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痰化瘀为主治疗慢性乙肝120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疗上 纯化痰祛湿 或者单纯 活血化瘀均难奏 效 ,必须
H V DA 阴转 。显效 :主要症状 消失 ,肝 功能正常 , B— N H V DA 定量下 降。好转 :主要症状 消 失,肝功能接 B —N
近 正常。无效:主症 ,肝功 能无好转 。
痰瘀 同治,治痰 匆忘治瘀 ,治瘀常须兼顾 治痰 ,依据 病情病 势而定 ,方能取得较好 的疗效 。二陈汤燥 湿化 痰 ,理 和中 。 白芥了化痰 ,利气 散结 。善 治 “ 皮里
4 治疗结果 4 1 疗效标准 . 治愈 :主 要症状 消失,肝功能 正常,
气血失和 , 形成气滞血 瘀的病理变 化, 血证论 》 气 《 说“ 缔则血凝 ” “ 、 血积 既久 , 能化为痰水 ” 亦 。痰与瘀互为
凶果,相互转化 ,形成痰瘀胶 着不解 的局面。陶翠玲
等 认 为 “ 。 痰瘀 互结 ”为慢性病 毒性肝 炎的主要证型。 痰瘀 为病往往具 有粘滞 ,凝 涩,脉道不利 的特 点。治
膜外之 痰 ”及 “ 络之 痰 ” 经 。李 时珍 :“ 自芥了主 盖
4 2 治疗结果 .
5 典 型 病 例
治愈 6例 占 5 , 效 3 %显 9例 l 2 5 , 3 .%
好转 6 5例 占 5 . % 4 2 ;无效 1 ,总有效率 9 . % O例 17 。 患者 ,女 ,5 岁 ,2 0 l 0 5年 6月 3日就诊 。自述 患
痰 ,下气 宽中。 ”浙 贝母清热 化痰 ,开郁 散结。丹参、
维普资讯
湿 为阴邪 ,其性 重浊粘腻 ,湿 热相合 ,蕴 结不 化 ,胶
着难解 ,病情迁延难 愈 ,致肝脾 受损 ,气血亏虚 ,气 机 阻滞 ,脏 腑失和 ,脉络瘀 阻,产生痰浊 、瘀血等病 理 索 。 百病 皆由痰 化崇 ”“ 病多痰 ”“ “ ,怪 ,怪病 多瘀 ” , “ 久病入 络 ” 。见肝之病 ,知肝传脾 ,脾为生痰之源 ,
3 4岁:病程最短者 1 ,最 长者 2 年 5年 ,平均 l 年 。 2
H V D A 阳性 ,血 常规、 肾功等 未见异常 。诊断 :阴 B-N 黄 。辨证 :痰瘀互 结。治法 :祛痰 化瘀 。处方 :法半 夏 lg O 、陈皮 l g O 、茯苓 l g O 、浙 贝母 1 g 5 、炒 白芥予
2 临床症状
患者 多见 面 目虚 浮 ,面色黯 滞 ,或 眼眶下软 、乏力 , 口中粘腻 , 大便溏而不爽 。肝脾肿 大 ,舌质 暗 ,胖嫩 ,或有瘀斑 瘀点 ,苔腻 ,脉多濡或弦滑 。
3 治疗方法
乙肝发病主 要 由湿热 疫毒之邪入侵所 致 ,常因失 治、误治 、病重药轻 、祛邪 不尽等 导致湿热疫毒残 留。
是其 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然而临床 上有一部分慢性 活动 型乙型肝炎顽 固难治 ,与痰 瘀胶着 有密切关 系。
笔者采用祛痰化瘀为主治疗 该型 乙肝 10例 ,取 得较 2
好疗 效 ,现报 道如下 。 1 临床资料 2 0  ̄2 0 0 0 0 6年期 问 ,共收治患 者 10例 。其 中男 2 6 6例 ,女 5 4例 ;年龄 最小 l ,最大 6 9岁 6岁 ,平均
痰瘀
