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5-6单元测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5-6单元测试
卷-含答案
第五、六单元(完成时间:80分钟)
班级姓名座号成绩
卷首寄语——
亲爱的同学,仔细审题,认真答卷,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本试卷满分为110分,其中书写卷面分5分,附加题10分。
希望你的试卷能美观清楚。
现在就动笔吧!
一、听力测试。
听老师把语文书79页资料袋的内容读两遍,然后判断下列观点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8分)
1.冰心,她姓冰,名心。
()
2.冰心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
()
3.她的作品有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
()
4.《繁星》《春水》都是她的代表作。
()
二、基础知识(共43分)
1.读拼音写词语。
(10分)
2. 选词填空。
(5分)
惊奇好奇
(1)我怀着()的心情,去参观科普展览馆。
(2)他的进步实在是太大了,大家感到非常()。
赞叹赞赏赞美
(3)白杨树虽然是平凡的,但我却要高声()它。
(4)雕刻家那精湛的技艺令人()。
(5)李明的言行得到了师生们一致的()。
3.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字母写在括号里。
(16分)
香:A.受欢迎; B.味道好; C.气味好闻; D.舒服。
(1)满塘的荷花都开了,香.飘十里。
()(2)他好吃懒做,就是想吃香.喝辣的。
()(3)这下商品最近很吃香.。
()(4)妈妈忙了一天,睡得正香.呢!()满:A.全部充实;达到容量的极点; B.使满;
C.达到一定期限;
D.全;整个;
E.满足;
F.骄傲。
(5)他满.屋子乱跑。
( )
(6)这台电视机买了还不满.一年。
( )
(7)爸爸对我的成绩很满.意。
( )
(8)取得这么点成绩就骄傲自满.了吗? ( )
4.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2分)
(1)只要
..用劲拉啊拉的,一整头牛就.是我的了。
(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2)可是,那么长的头发,洗起来不是很麻烦吗?(改为肯定句)
(3)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
(仿写句子) 我真希望 ,这样就。
三、语言积累(12分)
1. 补充完整。
(5分)
(1)见善则迁,。
——《周易》
(2),是谓过矣。
——《论语》
(3)人谁无过?,。
——《左传》(4),从善如流。
——苏轼
2.按课文内容填空。
(7分)
江上
像刚下水的 ,扇动翅膀拍水。
一双双小手着浪花,你拔我溅。
是哪个“”一下钻入
出水时只见一阵两排银牙。
四、阅读感悟(12分)
苹果落地的启示
牛顿是17世纪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家,他是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几个科学巨人之一。
他在物理学、数学和天文学方面具有划时代的贡献。
1642年12月25日,牛顿出生在英国一个叫乌尔斯索普的小村子里,他刚出生时极度衰弱,几乎夭折。
牛顿自幼丧父,与母相依为命。
1661年,他进入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学习。
1665至1667年间,牛顿已在思考引力的问题。
一天傍晚,他坐在苹果树
下乘凉,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
他忽然想到:为什么苹果只向地面落,而不向天上飞呢?他分析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和开普勒的三定律,进而思考:行星为何绕着太阳而不脱离?行星速度为何距太阳近就快,远就慢?离太阳越远的行星,为何运行周期就越长?牛顿认为它们的根本原因是太阳具有巨大无比的吸引力。
经过一系列的实验、观测和演算,牛顿发现太阳的引力与它巨大的质量密切相关。
牛顿进而揭示了宇宙的普遍规律:凡物体都有吸引力;质量越大,吸引力也越大;间距越大,吸引力就越小。
这就是经典力学中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
1.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3分)
(1)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
( )
(2)互相依靠着过日子。
泛指互相依靠,也离不开谁。
( ) 2.填空。
(7分)
(1)牛顿是_____国人,是______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方面都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2)牛顿从___________现象中得到了启示,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_。
3.什么是“万有引力定律”?请用横线在短文中画出来。
(2分)
五、写作技能(20分)
想象带给我们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如果给你一双翅膀,你最想飞向哪里?请你发挥想象,写一篇记叙文吧!不少于250字。
知识拓展(附加题10分)
1.中国古代的四大古典名著是:《》、《》、《》、《》。
我最喜欢看《》,我还能写出里面的两个人名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春秋末年分三国,三国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