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一中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一中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40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关于生命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非典病原体属于细胞层次
B.植物具有系统的结构层次
C.器官是由相同细胞构成
D.病毒生活在生命系统中
2.下列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①酵母菌②发菜③乳酸菌④衣藻⑤肺炎双球菌⑥根霉
A.①②③B.②③⑤C. ③④D. ②④⑥
3.关于下图所示生物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噬菌体
b.蓝藻
c.酵母菌
d.叶肉细胞
A. abcd均在DNA中储存遗传信息B. abcd均能进行有氧呼吸
C. bd均可在叶绿体中合成有机物D. bcd均有纤维素和果胶构成的细胞壁
4.下列关于细胞这一最基本生命系统共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有磷脂和蛋白质构成的细胞膜B.都有膜包被的功能专一的细胞器
C.都以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场所D.都在DNA分子中储存遗传信息
5.下列有关生物统一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酵母菌、乳酸菌都有细胞结构,都能进行有丝分裂
B.酵母菌、硝化细菌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有细胞壁,都能进行有氧呼吸
C.硝化细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且遗传物质都主要是DNA
D.发菜、菠菜都是自养生物,都能在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
6.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①~⑥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

要将视野中的物像从图甲转为图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④转动转换器⑤向右上方移动装片⑥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A.①③④⑤B.⑥④③⑤C.⑤④③②D.⑥④⑤③
7.如图是人体细胞中四种主要元素或化合物占细胞鲜重或干重的百分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该图表示的是细胞中四种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则细胞中原子数量最多的是丁
B.若该图表示的是细胞中四种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则糖是由甲、乙、丙三种元素组成
C.若该图表示的是细胞中四种化合物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则乙中只含有C、H、O、N四种元素
D.若该图表示的是细胞中四种化合物占细胞干重的百分比,则甲代表水
8.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组成细胞的元素同样存在于自然环境中
B. C、H、O、N、P、K、Ca、Mg都是大量元素,C在各种有机物中都存在
C.在细菌的化学组分中,P元素仅存在于DNA和RNA分子中
D.微量元素虽然含量少,但它们既参与细胞结构组成,也参与细胞的代谢调节
9.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无机盐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
B.人体血液中Ca2+浓度太低会出现抽搐症状
C. Mg是叶绿体中参与光合作用的各种色素的组成元素
D.在探究小麦生长发育需要Mg2+的实验中必需设置对照实验
10.在下列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一些物质,甲试管:豆浆;乙试管:氨基酸溶液;丙试管:淀粉和淀粉酶;丁试管:动物的血浆。

上述四支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后,有紫色反应的是( )
A.甲、丁B.甲、乙、丁
C.甲、乙、丙D.甲、丙、丁
11.下列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个蛋白质分子由一条肽链通过盘曲、折叠形成一定结构
B.高温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其不易被蛋白酶水解
C.蛋白质具有催化、运输、免疫等功能,这些蛋白称为结构蛋白
D.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
12.有机蜂肽是一种链状多肽,其分子式为C a H b O31N39。

