(老是指不计较、睿智成熟的境界)等道德层面的思想观念,被社会普遍接受,并遵守践行。
由此可见,我国书法艺术( C )
①展现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记载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新历史轨迹
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
④在展示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具有独特作用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解析] 材料中我国书法艺术形成了“作字先做人”“心正则笔正”“人书俱老”等道德层面的思想观念,被社会普遍接受,并遵守践行,表明我国书法艺术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展示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①④符合题意。
文字记载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新历史轨迹,②说法错误。
材料中主要体现的是我国书法艺术超越单纯的写字概念,具有一定时代特征,没有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③与题意无关。
故本题选C。
2.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工程。
它的主体工程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综合发挥了分水、导水、壅水、引水和泄洪的功能,形成了科学的、完整的、调控自如的工程体系,既能保证灌区用水需要,又可防止灾害发生。
都江堰水利工程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思想,是一项伟大的古代“生态工程”,其成功之处是今天全世界水利工程建设学习的榜样。
这告诉我们( D )
①中国的科学技术居于世界的前列
②总的说来,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用,具有理论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③中华民族创造的科技成果,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④中华优秀的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社会的发展依然具有深刻影响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
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①说法不准确,排除。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②错误。
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工程,是今天全世界水利工程建设学习的榜样,这说明中华民族创造的科技成果,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③正确。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思想是今天全世界水利工程建设学习的榜样,说明中华优秀的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社会的发展依然具有深刻影响,④正确。
3.聚焦“丝绸之路”的民族歌剧《莫高窟》首次创造出全新的宣叙调音乐形式,将意大利歌剧唱法和中国的民族唱法巧妙结合,并采用中国特色民族交响乐器全程伴奏,将中国戏曲特有的“紧拉慢唱”演唱形式、丰富多彩的节奏与和声变化在歌剧中体现出来。
民族歌剧《莫高窟》的此次艺术探索( B )
①经历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②以全新的宣叙调音乐形式实现了东西方文化的趋同
③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④有利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性转化为世界性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民族歌剧《莫高窟》将意大利歌剧唱法和中国的民族唱法巧妙结合,实现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也体现了此次艺术探索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各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借鉴的同时也会保留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不会实现趋同,②错误。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性转化为世界性”的观点否认了文化的民族性,④错误。
4.中国菜肴流派众多,极具代表性的有鲁、川、粤、闽、苏、浙、湘、徽八大菜系。
八
大菜系从味型、选材等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这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 B ) A.薪火相传,一脉相承B.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C.独树一帜,独领风骚D.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解析] 八大菜系的不同特点,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地域性特点,B符合题意,排除C。
材料未涉及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排除A、D。
二、非选择题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今中国已经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需要更好地了解中国,中国也需要更好地了解世界。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催生了如短视频、直播业、吃秀、抖音等等的发展,捧红了一大堆各类网红。
而这众多达人中,李子柒算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从酿酒、熬红糖、做糕点、烤全羊,到造纸、蜀绣、制墨、做秋千、做竹子家具……她的视频把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工艺借助于现代视频制作技术与社交媒体呈现出来,不仅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一系列的创新,更具有打动人心、引起情感共鸣的力量,比如对大自然的向往、对天然美食的青睐、对日常生活的热爱、对祖孙亲情的动容等,光影之间,流动着烟火气和田园气息,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一个窗口。
然而,创新从来不是容易的事情。
李子柒每条视频巨大播放量背后,是笃信坚守的工匠精神指引下对内容的精益求精。
在每一条视频背后,都是反复尝试和长期艰苦的付出。
在这种“慢工细活”模式下,李子柒稳定地实现了高质量的作品产出。
不论是劳动成果还是视频作品,李子柒都把“工匠精神”诠释到了极致,创作出了被网友称为能媲美“舌尖上的中国”的艺术精神。
正如央视这样评价李子柒,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李子柒是如何讲好中国文化,推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
[答案] ①立足社会实践,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资源,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打造中国文化精品。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李子柒的视频创作在把握世界各民族社会实践的共性和普遍规律基础上,传递积极向上的人类共同价值观,符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打动人心、引起海内外观众的情感共鸣。
③善于运用现代传播手段,通过国际传播平台,展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加深了海内外观众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解析] 本题以网红达人李子柒讲好中国故事为情境,属于措施类主观题,需要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联系课本知识点整合答案。
材料中,李子柒的作品涉及“酿酒、熬红糖、做糕点、烤全羊,到造纸、蜀绣、制墨、做秋千、做竹子家具”等,可从立足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这一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李子柒的作品“具有打动人心、引起情感共鸣的力量,比如对大自然的向往、对天然美食的青睐、对日常生活的热爱、对祖孙亲情的动容等”,可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这一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李子柒的作品“借助于现代视频制作技术与社交媒体呈现出来”“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可从利用大众传媒展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这一角度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