中图分类号 :R 52 2 1. 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2—67 20 ) o 00 0 78 07(07 1—o8— 2
我国是 乙型肝炎高发 区 ,乙型肝 炎病毒携带 者高
达 l 多人,其 中约 2 % 亿 0 发展成为 慢性肝炎 。中医药
“ 乙肝 ”l O年 ,现头晕心悸 ,四肢酸软 ,乏力,口中
粘腻 。症 见面 目虚浮 ,面色黯滞 ,眼眶下晦暗 ,失眠
健忘 。舌质 暗 ,胖嫩 ,边有瘀斑瘀 点 ,苔腻 ,脉濡弦 滑 。实验室检查 :A T3 6 6 / ,A P2 4 5 / ,T i L 2 . u L L 6 . u L b l 6 . u o / ,D i 9 3 m l L 3 8 m l L b 1 2 . u o / 。两对 半 为小三 阳 。
本组病例均来源 于 门诊 ,均为慢 性活动 型 乙肝 ,其标
准参考 19 9 5年 北京传染病及 寄生虫病 学术会议修订 的标 准…。
l . u o / ,D i . u o / 。H V D A 阴性 ,临床 5 8 m l L b 3 4 m lL B - N l 治愈 。随访一 年未见 复发 。 6 体会
维普资讯
・
8 0・
中国中医药杂志 2 0 0 7年 1 第 5卷 第 1 期 0月 0
祛痰化瘀为主治疗慢性乙肝 10例 2
袁 国清 谢居 武
( 川 省 简 阳 市 贾家 中心 卫 生 院 四 612 ) 441
【 键 词 】 乙肝 关
慢性
1 g 茵陈 3 g 麸炒 泽泻 lg 丹参 2 g 5、 0、 O、 0 、赤芍药 1g 5、
桃 仁 lg O 、红花 lg O 、枸 杞予 1 g 5 、炙甘草 6 ,每 日 l g 剂,加减 治疗 3月 。患者 临床症 状 、体征基本消失 。
复 杏 肝 功 : AT 8 1/ L 2 . u L, A P 0 3 / L 6 . u L, T i b1
脾欠健运 ,水' 停 聚则生痰浊 。肝 失疏泄 ,肝气郁结 , 湿
治法: 祛痰化瘀 。 本方: 半夏 l g 陈皮 l g 基 法 O、 O、 茯 苓 lg O 、浙 贝母 1 g 5 、炒 白芥子 1 g 5 、茵陈 3 g 0 、麸 炒 泽泻 lg O 、丹参 2 g 0 、赤芍 药 1 g 5 、桃仁 lg O 、红花 lg O 、炙甘 草 6 。加减 :兼脾虚 者加 党参 、炒 白术 ; g 肝郁者加醋柴 胡、郁金; 肾阳虚 者加黄 芪、仙灵脾 : 肾阴虚者加枸杞 、熟地 。每 日 l剂 ,每 3月 l 程。 疗
H V DA 阴转 。显效 :主要症状 消失 ,肝 功能正常 , B— N H V DA 定量下 降。好转 :主要症状 消 失,肝功能接 B —N
近 正常。无效:主症 ,肝功 能无好转 。
痰瘀 同治,治痰 匆忘治瘀 ,治瘀常须兼顾 治痰 ,依据 病情病 势而定 ,方能取得较好 的疗效 。二陈汤燥 湿化 痰 ,理 和中 。 白芥了化痰 ,利气 散结 。善 治 “ 皮里
4 治疗结果 4 1 疗效标准 . 治愈 :主 要症状 消失,肝功能 正常,
气血失和 , 形成气滞血 瘀的病理变 化, 血证论 》 气 《 说“ 缔则血凝 ” “ 、 血积 既久 , 能化为痰水 ” 亦 。痰与瘀互为
凶果,相互转化 ,形成痰瘀胶 着不解 的局面。陶翠玲
等 认 为 “ 。 痰瘀 互结 ”为慢性病 毒性肝 炎的主要证型。 痰瘀 为病往往具 有粘滞 ,凝 涩,脉道不利 的特 点。治
膜外之 痰 ”及 “ 络之 痰 ” 经 。李 时珍 :“ 自芥了主 盖
4 2 治疗结果 .