下列关于该有机蜂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有机蜂肽彻底水解一定能得到20种氨基酸
B.根据氧原子计算,该有机蜂肽最多为30肽
C.组成该有机蜂肽的氨基酸中有的 R基中含有—SH
D.该有机蜂肽的合成场所应含有磷脂
13.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构成了化合物b,如图所示,则叙述正确的是( )
A.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在禽流感病毒、幽门螺杆菌体内b均为4种
C.若ATP断裂两个高能磷酸键,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可形成b,则a为核糖
D.若a为脱氧核糖,则由b构成的核酸完全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最多有8种
14.下列有关糖类、脂质和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组成蔗糖、纤维素、糖原的单体都是葡萄糖②脂质分子中氢的含量少于糖类,而氧的含量多于糖类③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④糖类、脂质和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
A. 1项B. 2 项C. 3 项D. 4 项
15.下列有关生物体化学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B.组成细胞壁主要成分的单体是氨基酸
C. 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硫元素
D.与精子形成相关的雄性激素属于脂质
16.以下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膜为双层膜,外膜的外表面附着有很多核糖体
B.在不同的细胞内,核仁的大小和数量都是一定的
C.细胞核内的液体叫做细胞液
D.核孔是包括DNA在内的高分子物质任意通过的通道
17.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衣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B.青霉菌的拟核区是一个大型环状DNA分子
C.真核细胞中,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核中
D.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一个正常生活的细胞,发现没有叶绿体,则该细胞一定不是植物细胞18.下列生理过程在生物膜上发生的是( )
A.水绵细胞内CO2的同化B.黑藻细胞内[H]和O2的结合
C.人体细胞内DNA分子的复制D.人体骨骼肌产生乳酸
19.图是某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结构4中可能有合成磷脂的酶
B.经7加工的蛋白质分子都将分泌到细胞外
C.结构3不含磷脂,在细胞分裂前期复制成一对
D.若1指附着的核糖体,则其是合成氨基酸的场所
20.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的囊泡都是来自于高尔基体
B.高倍镜下可看到线粒体有两层膜,其中内膜向内折叠成嵴
C.在代谢旺盛的细胞内质网膜可与线粒体外膜直接相连
D.生物体内所有的膜统称为生物膜,可为酶提供广泛的附着位点
21.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糖体是噬菌体、细菌、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
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
C.叶绿体是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DNA、R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
D.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活动加强
22. 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TP中的A代表腺嘌呤
B. ATP中的T代表胸腺嘧啶
C. ATP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A—P~P~P
D. ATP中靠近A的高能磷酸键易水解
23.下列有关酶的探究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将温度由低温调至最适温度,酶的活性不变
B.探究蛋白酶的专一性,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
C.酶的活性增强,产物的生成量增加
D.较低的pH环境中,胃蛋白酶仍能保持活性
24.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凋亡发生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分化发生在整个生命过程中
B.多细胞生物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无直接关系
C.细胞分化是永久性的变化,一般不可逆转
D.放疗、化疗方法通过诱导癌细胞突变成正常细胞,达到治疗目的
25.A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些酶的组成元素与ATP的组成元素相同
B. ATP的合成一定与细胞内的放能反应相关联
C.小麦根尖分生区细胞通过呼吸作用产生ATP
D.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26.对检验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②二氧化碳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绿再变蓝③乙醇在碱性条件下能与灰绿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橙色④乙醇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7.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正确的是( )
A.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避免组织细胞缺氧死亡
B.农民中耕松土是为了增加土壤通气量,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
C.水果应储存在低温、无氧的环境中,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D.稻田定期排水可避免水稻幼根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而腐烂
28. 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合成ATP
D.有氧呼吸时葡萄糖进入线粒体需经过两层膜
29.下列关于叶绿体内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中需要加入SiO2进行研磨,以破碎细胞和叶绿体
B.在研磨过程中加入CaCO3的目的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C.色素带的宽度反映了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大小
D.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后在滤纸条上形成的4条色素带从上至下分别呈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
30.下列关于叶绿体及色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叶绿体普遍分布在植物细胞中
B.同线粒体一样,叶绿体的内膜极大地扩展了受光面积
C.叶绿素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两种,叶绿素a呈蓝绿色,叶绿素b呈黄绿色
D.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进行光合作用
31.将植物栽培在适宜的光照、温度和充足的CO2条件下,如果在2 h时,将环境中某一条件改变,此时,叶肉细胞中的C3、C5、ATP含量变化如图。

那么改变的条件是( )
A.加强光照B.减弱光照C.提高CO2浓度D.降低温度
32.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若干组,室温25 ℃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对实验过程中装置条件及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X溶液为CO2缓冲液并给予光照,液滴移动距离可表示净光合作用强度大小
B.若要测真光合强度,需另加设一装置遮光处理,X溶液为NaOH溶液
C.若X溶液为清水并给予光照,光合作用大于细胞呼吸时,液滴右移
D.若X溶液为清水并遮光处理,消耗的底物为脂肪时,液滴左移
33.一同学研究某湖泊中X深度生物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时,设计了如下操作:
①取三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标号a、b、c,并将a用不透光黑布包扎起来;②将a、b、c三个瓶子均在湖中X深度取满水,并测定c瓶中水的溶氧量;③将a、b两瓶密封后再沉入X 深度水体中,24小时后取出;④测定a、b两瓶中水的溶氧量,三个瓶子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

关于24小时内X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k-w)mol/瓶B.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k-v)mol/瓶C.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k-v)mol/瓶D.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v mol/瓶
34.下图是基因型为AA的高等动物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B.该细胞中含有3对同源染色体
C.该细胞中基因a是交叉互换产生的D.该细胞中基因a是基因突变产生的
35.下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图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为8,染色单体数为0
B.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甲、乙、丙细胞,乙细胞中的①和②可同属一个染色体组
C.如果P 为X 染色体,则Q 一定是Y 染色体,两者同源区段可携带等位基因
D.染色体P 和Q 上的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时可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6.基因组成为X B X b Y的甲,其父色盲、母表现正常。

