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初一上中图版3.3天气与气候说课稿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初一上中图版3.3天气与气候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天气与气候是中图版年级上册第三章的内容,由于天气和气候与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本节内容同样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内容。
本课时主要讲述的内容是天气预报。
主要涉及到天气和气候定义、区别与联系、卫星云图、天气符号、风向示意图和天气预报图。
其中各种天气符号的含义、风向示意图、天气预报图是学习的重点。
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普及天气预报知识,更好的发挥天气预报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2、说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方面:
A、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B、通过认识卫星云图,学会如何判读卫星云图
C、通过认识、记忆、比赛,掌握常用天气符号及其含义,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2〕过程与方法方面:
通过判读卫星云图、风向示意图,学会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的方法。
通过记忆天气符号及其含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通过播报天气预报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A、通过收看天气预报,联系到日常生活,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
B、学生通过学习,提高素质,更好地发挥天气预报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3、说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地理课程标准规定以及教学实际,各种天气符号的含义、风向示意图、天气预报图是重点。
依据初一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读懂天气预报图并流利播报天气是难点。
【二】说教学方法
1、说教法
为了表达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知识为主线的教学原那么,从初一学生以形象思维主体的心理学角度的特点出发,本节我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讲练法、讨论法以及游戏教学法,四种方法相辅相承,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1〕启发式教学法对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读图获取信息时,进行启发教学,指出学生易错,常错的地方,严格纠错,教师要妥善地组织教材,进行启发式讲解。
〔2〕讲练法在课堂上教师不但要讲,而且要重视练。
练是实践的过程,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培养技能、训练思维的好方法。
〔3〕游戏教学法在课堂上,以游戏的形式巩固所学知识,在游戏中掌握知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易于在课堂中形成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说学法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法,要求学生注意配合教师,积极思考、仔细观察,主动
参与课堂。
按认知规律,通过朗读、分析、理解记忆、模仿等方法,是学生思维能力、读图能力进一步提高。
3、说教学媒体
采用自制课件进行教学和卡片,课堂信息量大,直观形象生动,易于反馈,便于学生理解,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要注意重点突出,条理清晰,自然衔接,紧凑合理,活动安排丰富适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表达“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依据学生认知过程的基本规律,可以安排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新课,天气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强对流天气对人们的影响又是比较大的,梅州的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对大家的出行带了很大的不便,大家也深有体会,以身边的实例来引入新课,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是整堂课的重要环节。
依据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知识结构体系,结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按照以下步骤讲授新课。
〔一〕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区别与联系课程标准要求知道“天气”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个术语。
因此,这部分内容,先让学生在课本中把概念找出来,通过齐读,知道这两个概念大概意思,接下来老师讲解概念、分析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概念,学生思考,回答天气与气候之间的联系,老师总结。
通过这些环节,基本掌握了天气与气候这术语了。
完成探索活动的内容,检查掌握的情况,同时巩固。
〔二〕天气预报本部分包括三部分的内容,卫星云图、天气符号、风向示意图。
识别常见天气符号,看懂天气预报图是本节课的重点,读懂天气预报图并能简洁、流利地播报对初中生来说比较难。
首先向学生介绍什么是天气预报,虽然经常收听或收看天气预报,但对天气预报的实质内容并不是很了解,通过介绍,让学生对天气预报内容有个了解。
让学生交流获取天气预报的途径,调动课堂气氛。
卫星云图引导学生观察卫星云图,教学生如何分析卫星云图,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
讲述卫星云图的作用。
通过练习,使学生学会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进一步认识卫星云图。
天气符号讲解常见的天气符号的变化规律、形状特征及其含义,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方便记忆,在讲解过程中同时出示对应的天气状况以及讲解该天气对生活的影响,让学生充分认识各种天气状况和知道如何降低天气带来的影响。
在学生认识、理解的基础上,下一环节是比赛谁记得多记得准游戏,有动力,动手动脑记忆,学生会认真去记忆,也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
游戏环节,在学生记忆之后进行游戏,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游戏,老师出示天气符号卡片,学生抢答,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胜出的一组奖励欣赏一首歌,由输的小组学生下次课上课之前唱,这种奖惩方式可以愉悦精神。
风向示意图,包括风向和风级两个内容,在讲解风向之前,复习方向,顺着带出风向的概念,在黑板上画版图,学生一目了然,很快就可以理解。
风级是用风尾和风旗表示的,在黑板上版图举例。
出示风向示意图,让学生判断风向和风级,巩固刚刚所学的
知识。
学生通过天气符号和风向示意图的学习,掌握看图天气预报图的关键,学会读天气预报图了。
接下来的环节是先收看前一晚的天气预报,观察主持人怎么播报天气,再由小组推荐人选来播报天气,向主持人挑战。
第四环节总结新课
教师用简练的语言,把本节内容全面而又有重点的总结一遍,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并呼吁学生收看天气预报,养成关注天气变化的习惯。
第五环节巩固练习
为掌握复习效果,训练学生做题速度,贯彻巩固性原那么,编制3道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演示〕,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矫正深化。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初中学生的自律能力较差,下节课的内容比较难,把预习布置为课后作业,下节课检查,学生就会认真预习并试着完成课本中的表格。
【四】板书设计
本课板书直观、系统、精练,既提炼了要点,也突出了重点、难点,揭示了本节知识的内在联系,便于学生掌握。
【一】天气与气候
1、天气:
2、气候:
3、区别与联系
【二】天气预报
1、卫星云图
绿色——陆地
蓝色——海洋
白色——云团
2、天气符号
3、〔1〕风向画风向示意图。
〔2〕风级
A.一道风尾为2级
B.一个风旗为8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