5 典 型 病 例
治愈 6例 占 5 , 效 3 %显 9例 l 2 5 , 3 .%
好转 6 5例 占 5 . % 4 2 ;无效 1 ,总有效率 9 . % O例 17 。 患者 ,女 ,5 岁 ,2 0 l 0 5年 6月 3日就诊 。自述 患
痰 ,下气 宽中。 ”浙 贝母清热 化痰 ,开郁 散结。丹参、
维普资讯
湿 为阴邪 ,其性 重浊粘腻 ,湿 热相合 ,蕴 结不 化 ,胶
着难解 ,病情迁延难 愈 ,致肝脾 受损 ,气血亏虚 ,气 机 阻滞 ,脏 腑失和 ,脉络瘀 阻,产生痰浊 、瘀血等病 理 索 。 百病 皆由痰 化崇 ”“ 病多痰 ”“ “ ,怪 ,怪病 多瘀 ” , “ 久病入 络 ” 。见肝之病 ,知肝传脾 ,脾为生痰之源 ,
3 4岁:病程最短者 1 ,最 长者 2 年 5年 ,平均 l 年 。 2
H V D A 阳性 ,血 常规、 肾功等 未见异常 。诊断 :阴 B-N 黄 。辨证 :痰瘀互 结。治法 :祛痰 化瘀 。处方 :法半 夏 lg O 、陈皮 l g O 、茯苓 l g O 、浙 贝母 1 g 5 、炒 白芥予
2 临床症状
患者 多见 面 目虚 浮 ,面色黯 滞 ,或 眼眶下软 、乏力 , 口中粘腻 , 大便溏而不爽 。肝脾肿 大 ,舌质 暗 ,胖嫩 ,或有瘀斑 瘀点 ,苔腻 ,脉多濡或弦滑 。
3 治疗方法
乙肝发病主 要 由湿热 疫毒之邪入侵所 致 ,常因失 治、误治 、病重药轻 、祛邪 不尽等 导致湿热疫毒残 留。
是其 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然而临床 上有一部分慢性 活动 型乙型肝炎顽 固难治 ,与痰 瘀胶着 有密切关 系。
笔者采用祛痰化瘀为主治疗 该型 乙肝 10例 ,取 得较 2
好疗 效 ,现报 道如下 。 1 临床资料 2 0  ̄2 0 0 0 0 6年期 问 ,共收治患 者 10例 。其 中男 2 6 6例 ,女 5 4例 ;年龄 最小 l ,最大 6 9岁 6岁 ,平均
痰瘀
中图分类号 :R 52 2 1. 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2—67 20 ) o 00 0 78 07(07 1—o8— 2
我国是 乙型肝炎高发 区 ,乙型肝 炎病毒携带 者高
达 l 多人,其 中约 2 % 亿 0 发展成为 慢性肝炎 。中医药
“ 乙肝 ”l O年 ,现头晕心悸 ,四肢酸软 ,乏力,口中
粘腻 。症 见面 目虚浮 ,面色黯滞 ,眼眶下晦暗 ,失眠
健忘 。舌质 暗 ,胖嫩 ,边有瘀斑瘀 点 ,苔腻 ,脉濡弦 滑 。实验室检查 :A T3 6 6 / ,A P2 4 5 / ,T i L 2 . u L L 6 . u L b l 6 . u o / ,D i 9 3 m l L 3 8 m l L b 1 2 . u o / 。两对 半 为小三 阳 。
本组病例均来源 于 门诊 ,均为慢 性活动 型 乙肝 ,其标
准参考 19 9 5年 北京传染病及 寄生虫病 学术会议修订 的标 准…。
l . u o / ,D i . u o / 。H V D A 阴性 ,临床 5 8 m l L b 3 4 m lL B - N l 治愈 。随访一 年未见 复发 。 6 体会
维普资讯
・
8 0・
中国中医药杂志 2 0 0 7年 1 第 5卷 第 1 期 0月 0
祛痰化瘀为主治疗慢性乙肝 10例 2
袁 国清 谢居 武
( 川 省 简 阳 市 贾家 中心 卫 生 院 四 612 ) 441
【 键 词 】 乙肝 关
慢性
1 g 茵陈 3 g 麸炒 泽泻 lg 丹参 2 g 5、 0、 O、 0 、赤芍药 1g 5、
桃 仁 lg O 、红花 lg O 、枸 杞予 1 g 5 、炙甘草 6 ,每 日 l g 剂,加减 治疗 3月 。患者 临床症 状 、体征基本消失 。
复 杏 肝 功 : AT 8 1/ L 2 . u L, A P 0 3 / L 6 . u L, T i b1
脾欠健运 ,水' 停 聚则生痰浊 。肝 失疏泄 ,肝气郁结 , 湿
治法: 祛痰化瘀 。 本方: 半夏 l g 陈皮 l g 基 法 O、 O、 茯 苓 lg O 、浙 贝母 1 g 5 、炒 白芥子 1 g 5 、茵陈 3 g 0 、麸 炒 泽泻 lg O 、丹参 2 g 0 、赤芍 药 1 g 5 、桃仁 lg O 、红花 lg O 、炙甘 草 6 。加减 :兼脾虚 者加 党参 、炒 白术 ; g 肝郁者加醋柴 胡、郁金; 肾阳虚 者加黄 芪、仙灵脾 : 肾阴虚者加枸杞 、熟地 。每 日 l剂 ,每 3月 l 程。 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