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星:砚边散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天星:砚边散记
夏天星:砚边散记
文蔚书画 2015-11-12 12:22
砚边散记
文/夏天星
书画界有谓读书多的人修养好、学问大,如果从事书画创作,成就必佳;余以为亦不尽然,大凡书画俱佳者必修养全面,对传统文化有敬畏之心,能将其修养结合艺术才情,并将此情趣表现于书画之中,是学养。

才情兼而得之者,历来大家莫不如此!板桥道人云,书画乃雕虫小技,壮夫不为!虽雕虫小技,故为一技,技近乎道,但是技若不通何以入道呢?故学养再深,若胸中无艺术才情,指腕间不通神明则心手不能相合,虽美其名曰学者字文人画,聊以自娱而已,不足以书画家名世。

百年以来书自沈子培、画启吴昌硕,二大家集学问修养、艺术才情而称雄至今矣!
陈眉公语:书宜熟后生,赵吴兴四体精能日书万字,可谓至熟。

董玄宰亦云:吴兴之因书熟显俗态,吾之因生而得秀色。

而二人又皆得意於小真书,吴兴小真书传世如《汲黯传》、《道德经》动辄数千字,笔笔精到,结体完美,以长篇为胜,元明以来,祝京兆、文衡山、王雅宜皆以小真书名世。

王雅宜旷古之才情,由刻帖字形断笔之刀法中悟得妙处,以质朴兼和雅之小真书趣而独步古今一人而已,其余则多未出吴兴之藩篱。

玄宰最得意在小真书,自言因懒于拈笔而不能多书,以此让吴兴一筹。

玄宰传世小真书精品多在题跋、短记,舒朗而清雅,生中含秀得自在之境界,此亦是他所谓通禅机处也!
余有志学书三十余载,初由唐人而上至魏晋多以刻帖为范本,自八十年代末旅居日本期间有机会亲近明人墨迹原作多种,近十余年来因拍卖市场的兴起而多读宋元明清诸家之书作,心中略有会意;至于
生熟之论,余以为吴兴日书万字,无一懈笔,此人力之极限,是谓熟。

玄宰短句数行,初看平淡,久而读之渐生秀雅醇厚之气韵,此乃书家胸中气象显于腕底耳!熟以技法完美有胜,生得韵味隽永之长,此书家天分、功力、时代环境使然,各有所长,各领风骚!正是我中华书画艺术妙不可言之境矣!非生而知之者,不可得知一二。

至于我辈终生执笔,熟且不能何谈生耶!今世之小真书多泛滥于以笔师刀,其实就是印章边款体,虽谓之于大气、浑朴,而大多不计点画一味悍霸,此时代之风气也!实如西方寓言中狐狸吃不到葡萄之人间再版。

说到底是对传统文化无敬畏之心,所以无从理解,无法深入。

不入门径,尽一生之力,仅得皮毛而已。

大草书至明中期而大家辈出,书法中当以大草最见性情,以余浅见非天分极高者不能为之!上世纪八十年代,余客居东京,无所事事,终日游逛于旧书店、文房、古玩店间,所见王觉斯、倪鸿宝、张二水、傅青主不下数百件,其中多真迹,以大草居多,其六尺条幅,笔势飞扬、墨气酣畅,见笔法,见性情,观之心生感动!唐宋以来名家翰墨多为信札、诗稿,温润典雅,士人襟怀,皆为典范!明人大草或应索请而书,或放笔抒怀而就,尺幅壁立,便于观赏,是书法作为艺术观赏的最佳时期。

至清代以来草法衰矣!久观明人大草觉有一心得,凡大草精绝者皆善小真书,明代祝京兆、徐天池、董玄宰、王觉斯、傅青主皆以“尽精微、致广大”之妙,游艺通融大草书至小真书之间,一静一动而挥洒自如,而善真书者擅行草不能作大草者,宜乎众矣!齐白石先生曾愧于不能以青藤白阳之草书法入画,而甘愿为二家门下立雪,是肺腑之言,亦是自知之明,故齐翁以用笔慢者胜,当代李可染亦然!书法以点画使转兼得为妙,点画的锤炼能增其质,使转的瞬间可见其势,点画者功力之显现,使转者胸中之豪气之使然,所谓远看其势,近观其质也,没有狂放天性的人是写不好大草书的。

古今以来,能以大草传世者不过数人,作草书者在其性情,无草书之才者,徒劳而已!
墨润石含雨,笔枯松带烟。

此清湘老人论画十字真言。

枯润之间气韵相生,阴阳相合万物生发,山林之气皆溶于笔墨之间,得此气象
山水画境备矣!石涛、渐江出,遂有黄山画派传世,至今画黄山者众矣,但多为黄山形态所役。

陈眉公语:以蹊径之奇怪论画,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画,则山水不如画,是谓画家有目中所见到笔下将胸中境界表现之差异。

天下名山胜景可谓多矣,或北地之雄,或江南之秀,皆由作者胸襟所感悟而生,渐江因心性孤高而笔法冷峻,石涛因情怀恣肆而墨色神奇,此乃二僧心性与自然之妙合!正所谓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
明末金陵,新安诸贤多以率意自在之山水传世,正是明末士人之情怀所在,个中意味当世之专师造型法者不可解矣!奈何!
思翁山水画论即出,可谓一语定乾坤,无论清初六家、金陵、新安、四僧诸贤虽有正统野逸之分,但秉以与天地精神往来之内在追求,以笔墨写胸中气象,意在自娱!其画或温润醇雅,或奇崛冷峻,恣肆浪漫,虽情致不同,但至极处终归于气象高华,正如十六应真虽面目自具,但神态自得,乃同为佛门弟子,一法相传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