下列分析中可能性较大的是( )
①甲母减数第一次分裂中,2条X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次级卵母细胞
②甲母减数第二次分裂中,2条X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卵细胞
③甲父减数第一次分裂中,2条性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次级精母细胞
④甲父减数第二次分裂中,2条性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精细胞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37.用噬菌体(31P、32S)去感染体内含有放射性标记32P和35S的大肠杆菌,得到的子代噬菌体所含的元素是( )
A.31P、32P、32SB.31P、32P、35S
C.31P、32S、35SD.32P、32S、35S
38.假定某高等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是10条,其中染色体中的DNA用3H﹣标记胸腺嘧啶,将该体细胞放入不含有3H标记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2代,则在形成第2代细胞时的有丝分裂后期,没有被标记的染色体数为( )
A.5条B.40条C.20条D.10条
39.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四次。

其结果不可能是( )
A.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
B.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C.复制过程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
D.复制结果共产生16个DNA分子
40.某生物核酸的碱基组成,嘌呤总数为44%,嘧啶总数为56%,此生物不可能是( ) A.烟草B.HIVC.噬菌体D.烟草花叶病毒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10分)如图为细胞重要的生命活动图解。

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A、B、C、D中,染色体结构动态变化主要发生在____________过程中。

(2)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3)细胞分化是个体发育的基础,就同一个个体来说,乳腺细胞与心肌细胞的遗传信息________,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白有诗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细胞的凋亡由于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控制,所以也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该图可以用来表示下列哪些生物的细胞重大生命活动?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①噬菌体②酵母菌③乳酸菌④变形虫⑤海带⑥蚯蚓⑦玉米⑧蘑菇
(7)对于人体来说,在A、B、C、D四项生命活动中,有积极意义的是____________。

42.(10分)某研究小组在夏季某晴朗的一天对一个密闭蔬菜大棚中的某种气体的含量进行了24小时的检测,结果如图1。

图 2表示该大棚中蔬菜叶肉细胞内两种细胞器间的气体关系的图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所测气体为________。

该大棚内的蔬菜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有机物?________(填“是”或“否”)。

(2)ec段与前一阶段相比,其叶肉细胞内的C3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

(3)图1中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的点是 ________________。

对应图1中的db段,图2中应该进行的气体转移途径有__________(以上均用图中字母表示)。

(4)如图2所示,在氧气不足条件下,线粒体内丙酮酸氧化分解的速率将会__________。

适宜
光照条件下,光反应产生的并能够为暗反应所利用的能源物质是__________。

该植物细胞把暗反应产物转变成丙酮酸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

(5)大棚蔬菜一天中有机物积累量最大是在图1中的________点(用图中字母表示),若要进一步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是夜间 __________________。

43.(10分)下图为两种遗传病系谱图,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Ⅱ-4无致病基因。

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

(2)Ⅱ-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Ⅲ-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3)如果Ⅲ-2与Ⅲ-3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

(4)若基因检测表明Ⅰ-1也无致病基因,则Ⅱ-2患乙病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Ⅱ-2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AaX b的精子,则另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10分)豌豆种子的子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基因Y、y控制,形状圆粒和皱粒分别由基因R、r控制(其中Y对y为显性,R对r为显性)。

某一科技小组在进行遗传实验时,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后代有4种表现型,对每对相对性状作出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试回答:
(1)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________定律。

(2)亲代的基因型为:黄色圆粒____________,绿色圆粒________。

(3)杂交后代中纯合体的表现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杂交后代中绿色皱粒占_________。

(5)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_____。

(6)在杂交后代中非亲本类型的性状组合占_________。

(7)若将子代中的黄色圆粒豌豆自交,理论上,后代中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黄色圆粒∶绿色圆粒∶
黄色皱粒∶绿色皱粒=______________。

高三第二次生物答案
1-5DBABB 6-10CBCCD
11-15DBCAD 16-20AABAC
21-25DCDCB 26-30DBCCC
31-35ACCDC 36-40BBDBC
41 (1)A (2)有丝分裂(3)相同不同细胞的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细胞的衰老,酶的活性降低(答案合理即可2分) (5)细胞编程性死亡(6)⑤⑥⑦⑧2分(7)A、B、C、D
42.(1)氧气是(2)减少(降低) (3)b、e acde (4)减慢(下降) ATP(或ATP和NADPH)
细胞质基质(5)B 适当降低温度
43.(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伴X隐性遗传病
(2)AaX b Y aaX B X b(3)7/32 (4)发生基因突变2分 (5)aX b、Y、Y
44.(1)基因分离(2)YyRr yyRr (3)绿色圆粒、绿色皱粒2分(4)(5)25%() (6) (7)15∶5∶3∶1(2分)
生物试题分工41题韩雪 42题戴立光
43题赵光大 44题许艳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